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等问题愈发显著,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缩小差距。文章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框架,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出发,专注于个体在数字媒介环境中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深入研究个体的媒介素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因素与自滤把关之间的关系。文章探究自滤把关在缩小“数字鸿沟”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旨在深刻了解其范围和重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以深入理解和分析个体的认知和决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在媒体融合环境中,个体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与“数字鸿沟”存在密切关系。个体的媒介素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因素对自滤把关起到了关键作用。加强自滤把关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数字媒介素养和信息获取效果。研究表明,强化个体的自滤把关能力是缩小“数字鸿沟”的关键措施之一。因此,为了强化数字媒介素养和信息获取效果,建议加强教育和培训,特别要重视个体的媒体素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采取这些措施,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媒体融合时代“数字鸿沟”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有效地引导个体在数字时代主动适应并充分利用媒体资源,推动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
关键词:媒体融合;“数字鸿沟”;自滤把关;受众角度;媒介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1-0014-04
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处于初级信息化阶段,大众传播渠道以报刊、广播和电视为主。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传播时代。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快速普及,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21世纪以来,新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将不同媒介的呈现方式、交互体验、传播渠道,集中到全新的媒体平台。新平台的内容生产以可观、可听、可触、可读等多种方式传播给受众,受众随时随地主动获取信息成为可能。媒介的问题由渠道有限性与信息丰富性之间的矛盾,演变成渠道无限性与信息海量性之间的矛盾。本文旨在探讨加强自滤把关对缩小“数字鸿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1-2]。
把关理论是信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它关注个体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如何进行选择、筛选和评估的信息处理过程。此前,卢因、怀特、麦克内利和巴斯等学者对把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20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把关理论,包括把关人、门卡、把关过程等概念,但卢因仅仅提出了“把关”的概念,没有进一步实现对其的实际应用。
20世纪50年代,卢因的学生、传播学者大卫·怀特将“把关”概念引入新闻研究,提出了新闻传播的把关过程模式。然而,怀特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也没有说明新闻把关的标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约翰·麦克内利在把关理论中引入了媒介决定论的观点,强调媒介在信息塑造和筛选方面的作用。他认为,媒介本身具有筛选和塑造信息的能力,从而影响个体的信息选择和接收。但是,麦克内利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等同起来,没有区分主次。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闻学者亚伯拉罕·巴斯对把关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关注个体在信息把关过程中的动态性。巴斯认为,个体的信息选择和过滤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体特征的影响,这使把关理论更加综合和现实可行。
这些先行者着重从信源、信道、信息内容方面研究把关理论,忽视了信宿,即信息受众。直到197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克·斯奈德在其论文《自我监控的过程:个体调整行为的自动性》中提出“自滤把关”的概念,促使人们对把关的关注点投向信息受众。虽然“自滤把关”的概念产生于高度信息化阶段之前,但在媒体融合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该理论关注个体在信息接收端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强调信息受众在把关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人们理解和应对“数字鸿沟”问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框架和启示。
自滤把关可以帮助个体主动选择、忽略或拒绝信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和目标。个体在信息获取中进行自滤把关,评估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3]。
本文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关注个体在数字媒介环境中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研究自滤把关对缩小“数字鸿沟”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文本使用参与观察法与访谈法,以深入理解和分析个体的认知和决策过程。
本文考察三个研究问题:
Q1:媒体融合环境中个体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与“数字鸿沟”有什么关系?
Q2:个体自滤把关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Q3:以提升个体的数字媒介素养和信息获取效果为目标,如何加强自滤把关?
