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蔚,赵志萍
2020 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了四大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中职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从文言字词入手,过度强调识记,对品读理解和鉴赏表达重视不够,忽略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整体培养。同时,中职学生大多学习基础相对薄弱,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中职高品质课堂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将能动性、实效性、教育性、一致性、适应性相结合,着眼学生的学习体验,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克服传统教学中的弊端。根据这一理念,笔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以期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倪文锦教授指出,“1+X”群文阅读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训练,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
群文阅读及教学具有单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不具备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群文阅读能有效弥补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将学生的阅读领域从课本拓展到与之有着各种意义关联的课外文章。 其次,群文阅读教学能丰富和完善现行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形态,帮助学生全面形成语文素养。
首先,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考、分析文本;学会比较、归纳不同观点,这一过程促使学生思维能力不断发展, 理解与表达能力逐步提升,符合《课标》提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
其次,在传统古诗词教学中惯用的单篇阅读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对诗歌的全面解读,而在群文阅读的议题下,学生通过对比、思考、归纳、讨论,可以不断挖掘诗歌蕴含的深刻内涵,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第一,思想基础。教学班级为中职一年级,通过近一年的高中学习生活,特别是受到学校“好瓷胜玉”文化的浸润,已初步形成了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在逆境中成长,不向困难低头”的观念有了比较深的理解和认知。
第二,专业基础。教学班级为数字媒体专业,根据本校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一年级的数媒专业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用计算机从事图形图像处理、平面创意与制作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审美水平。
第三,知识基础。 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了第六单元第一篇“唐诗二首”及《雨霖铃》后对诗歌表现手法有了基本认识,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一课时的学习,已经理解了词意,也基本掌握了结合诗词写作背景及词中景物形象品读情感的方法。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为学生理解词人复杂、矛盾的情感奠定了基础。但学生仅凭个人阅历难以充分理解词人的矛盾情感,同时许多学生对苏轼形成了“旷达”的单一印象,不利于情感分析的展开。
第四,能力基础。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综合、概括及分析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还需提高。
第五,学习需求。 学生期待能了解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及通过赏析诗词写景语言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体会苏轼的人生态度,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宋词二首”的第二篇课文,这首词写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该词用大气雄阔之景,忆千古风流之人,抒人生如梦之情,体现了苏轼超凡的旷达胸襟。 学习这首词,体会诗词中丰富的情感意蕴和优美的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同时,这首词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苏轼超凡脱俗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感悟诗词中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学生提升认知水平,树立正确的观念。
《念奴娇·赤壁怀古》内涵丰富隽永,不易读懂。由于学生在之前学习中接触到的古诗词大多比较浅显直白,直接学习的跨度比较大,在学习中还需要补充相关的知识。但以课外链接的形式补充大量的背景知识又枯燥乏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本课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1”,又选取了苏轼被贬黄州、惠州、儋州时所作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惠州一绝/食荔枝》《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五首作品为“X”,组成了“苏轼被贬谪时期作品”群文,并以“逆境中的突围:从苏轼到苏东坡”为议题,引导学生对苏轼的被贬经历进行梳理,让学生深入探寻苏轼在困境中思想和心境的变化,感悟他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基于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依据课标,确立了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点教学目标严格对标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以“语言理解运用”为基,采用迁移型读写结合的方式,串联起“思维”“审美”“文化”三方面,实现“以一带三”, 同时知识主线与思政主线双线并行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教学目标:
(1)诵读吟咏诗词文本,赏析诗词语言,体味不同作品中作者传递的情感;
