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欢欢,郑 蓓
(徐州市矿山医院麻醉科,江苏 徐州 221000)
宫腔镜检查是宫腔疾病诊治的常用手段。宫腔镜检查时,扩张宫颈会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临床上多将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此项检查。但呼吸抑制和注射痛是丙泊酚常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环泊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全身静脉麻醉药,具有起效快﹑恢复快﹑注射痛少﹑效价高及安全窗宽等优势,与丙泊酚相比较少发生呼吸抑制和心血管不良事件[1]。因此,本研究将环泊酚和丙泊酚分别联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检查,并对其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
选择120 例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纳入标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年龄20~60 岁,体质指数(BMI)18~30 kg/m2。患者无明显子宫解剖畸形﹑手术时长预计1 h 以内。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脑﹑肺疾病﹑明显肝肾功能不全,对大豆﹑牛奶及本试验药品过敏者,近期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者及妊娠﹑哺乳期妇女。随机分为A 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和B 组(环泊酚复合地佐辛)。
所有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常规禁饮禁食,数据采集者于手术的前1 天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手术及麻醉流程和风险,以及围术期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手术均由高年资主治以上医生完成。
患者禁食禁饮8 h,入室后面罩吸氧2 L/min,建立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BP﹑ECG﹑HR﹑SpO2。根据分组,实施全麻静脉诱导,A 组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后随即缓慢推注丙泊酚2 mg/kg;B 组静脉推注地佐辛5 mg 后随即缓慢推注环泊酚0.2~0.4 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手术。膨宫时有体动,追加0.5 mg/kg 丙泊酚或0.1~0.2 mg/kg 环泊酚。当心率<45 次/min 时,静脉注射0.2~0.5 mg 阿托品,当平均动脉压<30%基础值或<65 mmHg,静脉注射5~10 mg 麻黄碱。血氧饱和度<90%时,加压吸氧或置入口咽通气道。患者苏醒后Steward 评分>4 分方可离室。
(1)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时间(诱导实施后到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苏醒时间(手术结束至患者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时间)。
(2)生命体征变化:记录两组T0(用药前)﹑T1(睫毛反射消失)﹑T2(用药5 min)﹑T3(膨宫时)﹑T4(手术结束时) 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3)VAS 评分:苏醒时﹑苏醒后30 min 和苏醒后1 h患者根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评分。
(4)不良反应发生率:记录两组患者注射痛﹑术中体动﹑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应用SPSS 2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数据的方差分析或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BMI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s)
组别 年龄(岁) 身高(cm) 体重(kg) BMI A 组 43.90±8.26 160.20±4.82 62.23±9.14 23.45±4.96 B 组 44.33±9.73 159.33±5.39 61.21±12.84 23.74±3.96
注:A 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B 组:环泊酚复合地佐辛。
与A 组相比,B 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min,±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比较(min,±s)
组别 诱导时间 苏醒时间A 组 2.55±0.40 5.72±0.75 B 组 2.23±0.50⋆ 5.72±0.75⋆t 值 2.720 5.248 P 值 0.009 <0.001
注:⋆与A组比较,P<0.05;A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B组:环泊酚复合地佐辛。
麻醉后,与T0时间点相比,两组患者的MAP﹑HR均在T1﹑T2时间点出现降低,在T3﹑T4时间点略有回升,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变化幅度要小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各时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比较,HR 在T3时点,SPO2在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SPO2 的比较(min,±s)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MAP、HR、SPO2 的比较(min,±s)
组别 指标 T0 T1 T2 T3 T4 A 组94.23±10.87 87.96±8.11△ 86.56±9.59△ 88.40±8.99△ 88.76±10.82△MAP(mmHg)B 组 90.46±10.27 85.03±10.21△ 81.83±13.89△ 84.06±12.75△ 88.56±12.98 A 组73.76±9.76 69.50±8.52△ 69.46±10.12△ 70.76±8.29 72.06±9.74 HR(次/min)B 组 71.73±9.69 69.00±8.38△ 66.96±12.24△ 65.63±12.04⋆ 68.36±9.97 A 组99.00±0.83 98.10±1.09△ 98.90±0.84 98.86±0.97 98.96±1.05 SPO2(%)B 组 98.96±0.76 98.93±0.73⋆ 99.23±0.81 99.13±0.73 98.60±0.85
注:△与T0 比较,P <0.05; ⋆与A 组比较,P <0.05。A 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B 组:环泊酚复合地佐辛。
两组患者苏醒时﹑苏醒后30 min﹑苏醒后1 h VAS评分均<3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分,±s)
组别 苏醒时 苏醒后30 min 苏醒后1 h A 组 0.16±0.37 1.13±0.68 0.46±0.62 B 组 0.33±0.54 1.00±1.01 0.60±0.77
注:A 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B 组:环泊酚复合地佐辛。
A 组注射痛发生率为56.7%(34 例),B 组注射痛发生率为3.3 %(2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26.7%(16 例),B 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6.7%(4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体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n(%)]
宫腔镜检查是以宫腔疾病的诊治为目的而研发的内镜技术,目前在宫腔疾病的诊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2]。宫腔镜检查时,需要扩张宫颈,若在患者清醒时操作,往往由于宫颈上有丰富的神经分布,而使患者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更有甚者造成了心理创伤,因此无痛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现常用的麻醉药物为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
丙泊酚是一种非巴比妥类短效静脉麻醉药,主要通过与中枢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增强 GABA诱导的氯电流而发挥镇静催眠作用[3-4]。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可以增强镇痛效果,但呼吸抑制也是丙泊酚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表明,有25%~30%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5]。此外,血液中较高浓度游离的丙泊酚可通过直接刺激静脉壁内膜﹑激发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激活伤害性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等机制,引起注射部位烧灼样疼痛,是丙泊酚在麻醉诱导中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在成人中的发病率为28%~90%,是继切口疼痛﹑恶心﹑呕吐﹑术前焦虑﹑静脉置管不适﹑寒战后临床麻醉实践中的第七大问题[6]。
环泊酚作为国产Ⅰ类的静脉麻醉新药,属于短效的GABAA受体激动剂,也是通过GABAA介导的氯离子内流而产生镇静的作用。环泊酚与丙泊酚的作用机制相似,但在丙泊酚化学结构的基础上引入了环丙基形成手性结构,增强了立体效应与GABAA的亲和力,具有起效快﹑恢复快﹑呼吸系统相关不良反应和注射痛发生率低的特点。而地佐辛是人工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剂,对k 受体的激动作用强,对m 受体的激动作用弱。呼吸抑制的产生作用主要受m 受体的影响[7],所以地佐辛在麻醉过程中较少导致呼吸抑制的发生。
本研究中,环泊酚复合地佐辛组患者注射痛发生率仅为3.3%,显著低于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因此环泊酚的血管刺激性明显低于丙泊酚,这极大地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P<0.05)。丙泊酚复合地佐辛患者组,有16例患者在给予丙泊酚后出现一过性的SPO2下降,经过托下颌或面罩加压给氧后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而环泊酚复合地佐辛组仅有4 例患者出现SPO2下降,表明环泊酚与丙泊酚相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更小(P<0.05)。与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相比,环泊酚复合地佐辛组患者发生血压﹑心率降低的概率更低,表明环泊酚与丙泊酚相比,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更小(P<0.05)。且环泊酚复合地佐辛组,麻醉诱导时间更短,患者意识及定向力恢复更快。
综上所述,环泊酚复合地佐辛用于宫腔镜检查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无明显注射痛,呼吸循环系统更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