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大多是团建式的集体接受教育的活动,侧重强调人物或事件本身主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容易忽视次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化和个性化需求。本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思政”的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整体中分离出来,以提升心智为目的,以个体独自游历为主线,促使学生通过游历逐渐将当下自身存在的各种消极矛盾积极主动地向其对立面转化,进而拓宽并发挥好“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要求。
[关键词]游历;促心智;心理学+思政;个性化思政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志码:A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要严格执行并有效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精神。因此,高校在做好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善用社会这一“大课堂”,不断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赋予其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与社会融合、与实践互动、与时代共鸣,逐渐改变大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和育人效果,助力推进高校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
1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对新模式的现实需求
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阶段,正是需要人才的关键时期。高校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主阵地,而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在理论授课和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引领已取得丰硕成果,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树立并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距离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学生经常感到空虚、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该做什么、能做什么,间接性踌躇满志,思政课堂上的出勤率、抬头率、互动率、参与率较为低。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可知,高校部分大学生的心智没有开悟、跃迁至与之年龄相适应的阶段,自觉努力的内驱力没有得到有效激发,其结果只能是一升入大学就无所事事或放纵般地“为所欲为”。因此,当下各大高校必须进一步强化“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之一的坚定理念,发挥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将理论内化为学生“思想上有感悟,心智上有提升,行为上有體现”的重要作用,从提升大学生心智角度从发,积极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新模式,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作用,进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资源。
2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二者功能互补,缺一不可。但是,部分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多以课堂实践为主、实践方式落后,使得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受到较大限制[3]。
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层面分析,班级授课制、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互联网+”等,这些高校现有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大多属于团建式的集体接受教育的模式,存在着学生参与性不强、教学方法亲和力不够、教学内容模板化突出、教学平台融合度不高、评价体系结构面单一等问题,都侧重强调人物或事件本身存在的主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几乎不重视次要价值观的育人作用,忽略了学生之间差异化、个性化、实时化的现实需求,达不到因人而异地开展实践教学的效果,没有完全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4]。对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来说,高校必须采用多元的授课方式,发挥授课方式的互补性原则,以便最大化地发挥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5]。为此,可以将心理学要素(心智)和新时代思政课目的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思政”的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将学生从思政课整体授课的传统模式中分离出来,以提升学生心智为目的,以个体(学生)进行独自游历为主线,以个体感悟游历经历为触发点,促使学生通过游历逐渐将当下自身存在的各种消极矛盾积极主动地向其对立面进行转化,逐渐唤醒学生心智的开悟、跃迁,进而拓宽并发挥好“社会大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实践应用。
3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的新模式
3.1 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游历促心智
决定人命运的往往不是智商、情商与努力,而是心智。心智属于心理学范畴,通常指人心中对所遇事与物产生的心理活动。20世纪最杰出的思想家舒马赫认为:一个英雄的成长过程,不是他征服外在世界的过程,而是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看似无解的痛苦和烦恼,其实有更高层次的解决办法,就是心智的跃迁[6]。
因此,一个人提升心智的认知层次,有助于看透事物本质、看穿世界发展趋势,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乔布斯的坐禅冥想、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都是高层次的心智模式。
如图1所示,心智跃迁通常分为以下七个阶段。
心智不仅受到社会与文化教育的影响,还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不同的教育环境与人生经历,塑造不同的心智。当下部分大学生的心智没有得到开悟、跃迁,可归因为三个方面:一是被家人过度保护,认知脱离社会现实,习惯主观臆想;二是社会阅历浅,对事物的发展规律、人情世故的各种准则茫然不知;三是交际过窄,能避则避,狭隘地封闭自我,没有意识到应该去挖掘、了解并学习他人优点,以致他们的认知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习惯主观臆想。
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中的“游历”,是指大学生独自游行过程中经历某事某物,并与自身灵魂进行独处、融合。此模式中的游历是心的修行与历练,重点在于“历”,在独自行走的过程中了解、感悟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和不同职业的人生百态,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互结合的过程。
具体来说,游历途中,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地独自外出游历和眼见为实地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民情、不同职业的人生百态,切身感知我国古圣先贤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建党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感知当下普通人民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逐渐唤醒大学生心智的开悟、跃迁,进而由此及彼地进行自觉反思,达到重塑对生活、学习、工作的正确态度。总的来说,这是通过游历促进大学生的灵魂反思,进而积极主动地转化当下矛盾着的认知,达到顿悟人生价值、提升心智跃迁,而非游览般的享受。
