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火旺土健九穴摩方临床验案举隅

2024-03-28 16:03李萍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2期
关键词:补法命门肾阳

李萍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复健医院,山东烟台 265200)

胶东柳氏医派起源于20 世纪30 年代,由柳吉忱、柳少逸、蔡锡英等医家发展起来。柳氏医派临床辨证讲究“以方证立论”,强调“中医临床核心是法”的应用,正如宗熊应雄“贵临机之通变,毋执一之成模”之论,临床实践时神行于规矩之中,运巧于规矩之外,因证施法,立方常别出机杼。《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是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代表性专著,为柳氏广意派小儿推拿临证之圭臬[1]。该书以讲稿体例著述,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拓展熊氏《推拿广意》,立“摩法”“摩方”,其中摩方百余首,为小儿推拿创新之作。火旺土健九穴摩方便出自该书,笔者运用此方于临床,每获良效,兹举火旺土健九穴摩方治疗小儿疾病验案如下。

1 火旺土健九穴摩方组方释义

肾为先天之本,内寄元阴元阳,机体各脏腑阴阳均有赖于肾阴、肾阳的滋养和温煦。脾为后天之本,属土,主运化水谷、水液。脾的运化功能有赖于肾阳的资助和促进,肾中命门之火可温煦脾土,若命门火衰,则火不旺,土不健,故脾阳根于肾阳[2]。肾的藏精和化气功能亦赖于后天脾土的培育及充养,方能充盛,先天得以温养又能激发后天,则精血旺盛,脑髓充足[3]。火旺土健九穴摩方意在补肾健脾,益髓荣脑,通利三焦,化气行水,固肠止泻。摩方组成:三焦俞、章门、脾俞、食窦、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施术要领:三焦俞(位于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章门(位于第11肋端处)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脾俞(施以揉法、补法,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揉300 次。食窦(位于第5 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6寸)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天枢(位于脐旁2寸)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施以揉法、补法,揉300 次。肾俞(位于第2 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命门(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关元(位于脐下3寸)施以揉法、补法,揉300次。

摩方解析:三焦俞属膀胱经,是三焦的背俞穴。《针灸甲乙经》云:“三焦俞,在第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足太阳脉气所发。刺入五分,灸三壮。”“头痛食不下,肠鸣,腹胀,欲呕时泄,三焦俞主之。”柳少逸在《经络腧穴原始》中指出:“本穴具调达枢机、通利三焦、化气通脉、健脾利水之功。”[4]章门为脾之募穴,为八会穴之一、脏会。本穴具有养肝益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用。脾俞为脾的背俞穴,又与廉泉同为足太阴脾经之标穴,具有补脾阳、助运化、益营血、化湿浊之功,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消化不良、肝炎、细菌性痢疾、肾炎、慢性出血性疾病。食窦,入脾养肺,被南宋·窦材称为“命关”,其在《扁鹊心法》中云:“能接脾脏真气,治三十之种脾气。”章门、脾俞、食窦三穴共奏平秘阴阳、健脾益气、渗湿止泄之功。天枢乃足阳明经脉气所发之处,又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募穴。关于天枢,《标幽赋》有“虚损天枢而可取”之论,柳少逸在《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中言:“穴居脐旁,为上下腹之界畔,通行中焦,有斡旋上下,职司升降之功,可用于食积,腹胀,呕吐,大便秘结之症。”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可治“冷痹肾败”(《通玄指要赋》),有健脾胃、补中气、调气血、通经络之功。天枢、足三里合用,可调和胃肠。肾俞为肾的背俞穴,具有培补肾元、健脑补髓、强筋健骨、聪耳明目、促气化、利水湿、益肾强腰之功,用以治“下元诸虚”(《医案金鉴》)、“梦遗失精,中便浊难”(《普济方》)。命门位于两肾中间,肾藏精,为生命之根、先天之本,亦为督脉之气所发之处,具有壮阳益肾之功,主治肾虚诸证。关元为小肠之募穴,亦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即《灵枢》所称的“三结交”,为人身强壮要穴,有益元固本、补气壮阳、调补冲任、暖宫固精、回阳固脱、止血止带、温元散寒之功。肾俞、命门、关元三穴合用,可壮元阳,旺火健土,促进五脏六腑气机生发。全方共奏补肾健脾、益髓荣脑、通利三焦、化气行水、固肠止泻之效。

