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娟
【摘 要】名著阅读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综合能力。构建以名著阅读为核心的系列学习任务,运用“快乐略读—自主深读—整书品读”的方法,可将零散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活动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深度的阅读学习,破解名著阅读之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名著阅读;实施路径;小学语文
名著阅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启蒙文体意识、提高阅读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提高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价值。统编教材在五年级下册编排名著单元,旨在引领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段学生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认识普遍比较浅显,阅读兴趣不浓,阅读盲目随意。因此,需要对高段名著教学进行深入思考和实践,设计系列学习任务,多角度、有序地推进整本书阅读。
一、审视:小学高段名著阅读现状及内因
对某校高段学生的名著阅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主要存在以下现象。
一是被动式阅读。学生偏向于阅读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稽有趣的课外书。而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情节曲折、人物繁多,学生很难读懂,容易失去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使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
二是机械式阅读。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较单一的方式推进阅读任务,或规定每日阅读时间,或要求进行阅读打卡,或布置每日摘抄作业。虽然学生的阅读数量增加了,但阅读质量并无提高。
三是间断式阅读。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在断断续续的状态下阅读名著。有任务就读,没任务则停;有喜欢的章节就读,不喜欢则跳过。如此,学生容易养成散漫的阅读习惯,导致一学期难以完整地读完一本名著。
正是因为大多数学生缺乏阅读的积极性,阅读的动机过于功利,阅读历程难以连贯,所以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人文主题的理解和鉴赏,存在较大的困难。
二、探索:分阶段学习任务的建构与实施
为了让学生领略名著的文学价值、精神价值,并在连续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教师需要探寻一条有效的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建構主义认为,学习不是单一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设计进阶的系列学习任务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深化对名著的理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智能发展需求。
基于此,教学实践中,可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为载体,设置系列学习任务,层层推进,最终达成阅读整本名著的目标。第一阶段以初知名著知识为目的,让学生借助趣味游戏激发阅读兴趣,走近名著;第二阶段以深入理解为目的,让学生借助任务单自主阅读,走进名著;第三阶段以整本书品读为目的,让学生借助丰富多样的展示活动,精读名著。
如此,将零散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活动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引导学生系统化、深度化阅读学习,从而使学生培养阅读能力、扩大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
(一)快乐略读:激发兴趣,走近名著
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主要侧重对名著中基本知识的阅读与了解。教师可通过“知识竞答、我说你猜、读唱名歌”三个游戏,引领学生走近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初探名著内容。
1.知识竞答,梳理基本信息
在学习了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后,学生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设计“名著信息任务单”,引导学生展开梳理。任务单的内容包含教材中的“阅读链接”,以及名著的基本信息和文学常识。梳理形式主要是填空,如“《西游记》的作者是(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是( )”“师徒四人西行的目的是( )”等等。将任务单中的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后,就可在课堂上组织开展“知识竞答”游戏。游戏形式:8~10人一组,一人一题,答对过关,答错淘汰。循环往复,坚持到最后的人获胜。游戏中的题目来自任务单,答案浅显易记。游戏形式灵活、节奏紧凑,让课堂充满趣味。学生阅读名著的主动性增强。
2.我说你猜,认识名著人物
初读名著后,学生对其中的部分信息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如具有神奇法力的神仙、足智多谋的军师、威力无比的兵器、世间稀有的珍宝等。这些特别的信息,正是引燃学生阅读兴趣的触发器。教师可结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中的学习内容,开展“我说你猜”的游戏。学生制作题卡,随机抽取,并说出对应的人物。
【题卡举例】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我说你猜”的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阅读因此变得轻松有趣。学生阅读名著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明显增多,而且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神器等十分热衷,班级阅读氛围逐渐浓厚。
3.读唱名歌,体味名著情感
读唱结合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之一。在名著阅读中加入音乐元素,可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同名的影视剧都有自己的主题曲,旋律各具特色,歌词内涵丰富,是名著阅读的有益补充。课上,教师可将阅读与歌唱结合起来,适时播放主题曲,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回家学一学、唱一唱,在班会课开展接唱主题曲的游戏,大大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音乐可以锻炼思维,陶冶情操,激发创造性。以“歌唱”带动“阅读”,让名著阅读变得更有趣味,实现文字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二)自主深读:指导方法,走进名著
