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中的效果

2024-03-17 12:50王佳佳宋思庆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7期
关键词:耐药防控理论

王佳佳,宋思庆

新余市中医院门诊部,新余 338000

多重耐药菌在临床中作为一种超级细菌,主要是指临床治疗中选择三类或以上的抗菌药物后出现耐药反应,这对于后期治疗所造成的影响极大,也会加剧院内感染的发生,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提升医疗成本。而且,目前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全球范围内大约有超过70 万人每年死于多重耐药菌感染,对患者的健康造成的威胁极大[1]。在ICU 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相对较高,由于此类此科室所收治的患者病情十分危重,而且自身免疫力下降,在ICU 治疗期间,需要经过大量的入侵性操作,这对于病原菌的入侵也造成了极其有利的条件[2]。目前,为了进一步控制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辅助合理的护理措施,往往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在常规护理工作中,虽然针对多重耐药菌制订了一系列对应的护理措施,但是整体来看,方法过于单一,患者预后不佳。行为转变理论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强调以实践对象作为真理的寻求基准,同时这套体系在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基础下运行,充分挖掘人的行为特性,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订专业的护理措施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流程[3]。因此,本研究对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干预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工作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0 年1 月至2022 年12 月在我院收治的80 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两组各40 例。观察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21~59 岁,平均(48.23±1.72)岁;对照组男性19 例,女性21 两组,年龄22~58 岁,平均(48.14±1.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内容包括:制订有关于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的相关制度,明确管理体系,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细节性优化,最后将制度制订成文件或图片,发送给各科室理工阅读;制订包含环境、医护人员和患者在内的标准化消毒隔离流程,并在医院内严格落实无菌化的操作流程;制订不同级别护理人员的防控管理培训措施,和医院其他部门展开合作,确保抗菌药的应用做到合理规范。

观察组患者实施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括:(1)成立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小组,包括护士长、专科护士、科室主任,在小组内普及基于行为转变理论相关知识,并结合院内多重耐药菌防控进展制订相应措施。完成措施制订后,由管理人员进行二次审核,然后将小组内成员的权责明确划分,确保后续护理工作有章可循,分工明确。(2)本次护理措施的制订中,强调以行为转变理论为基础,这项理论的核心可以分为能力、动机、机会三大核心要素,具体的措施包括:①动机:a.教育建模。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本次护理倡导以集体授课形式开展,着重对院内患者讲解多重耐药菌预防的相关知识;同时,对于院内防控措施进行充分说明,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尽最大可能防止出现焦虑、恐慌等诸多负面情绪。除此之外,也需要严格规范家属的探视时间,尤其对于探视人数需要加以科学控制,这对于防止院内出现交叉感染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另外,无论家属或是医务工作者,在出入病区时,必须完成自身消毒工作,尤其需要加强手卫生消毒,减少感染发生率。b.说服。重点以实际举例的形式来向患者普及自我管理不良所造成的危害性,并且在院内严格规范探视制度,告知家属和患者探视制度的设置与多重耐药菌感染之间的关联性。但是在护理期间,如果发现患者已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必须按照院内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将其安排在单间进行后续治疗;如果床位紧张,可以将同类型的感染患者安排在一个病房。对于行气管插管或者留置导管的患者,在病房的安排上,应当禁止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同处一室内,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出现交叉感染。c.建模。制订同伴教育策略,比如邀请我院管理效果相对较好的患者切身分享自身管理心得和体会。②能力:a.教育。主要仍然通过教育以及限制等形式来开展护理措施,如在教育时,可以通过面对面口头宣教的形式为家属和患者讲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相关知识。本次护理中,开展按照预先设计问题的形式进行患者和家属间的问答,从而促进他们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且在患者的病房处,张贴明显的接触隔离标识,这样能够更好地提示院内的医务人员采取必要合理的防控措施,然后针对不同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b.限制。在评估时,也需要纳入对其经济情况的分析,并按照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治疗方案、运动计划、饮食习惯等,将不同患者的情况以及护理计划简要地绘制成表格,确保患者能够按照表格计划来完成每日的自我管理,也能进一步优化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开展。③机会:a.环境重建。主要通过激励实现强制以及环境重建来进行干预,在环境重建时,每日定期选择含氯的消毒液,对于常接触物体表面做好消毒,同时也需要加强对院内环境的消毒清洁,从而控制院内感染风险。b.激励。由于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极其频繁,而且接触后很多医疗器械上往往残留着致病菌,这在无形中也提升了院内感染的风险性,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护理工作者的培训,一般以每月一次的频率来开展培训工作。在进行培训时,可以通过现场提问互动的形式来对院内感染知识进行分享,以此来提高相关危险因素。除此之外,护士在成绩考核过程中也需要针对薄弱的环节着重展开宣教。c.实现和强制干预。院内部对于各项医疗用具必须做到专人专用,当然在情况特殊下,无法满足,则需要做好器皿的消毒;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污染物,需要将所有的污染物做好科学的无菌处理,防止造成院内感染。对于部分非规范使用抗菌药的情况也需要进行强制管理,比如谨遵医嘱,做好患者药敏检测,并根据不同患者的药敏检测结果来合理安排抗菌药使用,并且定期对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对于防止抗菌药滥用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进一步也能够控制感染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在护理结束后统计检出结果。②以我院自制量表评价患者自我管理质量水平,包括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自护责任。每项满分20 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质量越高[4]。③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良好+一般)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 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对比 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检出1 例,对照组检出8 例;观察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2.5%vs.20.0%,χ2=5.829,P=0.015)。

