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维协同管理研究

2024-03-14 09:16李浩亮杨秀丽邓小勇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24年1期
关键词:仪器学院考核

李浩亮 杨秀丽 邓小勇

上海大学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上海

一、概述

大型仪器是高校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育、技术变革创新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对提高我国科学研究水平,科技人才培养,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资源,盘活大型仪器资产,实现“物有所值、物尽其用”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事实上,当前国内高校还存在部分大型仪器资源闲置浪费、设备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大型仪器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特性,其中主要包括大型仪器的购置论证、验收和使用绩效三个阶段工作,不少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很多有意义的积极探索。

张勇等人认为虽然很多高校对采购环节高度重视,包括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招标程序和监管机构,但对论证环节重视度不够,造成了“重采购、轻论证”的管理误区。对此,凌辉等人提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新格局:材料填写、分级论证、审批与采购、全责分工,为高校开展科学合理的仪器论证工作指明了新方向。

大型仪器验收管理在实际性能指标、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和安全性能等与购买合同及用户购买意愿的匹配度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韩晓敏等人为进一步发挥验收管理在大型仪器全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作用,对大型仪器验收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可通过探索基于平台建设的验收新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在档案管理、资产管理和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难题,同时也提出了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和效益评价等方面的思考。

对于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管理,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建立一个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的绩效评价体系已成共识。王刻铭等人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构建的考核指标体系,该体系旨在对设备进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包括机时数、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成果、共享服务、功能利用与开发等,为提升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众多国内研究学者对大型仪器管理体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大型仪器管理在购置论证、验收、绩效管理方面仍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投入与产出的矛盾、节点管理与连续管理的矛盾、重视采购而忽视使用的矛盾、开放共享要求与科研运行体制的矛盾。通过文献调研及对有关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发现,上述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对大型仪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统化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对大型仪器管理缺乏通盘考虑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本文以上海某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实践工作为实例,同时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先进管理经验,尝试性地以全链条管理的角度,即以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位协同管理的思路,对目前大型仪器管理面临的困境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二、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维协同管理体系的构建

上海某高校大型仪器管理目前立足于校院两级平台化管理模式,以分析测试中心为校级平台,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微电子学院、未来技术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医学院、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等13个学院建立院级平台,并依据实际情况不断扩充、发展、壮大院级平台,形成了“学校―学院―个人”的职责管理体系,在管理中注重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个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对各院级平台及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考核来指导未来购置论证的资源配置,反过来以购置论证为手段鞭策院级平台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而验收作为协同管理的中间一环,一方面为仪器今后能够有效发挥出性能指标等效能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对论证环节审议的安装环境、预期的使用绩效目标等构建方案予以确认。最终,初步形成了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维协同管理体系的格局。下面将分别对其展开论述。

1.购置论证子体系的构建

上海某高校目前的购置论证框架如图1,购置论证作为大型仪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第一步,是从根本上杜绝仪器闲置浪费、使用效能低下的重要一环。此论证框架的新特点是突出了绩效反馈机制,基于绩效考核管理对单位以往的开放共享表现情况、共用共享方案、预期的使用绩效目标进行重点论证,基于验收管理对大型仪器的拟安装地进行确认。通过量化的绩效考核管理作为依据从而指导今后的仪器购置论证工作,以此来达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目的。

图1 大型仪器购置论证子体系的框架图

图2 大型仪器验收子体系的框架图

同时,购置论证的实现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高校已构建论证—验收管理系统,强化网络论证管理,目的是实现大型仪器全生命周期实时数据的同步和交融,为每一台大型仪器建立一个生命周期档案,通过平台大数据的仪器使用状况、绩效实现情况、闲置情况等统计数据对购置论证提供相关预警和分析,避免了闲置设备的重复申购现象。

2.验收子体系的构建

大型仪器的验收采用分类验收、职责分工的构架展开,坚持“用户主导,多方参与,信息公开,相互监督”的总原则,根据仪器原始价值由低到高分为三类进行验收,验收审核机制具备由简到繁的特色。验收步骤分为开箱验收和技术验收,其中开箱验收是对仪器的外包装、货物与合同的符合性、仪器外观、设备的完整性进行实地确认,技术验收侧重于对仪器性能的关键性指标进行判定,从而保证大型仪器到校后尽快地投入开放共享使用,创造绩效。另一方面,也对前期购置论证工作的安全性、场地适宜性等方面予以确认。

同时,学院作为仪器的第一使用人主导整个验收流程,包括周密的验收方案、熟悉技术资料、准备技术验收资料等,校级管理部门作为监督方对验收的合规性、透明性、公开公正性进行全程把控,为大型仪器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校级、院级各司其职,避免了由于权责不明导致的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

3.使用绩效子体系的构建

绩效考核坚持“分类评价、分级考核、绩优奖励”的总原则,从二级学院平台和单台(套)大型仪器两个层面进行绩效考核。如图3,其中二级学院平台侧重于单台设备的绩效表现及制度建设的落实。按照设备属性将设备考核分为平台类设备考核和非平台类设备考核,将侧重于对外开放共享使用的通用型设备定义为平台类设备,比如由高水平地方大学经费购置的大型仪器等,将侧重于服务校内教学和科研、不适合对外开放共享的专用型设备定义为非平台类设备。

图3 大型仪器验收子体系的框架图

具体评价方法借鉴模糊Borda法,王刻铭等人应用此方法分析建立了考核模型,分别确定各项指标的相对权重和绝对权重,据此进行定量考核与评价。其核心思想是对各考核项目赋予不同的权重,以此来客观准确地衡量仪器的使用绩效情况。据此,高校结合校院两级管理模式和学科特点,考虑到由于平台类设备肩负着对外服务共享的职责和任务,因此在考核中总机时和创收金额权重较高,分别为40%和15%,而非平台类设备将更多地关注科研产出,其权重有所提高,比如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数(10%)、专利数(10%)、论文产出数(10%)等,而对总机时和创收金额的权重有所降低。对于二级单位的考核,将综合考量大型仪器管理制度的落实和仪器实际使用情况,予以赋分。

依据考核的定量结果,予以定性评定:考核成绩优秀(100~85分),良好(85~75分),合格(75~60分),不合格(低于60 分)。该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二级单位后续的购置论证工作。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型仪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和矛盾,立足于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个维度,论述了三者之间环环相扣、互相制约和补充的关系,建立了三维协同管理的新模式。分享了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三维协同管理的具体做法,其中购置论证以使用绩效的结果作为指导原则,通过二级单位以往的绩效表现来决策今后的购置行为。反过来以购置论证为手段对使用绩效予以计划和鞭策,督促二级单位强化仪器使用效能意识。同时,仪器验收作为中间环节,连接着前期的论证工作与后期的使用环节,一方面考验论证方案的落实,另一方面为后续的仪器使用提供技术保障和质量保障。

由于各高校的大型仪器管理状况和模式不尽相同,管理水平和管理体量也存在差异,进一步细化大型仪器购置论证、验收、使用绩效方面的工作十分必要,如何妥善处理并利用好三者之间的协同关系,将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猜你喜欢
仪器学院考核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初等教育学院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学院掠影
家庭年终考核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