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分析

2024-03-19 12:11吴艳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3期
关键词:诊断率符合率肌瘤

吴艳清

(常熟市中医院<常熟市新区医院>超声医学科 江苏 常熟 21550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一类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由子宫正常肌层的平滑肌细胞异常分化、增生,与少量纤维结缔组织结合而构成的肿块[1]。临床上子宫肌瘤多见于30 ~50 岁的育龄期妇女,鲜发于青春期前的女性。由于大部分无自觉症状,患者可能终身未发现患病,子宫肌瘤的发病率目前难以被确切统计出,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育龄期妇女的患病率仅为25%[2]。部分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常表现为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下腹部坠胀不适和阴道分泌物异常等,与肌瘤的发生部位和肌瘤的数目、大小有密切联系[3]。若肌瘤持续生长,压迫到膀胱、直肠和输尿管等邻近器官时,会引发排尿困难、里急后重和肾盂积水等相应症状,肌瘤甚至会脱出阴道外,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应尽早诊断、及时就医[4]。随着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的发展,超声检查已成为妇科疾病不可代替的首选诊断工具,其对肌瘤的大小范围、数目和发生部位有重要诊断价值[5]。本研究通过比较经腹部与经阴道超声两种方式,分析不同检查途径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2 年1 月—2023 年8 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80 例手术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02 个肌瘤。患者年龄24 ~49 岁,平均年龄(40.42±3.73)岁;体质量指数18.1 ~26.0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2.93±1.07)kg/m2;病程6 ~12 个月,平均病程(8.52±1.34)个月;怀孕次数1 ~4 次,平均怀孕次数(2.13±0.41)次;生育次数1 ~3 次,平均生育次数(1.58±0.25)次。所选患者中月经量增多 39 例,贫血12 例,下腹部坠胀、疼痛66 例,阴道分泌物异常40 例,无任何症状者 12 例。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妇产科学》[6]中对子宫肌瘤定义的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齐全,病理资料完整;(3)患者依从性较高;(4)有生育史和性生活史;(5)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患其他妇科疾病如盆腔感染、阴道炎等;(2)肝肾功能存在严重障碍者;(3)合并患有恶性肿瘤或有恶性肿瘤史的患者;(4)已绝经患者;(5)近期服用性激素类或抑制性激素分泌类的药物。

1.2 方法

采用迈瑞DC-8pro 超声诊断仪。经腹部超声检查:调整探头频率为3.5 MHz 进行诊断。检查前嘱受检者饮水500 ~1 000 mL 以使膀胱适当充盈,常规取平卧位放松,调整衣物充分暴露下腹部,于下腹部涂抹适量耦合剂,探头紧贴腹壁皮肤进行扫查。先纵向探测,后横向探测子宫大小、形状和内膜厚度等。于病灶部位处灵活移动探头,进行多面探查,以探查病灶的大小,形状和回声特征等并获取最佳图像。经阴道超声检查:调整探头频率为6.5 MHz 进行诊断。检查前嘱受检者排空膀胱,检查时脱去下半身衣物暴露外阴部,常规取膀胱截石位,如遇极度前倾的子宫,可用枕头或使受检者双手握拳置于臀部后方以适当垫高臀部。取少许耦合剂涂抹于探头顶端,套上无菌乳胶避孕套,检查避孕套与探头间无空气气泡后,再外涂少量耦合剂。操作者右手持探头,将其缓慢、轻柔地送入阴道内,探头顶端抵达宫颈或阴道穹窿部。从子宫正中纵切开始到横切,利用旋转、倾斜和抽送等手法从宫颈到宫底对子宫连续扫查,仔细观察并记录子宫和包块的细微结构特征和血流情况[7-8]。

1.3 观察指标

(1)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2)比较两种超声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不同分类诊断(肌壁间、浆膜下和黏膜下肌瘤)的准确率,通过与子宫壁的关系分类;(3)记录两种方法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数目的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对比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92.50%高于经腹部超声的81.25%,误诊率3.75%低于经腹部超声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漏诊率3.75%与经腹部超声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对比[n(%)]