2 验案举隅

(1)病案1 患儿,男,1岁2个月,2021年12月6日初诊。家长代诉:大便次数增多1月余。现病史:患儿大便次数增多1个月余,每日排便5~10次,便清稀,完谷不化,色淡不臭,手足发凉,面色黯淡,精神萎靡,平素食欲不振,喜暖,舌淡,苔白,指纹淡。查体:腹壁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大便常规示:少量脂肪球。西医诊断:小儿腹泻。中医诊断:小儿泄泻。辨证:脾肾阳虚,完谷不化。治法:温补脾肾,调和六腑,固肠止泻。采用火旺土健九穴摩方化裁治疗。处方:揉三焦俞、章门、脾俞、食窦、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上推七节骨,揉龟尾,捏脊。施术要领:三焦俞、章门、脾俞、食窦、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施以揉法、补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于每穴揉300次。于脾经(位于大拇指桡侧面)施以推法、补法,从指尖推向指根,直推300次。于大肠经(位于食指桡侧面)施以推法、补法,从指尖推向指根,直推300次。于推三关(位于前臂桡侧,阳池至曲池成一直线)施以推法、补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面自腕推向肘,直推100次。于腹部施以摩法、补法,逆时针摩300 次。于七节骨(位于第4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施以推法、补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二指指面自下向上直推100次。于龟尾(位于尾椎骨端)施以揉法、补法,用拇指端或中指端揉100次。于脊柱(位于脊背正中,从大椎至长强)施以捏法、补法,捏7次。起初5d每日推拿2次,后5d每日推拿1次。推拿5d后,患儿大便成形,每日排便2~3次;推拿10d后,患儿大便正常,每日排便1次。

按语: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脏腑娇嫩,生长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成人较多,脾脏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若家长喂养不当,容易发生运化功能失常,即“脾常不足”。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内寄元阴元阳,机体各脏腑阴阳均有赖于肾阴肾阳的滋养和温煦。“肾常虚”是针对小儿肾气未盛而言。脾阳需要依靠肾阳的温煦才能发挥其运化功能,若肾阳不足,则推动和温煦功能减退,命门火衰,阴寒内生,脾肾阳虚,故患儿形寒肢冷,精神萎靡,大便稀薄,完谷不化,食欲不振,舌淡,苔白,指纹淡。《柳少逸医案选》对于脾肾阳虚之泄泻的治法,以温肾、健脾、涩肠为主[5]。本案针对患儿病机,施以温补脾肾、调和六腑、固肠止泻之法,以火旺土健九穴摩方为基础,辅以补脾经、补大肠、推三关、摩腹、上推七节骨、揉龟尾、捏脊。《推拿广意》云:“脾经有病食不进,推动脾土效必应。”万物土中生,脾乃一身之根本,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为治病之要,可改善小儿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引起的纳呆、消瘦问题。对体质较弱患儿,宜多用之。补大肠有通调三焦气化之功,可用于治疗脱肛、泄泻之疾,《推拿广意》就有“大肠有病泄泻多,可把大肠久按摩”经验之论。三关位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对大肠经的病变有治疗作用,若把三关比作药物的话,其属性可为温热性,与此案之脾阳不足、寒湿困脾证是相符的。《小儿推拿讲稿:广意派传承录》言:“推三关性温热,能补气行气,温阳散寒,主治一切虚寒病证。”腹部为肠之居地,逆时针摩腹有固肠止泻之功。七节骨乃督脉经自长强经腰俞达腰阳关一线,故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益肾荣督,多用于治疗虚寒腹泻、久痢等症。龟尾即督脉经之长强穴,为督脉、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及督脉之络穴,具调和阴阳、益元荣督之功。脊柱位属督脉,自下而上捏脊能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具有强健身体的功能。在临床上,采用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摩腹、按揉足三里等治疗先后天不足所致的慢性病证,均有一定的效果。