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兴趣逐渐浓厚,由被动阅读开始向主动阅读转变。第二阶段就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名著中的经典片段和章节。教师可设计“古今对读任务单、形象设计任务单、故事讲述任务单”,指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名著,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1.借“古今对读任务单”,品味语言特色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题材风格迥异,语言表达各具艺术价值。阅读时可通过古今对读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品味文本语言。比如,单元首篇课文《草船借箭》是由原著改写成的现代文,与原著相比,语言表达差异很大。课后“阅读链接”提供了与课文第8、9自然段相对应的原著片段。教师可设计“古今对读任务单”,把现代文片段与原著片段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对照着读。
[古今对读任务单 片段一(原著)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片段二(教材)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 表达特点: 表达特点: 1.对比读以上两个片段,我知道了“重雾迷江”的意思是( ),“彼军”的意思是( )。
2.从片段( )的( )这一处,我看出曹操的性格特点( )。 ]
通过对照阅读,两段文字的表达特点一目了然,现代文通俗易懂,富有表现力,原著语句则精练简洁。这样的对比阅读,能帮助学生扫除古文阅读中的障碍,有助于学生发现语言表达的奥妙,感受名著的语言魅力。
2.借“形象设计任务单”,画出名著灵魂
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名著中某个人物特别感兴趣。教师便可顺着学生的兴趣点,以该人物为核心组织联读相关章节,并设计“形象设计任务单”,让学生梳理信息,设计人物的漫画形象。
[形象设计任务单 姓名 出处 外形 性格特点 典型事例 喜爱程度 人物形象图 (可附纸) ]
例如,学习了《草船借箭》后,学生对诸葛亮十分钦佩。教师可趁热打铁,以诸葛亮为核心,引导学生联读“火烧赤壁”“空城计”“七擒孟获”等章节,感受诸葛亮的人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形象设计任务单”,绘制人物漫画形象,再附上自己的解说,让名著阅读向纵深处推进。
3.借“故事讲述任务单”,说出精彩典故
名著中的很多精彩故事都衍生出了相对应的成语、歇后语,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借此设计“故事讲述任务单”,组织学生搜集这类成语和歇后语,阅读与之相关的故事章节,并讲一讲这些经典故事。
[故事讲述任务单 成语 三顾茅庐、望梅止渴、火眼金睛…… 歇后语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有关的成语、歇后语,我还知道:
。 我来说一说( )这个故事(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说)。 ]
例如:根据成语“火眼金睛”,讲孙悟空被太上老君关进炼丹炉的故事;根据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讲赤壁之战的来龙去脉。只有展开深入阅读,学生才能讲得头头是道,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三)整书品读:展示交流,精读名著
第三阶段主要设计“情节演绎、导图绘制、影视评析”三项活动,进行三场展示,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并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从阅读输入走向阅读输出,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
1.情节演绎,经典再现
读与演结合,可以直观形象地深化学生对名著的感悟和理解。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有不少经典片段,适合排成课本剧。比如,《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的一幕,最能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感悟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特点,挖掘他们的内心活动,给学生提供表演平台,指导学生通过道具、肢体语言等,把对人物、故事情节的理解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可自由分组,商议角色分配,揣摩人物内心,准备符合人物特点的服装,最终登台展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采用直播的形式,邀请家长在线观看和评价。课本剧表演是学生精读名著、展现名著的一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造力、表现力和想象力,又能拓宽语文教学的路径,彰显语文课堂的活力。
2.导图绘制,整书梳理
在对名著人物、兵器、成语、歇后语等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顺势布置阅读任务——绘制思维导图,将点状的阅读认知串联成网状的知识体系。导图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在此项任务中,学生会有目的地构建一本名著的框架体系,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提高了思维能力,又提升了概括能力,最终实现独立阅讀、多元思考。
3.影视评析,阅读延展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拍摄影视剧的绝佳剧本。影视剧带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的阅读欲望大大增加。教师可选择影视剧中的经典片段进行播放,让学生评析演员的演绎是否符合原著。此外,不同剧中的演员的表演水平会有差距。对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比,进而剖析人物、点评演员、赏析剧作,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赏析成果的平台。这一学习任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还推动学生深入名著,感悟名著的文化内涵。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引领学生探索中外名著的指南针。教师要构建以名著阅读为核心的系列学习任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引领和指导,让学生爱上古典名著,高效阅读名著。在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策略,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实施和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实效性,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郑国民,李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2022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3]余晓玮.点·线·面:中国古典名著大单元的学习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1(10):41-44.
[4]姜凌佳.小学语文整本书导读单的设计[J].教学与管理,2020(8):37-40.
(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