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蓓蓓
【摘 要】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优化了课程内容,重构了教学单元,改变了课堂样态,有着独特的价值。然而,综观教学现状,存在实施过程过于随意、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教学效果难以考查等问题。为此,要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任务推进、资源开发、评价开展五个方面寻求突围路径,提出实施建议。
【关键词】跨学科学习;教学价值;存在问题;实施建议
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六大学习任务群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作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与教材联系相对松散,教学时空相对自由,以致课程实施随意性较大,效果也难以保证。为此,有必要正确认识跨学科学习的独特价值,对当前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剖析,通过合理举措,推动跨学科学习有效实施。
一、“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独特价值
跨学科学习是指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从语文学科“跨”出去,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追求课程内容、学生生活和语文实践之间的融通,较之单科课程体系,更能发挥整体育人优势。其主要教学价值如下。
(一)优化了课程内容:从单一走向综合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立足语文,超越语文,将视野投向课本外,寻求更为广阔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场域,围绕多视域、多层面的主题,整合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发现、探究和解决现实问题,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通过梳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表述,可以看出跨学科学习呈现出“三性”:一是时代性。重点关注当下人们的文化生活、精神风貌以及社会发展的新成就,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动向。二是开放性。主张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生活的范围、学习兴趣和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确立丰富的主题和内容,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三是综合性。主张从语文学科“跨”出去,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强调听说读写的整合,沟通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使语言经验和语言能力协同发展;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使三者多向度交互、融合、共生。
(二)重构了教学单元:从线状走向块状
从师生双方活动的区间和信息交流的维度看,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一维的线状。教学活动基本是单向的。教师只有输出,没有输入;学生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二是二维的环状。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师生双方各有输入和输出,能够根据对方的反馈随时调整教与学,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仍被教师操纵。三是多维的块状。将彼此关联的认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组成一个多元化的目标系统,再对其进行整合优化,形成若干个教学块,每一块又是一个综合的子系统。在这类系统里,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展开多边的信息交流。
“真实的语文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实践活动”是跨学科学习课程的关键要素。这就注定了跨学科学习的整个过程是由若干同类的学习单元组成的。这种多维块状的结构较之传统语文教学以单个知识点或单篇文本为序的线性结构,更能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三)改变了课堂样态:从师本走向生本
跨学科学习重塑了教学流程,打造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堂。首先,改变了课堂时间。不再以一个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而是以主题为单位整体设计,合理安排课时,把跨学科学习任务统领下或递进或平行的学习实践活动具体分解到各个学习单元中。其次,改变了课堂空间。“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加强了学生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激活个人经验,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最后,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在跨学科学习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讲”师,而是课程的设计师、组织者、引导者——选择适合学生跨学科学习研究的主题,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沟通,适时地为学生提供资源、工具、策略等多方面的支持。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的受众,而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二、当前“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跨学科学习”一直是教育领域追求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更是明确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聯,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但就当前我国的教育现状来看,“跨学科学习”的系统化实践仍然举步维艰。一线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系统设计,实施过程较随意
当前不少教师对“跨学科学习”认知不够,对其教学意义、目标、内容、方式等缺乏系统思考。“跨学科学习”既没有形成课程体系,也缺少相应的管理和保障,导致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三种不良倾向:一是避而远之。由于跨学科学习与教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评价往往并不直接挂钩,实施起来又费时耗力,出于功利化的教学心理,一些教师干脆视若无睹,不予开展。二是浅尝辄止。虽然一些教师也开展了跨学科教学,但视野仍局限在书本内、课堂上,课程样态变化不大。三是自由随意。一些教师能积极开展“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但整体设计不够合理,教学组织较为松散,学生的活动体验感、收获感不强。
(二)学生被动参与,主体地位难落实
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提出,教师和学生是实践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实践课程的决策应由个体审议走向集体审议。但在当前“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主题往往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喜好决定,较少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所在;在活动内容设计、活动计划制订方面,往往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导致学生在活动中只是被动地听讲、记录,并没能充分融合多学科知识,无法真正落实一个“跨”字;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大包大揽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三)评价体系薄弱,教学效果难考查
在“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综观当前一线教学,针对跨学科学习的评价体系还比较薄弱。教学考查层面,不少学校在传统的纸笔考试外,尚未建立健全的跨学科学习评价机制,缺乏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以及课程本身的评价,这也是导致教学随意性较大的主要原因。在学习评价层面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一是评价内容片面化。不少教师只关注学生在知识习得方面的表现,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学科融合意识,团体协作、责任担当、问题解决等综合素养的评价。二是评价标准模糊化。未能合理把握各個学段的跨学科学习水平及特点,导致评价缺乏科学性、整体性、进阶性。三是评价方法单一化。具体表现为教师评价多,学生评价少;终结性评价多,过程性评价少;只有校内评价,忽视校外评价。
三、“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教学的实施建议
针对上述典型问题,可以从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任务推进、资源开发、评价开展等维度出发,寻求突围路径。下面以第三学段跨学科学习课程“我为乌桕代言”为例,提出实施建议。
(一)内容选择:追求真实化和适切性