(2)病案2 患儿,男,6 岁,2021 年1 月6 日初诊。家长代诉:遗尿6个月余。现病史:患儿近6个月来夜间睡眠中经常遗尿,多则每夜3 次,但未进行治疗,平素肢凉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少气懒言,活动后汗出明显,易感冒,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小便常规示: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小儿遗尿症。中医诊断:遗尿。辨证:下元虚寒,肺脾气虚。治法:暖肾健脾补肺,固涩止遗。采用火旺土健九穴摩方化裁治疗。处方:揉三焦俞、章门、脾俞、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补肾经,补肺经,揉山根,按揉百会,揉太渊、太溪、太白。施术要领:三焦俞、章门、脾俞、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诸穴施以揉法、补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于每穴揉300次。于肾经(位于小指末节螺纹面)施以推法、补法,沿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300次。于肺经(位于无名指末节螺纹面)施以推法、补法,沿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于山根(位于两目内眦之中点处)施以揉法、补法,揉法20次。于百会(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 寸)施以揉法,揉100 次。于太渊(穴在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凹陷中)施以揉法,揉100次。于太溪(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平对内踝尖)施以揉法,揉100次。于太白(在第1跖骨小头的后下方,赤白肉际处)施以揉法,揉100次。每日推拿1次。治疗第12日,患儿夜晚无遗尿;继续推拿3d,其间夜晚遗尿1次;继续巩固推拿7d,患儿未再出现遗尿。

按语:尿液的正常排泄有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而三焦之气化又与肺、脾、肾等脏有关。《素问·逆调论》云:“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灵枢·本输》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肾为先天之本,职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膀胱主藏尿液,小便的排泄与贮存,全赖肾阳的温煦和气化。肾中元阳,为三焦之源,故三焦的气化依赖肾阳之充盛。由此可知,小便的正常排泄与肾阳的温化、膀胱和三焦的气化有关。若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亏损,下元虚寒,不能温养膀胱,致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而见遗尿。下元虚寒则肢凉怕冷,少气懒言,面色苍白。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脾属中土,主运化水湿而制水。《景岳全书》云:“肾连肺,若肺气无权,则肾水总不能摄。”《素问·经脉别论》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脾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若肺气虚弱,治节失司;脾气虚弱,不能散津于肺,水无所制,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遗尿。肺气不足则活动后汗出明显,易感冒。脾虚不健,运化失职,则见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故施以暖肾健脾补肺、固涩止遗之法,以火旺土健九穴摩方为基础方论治,辅以补肾经、补肺经、揉山根、按揉百会及揉太渊、太溪、太白。肾主水,其气下通于阴,肾虚下焦冷,不能温制其水液,补肾经可温补肾气,壮命门之火,固涩下元。肺为水之上源,如《景岳全书》云:“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补肺经可培元益气。《灵枢·师传》云:“五脏之气,阅于面者。”“鼻柱中央起,三焦乃阅。”身形肢节,可候五脏。诊察面部色泽可判定五脏之气,鼻梁中央高起反映三焦功能正常。《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气约则止,不约则遗,揉山根,有调三焦、司气化、宣肺气、通利小便之功。按揉百会可升提中气,升阳举陷。原穴是脏腑原气输布灌注之部,《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之论,故按摩肾经原穴太溪、脾经原穴太白、肺经原穴太渊可温补肾阳,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3)病案3 患儿,男,2 岁,2021 年5 月7 日初诊。家长代诉:不能独站、行走,无言语。现病史:患儿足月剖宫产,出生体质量3kg,出生情况良好,出生3个月后可翻身,而5 个月时出现眼神呆滞,不能追视,至北京某医院诊断为“发育落后,遗传代谢病”,未进行系统治疗。查体示:患儿四肢肌张力低下,肌力2级,呈软瘫状,仰卧位时,双上肢、双下肢呈外展、外旋状态,双手无主动抓握,从仰卧位拉起或坐位时头控无力,不能独坐、爬行,智力发育落后,神情呆滞,与人无眼神交流,呼名无反应,言语不能,哭声低,流涎,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红,苔薄,指纹淡。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示:脑实质内未见异常信号,大脑半球各叶沟回增深;额颞叶蛛网膜下腔略增宽。西医诊断:小儿脑瘫。中医诊断:五软,五迟。辨证:脾肾虚弱,筋骨失养。治法:补益脾肾,益髓荣脑,强筋健骨。采用火旺土健九穴摩方合治痿九穴摩方化裁治疗。处方:揉章门、脾俞、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气冲、百会、上巨虚、下巨虚、人迎、大杼、膻中、风府。施术要领:于章门、脾俞、天枢、足三里、肾俞、命门、关元诸穴施以揉法、补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于每穴各揉300次。于气冲(位于归来下1寸,腹股沟上方,股动脉内侧,当曲骨旁2 寸)施以揉法,揉200 次。于百会施以揉法,揉100次。上巨虚(位于足三里下3寸)、下巨虚(位于足三里下6寸)施以揉法,揉200次。于人迎施以揉法,穴在平结喉旁,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揉100次。于大杼(位于第1 胸椎棘突下,旁开1.5 寸处)施以揉法,揉100次。于膻中(位于胸骨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之间)施以揉法,揉100次。于风府(位于枕后正中枕骨下缘,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施以揉法,揉100次。每日推拿1次。