基于上述研究问题,本文选择8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中国人),观察他们在数字媒介环境中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研究记录观察到的行为和决策过程,并整理成详细的观察记录。选择4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2个中国人,2个欧洲人),通过面对面或在线访谈的方式,与参与观察的个体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对自滤把关行为的认知、动机和体验。
本文通过整理和分析参与观察的行为和决策过程,以及归纳和总结访谈数据,发现媒体融合环境中个体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与“数字鸿沟”的关系,以及个体自滤把关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观察和访谈数据,发现其中的模式、关联和主题,以发现个体自滤把关意识与行为的提升方法。
观察对象1:年龄8岁,性别男,观察地点:家里。观察对象1打开平板电脑,点击抖音APP,展现推荐页面,自动播放“武器A”视频:画面一开始出现了一个月亮,月亮上有个微笑的人脸,随后开始播放渲染气氛的背景音乐,然后出现了一个长着一张老人面孔的婴儿,过了一会,有几个五官完全变形,脸上露出诡异笑容的小人跳起了诡异的舞蹈,然后还有一个小人脚上拴着绳子,跟个大摆钟一样左右晃,后面有两个小人。由于观察对象1看完了整个视频并点赞,系統继续推送类似视频“武器B”,接着是视频“武器C”。三条视频内容相似,无实际意义,其主题是无厘头地创造“精神污染”。
观察对象2:年龄11岁,性别男,观察地点:家里。观察对象2打开平板电脑,点击爱奇艺APP,跳转到内容推荐页面,出现了较多的游戏解说视频。观察对象2选择其中一个视频“止戈”:东汉末年,董卓率兵入京,兵之所向兵戈扰攘,沿途民众苦不堪言,董卓入京后,弑杀君臣欺凌百姓,在朝廷之上耀武扬威独霸朝纲,人人自危,人心惶惶,无人敢反抗。董卓的独断导致政务机构坍塌,各地诸侯拥兵自重,各方势力为争抢物资和领地相继开战,战火烧遍了整个中原,攻城伐地,白骨露野,龙血玄黄……观察对象2看完这个视频后,点击屏幕下方的“选集”,继续观看第二集,第二个视频中吕布出场。
观察对象3:年龄25岁左右,性别女,观察地点:图书馆外。观察对象3拿出手机,打开知乎APP,推荐页面展现的大多是关于考研的一些问题。观察对象3逐个阅读,中间无意间点到突然跳出的美妆广告,观察对象3立即退出,继续阅读考研相关信息。
观察对象4:年龄31岁,性别女,观察地点:办公室。观察对象4打开手机,点击小红书APP,进入推荐页面,所展示的均为母婴相关视频,观察对象4点击观看排在最前面的一个视频“适合1岁宝宝的十個早教游戏”。看完后下滑到下一个视频“家有女宝这样穿搭”,同时页面下方出现关于童装的购买链接,观察对象4没有点击链接,而是返回主页面,选择观看另一个关于宝宝早教的视频。
观察对象5:年龄40岁左右,性别男,观察地点:公交车站。观察对象5打开手机,直接打开慕课APP,点开英语课,并且掏出耳机戴上,后来上车、到站、下车,一直没有更换APP或其他内容。
观察对象6:年龄55岁左右,性别女,观察地点:公交车上。观察对象6打开手机,观看快手视频,一系列的娱乐视频映入眼帘,观察对象6沉浸其中,不时发出笑声,而且手机外放音量特别大,影响到了其他乘客。
观察对象7:年龄64岁,性别女,观察地点:家里。观察对象7观看朋友圈(多为其同年龄段的亲属、朋友和前同事,年龄均在60~70岁),观察对象7的朋友圈内容除了一些分享日常的照片之外,还有一些转发的信息,譬如《小心中毒!杏鲍菇千万不要和豆腐一起吃……》《近期不要吃香蕉了!相继出现中毒事件……》《快转发亲友,再不买就没了……》。观察对象7看了这些题目不假思索地立即点进去阅读,阅读之后收藏。
观察对象8:年龄68岁,性别男,观察地点:小区广场。观察对象8阅读微信群里的各种信息(文章+视频),由于文章或视频的结尾大多会提示转发分享,如“请转发给你关心的人,让他们尽快知道这个消息……”,观察对象8浏览微信群中的信息,部分没有浏览完整,但是都进行了转发。
(一)媒体融合环境中个体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与“数字鸿沟”的关系
比较观察对象的情况,可以观察到在使用数字媒介时,个体的自滤把关意识和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观察对象1和观察对象6、7、8在使用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时表现出自滤把关意识不强的特点,轻易就会被无意义、低质量或会造成精神污染的内容所影响。这与“数字鸿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个体在面对大量内容时,缺乏有效的自我过滤和选择能力,导致被低质量或不良内容吸引[4]。观察对象1作为少年组的代表,在使用短视频平台时表现出自滤把关能力较低的特点。因为其处于少年阶段,对数字媒介的使用经验相对较少,对数字媒介中的内容还没有建立起足够的辨别能力和判断力。而观察对象6、7、8则属于老年组,他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也表现出自滤把关能力较低的特点。与观察对象1相似,这同样与他们对数字媒介的使用经验相对较少有关。在应用数字媒介的过程中,老年人也容易受无意义、低质量的内容影响。此外,老年组的观察对象6、7、8所受教育程度也与自滤把关行为相关联。相对而言,他们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对数字媒介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在数字媒介环境中缺乏有效的自我过滤和选择能力[5]。
(二)个体的媒介素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因素对自滤把关的影响
比较观察对象的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个体的媒体素养、信息辨别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因素对自滤把关的影响[6]。观察对象2、3、4、5在面对不同的数字媒介平台时均表现出较强的自滤把关能力。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与自身兴趣和需求相关的内容,并能够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观察对象2是少年组中的另一个代表。相对于同在少年组的观察对象1,观察对象2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滤把关意识,这可以归因于他们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了解该如何正确利用数字媒介平台,并具备一定的信息辨识能力。此外,观察对象2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够评估和分析接触到的信息,从而避免被误导或受到低质量信息的干扰。观察对象3、4、5作为中年组的代表,也在数字媒介环境中表现出一定的自滤把关行为[7]。观察对象3和4表现出较强的自滤把关意识,虽然无意中转到了其他页面,但是并没有被其他页面的内容所吸引,而是选择立即关掉,继续浏览自己所需的内容。观察对象5自始至终没有切换学习内容,专注获取知识,表现出非常强的自滤把关意识,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筛选数字媒介中的内容[8]。这与他们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和信息辨别能力有关。他们在数字媒介的使用方面相对拥有一定经验,能够更加熟悉和适应不同平台的内容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过滤和选择,对于不良内容也能进行批判。
