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霞
在曾经的“黄河故道经略之地”商河,流传着一项传承了2000多年的传统民间舞蹈——鼓子秧歌。商河鼓子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2006年5月20日,商河秧歌(鼓子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商河与母亲河黄河息息相关,一脉相连,其全境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千百年来,奔流不息的黄河水哺育了这片金色的土地,但其狂放不羁的个性也使当地百姓饱受苦难。在与大自然抗争的峥嵘岁月里,人们饱经磨砺、不甘自馁,形成了刻苦耐劳、勇敢刚直的性格,在苍凉浩瀚的鲁北平原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创业之歌。
鼓子秧歌源于北宋,成于明,盛于清,集歌舞杂耍于一场,是汉代“百戏”的延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从外地迁来大批移民,他们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带来了各地的乐舞文化在商河大汇合,民间歌舞从减轻劳动重负、祭祀驱禳、鼓舞战斗热情的实用功利艺术逐渐向祝福游艺、自我娱乐转化,主调由庄重神秘演化为喜庆欢乐。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都能扭一扭”是商河人热爱鼓子秧歌的真实写照,作为鼓子秧歌的发源地,商河县先后被文化部和中国舞蹈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秧歌之乡”。
商河鼓子秧歌当地俗称“跑(闹)十五”、“闹玩艺儿”,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锣鼓铿锵有力,舞姿粗犷豪放,气势恢弘磅礴,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和鲜明的地方风格。“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演唱曲目有“摇葫芦”“打岔”“鴛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主。
每逢正月十五,商河县的大街小巷中,各村的秧歌队,踏着欢快的鼓点,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吼出浑厚的号子,拉开架子,一番秧歌秀蓄势待发,煞是好看。秧歌队伍中有伞头、鼓子、棒槌、腊花、丑角五种角色,表演风格迥异,韵味独特。伴随着铿锵有力、气势磅礴的锣鼓,秧歌指挥若定,稳陈大方的“伞”;冲锋陷阵,威猛善战的“鼓”;动作迅捷,腾挪跳跃的“棒”;飘逸自然,轻盈灵动的“花”。队员们聚如沙场点兵、散若银河繁星;绚丽多彩的服装、典型北方汉民族的舞蹈道具、多变的阵型、壮观的场式让观众有如置身旌旗招展、吹角连营的古战场;酣畅淋漓的动作、雄壮有力的呐喊,一招一式、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一刚一柔无不显示出人民吃苦耐劳、战天斗地、永不服输、乐观豁达的精神。
鼓子秧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克圣,1946年8月出生于商河孙集镇杨庙村,自幼跟随老艺人韩振玉学习,从事鼓子秧歌表演和传承60余年。
杨克圣在熟练掌握插伞派艺术技法以后,又迷上了举伞派、扛伞派的秧歌艺术,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用40多年的业余时间,先后走访多支秧歌队,熟练掌握了三大流派多种风格的鼓子秧歌艺术,他组织排练并参加演出的鼓子秧歌,粗犷豪放的舞姿、变化多端的阵法、催人奋进的鼓乐、气势磅礴的场面,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杨克圣因此被称赞为“鼓子秧歌第一伞”。
现在,杨克圣积极开展鼓子秧歌培训工作,曾多次到全县各学校、村庄进行鼓子秧歌辅导,被多所中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他还多次受邀赴北京舞蹈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和外地单位传授商河鼓子秧歌,为鼓子秧歌的传承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培养了许多秧歌人才。2018年,因传承工作突出,杨克圣被评为济南市“优秀民间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