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音层面差异对比与翻译策略

2024-03-26 04:02秦艳霞孙梦瑶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翻译策略语音

秦艳霞 孙梦瑶

摘 要:本文从对比语言学的基础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比归纳英语和漢语中语音层面的差异性,并根据他们之间差异性来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同时通过对比英汉语音层面的声调、重音、审美选择等的差异,以期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英汉翻译;翻译策略;语音;差异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6.018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依据

1.1.1 研究背景

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是从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现代对比语言学是从欧洲和美国发展起来的。对比语言学主要是通过两种或多种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时现象的对比寻求其语言结构系统关系的异同。

国内的英汉对比研究早期的有严复的《英文汉诂》,1992年,许余龙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对比语言学一般理论和方法的专著《对比语言学概论》。这本书于2002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订与补充,并更名为《对比语言学》。该书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具体参照的理论框架。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在历史、地理、文化、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翻译并非仅仅是英语单词和汉字之间的简单互译,而是一种语际转换的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双语比较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进行的。通过对英汉语篇转换的差异和规律进行比较和掌握,能够在翻译过程中完整传达原文的多个层面意义。翻译作为一种语言沟通的手段,通过使用英语这一全球共通语言实现了不同国家间的交流。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需要确认两种语言的表述是否相对应,是否符合汉语写作和表达的习惯要求,实现“信、达、雅”的目标,即忠实于原文的核心意义,同时表达充分、准确、文辞优美、流畅。

1.1.2 研究目的

英汉之间翻译与英汉的对比是紧密相连的,无论英汉的翻译理论掌握有多好,都离不开两种语言的具体转换和具体的翻译实践,同时也离不开英汉对比研究的结果。关于英汉翻译,研究的重点仍然是在语言学、文学、文化研究和哲学的指导下研究英汉之间的异同。

翻译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用两种语言表达给定文本的相同内容的各种方式。这些表达方式有些相似,有些则不同。语言比较是翻译的核心,英汉翻译的理论、方法和技巧都是构建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异同的基础上的。语言比较是一种基本的翻译研究方法。

语音属于语言的一种,也是语言的一个方面,因此,本文通过对英汉语音层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1.1.3 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关于英汉语音层面差异对比和翻译的研究较少,方英比较了英汉拟声词在语音和句法功能方面的差异,同时从语言认知、语言系统、文化等方面探求差异的原因,加深了对于英、汉语语言体系的认识,并从语音、句法的角度探究英语拟声词的汉译。李素慧根据英语成对词的语音特点,如成对词中的叠音、头韵、尾韵、元音韵等,将其恰当地应用于英汉翻译中,如用汉语中的叠音词、四字格结构等,从而使译文尽可能达到等效的文体、语音、语义等效果。韩婷发现英语和汉语因为所处文化背景不同,使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尤其是话语节奏方面,英语和汉语的计时方式分别为重音计时和音节计时。为了促进英汉文化交流,就需要对英汉语音中话语节奏的差异性进行研究。

1.2 研究方案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英语与汉语在语音层面的差异及审美要求,比如押韵、韵律等方面的语音审美,同时研究英汉语音的差异是否对翻译产生影响,以及在英汉语音差异的情况下应当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

1.2.2 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方法、选择怎样角度是十分重要的。而研究方法也有许多种,包括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归纳分析法和演绎法;有静态分析法和动态调查法;有文献研究法和逻辑推理等。

在具体的研究中,应采用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方法。传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归纳法上,归纳法是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总结出模式,并将其提炼为理论。现代研究更注重探索性的演绎方法,运用语言哲学、现代语言学和逻辑学等理论来分析语言事实。

本文则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归纳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对比归纳英语和汉语中语音层面的差异性,并根据他们之间差异性来总结相应的翻译策略。

1.3 拟解决的问题

英汉语言对比是翻译理论的基础。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文表现法的共同之点和特殊之点。”大量的翻译实践表明,英语和汉语之间只要存在相似之处,就可以进行相互翻译,但如何发现英汉之间的差异往往是难点。一旦发现了英语与汉语之间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异同,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而语音层面也属于英汉语言方面的一种,因此本文通过对英汉语言中的语音层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2 英汉语音对比与翻译

2.1 英汉语音声调的差异性

声调是通过音节升高或者降低来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声调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声调在句子中也起着区分意义的作用。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单词中如果没有声调,即使原音节声调的升降方式发生变化,其单词的意思也不会改变。比如“happy”,无论用任何声调来读,都无法改变它是“快乐的”意义。

而汉语则是声调语言,如果汉字的声调发生变化,汉字的意思也会随之改变,比如“wu”,在四种不同声调下,便可以有屋、无、五、物四个意思。汉字的四种声调叫四声,即平上去入,现代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声是中古汉语声调的四种分类,表示音节的高低变化。平声、上声、去声又称舒声,入声则为促声。

2.2 英汉语音重音的差异性

重音是语篇节奏的基础,因此英语和汉语都有重音。相比较而言,重音在英語中的作用要比在汉语中更大一些,重音在两种语言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只有了解和掌握两种语言中重音的不同特点和作用,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语言的节奏。

英语节奏的基础是重音,它借助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的交替来表达。连贯的英语语音中重读音节相互间的持续时间大致相等。英语中的重音主要体现在单词和句子中出现的重音,它会对单词和句子的节奏形成不同的效果。通常,能够参照结合英语句子的重音对句子进行分词,同时也能够参照结合句子的重音来判断句子所要传达的情感或情绪。

