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文化赋能现代化办学

2024-03-19 08:58许奇峰
教育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办学师生育人

许奇峰

推动现代化办学是落实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衡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实现自我突破与高水平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东城小学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口,积极开展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学校实际,谈一谈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性举措。

提炼先进办学理念,重塑学校文化的价值系统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是建设校园的行动指南。只有以先进的办学理念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才能让更多师生焕发精气神,为学校提升综合实力提供源动力。

办学理念体现以生为本

《浙江省现代化学校评估细则(小学)》中明确要求,学校办学理念需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科学精当,彰显教育公平,并落实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知晓度、认同度高。以生为本的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是体现人性的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

学校以“启迪智慧,润泽生命”为办学理念。“启迪智慧”即将启智明慧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以释放学生的学习潜力,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丰富他们的学习选择,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成就师生美好的人生。“润泽生命”即把每一名学生看成一颗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种子,努力使教育像阳光、土壤、雨露一样,给予他们大自然的润泽,使其获得成长和发展。

文化设计凸显学校风格

学校重视文化的顶层设计,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两个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希望学校文化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先进的时代精神、独特的学校风格,贯穿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内化为全体师生共同的价值观。

学校从“润泽”一词入手,通过建设“东晨文化”,使办学理念落地生根。“东晨”一词,取“东方晨曦”之意,与校名“东城”谐音,代表着朝气蓬勃、英姿焕发的学生形象,寄托着东城人追求美好、光明和希望的愿望。在“东晨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以着力打造一所“阳光生态、多元生本”的城区品质小学为办学目标,以着力培养一批“向阳而立、向新而行”的阳光学子为育人目标,不断培育学生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迈步,朝着希望与光明坚定前行、健康成长。

创设良好文化环境,打造学校文化的育人空间

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显性的物质文化环境与隐性的精神文化环境,后者往往由制度、观念等引发而来。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物质文化环境彰显学校品质

物质文化环境是学校文化静态的实体式体现,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化作用。其创设往往需要教育工作者依托学校的历史底蕴,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教育与艺术,打造学校文化育人空间,彰显学校办学品质。静态的物质文化环境虽然不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但它的育人作用是其他教育内容所无法取代的。

近几年来,学校从“努力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这个目标入手,积极打造物质文化环境。例如,对操场司令台一侧的绿化带和行政楼各厅室进行全面提升,设计体现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培养目标等内容的实物,放置在校园各处,同时将户外隔离带改造成公园式、敞开式且带有文化气息的学生活动休憩地,广受师生与社会各界的好评。

精神文化环境塑造师生气质

精神文化环境的打造,应贯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学校致力于使学校精神与价值更具人性化,打造积极、温暖的师生精神文化,努力使校园制度既做到规范合理,又富有人情味,让全体师生能够感受学校积极向上的温馨氛围,由此生发出对学校的认同、依恋与热爱之情,从而在价值观层面实现从“心之所及”转变为“力之所达”。

学校精神文化的外显,主要体现在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文明的言行举止和积极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走进学校的学生餐厅,你会被学生井然有序的就餐秩序所吸引,这是学校“幸福学生餐”工程所体现的就餐文化。为全面提升学生幸福“自助午餐”的就餐秩序,学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行有规,食有范”学生文明就餐专项评比活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按量取用”,倡导他们“文明有礼、安静就餐”,要求他们“荤素搭配、光盘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效指导与监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带领他们学习了文明的餐桌文化。

制定科学课程方案,聚焦学校文化的根本所在

一份科学又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方案,能够充分显示学校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学校文化建设只有充分体现办学理念与发展目标,才能使文化价值观成为学校文化的根本所在。

课程建设坚持素养导向

学校设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制定有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建设规划,紧紧围绕“为什么教”与“为谁教”的关键问题,聚焦各学科核心素养,探索课程的育人价值,努力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课程、教学和评价等环节。

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貫彻选择性理念、落实适宜性原则,通过“东晨星期三”和“东晨课后服务”等活动,开设了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以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素养。目前,学校根据任课教师各自的特长,开设有经典诵读、智力七巧板、数独、绘本阅读、创意童画、折纸剪纸、手工创意、信息编程等50多门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参与各类社团活动。进入校园,你能看到:足球场上,学生在教练的带领下激情奔跑;舞蹈房内,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翩翩起舞;美术室中,七彩的画笔在他们手中自由飞舞……

特色课程打造学校品牌

课程建设着眼于全体学生,完善的特色课程体系有利于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思考关于未来的多种可能。近年来,学校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响亮的学校品牌。目前,学校以校本特色课程、活动体验课程、科普创意课程3条主线为基础,以“打下生命底色,提升综合素养,激发创新潜能”为目标,构建起学校特色课程框架。例如,为了使学生在科普创意课程中更好地开展“科普基地探究”,学校先后建成校园科技馆、微型“屋顶农场”和“润泽园”农学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科普活动及科学探究创造良好条件,并着手以年级为单位,落实“科普基地探究”课程:二年级“我为植物做名片”、三年级“屋顶农场观察日记”、四年级“科技展品探究周”、五年级“植物生长对比实验”、六年级“今天我是科技小馆长”。丰富多彩的科普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此外,学校还设有书法教育、校园足球、中华传统文化、劳动教育等特色项目。

现代化学校的创建工作任重道远,笔者认为,若能从文化立校的理念入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更有可能迈上现代化办学的康庄大道。

猜你喜欢
办学师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