“AI++”项目化教学模式赋能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探究

2024-03-28 00:14沈晓飞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学习体验项目化学习

沈晓飞

摘  要:人工智能是信息科学领域最前沿的学科之一,被称为是“连接未来的技术”。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寓教于乐的编程教学软件、游戏的开发和推广。然而,国内的人工智能教学起步较晚,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互动方式单一、知识传授效率低下、技能实践内容相对较少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文章分析了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课程中影响其积极学习体验的因素,介绍了一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产生积极学习体验的“AI++”项目化教学模式,力求打造出“妙趣横生”的人工智能真实课堂。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人工智能课程;学习体验

一、人工智能需要学习的内容

(一)重体验:体验技术发展,搭建通信渠道

“玩是学生的天性。”心理学上,美国的心理学家洛钦斯认为:“学生对一个事物的首因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人工智能教育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如果是一行行难懂的代码,或者是一个个冰冷的传感器,这对学生人工智能学习兴趣的打击将会是毁灭性的。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AI相关内容的编排主要是用游戏化编程工具设计AI技术小游戏,掌握AI基本知识,感受AI技术与自身学习、生活中的紧密联系,认识AI技术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教师借助AI技术搭建“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通信的“桥梁”,使学生在了解了相关理论技术的同时,还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进一步学习。

(二)学思维:培养计算思维,建立数模链接

人工智能相关内容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无论是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还是语义理解、图像辨识,都离不开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研究计算机、感知现实世界,并尝试通过模拟的方式实现人类的一些学习行为和获取知识的技能,并能改善自我。其中解决计算机感知现实世界的问题,是连接计算机领域二进制世界与人类社会三维世界的“桥梁与纽带”。因此许多地区小学开展的STEM与创客教育中,均存在探究机器学习的相关内容,都离不开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与计算思维。学生通过编写算法、调试优化、建立模型,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对学生而言,这是他们理解技术、应用技术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拥有一个更灵活、更高效的大脑,这将会成为以后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工具。

(三)练能力:探究技术应用,挖掘信息价值

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在小学阶段,人工智能教育为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保障,同时启发和培养了学生利用建模、编程等工具获取有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如,学生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可以主动使用人工智能设备进行查询,或者在进行科学观察作业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设备获取观察对象的信息,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甚至可以设计简单的信息系统来监控家里植物、宠物的健康状况,防止植物枯萎、宠物捣乱等。这些情境,正是学生通过人工智能内容的系统学习后,对技术产生感性的认识下,自然、真实发生的,也是人工智能教育的魅力所在。学生能够认识到,AI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是自身思维和能力的延伸,蕴含着巨大的信息价值。

综上,小学阶段,AI教育主要面向的是小学生。因此AI教育应以体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掌握了基础的AI知识后,教师再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图形化编程,通过编程实现一些简单的AI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利用AI技术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二、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问题

(一)学习过程中的利与弊:积极与消极学习体验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归纳到学生的原有认知中。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或者技能时,有很强的求知欲,也能获得很高的学习成就,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反馈。这样的反馈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一些编程作品中。相反,消极学习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或者技能时,因为自身认知能力、听讲状态、心理因素等综合原因,无法内化知识和技能,产生了困惑、抵触、失望的心理体验,并在之后一段时间不再从记忆中提取,甚至遗忘的学习反馈。

由此可见,积极的学习体验可以让学生更乐于学习知识和技能,接受并有运用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而消极的学习体验会极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甚至影响到学生后续的学习进程。

(二)学习体验中的苦与乐:理论知识与实践体驗

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其中涉及的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知识、工作的原理性知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技术性知识等。这些知识难免都需要通过教师的讲授,或者使用一些形式单一的呈现方式系统地传授给学生。循其宗旨,更好的知识储备是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保障。但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学习动机、学习成就、学习兴趣普遍较低,其知识的接受程度也与学生自身能力水平有着很大的关联。

人工智能的技术实践,通常是使用智能套件,通过通用数据交换端口接驳传感器与主控板。在主控板中编写算法,主要使用图形化编程,通过拖放事先设计好的基础程序模块实现更加复杂的算法。学生在使用人脸识别软件、图像识别工具、人机交互套件等进行实践时,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学习成就和学习兴趣,教师教授的方式也是灵活的、多样的。但是这样的形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主动探究,动手实践,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达到很高的学习成就;学习能力低的学生可能“不知所措”,由于缺乏基础的操作知识和实践能力,其学习道路上“荆棘重重”“困难层层”,容易灰心丧气、一蹶不振。

(三)学习反馈中的扬与抑:促成积极学习体验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对教师而言,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是促成学生进行积极学习体验的关键,尤其是对那些比较难懂的通识原理知识。教师应善于将这些知识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或者将知识进行分解、重组、创编、精细化,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提高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一堂人工智能课并不总是充满积极学习体验的,一旦学生产生了消极学习体验,并被其所支配,对学生而言,这堂课就成了“噩梦”。首先,一旦学生的原有认知没有达到接受人工智能基础知识的水平,学生就会“手足无措”。其次,一旦学生对教师教授的内容产生了质疑或者困惑,得不到解答,学生就会“开小差”“窃窃私语”,产生诸如课堂低语等不利于课堂开展的行为。最后,一旦教师对人工智能知识缺乏深刻的认识,或者没有使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学生就容易“乱作一团”“无所适从”。