2.2 自我管理质量水平对比 观察组自我管理质量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自我管理质量水平对比(分)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对护理满意、良好、一般、不满意分别为21 例、11 例、7 例、1 例,对照组分别为19 例、8 例、6 例、7 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5%vs.82.5%,χ2=5.000,P=0.025)。

3 讨论

基于行为转变理论从当前来看属于十分常见的一项护理管理措施,整体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强调对人的行为转变,而且它将人行为的转变划分为五个科学阶段,并从不同阶段着手制订行为转变模式,而且它的应用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6]。在目前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的防控工作中,实际上也符合循序渐进的管理特点,在具体管理工作中强调扭转护理人员对于防控感染工作的认知程度,这也是提升院内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本研究中,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防控管理模式的制订,提升了整体防控水平,最大程度上控制感染。在院内通过应用基于行为转变理论调整护理措施,对于降低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有极大提升,有效加强了院内防控[7]。从这项措施的应用来看,首先对其认知进行转变,如通过相关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疏导等方式,转变患者对于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程度,然后循序渐进的引导。后期加入环境优化、激励、限制等手段,转变其行为能力,使其认知和行为最终均得到改善。所以在本次护理中,首先成立专门的行为转变理论控制小组,以长期渐进干预为方向[8]。在准备过程中需要根据院感防控的薄弱环节来制订合理的护理流程,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需要针对实施期间存在的细小问题进行合理优化,同时在院内建立合理的监督管理小组,强化院内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培训,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9]。

本研究中可以进一步看出,通过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措施的应用,观察组的自护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分析来看,因为在医院内部病菌的传播主要基于医患传播,所以在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工作中,加强对医务人员防控意识的宣教也极其重要。这也是本次护理的首要环节[10]。然后建立科学的探视制度,严格控制访视人员,对于降低病原体的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1]。再者,对于高风险患者做好隔离标识,并且降低已感染患者和其他患者同处一室的情况,对于防止多重耐药菌在院内传播有着深远意义。另外,针对环境需要做好全面的卫生消毒,对于污染物也做好科学无菌处理,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做好完善的手卫生,对于各项防护用品也需要按标准佩戴,这样通过控制病菌以及传播,切断其传播途径能够显著提高病房卫生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对耐药菌感染暴发,起到防控作用[12]。当然在具体护理中,还加强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认知程度,对于相关知识进行科学普及;尤其需要重点对院内抗菌药滥用的情况进行管理,对于患者严格做好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安排抗菌药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院内多重耐药菌的泛滥。

综上所述,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采取基于行为转变理论护理时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另外也能提高自我管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耐药防控理论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坚持理论创新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神秘的混沌理论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