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蝶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青年提供了通往成才和成功大门的重要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促进高水平就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内在要求,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的题中要义。 根据教育部信息,近十年来,我国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含升学人数)保持在96%的高位,但在就业率稳中有升的情况下,对口就业率从2015 年至2017 年反而呈现连续下降态势(详见表1)。
表1 2015-2017 年我国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对口就业率下降、非对口就业增加的背后潜藏着“两大现象”:一是中职学生在毕业时被动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职业;二是中职学生存在主动“逃离”其所选所学专业进行择业的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存在非对口择业倾向的学生占比为13.37%)。陈赛楠(2016)对山东烟台652 名中职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23%的学生愿意从事与专业不对口工作[1];2021 年对疫情后成都4053 名中职护理学生未来是否会“坚持选择从事护理职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4.81%的学生表示“不确定”[2]。
由此可见,中职学生的择业存在主动“错配”性、就业存在较大不稳定性是一个共性问题。 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中职学生在择业时,为什么会主动做出导致“错配”的决策,对比需要深入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 鉴此,本文以中职学生职业选择为研究入口,并将学生作为一个在复杂职业选择环境中的核心参与者,引入Elinor Ostrom 的IAD 延伸模型——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3-4],对中职学生的职业选择意向进行理论剖析及实证研究,分析“错配”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借鉴与启示。
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四川省内6 所中职卫校,调查对象为16~20 岁之间的青少年,在性别结构上女生占83.4%、男生占16.6%,年级覆盖中职一至三年级学生,专业覆盖护理、药剂、检验、康复等专业,调查对象为学生基本情况、影响其职业选择的因素、择业选择倾向等。根据研究需要,在删除部分缺失变量后,本文所用的最终有效样本为6028人,其中,明确表示为“坚持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对口或接近的职业(工作)”的5222 人(占86.63%),明确表示“不会”的806 人(占13.37%)。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 由于中职学生对“是否选择从事与所学专业一致或接近的职业”的认识受多个潜在因素的影响,为此基于参与者智力决策模型及中职学生的职业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5-6],从参与者自身状况、外部行动状况、状况感知程度三个维度设置若干观测变量(详见表2),分析其与最终决策结果间的关系。
表2 中职学生职业决策变量选取与描述
本研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多因素影响路径及程度。 运用SPSS 软件进行SEM 分析,发现模型整体拟合较好。其中,均方根残差RMR 为0.029(﹤0.05),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为0.073(<0.10),拟合优度指数GFI、规范拟合指数NFI、增量拟合指数IFI、Tucker-Lewis 指数TLI、 比较拟合指数CFI 均大于0.9,调整拟合优度AGFI 接近0.9(为0.883),说明该模型拟合度检验结果良好,可用于分析解释。
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各观察变量的影响系数(详见表3),同时形成中职学生选择专业对口职业决策影响路径图(如图1)。
图1 中职学生职业选择决策的影响路径图
表3 SEM 模型影响路径系数的估计
1.中职学生学习动力、职业规划等自身状况是影响其选择专业对口职业的主要因素
该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85 (p<0.01),与决策倾向呈现正相关。 通过具体观测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学习动力是改善学生状况的首要因素,其在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中具有明显的中介效应[7];明确的职业选择态度、清晰的学习目标是次要因素,而职业生涯规划的清晰度、专业兴趣程度、职业能力储备情况是影响学生自身状况的重要因素。但是,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对学生择业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可见,中职学生自身状况改善的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其选择从事与专业对口的职业。
2.“学校指导、社会认可、家长参与”等外部状况对中职学生选择专业对口的职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在外部行动状况的观察变量中(影响系数0.244,p<0.01),学校职业指导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社会对所需专业的认可度,而家长参与学生职业规划和发展的程度也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 调查显示,超过94.52%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职业指导对其职业选择有帮助;当前,职业教育回报低于普通教育以及社会认可度低是学生和家长不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的关键原因,也是很多中职学生不愿对口就业的重要现实考量和面临的外部文化环境;家长或家庭因素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因素,调查显示,父母对中职学生职业指导(包括将来要从事什么工作)方面的参与程度还较低,父母较多参与及深度参与的占比仅有40%。