另外,游历结束后某些历历在目甚至终身难忘的情景,又会随时随地地教育着大学生,发挥纠正其颓废、迷茫状态的作用,隐形地鞭策着大学生以古圣先贤、革命先烈、榜样人物为学习对象,亦是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完美阐释。
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局限于集体接受教育的理论感知、主流价值观的被动接收或多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遥远”之感的突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沉浸式的真实体验,同时也让人物或事件展现的主流价值观与次要价值观因人而异地发挥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作用,真正达到以游历提升学生心智的目的,是“真正触动灵魂的教育”,是让学生“动起来”的表现。另外,此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提前以“未来居民”的身份体验、感受、融入当下真实的社会生活,而且还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7]的创新性应用。
3.2 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般来说,高校思政课实践课为1学分16课时,课时相对较长。为了最大化地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高校在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中,可采用“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即:将本学期实践课课时一分为二(教师可依据授课需要,自行分配),一分部课时用于传统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另一部分用于个性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是教师在教室里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对书本知识、相关时政等的角色扮演、PPT分享、有奖知识竞答等活动;而个性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是教师根据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所占用课时数量的多少布置游历任务的多寡,之后需要选择游历地点、规定游历时间、收集并分享游历成果,最终以游历成果作为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结课作业”。
第一,选择游历地点。红色教育基地是以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党史党规等为主题的教育旅游基地,是体现红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其意义主要在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华夏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的热情。因此,对于学生游历地点的选择,要以本校所在城市的红色教育基地为主,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出行时间,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红色教育基地的感悟之中,是游历效果最大化。以郑州市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选择郑州市内的红色教育基地,如:郑州烈士林园、中牟烈士陵园、新郑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二七纪念堂、董天知故居、柏石崖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后方医院旧址、登封县第一次党代会旧址、豫西抗日先遣支队第二卫生所、登封抗日县政府旧址、焦裕禄烈士陵园、四面红旗、红旗渠等。另外,还可提供种类多样的游历地点,以便学生根据自身当下思想中的矛盾选择适宜的游历地点,如:郑州市的文化古迹、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之家、桥洞之下等。
游历过程中,大学生可以旁观者身份感悟,亦可以参与者身份践行。在此之前,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以及实践课的顺利进行,高校必须提供可供学生选择的游历地点,与游历单位做好对接工作,并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和诚实教育。
第二,规定游历时间。针对本学期需要完成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业,在贯彻个性化实践教学环节中,需根据校内外情况,严格设计好传统实践教学和个性化实践教学课时的分配比例,给学生外出游历提供充足的感悟、迁跃心智的时间,时间不能过长、亦不能太短,一至三天为最佳。此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换一种环境接受思政教育,而不再局限在室内和校内,给学生按需求知、求识的自由,做到了不再局限于主流事件或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让次要事件或次要价值观同样发挥育人作用。
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提前安排下学期个性化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给农村学子布置“游历家乡”的寒暑假作业,以便学生有单独的时间再次身体力行的感悟家乡劳动人民的辛劳、父母的不易,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内驱力;给城市孩子布置“重走某一历史人物成长过程”“游历某红色教育基地”“我在桥洞下的一天”等寒暑假作业,以便学生亲自感悟它们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洗礼。同时,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完成下学期思政课实践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其他课业压力下、全神贯注地完成这一思政课实践教学作业,让其心情更加放松、心灵更加自由地感悟所游所历的大大小小的人物与事件,给学生的教育意义会更加深刻,影响更加深渊。另外,为随时掌握学生行程、保障学生安全,辅导员和思政教师必须把控好学生游历地点的选择、记录好学生的出行时间与出行方式。
第三,收集、分享游历成果。游历归来后,学生需上交游历心得,且必须辅以图片、访谈或视频。学生游历时心智得到一次跃迁,写心得时会进一步内化所历、所思、所悟,使心智再次得到跃迁。而思政教师需认真对待学生游历心得,认真分析、点评,必要时可与学生进行适当交流,并评出一二三等奖,以此激励学生认真完成游历作业。另外,还可以将学生游历心得上傳至学院和学校公众号,选出优秀心得推向豫教思语等省厅打造的思政类传播平台,进而扩大个性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影响力和育心育德厉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实践,2020(9):4-11.
[2]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3]顾以传,刘银华. 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57-58.
[4]教育的本质: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EB/OL]. (2016-09-30). 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6/0930/c1053-28752113. html.
[5]朱玲玲.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实践[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0):234.
[6]舒马赫. 解惑[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
[7]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3-07(01.)
[作者简介]赵秀红,女,河南兰考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