2.2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对比

80 例子宫肌瘤患者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4 类子宫肌瘤,其中肌壁间肌瘤占48 例,浆膜下肌瘤占16 例,黏膜下肌瘤占9 例,多发性不同类型子宫肌瘤占7 例。经阴道超声诊断多发不同类型子宫肌诊断率与经腹部超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分类诊断的准确率对比[n(%)]

2.3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大小以及数目对比

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80 例患者总肌瘤个数为102 个,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肌瘤个数诊断率为94.12%,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肌瘤个数诊断率78.43%(P<0.05),见表3;经阴道超声检测出患者肌瘤范围为(0.36×0.47)cm2~(8.18×9.07)cm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肌瘤范围为(0.79×0.85)cm2~(7.74×8.43)cm2。

表3 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个数的诊断率对比[n(%)]

3 讨论

目前已知能诱发子宫肌瘤的高危因素主要有年龄超过40 岁、未育或晚育和肥胖等,但确切病因迄今不明[9]。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到雌、孕激素水平的升高,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证实肌瘤中雌二醇代谢成雌酮的浓度明显低于正常肌组织,而雌激素受体浓度远高于周边肌组织,提示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对雌激素具有高敏性,与卵巢功能和激素代谢密切相关,也有学说认为是遗传易感性、干细胞突变所致[10-11]。研究显示子宫肌瘤仍有0.5%的恶变率[12]。超声检查既有助于诊断子宫肌瘤,显示肌瘤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为肌瘤是否发生变性及有无恶变倾向提供参考,并有效鉴别其他类型的盆腔肿块,分辨其他子宫内病变。经腹部超声以其操作简单安全、扫查范围广泛、切面角度灵活等诸多优点成为妇科最受青睐的超声检查途径,但其易受腹壁厚度、子宫位置和肠道气体的影响,增加了临床上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概率[13];经阴道超声检查即将超声探头置于阴道内,与子宫等盆腔器官更接近,利用高频率探头呈现出分辨率高的图像,更细致显示出子宫和盆腔肿块的结构特征和血流情况,且完全不受肠腔气体和腹部脂肪的干扰,但由于经阴道超声探头的穿透力较经腹部超声小,扫查范围也有限,所以对盆腔较大包块或较远部位的病灶难以显示清楚[14-15]。

为了进一步评估两种检查方式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本研究观察了其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显示,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92.50%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81.25%,且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误诊率3.75%低于经腹部超声诊断的1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漏诊率3.75%低于经腹部超声的6.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经阴道超声这一检查途径诊断子宫肌瘤更为准确。由于腹部超声受检者需饮水使膀胱充盈,充盈程度需以中度为宜,膀胱过度充盈或充盈不足均会影响影像效果,但实际临床实施过程中患者往往难以达到最佳充盈状态[15]。腹部、大肠脂肪厚度和肠腔气体也会导致回声衰减,个体差异大,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检查结果[16]。而经阴道超声能规避以上影响,探头进入子宫直接成像,成像分辨率更高,且回声受干扰少,有利于和相似性很高的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病变鉴别诊断[17]。本研究还比较了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分类诊断的准确率,但结果提示统计学意义上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种检查方式对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这3 类型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率基本相同。本研究中,经阴道超声检测出的肌瘤个数诊断率94.12%高于经腹部超声检测出的肌瘤个数诊断率78.43%,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经阴道超声检测出患者肌瘤范围为(0.36×0.47)cm2~(8.18×9.07)cm2,经腹部超声检测出肌瘤范围为(0.79×0.85)cm2~(7.74×8.43)cm2;提示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检测精确度更高,有利于检测到体积更小的肌瘤[18]。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经腹部超声,对肌瘤个数和大小的诊断也更有优势,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在临床诊断中值得推崇应用,必要时可两者联合诊断以提高诊断信心。

猜你喜欢
诊断率符合率肌瘤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X 线CT联合检查对非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效果研究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CT与MRI在宫颈癌分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2010~2014年中山市情感障碍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构成变化
肺炎支原体抗体联合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