“跨学科学习”学习任务群注重打通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提倡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聚焦学生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真实现象、真实需求,从中挖掘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主张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有侧重地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第一学段侧重于从学习生活、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生活中挖掘主题;第二学段多提炼与校园生活、文化探寻、社会参与相关的主题;第三学段可在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未来生活。
基于此,“我为乌桕代言”以校园生活为选题方向,在前期组织学生针对选题进行投票的基础上,紧扣“校树”——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学校旧址“母里师范”亲手栽种的一棵百年乌桕树,形成校本化研究主题。这一主题的选择,基于校园文化理解与传承的需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向熟悉的校园景观,使其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乌桕树进行亲密接触,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增强对校园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学生通过乌桕树走近近代历史名人张謇,感受他实业救国的宏伟抱负、报效母里的反哺情怀,在一系列学习过程中,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设计:突出自主化和合作性
跨学科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生活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兴趣取向各不相同,教师要尽量设计多元化的目标和内容,兼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自主走进生活、观察生活,自主发现典型现象与问题,自主通过阅读、调查、访谈等方式搜集整理资料,进行思辨分析,自主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运用不同媒介表达感受或观点。活动中,要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同时,因为跨学科学习涉及的学科多元、学习内容丰富,所以需要建构学习共同体,通过分工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协作、实践创新等能力。
如“我为乌桕代言”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将核心任务“为乌桕代言”分解成三个子任务,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如表1)。
上述每一项研究都离不开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如组员们分别通过实地观察、上网搜索、查阅图书等方式对乌桕树展开研究,小组合作完成“乌桕树浑身是宝”的思维导图……最终,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协作完成“为乌桕代言”这一核心任务。
(三)任务推进:兼顾序列化和整体性
较之传统学习,跨学科学习容量更大、周期更长、参与面更广。学生将全员、全程、全面围绕更为开放综合的学习内容,经历更长的合作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安排无序,处理不当,活动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因此,学习任务的推进、学习活动的安排,必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逻辑。从调查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学习任务的难度逐渐加深,体现出序列化、层次感、阶段性、连贯性的特点。
如“我为乌桕代言”从研究乌桕树的花叶果、树高树围到研究乌桕树的价值、来历、文化寓意,由表及里,从探究到表达,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符合认知发展的规律和学习逻辑。
另外,跨学科学习不仅“跨”内容,还“跨”时间,在课时安排上,需要考虑长线、短线相结合。因此,“我为乌桕代言”是分阶段、按步骤开展的,仅活动初期就包含三个步骤。
第一步,在正式开展活动之前,通过一份“前学单”展开调研,让学生围绕目标任务展开讨论,确定活动方式和展示形式。
[“我为乌桕代言”前学单
为了让更多人认识乌桕树,了解“百年乌桕”与我校的历史渊源,我们将为乌桕代言。你觉得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更好地推介乌桕呢? ]
第二步,针对师生共同确立的学习内容,通过民主协商,分条目明确基本学习要求,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及时对照要求进行自我监督和调控(如表2)。
第三步,在综合考量学生的个性、特长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工,形成若干个“代言小组”。各组商议确定代言形式、所需工具,最终形成一份预期成果计划表(如表3)。
如上,师生规划了有序的学习步骤,提出了可观测、可评价的具体学习要求,明确了活动成果的呈现形式,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经历的完整性和进阶性。
(四)资源开发:追求开放化和实用性
由于跨学科学习有“跨度”,在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过程中充满障碍和挑战。当学生面临困难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
跨学科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开放,学习资源也要体现“跨”的特征。一要拓宽学习领域。打破单科学习、课内学习、校内学习、线下学习的局限,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迈向社会,同时借助发达的网络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重组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二要解放思想,重塑资源意识。将学校、社区中的自然、人文景观及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纳入资源范畴,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袤的视野。三要突破学科本位,真正落实“跨学科学习”。要动员更多的科任教师协同教学,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为了更好地开展“我为乌桕代言”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开发身边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先制订相关计划表(如表4),再调动班委会、家委会的力量,通过申请报告、邀请函、请愿书、校外辅导员聘书等方式,与外界进行沟通联系,成功取得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为后续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评价开展:体现多元化和激励性
从评价主体上看,需要综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家长评、其他参与人员评。同时,评价对象也应是多元的,除了对活动本身和学生进行评价,还需对其他参与者进行评价,如对教师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情况等进行评价,对合作机构的服务性、知识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价。
例如,“我为乌桕代言”基于“学生表现”这一维度,分别设计了三张表(如表5至表7),综合三方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估。
从评价内容上看,跨学科学习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最终的学习成果,如一种结论、一篇文章、一份报告,还包括学习过程中能体现学生思维过程、深化学生体验、表现学生心智成长的佐证材料。
例如,“我为乌桕代言”中学生的计划书、活动方案、观察记录、实验报告、访谈笔记等都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学生、教师、社会合作机构根据这些材料,从学习过程、参与态度、合作沟通、学习结果等方面进行整体观照和评价,真正做到“以评导学”。
从评价方式上看,要突出激励性和发展导向。重视过程性评价,尤其是阶段性评价,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科学、劳技等多种学科知识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利用文字、图表、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利用策划书、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形式发表学习成果,获得别人的反馈意见,并作出反思和改进。对于各种学习成果的评价,也应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学生的发现和创造,保护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如“我为乌桕代言”中,当学生最终通过多种形式成功为乌桕“代言”后,教师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分批推送学生作品,让跨学科学习发挥真实功效,使学生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
最后,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评价还需凸显一个“语”字。这是因为语文学科范畴的跨学科学习,其根本基石和最终落脚点依然是语文,要形成以语言文字为主,以表格、图画、视频等为辅的学习成果。在评价成果时,要重点关注成果所反映出的语文学科特征,考量学生是否在言语交流、思维方式、成果表达等方面有所发展,不能毫无重点,更不能喧宾夺主。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要以语文学科为本位,以整体育人为目标,以学情为起点,以真实而有意义的话题为统领,以实践活动为主线,致力于让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4-35.
[2]吴欣歆,管賢强,陈晓波.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语文[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94.
(江苏省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