综上,相比其他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基础内容,人工智能的教学更依赖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只有解决这些矛盾,人工智能课堂才能“妙趣横生”。

三、“AI++”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教授内容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今天,对人工智能的教学,应“追本溯源”,从人工智能背后起到支撑作用的计算思维、编程能力学起。“AI++”从学生的计算思维出发,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学生进行积极学习体验。

(一)项目化教授与知觉型学习,助力计算思维的培养

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不是单一的,不同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也不相同。解决学生在知识获取上的矛盾,关键就是能否让学习真实有效。美国的小学普遍推行了一种学习模式——项目化学习,这可以使学生主动探索现实世界的问题和挑战,让学生领会到更深刻的知识和技能。

以下课例可以实现上述技能:教学内容是教师设计一个人脸识别仪。例如,图书馆需要统计不同年级的学生人数,教师先让学生体验快速记忆“学生和年级”的小游戏,学生体验游戏,得出结论:关键是记住这个人的长相特征。接着,教师呈现AI识别人脸的工作流程,学生绘制出流程图,并在流程图中加入对图形化编程模块的认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布设计,应用人脸注册算法、人脸识别算法、人数统计算法。教师再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优化算法:通过对学生年级的学号编码优化识别算法;通过建立列表优化识别过程等。整堂课,学生体验到的是当堂学习的知识和工具,可以高效解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是螺旋上升的,体验是循序渐进的,因此项目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思考复杂问题前,停一停,想清楚再前行,试一试,探寻最优解,跳一跳,建立模型,让学生的思维由点到面、由窄变宽。

知觉型学习是学生能够对外在的环境做出快速判断,在繁杂的信息中提取出关键信息的能力,可以理解为学生统整信息的能力。在“AI++”人工智能课堂上,思维本身也可以是处理和统整信息的一套机制。

例如,社团课在学习“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时,教师将所有的传感器和对应的算法都摆在一起,让学生挑选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分组教学。具体而言,教师组织一场“智能驾驶汽车招标会”,让每个团队交流自己设计出的自动模块,即如何将不同的设计用到整个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中。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明白了使用通用变量,规范应用接口,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设计等知识。“AI++”培养了学生的知觉型学习能力,这种统整信息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统整信息,寻找突破,获得更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实用价值导向与工程逆向思维,助力创意实践的升华

人工智能的课堂,如果不稍加引导,学生的创意实践很有可能变为技术价值导向——一种一味堆技术,盲目增加科技感的创意实践。“AI++”倡导实用价值导向的创意实践。如在设计一个“智能床”时,学生对智能床的认识就是智能床要安装足够多的传感器,监控使用者的一切;造型要足够酷炫,有未来感,才能称得上是智能床,以及安装机械手臂后,智能床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在发现学生的技术性创意实践为技术导向后,教师提出了讨论主题:“智能床的意义在哪里,从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最后,学生将床的功能重新定义为:符合使用者的日常习惯,帮助使用者了解舒适环境,辅助使用者简易起居活动的床。由此看出,创意实践应该是有范围的,不能一味地“输出技术”,应当有知觉、有方向,这样的创意才能迸发出思维的力量。

工程逆向是指在不能獲得必要的生产信息的情况下,直接从成品推导出产品的设计原理。在“AI++”的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这样的工程逆向:通过观察一种智能产品,分析它们可能使用到的AI技术,可以一定程度上规范对这类产品的使用。

例如,在《你的计步器是否准确》一课中,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摄像头,请学生自己注册人脸,然后再到教师的电脑上进行识别。学生发现,人脸的识别率不高,并自己去研究原因,规范使用摄像头采集图像信息的细则。教师让学生进行工程逆向的尝试,并不是为了“复制”产品,而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设备的使用局限,更规范地使用设备,以培养学生在调试时敏锐发现偶发性错误的能力,大大减少高失败率带来的消极学习体验。

综上,“AI++”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轻松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获得更多探究的机会;教师要在体验中引领学生的数字化学习,打造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参考文献:

[1] 陈凯泉,何瑶,仲国强.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J]. 远程教育杂志,2018,36(01):61-71.

[2] 范洁. 义务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开发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19):93-94.

[3] 张勇. 推进有路“巧”为径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探索[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06):50-52.

[4] 陈凯泉,沙俊宏,何瑶,等. 人工智能2.0重塑学习的技术路径与实践探索:兼论智能教学系统的功能升级[J]. 远程教育杂志,2017,35(05):40-53.

[5] 钱斌. 智慧教室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验式学习策略:以“调整图形”一课为例[J]. 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3):17-18.

[6] 孙月琴. 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科教版小学科学教学为例[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60-62.

[7] 张冠付. “双减”政策下应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分层作业的探索[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1):129-131.

[8] 林尚锋. STEAM教育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分析[J]. 试题与研究,2023(35):191-193.

(责任编辑:张涵淋)

猜你喜欢
学习体验项目化学习
STEM教育视野下信息技术学科项目化活动设计与思考
数学“项目化学习”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关于高职电子专业微课平台学习体验的研究
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在线学习时间规律探析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契合感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