(2)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学会正确使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3)通过品读课外选文及文案写作,探寻苏轼在逆境中思想和心境的变化,了解他乐观性格养成的原因,体会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诵读诗词文本,赏析诗词语言,体味不同作品中作者传递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寻苏轼在逆境中思想和心境的变化,了解他乐观性格养成的原因,体会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通过“苏轼被贬谪时期作品”群文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苏轼生平,体悟苏轼在诗词中表达出的心路历程。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将孟子“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在阅读、比较、分析、欣赏过程中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在欣赏苏轼诗文独特艺术魅力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走进其精神世界,探究影响苏东坡人格伟大、文风豪放背后的文化因素。借助“如果苏轼有朋友圈”这一任务,指导学生运用数媒专业学习的技能,为苏轼编制一份图文并茂的“朋友圈”,通过表达带动理解,深化学生对诗词情感的体会。
以学生语文素养生成为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结合学校“好瓷胜玉,淬炼成锦”的育人理念,将群文中蕴含的“自信人生,逆境生成”的寓意,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讨论探究结合的学习方式加以理解;感受苏轼精神与学校文化的契合,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课前预习包括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分组预习课外选文两个任务。 目的是落实背诵,增加学生文化积累,让学生自主实践“结合诗词写作背景及词中景物形象品读情感”的方法。
课堂教学分为温故、知新、升华三个环节。
第一,温故。着重检验背诵作业成效,明确本词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第二,知新。 围绕“如果苏轼有朋友圈”主线任务展开想象与创作,进行两轮活动。
第一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朋友圈创作。 学生填写“定位”、设计“配图”、编写“文案”,均要从诗词原句中找到依据。 教师展示、讲解文案范例,明确写作方法。过程中分别落实、突破“赏析诗词写景语言”“学会正确使用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研读文本,体味作者传递的情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第二轮,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创作的方法和流程,从五首课外作品中自选一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诗词情感,创编朋友圈。
表1 “苏轼的朋友圈”要素设计
完成创作后,通过“分组展示”充分展现学生个性,并根据学生的展示,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梳理苏轼的“被贬之路”,分析苏轼在逆境中思想和心境的变化,明确他的“突围之路”,了解他乐观性格养成的原因,体会他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精准攻克难点。 展示的同时,依托“学习通”平台,开展自评、互评、师评,体现即时评价。
表2 “苏轼的朋友圈”评价量表
第三,升华。结合本校“好瓷胜玉,淬炼成锦”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探讨苏轼的心境变化给予我们的启示,体现学校特色和思政渗透,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课后作业共两项,一是完成朋友圈图片的编辑,并根据课堂评价结果修改文案,发布朋友圈,体现文专结合及评价对学生的反馈作用;二是结合苏轼被贬谪时期作品的思想及个人经历,谈谈对本校校训“心心向善,事事尚美”的理解(200 字左右),体现读写融合,落实本课“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的思政要点。
1.群文阅读,有效训练学生思维
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主篇目,加入苏轼被贬谪时期的其他五首作品,拓展了学生阅读面。 分组阅读、探究课外选文的过程,即信息的辨识提取、比较分类、推理分析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
2.主线任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如果苏轼有朋友圈” 主线任务符合学生的生活习惯,具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标《课标》“微写作”专题,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和把握微写作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特点与方法,明确在写作实践中要“注重创意,力求条理清楚、感情真实、语言凝练”,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快速组织语言的能力,通过文案趣味写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3.双线贯通,切实落实核心素养
采用“双线贯通,四步进阶”教学策略。
(1)初读—教读—美读—会读;
(2)初写—教写—美写—会写。
通过两条线索的交叉推进,实现“读”“写”深度融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通过“读”为“写”提供素材,又通过“写”检验“读”的成效。 “写”的成果最后又能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再思考、学习。实现了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的提高、思维能力的进阶,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4.以文育人,帮助形成积极观念
通过群文阅读,帮助学生梳理出苏轼的“突围之路”,结合学校“好瓷胜玉,淬炼成锦”的育人理念,将群文中蕴含的“自信人生,逆境生成”的寓意,通过多种学习方式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人生观,突出了学校以文育人的理念,达成了《课标》“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要求。
1.深度实现文专结合
目前,公共基础课教师普遍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够熟悉,不了解各专业的特点,不能结合专业知识,形成育人合力。因此,作为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参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重构课程标准,实现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对接,如此才能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本课对此进行了尝试,但还需通过深入融合进一步优化设计。
2.精准把握学生情况
学情分析是课前准备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在实际教学中,受制于时间、工具等因素,学情分析很难做到数据化、精准化,大多时候是凭教师对学生的感性认知进行的。 本课对学情的分析还比较粗疏,未能进行精准的量化分析。 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教研组为单位,以《课标》的学业质量水平为参照,结合专业、年级、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集体研讨出符合本校情况的每个专题或每篇课文的学情分析测评试题库,再由执教老师根据执教班级的情况进行微调。 学情可评可测,能够为执教教师扫清许多障碍,帮助教学更顺利地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