汉语的重音体现是扩大音域,延长时间,之后才是强度。并且汉语中的重音不会对其意义造成影响,通常会表示出一种强调。比如“我买礼物给你”这句话,如果把重音放在“我”,通常表示的是强调送礼人是自己而不是他人,如果把重音放在“买”上,通常意思是强调礼物是买来的,而非其他渠道获得。如果将重音放在“你”上,则表示强调是专门买给你的礼物,而不是送给别人的。

英语中还有强音和弱音之分,强音通常在句首或者句子的重点处,而弱音则出现在其他位置。相对而言,中文中的语音节奏更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强音和弱音之分。

2.3 英汉语音审美选择的差异性

无论是英语为母语的民族还是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都有追求美的心理和审美的情趣,而它们体现在语言或语音的不同层面,同时这是探讨英汉语音的审美选择方向的前提。

英语和汉语都有韵律美。韵律是两个或多个单词中相似声音的重复,通常用于诗歌和歌曲中。然而,在英语和汉语中,押韵的频率和形式存在差异。首先,汉语比较容易押韵,而英语却不容易押韵。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容易押韵,英语是重音语言,很难进行押韵。在中国诗歌中,韵律第一,节奏第二;在英语诗歌中,节奏第一,韵律第二。

英语和汉语都强调一种语调美,指的是声音起伏的美。语调的美与步伐有关,也与节奏有关。西方诗歌使用轻重调作为语调,而中国传统诗歌使用平调和斜调作为语调。节奏在平调和斜调之间交替。节奏是任何规则和重复的运动,其特征是强弱元素的继承,或对立或不同条件的连续性。英语和汉语中节奏的产生有相似之处。

英语和汉语也注重形象的美。汉语更注重寓意,英语更注重形式美。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特点之一。人们喜欢具体的、视觉的、直观的语言。英语非常注重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而汉语经常会有一种抽象、模糊的美。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我们能够发现,英语和汉语都善于将韵律、语调、形象等元素融为一体,形成和谐的语音美,给人以美感。这也是英语和汉语的共同属性——语音美学。英语和汉语发音的差异体现在英语和汉语的发音系统不同。汉语是声调语言,英语是语调语言。语音的审美属性也受到民族文化、审美心理和审美价值观的影响。

2.4 英汉互译语音层面翻译策略的构建

语音的审美属性折射出语言的审美特质蕴含英汉民族不同的审美选择,语音美是由语音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是语言长期发展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挖掘语音美的内涵和生成机制,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英汉互译。

汉语的主要构词法有:派生法、双音节法、音译法、意译法和音义并译法。双音节化是指将单音节词扩展为双音节词,将多音节词压缩为双音节词。派生法是借助改变单词的开头、结尾、词缀、中缀来达到构造新单词的目的。音译兼译法是将音译和意译有机结合起来,兼顾发音和词义的翻译方法。如因特网(Internet)冰激凌(ice-cream)马拉松(Marathon)、高尔夫球(golf) 三明治(sandwich)等。

一般来说,英语的表达强调曲折,倾向于简洁含蓄,而汉语的表达则相对直白。英汉同属不同语系,在表达上既有形合也有意合。汉语更强调意合,各成分或句子之间的语义连贯,形式简洁,体现了中国文化重整体轻形式的分析逻辑推理特点。英语更强调形合,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常用的连词或修饰词,这反映了英语文化对个体独立性的重视。

形合指的是在句子中,利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将词或分句连接在一起,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而意合则是指词或分句在没有借助语言形式手段的情况下通过词义或句义来联系起来,以表示它们之间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语注重句子形式与结构的完整性,以形容词化的方式呈现意思。而汉语则强调意思的连贯性而结构较为灵活,常采用积累式分句或独立单句来表达,逻辑关系往往通过句子顺序呈现。

由于英语的母语使用者通常采用客观思维方式,他们往往将观点和叙述的视角放在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因此被动语态在英语中被广泛应用。相比之下,中国人习惯于主体思维模式,更加强调动作的发出者,因此汉语更常使用主动语态。一般情况下,汉语更偏重主体意识,更倾向于使用主语或主动语态。而英语更强调客体意识,描述时很少包含主观性,多使用被动语态。

3 结论

语音学习是语言学习的核心。把握语言的内在体系,是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以中文为母语的人用中式口音学英语,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学汉语、说汉语都带着洋口音等。因此,语言学习者应关注自身的语音问题,并采取必要措施,不断纠正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对比是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而英汉对比是翻译中尤为重要的一步。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之一,涉及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转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组织。只有正确分析两种语言语音特征的异同,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因此,了解英汉发音的不同特点能够给我们开展英汉翻译实践带来启发和帮助。

比较分析英汉语音差异有助于翻译活动。对比分析能够进一步了解英汉的特点,有助于理解不同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并在现有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也能够帮助翻译出更多优秀的文章。总之,只要在翻译时细心留意两种语言各方面的特点和差异,合理运用多种手段,就能够克服这种看似难以逾越的鸿沟。唯有通过这种方式方法,译文才能既忠实原文的意思,又具备优美的音韵和节奏。

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两种主要语言。这两种语言代表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造成语言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词汇、句法、发音、标点符号等方面。因此,比较英汉在语音层面上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邓昌言,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张维友.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陈升雅.英汉语音差异与英语语音教学[J].才智,2015,(14):198.

[4]韩婷.英汉语音中话语节奏差异对比研究[J].海外英语,2017,(04):190191.

[5]李素慧.英语成对词的语音特点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2,33(02):34.

[6]方英.英汉拟声词语音、句法功能比较及翻译思考[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5):8185+93.

[7]王琴,胡鹏.从英汉语语音系统比较看翻译策略[J].文教资料,2006,(27):172173.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翻译策略语音
高校英汉翻译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