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城东中心小学 连 群
新版艺术课程标准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学音乐鉴赏课,其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帮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能够伴随终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义务教育的“新教学”涉及目标重构、任务设计、组织样态调整,种种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我们在课堂当中运用有效策略,结合“以学生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教学节奏,培养学生的鉴赏和乐感,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乐感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它对音准、音质以及对歌曲的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影响。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小学对音乐教学的关注不够,受现有的教学制度制约,其目标不明,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不高。在小学阶段,鉴赏能力作为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能力,想要保证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便要改变传统的思维观念,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视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不论是乐感,还是鉴赏能力,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以美育人,启迪润心,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乐感就是人们在进行音乐教育、研究时,通过捕捉到的曲调,跟着音乐的节拍走进音乐的世界。音乐可以极大地促进我们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从而使我们真正地沉浸于音乐中。而音乐鉴赏是通过分析比较,发现其特征,并依据其所传达的感情内涵,从而判断其特征的能力。鉴赏水平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音乐水平和修养,而且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个性发展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逐渐显现。小学阶段的个性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部分,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和鉴赏能力,以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提升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乐感是音乐鉴赏的重要基础,对乐感的培养也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乐感为重点,引领学生进行音乐聆听,体会音乐中的美妙,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第二,可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小学阶段是音乐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学生接触音乐的开始,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音乐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鉴赏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音乐、鉴赏音乐的习惯。
受大环境的制约,各高校、各家庭对学生的学科学习和表现的重视程度较高,对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却很少关注。除了少数选择将来从事艺术行业的孩子,父母往往对其有着严格的学术要求,留给他们的自由时间很少。在学校里虽然设有专门的音乐节目,旨在缓解学生的压力,但在小学一年级时,一些主要科目教师常常建议班主任将部分课程安排给他们,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然而,在学习压力面前,许多学生选择在空闲时间打游戏或打篮球等来释放压力,而借助歌唱来舒缓情绪的孩子却寥寥无几。因此,大多数的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学习新的知识。这样下去,学生可能对基础的项目失去兴趣,更不要说学会鉴赏它们了。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主要包括唱歌与鉴赏两个方面,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缺乏趣味性。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吸引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更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关注度,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构建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氛围,会使得学生更加专心地投入音乐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将音乐知识更加活泼生动地展现出来,或者在音乐鉴赏过程中,利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音乐进行鉴赏评析,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正处于小学阶段的特点,构建合适的学习情境,在进行乐曲欣赏的过程中,融入动作教学,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一边唱一边描绘歌词形象,增加音乐学习记忆点,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会音乐的美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
国内外课程变革的历史中有众多经验表明,从新理念落实到课堂实践,存在层级落差,我们怎样将新课程理念贯穿到教学课堂,怎样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怎样将三维目标升级“合金”对我们来说是新的挑战,在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许多教师仍然沿用着原来的方法,按照教材的规定,循序渐进地进行。许多情况下,教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而不能够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音乐教育。目前,许多新颖的教学方法被其他专业所认可和推广,但是在音乐教育方面,还没有人做过这样的探索。在既定的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太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那些不明确的事情。所以,我们的教育模式是固定的,不会有任何的进步。如果不进行创新,这种教育模式是否能适应现在的发展?能否获得提高音乐鉴赏力的效果?我们并不清楚,但是我们需要进行深入探索。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是音乐欣赏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对听觉进行训练,不仅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部分,更能为其以后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音准辨别能力的训练,可以先借助简单的柯尔文手势进行教学,并利用音乐和声去强调音准,通过多次练习,逐渐巩固学生对于音准的听辨能力,和声训练也会使得学生在遇到多声合唱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美妙之处。其次,要注重提高节奏的听辨能力,小学阶段学生活泼好动,利用音乐节奏的能动性,融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利用身体动作对音乐节拍进行表达,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动”起来,通过聆听音乐节奏锻炼听觉能力。最后,注重学生对歌唱能力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音乐唱出来,通过聆听自己的歌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听觉能力。
