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芬兰多次被联合国有关机构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也持续保持着相对较高的社会发展质量,这与其在教育特别是德育方面的探索实践密不可分。芬兰以历史文化传统、综合道德教育理论和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为支撑,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促进了道德教育的发展。
作为北欧具有代表性的高福利国家之一,芬兰拥有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更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又称“幸福指数”)显示,芬兰是北欧地区教育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
芬兰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大规模投入,而是源于其在国家教育系统内做出的创新性变革。在芬兰,各个阶段的教育都是免费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承担教育支出,形成免费、补助、基金三位一体式的福利策略,对低学龄学生的经费投入占比相对更高,也较为重视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基础教育水平,而且有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还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足够的社会保障来完成学业。平等原则是芬兰教育体系的核心所在。为了使学生在教育体系内获得相对平等的待遇,芬兰对学生采用差异化培养方式。鉴于学校里的课程种类繁多,教师比较注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互相合作,且会尽可能地给每位学生安排合适的培养方案。在芬兰,25岁至64岁已经完成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中,男女性别比例比较均衡。芬兰有较为严格的师资标准和素质化培养要求,强调社会性教学理念。教师的准入门槛较高,重视实际教学中的反思和经验总结以及教师继续教育。同时,给予教师较为充分的自由决定权,学习成绩、社会活动参与度、道德水准等都是学生培养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道德教育,通过制定实施相关政策和投入公共资金支持道德教育,是芬兰人幸福感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芬兰的青少年犯罪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成年公民也能保持一定水准的道德素养。
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基石,其对儿童道德素养发展的贡献体现在很多方面,而芬兰家庭往往会采用一些独特的方法,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道德品质。首先,公平正义是青少年和儿童从家庭中学到的重要道德课程之一。芬兰家庭会在日常用品和生活空间等资源分配方面有明确界限,会引导孩子正确认知权利和义务。家长会努力找出适合孩子的成长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包含分享与尊重的逻辑体系。其次,强化和惩罚是芬兰家庭帮助孩子建立正确是非观的重要手段。制定和遵守家庭规则,可以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积极强化相关认知可以鼓励孩子遵守道德规则,而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进行危险活动会带来不利后果,帮助他们独立思考。最后,理解社会责任能帮助孩子形成更稳定的個人平衡。芬兰家庭注重对孩子责任意识的培养,鼓励孩子在个人需求和社会利益之间找到舒适点,体会博爱和奉献带来的快乐,主动创造更多的社会安全感和获得感。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能产生良好的道德教育效果,形成道德示范作用。
在儿童正式入学后,学校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家庭教育转变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芬兰的学校教育不仅包括认知领域的知识学习,还包括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等。学校会通过伦理和价值观教育、心理测试和辅导,激发学生的道德反思,帮助学生做出负责任的道德判断。此外,理论是道德的载体,道德本身具有一定的实践色彩。在芬兰的学校里,教师会引导学生开放思维、亲身参与,例如,通过现象(主题)教学,糅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将校内场所模拟成道德社区,通过设计科学的课程目标,引导学生完成难度适中的生活化任务,从而克服偏见、歧视等,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在师资方面,芬兰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取向,制定了细致的评判标准,要求教师以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平等利他心理为目标,帮助学生成为符合芬兰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总而言之,学校要从帮助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在道德教育方面加入传统文化、当地道德典范、环境保护意识等元素,挖掘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让道德教育课程走出教室、超越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
芬兰政府会对道德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期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芬兰制定了未来教育发展规划,将维持社会生活参与者的高度信任作为“建立可持续社会的关键条件”。道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度,建设能够被更多人接受的社会价值体系,达到社会发展良性循环的局面。免费的全学段学校教育可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芬兰高校的道德教育强调参与和合作,主张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的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延展到社会。芬兰的社会道德教育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即通过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方面的引导,将幸福至上的理念传递给人们,增强其获得感和幸福感。社会教育还强调要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种族,为了加强人们的归属感,主张让人们获得表达自我和学习倾听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芬兰教育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道德教育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第一,人口数量剧增,挤压道德教育资源空间。文化认同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统一的道德标准可以持续推动国家行稳致远。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芬兰的人口有所增长。人口数量增多和人口构成情况复杂度加大,使得教育资源空间不断收缩,产生了诸多问题,包括师资队伍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困难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降低、额外的道德教育支出需要国家提供更多的经费投入等。
第二,个性教育过载,偏离道德培育正常轨道。芬兰的教育体系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在课程选择、学习渠道、学习年限等方面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但无限制的放任自由在道德教育方面带来了难以回避的问题。许多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难以通过完全自主的活动适应新的学习阶段,甚至可能会加速走向失控状态,使得道德的进一步发展受限于拖延和逃避的心理。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但如果道德教育失去指向性的引导,完全摆脱对观念和行为的人为约束,人们就很难通过控制自身意念来维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需要在尊重人的自由发展和培育良好道德品质之间找到平衡。
第三,渗透思维为主,缺失根本价值取向指引。芬兰的道德教育从家庭到学校,再延展到社会,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是一种长期的、柔和的引导,具有人文关怀色彩,既有助于维持社会整体道德水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个性突出的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但是,如果只有渗透式的启迪和鼓励,没有根本价值取向方面的规则强化和明确说明,缺少对道德问题的及时靶向性纠正治疗,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也难以形成统一稳定的价值认同。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5月30日第007版;作者:顾雨婷)
责任编辑芦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