1个月后,患儿俯卧时可抬头约3s,可自行从仰卧位向侧卧位、俯卧位翻身。

3个月后,患儿取仰卧位、俯卧位及扶持坐位时身体控制明显好转,双目有追视,仰卧位可抬头15~30°,扶持手膝跪位可抬头70°并保持10s左右,扶持坐位可保持头部中线位约10s左右,双上肢、双下肢肌力3级。

按语:五迟、五软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引起。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之根,内寄元阴元阳,机体各脏腑阴阳均有赖于肾阴、肾阳的滋养和温煦。肾气能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可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肾阴和肾阳是五脏阴阳的根本。肾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脾的运化需肾阳的温煦蒸化,且人在出生后,先天之精亦有赖于后天之精的濡养,则元神之养又重在培补后天之本。古有“治痿者独取阳明”之理,阳明是五脏六腑营养的源泉,能濡养宗筋,而宗筋主约束骨节,筋骨得养,则关节活动灵活[1]。本案患儿脾肾虚弱、筋骨失养,故施以补益脾肾、益髓荣脑、强筋健骨之法,用火旺土健九穴摩方合治痿九穴摩方论治。火旺土健九穴摩方化裁以温补脾肾为主;治痿九穴摩方中,气冲为足阳明脉气所发,乃经气流注之冲要,为治“水谷之海不足”之要穴。百会为诸阳之会,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之处,具有荣督益髓、健脾益肾、健脑宁神之功。人迎乃足阳明、少阳之会,又为足阳明胃经之标,具有调气血、和脾胃、达枢机、通经络之功。气冲、百会、人迎三穴合用,有濡筋荣髓益血之功[1]。上巨虚为手阳明大肠经之下合穴,主治大肠腑病,下巨虚为手太阳小肠经之下合穴,主治小肠腑病,二穴合用可治脾胃虚弱、痿软诸证。大杼为手足太阳经交会穴,又为八会穴之骨会。《灵枢·海论》有“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的记载。大杼、上巨虚、下巨虚之伍,具有疏通经络、益督补血、通达十二经脉之功。膻中为气之海,具有通脉导滞之功。《灵枢·海论》云:“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风府为督脉、阳维脉交会穴,可用于治疗髓海不足之眩晕、健忘等症。《灵枢·海论》云:“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百会),下在风府。”总之,两方合用,患儿脾肾得固,精充髓养,脑府、筋骨得养。

3 小结

小儿脏腑娇嫩,肾常虚,脾常不足。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促进生长发育,主水司开合。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成气血。小儿推拿是一种无创伤非介入性的自然疗法,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患儿易于接受、疗效好等特点。柳氏火旺土健九穴摩方有补肾健脾、益髓荣脑、通利三焦、化气行水、固肠止泻之效,临床治疗小儿泄泻、遗尿、脑瘫等疾病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猜你喜欢
补法命门肾阳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少数类过采样的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顷刻生阳于命门之内——说说脱证的中医急救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响应倾向得分匹配插补法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补肾不只改善性功能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
无人机的“命门”
抓住“命门”练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