在音乐课上,通过前期的听力训练,学生对曲调的感觉更加灵敏。比如,在音乐课上学习《萤火虫》这首曲子时,其旋律令人愉悦,易于记忆,歌词也极为简洁。教师演唱时,采用温馨而亲切的语调,轻声细语地描绘萤火虫在夜空中的舞动,用清澈而温和的声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动态和静态的PPT 设计,把“萤火虫”的形象与音乐巧妙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感官体验。这首《萤火虫》的旋律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夜晚宁静的场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的内涵。想象的力量赋予了音乐以丰富的视觉元素,增强了乐曲的情感表达,避免其过于空洞,使学生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中。
在乐感训练中应注意掌握节律。音乐韵律是音乐感受的一个关键因素。普通的童谣,有很强烈的节拍,很容易读懂,而且里面的歌词也很幽默,很受同学们的欢迎。针对此类童谣的教学,融入奥尔夫教学法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能力。首先,将孩子们分为不同的乐类,并以歌曲为基础,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歌曲。其次,每一组都有一个乐器组合,如木鱼、碰铃、双响筒等,用一些简单的小工具,配合有选择地敲击,可以锻炼学生对各种乐器的韵律,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创作能力。另外,有钢琴的陪伴,让同学们朗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节奏训练是提高学生音乐情感的一种方式。所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富有启发性且旋律比较活泼的歌,如《爷爷、爸爸和我》《买菜》《夏夜》等,可以让学生很快记住并学会。
乐感的培养和鉴赏水平的提升,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实现。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和具象教具,以图像展现音乐情感。比如,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候,学生很难把握并表达自己的复杂情感,他们需要先学会体会生活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爱。教师在课上通过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包含《让我们荡起双桨》插曲的爱国电影,让学生在旋律中沉浸,体会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其次,依据新课标,我们要让学生探索自然和生活中声音的特点。由于教室空间有限,不可能展示所有乐器,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收集各种乐器资料和不同风格歌曲,激发学生对乐器音色产生兴趣,并感受不同地区、民族和国家的音乐风格特色,从而让他们学会感知、辨别音乐相关要素。最后,运用旋律线、身体律动等动态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结合小学音乐鉴赏课程,教师制定了以提升学生鉴赏能力为目的的教学计划。以前,教师多是单向式传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适合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反而会让他们对鉴赏课程的热情降低,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下降。为此,在教学变革的大环境下,要想使小学音乐鉴赏课得以进一步发展,教师必须顺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教师要明显学生的主体性,以“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为学生创造适宜的鉴赏环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动力和兴趣,使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比如,在《卖报歌》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歌词内容对教室进行了布置,以营造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音乐环境,通过一个街头跑着卖报纸的小女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让孩子们能够在这个现实的场景中,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艺术的鉴赏兴趣。
音乐是一种艺术,它必须具有实用性和创造力。在小学,要想使鉴赏课程更加完美,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不要拘泥于过去那种仅看课本的课程,而忽略了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因此,在当前的教育变革中,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引入教学中。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轻松愉快地鉴赏音乐。教师应主动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自主性,增强他们的参与性,使他们的鉴赏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应改变教学方式,使自己多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通过有创意的授课方式使学生从内心接受鉴赏课,并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教学中。
音乐创作来源于现实,所选取的主题也来源于现实,因此教师要把握这一特征,结合教学改革的具体需求,进行多元化授课。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我讲学生听”的方式授课,并未重视与学生的互动。比如,在音乐课上,教师会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读”出来,并浅显地解释一下,并未做过多的延伸阅读和分析,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要,因此,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将其视为主体,通过多交流,让学生主动参与问答,进而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比如,鉴赏《义勇军进行曲》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思想带入音乐教学中,首先,在上课前为学生放一段歌曲,然后大家站起来,一起唱歌,以活跃整个课堂氛围。其次,教师通过讲述先辈们的辉煌战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而体会歌曲的内涵,以达到提高鉴赏水平的目的。
为了提升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力,我们必须强化专业的音乐教学方法。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热情,让他们深入音乐的世界,理解并热爱它,进而提升他们的乐感。同时,教师应不断自身的教学素质,将音乐基本技能与教学专长紧密结合,以正确引导学生学习音乐,在初级阶段培养其乐感,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