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楠
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我国的基本语言政策,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事业,是语言文字事业的核心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推广既是其目前发展的短板也是其发展的重点。现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从机构设置、目标定位、保障体系、师资队伍、特色内涵建设等方面介绍其工作实践,旨在探讨适合边疆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推广的实践体系,促进其高质量发展。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根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语言种类众多,各民族语言文字资源丰富。当前,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结构较为复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们的语言文字使用意识薄弱和推广力度不够等,当地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依然存在很大不足,为此,要充分发挥学校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一项重要且艰巨的任务。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滇西北地区的唯一一所公办师范高校,全校教职工中少数民族教师占比达30%,少数民族学生占比更是高达40%,学校周边居住有白族、纳西族、彝族、藏族等世居民族。经过不断努力探索,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已形成符合当地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经验,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完善机构设置,明确目标定位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及时调整工作机构,补充相关力量,在工作职责上也做了非常具体、明确的划分。
有了完善的机构设置,还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发挥机构的实际作用,否则工作将无法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目标设定一定要结合当地发展实际。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地处“藏彝走廊”文化区中心位置和国家“三区三州”云南藏区边隅,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作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直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学校语委结合滇西北地区发展实际,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升师生普通话水平、助力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总目标。在具体任务方面,一是不断提升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率;二是提高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三是为地方中小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四是讲好汉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变革故事,彰显文化自信;五是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提供理论支持。这一目标定位明确,有利于学校语委成员单位开展相关工作,并形成聚合效应。
加大保障体系建设力度
经费投入保障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五年来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近三年来,用于场地建设、教学科研、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专题活动、进行双语教师培训等的经费有近300万元。充足的经费能够为硬件设施更新维护等工作提供保障。
课程建设保障
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为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智力支持。结合师范院校的特点,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把教师口语、普通话训练列为师范专业的必修课程,把书法、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列为师范专业和高职专业人文素养类重点课程进行建设,把汉字变革与文化自信、青年网络语言等课程列入公共选修课程中;同时,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鼓励语言类教师加强该方面的课程建设。
科研项目保障
理论研究能够推动实践工作提质增效。学校科技处根据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发展定位,引导语言文字学科的相关教师加强理论研究。以2022—2023年度为例,学校20项校级教师研究基金项目中有3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项目,20项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有4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研究项目。激励力度之大非常少见,这也为更高级别的项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色创建保障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边疆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活动。例如,把暑期“三下乡”活动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結合起来;多年来开展社科普及志愿项目实践活动(2021年、2022年该项目持续被省社科联、团省委、省文明办立项,两个年度的工作被考核为“优秀”),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师范生援助学校周边村组家庭困难的学生;举办小学生硬笔、软笔书法学习辅导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把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辐射到周边农村和中小学校,并形成示范效应。
资源整合保障
学校语委利用教育部部署的“四校对口支援”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争取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支持,形成了由华师大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牵头的“六校协同”工作机制;学校还成立了华东师范大学—丽江师专民族地区语言文字教育协同研究中心,助力学校语言文字推广工作提质增效。
基地建设保障
1.作为特色基地发挥推广普通话的作用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17年6月成功申报为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双语教师培训基地;2021—2023年,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承办云南省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培训活动,共培训学员1288人,学员分别来自丽江、大理、怒江、迪庆、普洱等地,学员满意度较高。
2.对标省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标准,发挥工作效能整合作用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于2022年、2023年持续对标省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标准,推进基地建设工作。从“机构建设持续优化、对外汉语教学拓展、专项培训覆盖滇西、课程开设推陈出新、普通话测试有序提质、校内专项活动赋能、科学研究助力推普”七个方面发力,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推普工作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建成一支热爱推普工作、责任心强、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队伍,才能有效保证工作的最终落地。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对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教师的培养,采取层层筛选的办法,经过多年努力,使测试员队伍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慢慢积累了扎实的语言文字工作师资。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教师团队有43人,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汉语国际推广等工作。从高校实践经验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工作通常被认为是专业性不强的工作。因此,遴选有工作热情和有主动意识的教师加入队伍成为确保工作效果的关键,目前学校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创新意识高”“业务能力强”“人员结构合理”三个遴选指标。
根据整体概况分析得出的结论
工作团队有43人,占学校教师人数的九分之一左右,占比较高,但是这些教师都处于“兼职”状态,这也是很多高校专项工作队伍建设的实际状况。同时,团队教师分属学校的多个部门和学院,这虽然方便了各部门工作的整合,但是也容易造成“工学矛盾”。
三个遴选指标带来的实践思考
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师范院校中,“创新意识高”更多地指向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提升汉字识字率、普通话测试通过率以及组织富有吸引力的推普活动;“业务能力强”指向走近村民、农村中小学师生群体,了解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刚性需求和面临的困难,并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开展推普工作的相关计划;“人员结构合理”指向老中青三个梯队的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高校人才层次的逐渐提高,高校中愿意全身心投入推普工作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少。因此,如何激励年轻教师参与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与普及工作中是队伍建设的重点;加强科学研究、提升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培养国家级测试员是队伍建设的重要条件。
特色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由注重数量、规模进入注重内涵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都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由此可见,民族地区的推普工作转向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的重要发展趋势。
通过创新推普工作的形式促进心理认同
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对普通话的心理认同是指少数民族学生在普通话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民族心理、母语情结、方言情愫等多种语言学习心理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状态。在边疆民族地区采取灵活多样的推普工作形式,可以提升普通话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心理契合程度。
1.营造推普氛围,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举办的“推普周”活动在认真总结过去推普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学校年度“推普周”活动方案,结合新旧媒体平台,在教学场所、办公场所等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标语,通过官方网站、广播站等发布“推普周”相关信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组织学生参与普通话推广活动,积极推進校内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化。
2.丰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工作形式,提升其趣味性
各成员单位积极组织师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文件,领会国家语委、省语委的相关工作精神。比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把主题党日活动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结合起来,丰富工作的开展形式;文学与传媒学院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周中组织各个班级进行专题经典文章诵读比赛;为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丰富工作形式,育才书法社以“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为学生练习书法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蓝阳口才普通话协会是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和运用为宗旨的社团,其定期开展活动,专注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帮助其参加普通话水平考试。多年来,各成员单位组织了世界读书日、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专题书画大赛、诵读经典、读懂中国、创意写作比赛等活动,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形式与内涵,切实提高民族地区人民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觉性,引导少数民族民众养成“说通用语言、用规范汉字”的习惯,进而全面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水平。
通过内涵建设增强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因此,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树立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石。所以,在边疆民族地区不能只关注识字率和普通话测评通过率的提升以及语言类科研项目的增加,还要通过讲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变革发展的故事、说明汉字音形义三位一体的优势、讲述汉字字形设计中的思维等方式,进行内涵建设,从而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学生中的认同度。
综上所述,在边疆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各民族地区宝贵的实践经验,不断改进自身在实践中的不足,逐步形成独特的实践体系,发挥出边疆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开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最大能效,持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促使各民族群众书同文、语同音、心相连,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云南省教育厅2023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文化语言学视野下边疆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中加强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3J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