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妤
季羡林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授语言学课程时,遇到一个学生向他借一本语言学专著。季先生快速开启了大脑的“交战模式”:借,这本语言学专著是极为珍贵的古籍孤本,如果学生翻阅时稍有污损,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不借,面对学生求知若渴的目光和一心向学的劲头,实在不忍心拒绝。左右为难的季羡林最后做了一个决定:“你一个星期后再过来取,行吗?”学生高高兴兴地走了。一个星期后,学生如约来取书,季羡林递过来的压根就不是那本书,而且根本不是书,是一沓厚达几百页的装订得整整齐齐的信纸,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蝇头小楷。季羡林满是歉疚地说道:“很对不起!我没能将原书借给你,是因为原书太珍贵了,我打算以后将它捐给国家。现在这本书我概不外借,我怕万一被人损坏,以后对国家就不好交代了。我想你一定能理解我的做法。”原本可以讲清缘由委婉拒绝的一次借阅,季羡林用七天的昼夜伏案呵护了学生的勤学之心,十几万字的蝇头小楷,一笔一画都是师之大者的良苦用心。季羡林“抄书”,抄的是一腔爱徒如子的师长柔情。
在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担任主任期间,朱自清先生在治学上的认真严肃是出了名的,被人言简意赅地评价为“从不滥竽充数”。1934年,朱自清应郑振铎邀请,一个晚上赶写了一篇2 000字的《论逼真与如画》。其材料依据《佩文韵府》,因来不及检查原书,他就在文章后面写明是“抄《佩文韵府》”。1948年,他旧文重读,将《佩文韵府》中引用的材料与原书核对,竟发现有一条是错的,有一条是靠不住的。面对两处错误,加上多年后自己的一些不同意见,朱自清动手勘误,重写这篇文章,成稿比旧作长了一倍有余。这多出来的两千多文字,仿佛是自己从清华园出发,穿越14年的时光尘烟,疾风嗖嗖,余音袅袅,硬骨铮铮地来与主人相见。朱自清“抄书”,抄的是孜孜以求的学者风范。
鲁迅先生的“抄书”史长达几十年。少年时在三味书屋,他抄从本族亲戚家借的古籍;15岁起,他学文字时抄《康熙字典》,学生物时抄《茶经》《五木经》 《野菜谱》《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学诗词时从《唐诗叩弹集》中抄录百花诗,分别把梅花、桃花等一一辑录;17岁时,他抄完全册《二树山人写梅歌》后,又抄了大量古史传、地方志、乡贤遗集;18岁后,他在南京读书时,对自然学产生了极大兴趣,抄了《水学入门》《金石识别》《地学浅说》等。从日本留学归国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期间,他又着手抄了一些中国古代植物学的书。在北京期间,他的抄书之多令人震惊,10余万字的《后汉书》,仅用22天抄完。在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僉事期间,鲁迅住在北京城中的绍兴会馆,屋内除了桌子与书架上堆放的书籍、拓片和画册,再无其他摆设。同时,多年靠抄书积累起来的资料,一字字苏醒,一行行复活,一页页生长,被辑成了《会稽郡故书杂集》《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他凭此写就的《中国小说史略》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著作。鲁迅“抄书”,抄的是文脉赓续的中国气场。
在中国人的笔墨涟漪间,“抄书”是一种历史,一种坚守,一种情怀,一种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