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该病为临床常见病,该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其中导致脑出血最主要的因素是高血压[1]。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且该病发病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多存在语言、认知和运动等功能障碍,该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临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往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理想,可以避免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创伤,但是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较低,预后比较差,因此在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治疗的同时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3]。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对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及减少和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4]。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整体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50~77岁,平均(65.81±3.52)岁;发病时间2~8 h,平均(4.28±0.61)h;出血量12~36 mL,平均(22.53±7.21)mL;出血部位:丘脑区12例,基底节区13例,脑叶区10例,小脑区1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51~77岁,平均(65.77±3.41)岁;发病时间2~7 h,平均(4.33±0.52)h;出血量11~36 mL,平均(22.61±7.09)mL;出血部位:丘脑区13例,基底节区12例,脑叶区11例,小脑区10例。2组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和出血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5]:①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②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且经颅脑CT或MRI 影像检查确诊;③具备完整临床资料者。
1.2.2 排除标准[6]:①具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昏迷者和伴认知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内容包括: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给予患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同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
1.3.2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在开展护理工作前,组建一个专门的护理小组,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对以上信息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②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详细介绍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案、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③细节指导:卧床时间太久易导致患者出现压疮等危险,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体位变换进行注意,将病床床头抬高15°~30°,定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体温、血压等)进行监测,同时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且要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此外,护理人员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感染、压疮等这些患者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和评估,为患者提供细节指导。④环境干预: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卫生、整洁、干净的病房环境。在病房内配备网络娱乐设施和电视,转移患者注意力,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⑤生活干预: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睡眠习惯,戒烟戒酒;切勿进食过饱、较快,避免增加胃肠负担;饮食以半流质、流质为主,坚持少食多餐原则,少食三高食物,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质及高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类食物。⑥用药干预: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用药干预,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用药时间、药量、注意事项和用药方法、不良反应、禁忌,叮嘱患者勿擅自停药或减量,要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避免发生危险。⑦功能恢复干预:评估患者的病情好转情况,护理人员根据评估结果为每位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功能锻炼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时根据训练效果和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为患者调整方案。
1.4 观察指标 (1)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7]和抑郁自评量表(SDS)[8]对2组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2)采用Barthel指数(BI)[9]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10]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BI指数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NIHSS满分42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3)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评估2组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11]。(4)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满分50分,分值越高说明运动功能恢复越好[12]。(5)2组的治疗依从性采用我院自制治疗依从性量表进行评估[13]。
2.1 2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n=46,分,
2.2 2组BI指数和NIHSS评分比较 2组干预前的BI指数和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BI指数高于干预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干预后的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受损程度比较 n=46,分,
2.3 2组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比较 观察组的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比较 n=46,例(%)
2.4 2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观察组手指、平衡、上肢、下肢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 n=46,分,
2.5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n=46,例(%)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4]。临床上以往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症,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幸存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和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心理负担沉重,生活质量下降[15]。因此,给予患者合理、科学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16]。
本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干预措施。整体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的优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内容包括: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细节指导、环境干预、生活干预、用药干预、功能恢复干预等。本研究结果显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析原如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因经济收入、家庭、社会关心、情绪等因素的干扰而产生负性情绪,抗拒治疗或对治疗不配合,治疗依从性差[17]。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接受事实,同时关心和照顾患者,给予患者疾病治疗的相关指导,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提升患者内心安全感,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和依从性[18]。
另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的BI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指、平衡、上肢、下肢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高血压脑出血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改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和肢体运动功能。分析原因如下:患者因负性情绪、治疗、家庭角色、服药等因素引起服药依从性下降、生活作息不规律、食欲下降,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娱乐放松、舒适、整洁、干净的病房设施和环境,叮嘱患者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休息和饮食,有注意将患者的注意力转移,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睡眠质量,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9]。同时,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时变换患者卧床体位,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知识掌握度、康复锻炼方法掌握度和治疗方法认知度,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进程[20]。
综上所述,整体干预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