(三)通过加强自滤把关以提升个体的数字媒介素养和信息获取效果
由于4个采访对象中前两个采访对象分别对应观察对象1和2,以下仅针对采访对象3和4进行分析。采访对象3和4的事例,反映了通过增强个体的自滤把关能力可以改善信息获取效果。采访对象3表示她喜欢使用抖音观看舞蹈视频,但她同时面临一个问题:系统会推荐与服装穿搭相关的视频,她常常被吸引并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购买相关衣物上,而不是专注于学习跳舞。这说明她在自滤把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她可以通过设定个人目标和优先级来加强自滤把关能力,以改善她的数字媒介素养和信息获取效果。也就是说,自滤把关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自律的基础上[9-12]。对于采访对象3来说,她可以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是跳舞,然后有意识地选择观看与跳舞相关的视频,而不是被推荐的服装穿搭视频分散注意力。当个体的“主我”(自我意识)被分散注意力时,“客我”(客观意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如培养专注力,或者设定时钟,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只可以做一件事情。另外,采访对象4在使用微信时表现出了较好的自滤把关行为。他能够主动选择性地忽略广告和点赞请求,并通过屏蔽或取消关注相关账号来过滤不相关的内容[13-15]。这种行为反映出他具备较高的自滤把关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通过自主选择和评估信息,个体可以更好地利用数字媒介平台,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同时避免被无用的信息误导或浪费时间。
媒体融合全面采用算法,为每个人创建独特的内容流。难以逃脱的结果是,最终创建了一个回音室,让人们陷入自身最糟糕的冲动。在信息过载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有太多机会获取知识或娱乐信息,然而有人学慕课,有人沉迷于低俗视频,这就导致知沟(在数字时代尤其表现为“信息鸿沟”)的存在且不断扩大。媒体融合时代,人们所接触到的信息不再像传统媒体时代,如报纸、广播、电视所传递的信息都是经过严格的层层筛选和验证的,大部分信息受众可以直接接收并相信。媒体融合时代,信息海量,掺杂了大量自媒体发布的真假难辨的信息。
除了政府充分发挥“把关人”的作用,采取相关措施限制垃圾信息的传播外,更重要的是,要从受众角度出发,强化受众的信息筛选意识。面对海量信息,要过滤低质量信息、辨别真假,避免流言传播。针对青少年,家长可以有效地引导他们,并向他们推荐一些高质量的博主的视频;针对中青年,先自律再自滤,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主动过滤无用信息;针对中老年,他们是流言的主要受众和传播者,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对他们进行信息反哺,建议他们多从主流媒体获取信息,因为主流媒体话语有其特殊身份,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既能“明镜式”地反映社会实践的变化,也能“明灯式”地指引社会实践的发展。同时可以让中老年人关注“谣言粉碎机”之类的公众号以及安装“全民反诈”等APP。
本研究聚焦于探讨媒体融合时代的“数字鸿沟”问题以及加强个体的自滤把关能力对于缩小“数字鸿沟”的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讨媒体融合时代“数字鸿沟”问题,对“数字鸿沟”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启示,即在媒体融合环境下,个体受众的自滤把关能力的提升对于缩小“数字鸿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如何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加强个体受众的自滤把关能力,并提出更加具体的引导和培养方法。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之处:调查样本可能存在局限性,无法涵盖所有受众群体和媒介平台。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扩大样本规模以覆盖更多受众。建议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制定更精准的引导策略和政策措施,促进“数字鸿沟”的缩小和信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蓝姗.媒介融合:电视+互联网的跨界与转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4.
[2] 马克·斯奈德.自我监控的过程:个体调整行为的自动性[J].实验社会心理学进展,1979(12):85-128.
[3] 高金萍.“明镜”与“明灯”:中国主流媒体话语与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1-142.
[4] 梁萍.传播学原来很有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26-96.
[5] 埃姆·格里芬.初识传播学[M].展江,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312-380.
[6] 列夫·马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M].车琳,译.北京:后浪出版公司,2020:112-178.
[7] 约翰·杜海姆·彼得斯.奇云[M].鄧建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26-424.
[8] 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98.
[9] 陈力丹.传播学纲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0-178.
[1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8-100.
[11] 胡正荣.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162-266.
[12]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102-302.
[13]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00-262.
[14]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266.
[15] 沃尔特·施德尔.罗马与中国:比较视野下的古代世界帝国[M].李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1-236.
作者简介 于静,研究方向: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