3.中职学生的职业状态感知程度对职业对口选择具有较轻的负向效应
该因素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149)(p<0.01),与决策倾向呈现一定的负相关。 由此可见,当学生对职业发展压力和职业弊端了解越充分、对职业发展前景越担忧时,越倾向于不选择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寻求其他职业。从宏观环境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中职技能人才整体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逐渐降低,尤其是在找工作和资源分配中容易受到一些歧视或处于相对劣势。从微观个体看,中职毕业生由于学历偏低,从事的职业可能会面临诸多现实压力(如人职匹配程度低、工资可能不高、发展前景忧虑等),当学生对这些状况的感知越明显、认知越充分,其可能产生畏惧心理和就业忧虑,干扰其对口择业倾向。
4.影响中职学生对口择业的因素相互交织
对潜在变量的协方差分析显示(见表4),参与者自身状况和外部行动状况对状况感知程度具有正向的重要影响,而外部行动状况对参与者自身状况的影响最为显著(系数0.858,p<0.01)。 可见,在中职学生的职业指导过程中,认识到学校职业指导、社会认可度、家长参与程度对学生学习动力和兴趣、学习目标确定、职业选择态度和职业生涯规划等的积极促进作用,同时改善中职学生自身状况,形成积极的职业状况感知,有助于促进中职生就业专业对口的选择。
表4 潜在变量协方差分析
解决中等职业教育“好就业、就好业,提升职业教育回报”是关键突破口。为此,一是政府部门应深化“普职分流”改革,避免“普职分层”,构建从中职到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阶段的畅通、多层次立体职业教育体系,消除现实中存在的群体焦虑,以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良好发展前景来提升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 提高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二是用人单位应改变“唯学历论”和“唯名校论”偏见, 改变引进人才时普遍存在的学历高消费现象;从薪资、晋升通道上进行体现和保障,着力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待遇,消除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考核考评中对中职学历的歧视性规定;三是社会应积极营造理性看待学历、崇尚技能和价值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中职学生职业选择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目前,部分中职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质量与就业岗位技能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或脱节,部分中职学校将“开一门就业指导课程、开办讲座、实习安排与就业信息提供、招聘对接”等就业指导日常工作认为是职业指导,未能真正开展贯穿到学生个体发展诉求、贯穿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因此,作为关键培养单元的中职学校,一是应贴合市场需求,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人职匹配度。中职学校应将提高学生岗位适配性和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相结合,特别是深化校企合作、工产学结合、定向培养、订单教育等,开展项目式、情境式、实地技能教学,通过“三教改革”和培养模式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需求匹配度。二是创新和改善职业指导模式。 按职业概念形成期、职业意识萌动期、职业准备期、职业选择期四个阶段实施针对性的指导,形成分群、分阶段、“班主任+家长+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三位一体、动态跟踪管理的职业指导模式[8],让学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能找准自身定位。三是统筹做好“四率管理”。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普通教育化现象(重升学、轻就业),部分专业或班级甚至超过90%的学生选择升大专或本科,在学习重心上以升学为导向,对职业技能提升和就业准备不足,容易导致“中职普高化”和“职教空心化”现象;同时,中职学生存在职业选择“错配”现象,对口就业率难提升,而毕业后的就业稳定率也难言乐观。 因此,中职学校应结合自身定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回归到职业教育初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和能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平衡好升学与就业的关系,提升就业对口率,稳定就业率。
中职学生个人及家庭方面的原因是直接或间接导致其择业主动“错配”、就业困难或不稳定的重要方面, 部分中职学生容易出现学习动力不足、职业认同下降的现象。为此,一方面,除初中阶段可探索相关职业教育启蒙内容前置外,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前,家长、学生和初中教师应结合实际状况开展较为充分的评估,在选择专业上,结合职业发展前景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尽量避免专业选择的“错配”;确定所学专业后,应注重提升专业兴趣度,明确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目标,发挥学习动力在职业准备和职业选择中的中介效应[7],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注重培育学生的职业认同,避免出现职业认同随年级增长出现“倒挂现象”[8],树立积极的职业选择态度。 此外,可将职业现实教育适当前移至低年级,让学生提前感知现实压力,通过全面深入的职业指导,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所需的充分信息,促进其在职业发展前景、人职匹配度感知方面具有更为深入全面的研判,避免或减少主动选择非对口就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