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

2024-03-13 11:08张静贾建磊李婷
河北医药 2024年2期
关键词:医养居家养老

张静 贾建磊 李婷

近些年来,我国空巢老人、慢性病老人等群体不断壮大,导致院区就诊数量递增,许多老年人就诊后选择养老机构或者家庭中生活[1]。因此,社区医生对该类老年人应及时采取院外延续干预,获取院外情况,包括基本病情、满意度、情绪情感等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给予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群及时照护和全面完善的康复保健指导,以便在老年人群出院后得到持续性的临床干预[2]。互联网+医养结合心理干预是近些年来基层医院引进的新型干预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媒介作为信息传输的枢纽,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干预[3]。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是社区医生进行心理干预的一类方式,指的是将专业的医疗技术与心理干预、康复措施等相互融合,以医疗为保障,心理疏导和康复治疗为支撑,实现老年群体的疾病转归[4]。为了对干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次共计纳入150例居家养老老年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22年1月至3月本地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共计150例纳入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与干预组75例。对照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60~84岁,平均(71.02±2.22)岁;既往史:高血压42例,糖尿病30例,冠心病37例,脑血管病12例;文化程度:小学2例,初中24例,高中27例,大专18例,本科4例;HDS评分:27.5~32.5分,平均(30.12±0.56)分;干预组:男36例,女39例;年龄60~79岁,平均(70.89±2.10)岁;既往史:高血压45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6例,脑血管病16例;文化程度:小学3例,初中26例,高中29例,大专11例,本科6例;HDS评分:23~32.5分,平均(29.88±0.45)分。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意识清醒,具备一定的认知反应能力,能够正常语言沟通;③长谷川痴呆量表(HDS)≥22分[5];④依从性较高;⑤具备可上网的移动设备;⑥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失智、失能;②严重精神损害;③基础资料不完整。

1.3 方法 (1)对照组:采取常规指导,由社区家医团队医护人员对居家养老老人给予日常照护,进行用药指导、体检提醒、病情监测等,将健康信息汇总,再由心理咨询师评估,针对老人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解决措施等进行指导,并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2)干预组:采用互联网+医养结合心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创建互联网心理干预团队并培训:团队成员包括全科医生、护士、心理咨询师、康复师、药师等;对医护人员进行理论、技能培训,包括老人常见心理疾病及慢性疾病的种类、临床症状、并发症的处理等,还包括心理问卷的评估方法及心理干预方案和流程。②创建新型干预模式:互联网心理干预团队与居家老人及家属设立互联网+医养结合心理干预平台,将社区与家庭进行结合,随机筛选符合条件的老人入组并签订知情同意协议;由社区家庭医生团队带头,依照互联网平台干预方案邀请入组老年人及其家属加入微信群、钉钉群,每日推送心理健康知识内容,鼓励提问,每日晚上八点由群管理员收集提问,由专科心理医生进行答疑解惑。心理医生根据老人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录制相关短视频和讲座,在平台上推送。③对干预组老人进行家庭随访,主要内容为:A:团队成员充分调动老人信心,提高对健康生活的期待值;同时结合老人以往疾病资料、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展开个性化的心理指导;例如:针对孤独感较严重的老人,通常为长年孤单居家,平常生活中缺少儿女的照料,认为自己是家属的负担,对自身疾病不以为然,团队成员主动与其交流,告知其慢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原理、临床症状、并发症等,讲解孤独情绪对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使得老人的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B:借助老人家属的力量,提高干预组老人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同家属讲解心理干预的内容与意义,告知家属陪伴与鼓励的重要性,帮助干预组老人创造积极正向的家庭氛围,利于减轻其精神压力。C:采取自制的心理健康测评表实时评估干预组老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咨询师及时了解老人内心孤独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原因,采取一对一的个性化干预,包括鼓励老人利用肌肉放松、听音乐、有氧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鼓励其多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如下棋、跳舞、体操、打太极、爬山等,并通过肢体接触、眼神、表情等方式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缓解老人的心理不良情绪。

1.4 观察指标 (1)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每项条目评分0~3分,共7项条目,总评分0~21分,无焦虑0~4分,轻度焦虑5~9分,中度焦虑10~14分,重度焦虑15~21分[6]。(2)采用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抑郁情绪评分。无抑郁症0~4分,可能轻度抑郁5~9分,可能中度抑郁10~14分,可能中重度抑郁15~19分,可能重度抑郁20~27分,总评分0~27分,评分越高抑郁程度越显著[7]。(3)采用UCLA 孤独感量表简版(ULS-8)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孤独感评分。共计8个条目,采取正向评分,包括1分(从不),2分(很少),3分(有时),4分(一直),总分值在8~32分,评分越高代表孤独感越强[8]。(4)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对比2组干预前后的满意度评分。非常不满意5~9分,不满意10~14分,少许不满意15~19分,中立20分,少许满意21~25分,满意26~30分,非常满意31~35分,评分越高代表对生活越满意[9]。

2 结果

2.1 GAD-7评分 干预前,2组GAD-7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GAD-7评分比较 n=75,分,

2.2 PHQ-9评分 干预前,2组PHQ-9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PHQ-9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PHQ-9评分比较 n=75,分,

2.3 ULS-8评分 干预前,2组ULS-8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ULS-8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ULS-8评分比较 n=75,分,

2.4 SWLS评分 干预前,2组SWL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SWL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SWLS评分比较 n=75,分,

3 讨论

老年人群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长此以往,将会对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造成较严重的影响[10-11]。慢性疾病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多变,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老年人群在疾病治疗期间心理压力较大,容易伴有焦虑、抑郁、孤独感等不良心理状态,许多居家的老年人群在院外干预过程中,由于时间长、缺乏家属的陪伴、病情反复发作等情况,导致院外工作较难得到良好的保证[12]。

医养结合理念指的是利用专业的医疗技术与康复训练、生活照护等方式相互融合,实施边医边养的干预模式,帮助老年人群早日实现疾病转归,促进各项身体功能的恢复。“医”包括对疾病进行早日识别、检查、治疗、康复训练等,“养”包括生理、心理方面的照护,也包括用药、饮食、功能训练等,依照医养学一体化模式早日识别疾病,对老年人群进行重点院外照护[13]。

有关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中的医疗服务人员配备比仍然<60%,导致无法为老年人群提供较为科学合理的照护[14]。医养结合是现今基层医院新型的养老模式,对不同情况的老年人较为适用,但目前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不够成熟,所提供的服务与老年人群实际需求有所出入,使得许多问题尚待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目前我国医疗人员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此背景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相互衔接,针对老年人群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干预[15]。

老年人群常年居家,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类基础疾病等问题日益严峻,精神状态亦是医生关注的重点内容。有关研究指出,某社区老年人心理问题中,以记忆功能障碍、抑郁、焦虑等问题较为突出[16]。本次研究中,干预组人员通过组建心理干预小组,对入组老人实施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利用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指导,给予心理检测量表评估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相比常规日常照护,更加注重老年人群的心理状态。互联网+医养结合心理干预模式利用互联网心理干预团队的力量,通过医护人员、心理咨询师多方面的心理指导,在了解老年人心理需求、心理状态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指导,使得干预工作的科学性明显提高,分析老年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产生的原因并加强沟通交流,满足其个体化心理诉求,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17]。

综上可知,互联网+医养结合下心理干预模式针对居家养老老年人群的效果显著,利于缓解不良情绪,排解内心孤独感,提升生活满意度。

猜你喜欢
医养居家养老
医养当兴
《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