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阳 刘丹 刘涛 周晓燕 吴寿岭 迟玉玉
据最新全球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全球心血管患病人数从1990年的2.71亿增加到2019年的5.23亿,其中,我国心血管病总死亡率居首位[1]。据最新全球恶性肿瘤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现有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1 929万,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457万)、死亡人数(300万)均位居首位[2]。预测到2040年,全球新增恶性肿瘤病例2 840万例,全球防控恶性肿瘤任务依然很艰巨,尤其是中低等收入水平国家防控任务大于高收入水平国家。多项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之间存在共同的生物学机制,即炎性反应[3]。在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高的危险因素中,如高血压[4]、高血糖[5]、高血脂[6]等因素,同样会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这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可能通过炎性反应这条共同的通路,导致异常胶原过量产生,最终发生动脉硬化[7]。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toid fermora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和臂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是评价动脉硬化程度的指标,其水平增高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8-10];国外研究发现,在年龄≥18岁的癌症幸存者当中,cfPWV高于普通健康人群,且与化学治疗无相关性[11]。笔者发现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研究动脉硬化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开滦研究(ChiCTR-TNC-11001489)基于我国北方社区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除每2年进行1次心血管危险因素测量和评估外,并跟踪随访了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且对部分人群进行了baPWV检测,因此,这为探讨baPWV传导速度对发生恶性肿瘤的影响提供了资料。
1.1 一般资料 自2006至2007年由开滦总医院及所属分院,对开滦集团退休和在职职工进行第1次健康体检。参加第1次健康体检的职工共101 510名,男性81 110名,女性 20 400 名。此后,每2年进行1次健康体检,并在第3次健康体检增加了baPWV检测项目。本次研究选择参加2010至2017年健康体检且参加baPWV检测的开滦集团职工作为研究对象。排除人群恶性肿瘤病史、排除年龄、性别缺失者。本研究获得开滦总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资料收集及生化指标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见本课题组已发表的文献[12]。流行病学调查内容、人体测量学指标和生化检测指标均采用距离baPWV检测时间最近的1次体检资料。
1.3 baPWV的检测方法及分组 参加体检的职工在体检日上午7∶00~9∶00采集baPWV 数值,检测设备为欧姆龙健康医疗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BP-203RPEIII)。检查室室温22℃~25℃,嘱检测前不吸烟,穿薄衣,手动录入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等资料,去枕平卧,掌心向上于身体两侧,袖带缚于上臂和下肢踝部位,上臂袖带气囊与肱动脉处于同一水平面,袖带下缘距肘窝横纹上2~3 cm,下肢袖带气囊于下肢内侧,袖带下缘距内踝约2 cm,心前区置心音采集装置,双腕关节处夹紧心电采集装置,共测量2次,以第2次测量数据为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取双侧baPWV数值较大者进行研究分析。分组方法:动脉硬度正常:baPWV<1 400 cm/s;动脉硬度偏高:1 400 cm/s≤baPWV<1 800 cm/s;动脉硬化:baPWV≥1 800 cm/s[13]。
1.4 相关定义 吸烟指近1年的吸烟数量≥1支/d;饮酒指近1年的饮酒量≥100 mL/d(乙醇含量>50%);体育锻炼指锻炼的频率≥3次/周,每次持续时间≥30 min;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1.5 疾病诊断标准 高血压:收缩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收缩压<140 mm Hg和舒张压<90 mm Hg,但存在已经诊断的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14]。糖尿病:空腹血糖≥7.0 mmol/L或空腹血糖<7.0 mmol/L但存在已诊断的糖尿病史或正在服降糖药物[15]。血脂异常:总胆固醇>6.2 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 mmol/L,或三酰甘油>2.3 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 mmol/L,或既往有高脂血症史或目前正在服用降脂药物[16]。
2.1 不同水平baPWV人群恶性肿瘤发生情况 在41 404例观察对象中,共发生恶性肿瘤296例,baPWV<1 400 cm/s组、1 400 cm/s≤baPWV<1 800 cm/s组与baPWV≥1 800 cm/s组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为0.58%、0.77%、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49,P<0.01)。见表1。
表1 不同水平baPWV人群恶性肿瘤发生情况
2.2 基本资料 观察对象年龄为(48.1±12.1)岁,男性占71.9%(29 760/41 404)。baPWV检测时间与恶性肿瘤确诊间隔时间为(0.95±0.30)年。3组不同水平baPWV观察对象基本资料中各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不同水平baPWV人群基本资料比较 n=41 404
2.3 不同水平baPWV组观察对象与发生恶性肿瘤关系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腰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 C-反应蛋白后,与baPWV<1 400 cm/s组比较,1 400 cm/s≤baPWV<1 800 cm/s组与baPWV≥1 800 cm/s组发生恶性瘤的OR值分别为1.17(95%CI 1.06~1.30)和1.47(95%CI 1.28~1.70)。baPWV每增加1个标准差,发生恶性肿瘤OR值为1.22(1.06~1.42)。见表3。
表3 不同baPWV分组水平与恶性肿瘤关系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n=41 404
2.4 敏感性分析 在排除吸烟人群和年龄≥60岁人群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育锻炼、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腰围、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C-反应蛋白后,与baPWV<1 400 cm/s组比较,1 400 cm/s≤baPWV<1 800 cm/s组与baPWV≥1 800 cm/s组发生恶性肿瘤的OR值分别为1.04(95%CI 0.93~1.16)和1.51(95%CI 1.08~2.22)。见表4。
表4 排除吸烟和年龄≥60岁人群后 n=13 126
本结果发现,随着baPWV水平的增加,恶性肿瘤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既往关于PWV与恶性肿瘤的研究多是关注于接受肿瘤放疗或者化疗后导致的PWV增加,目的是预测恶性肿瘤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Drafts等[17]研究纳入53例成人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6个月蒽环类药物治疗后,胸主动脉脉搏波(thoracic aortic pulse wave velocity,taPWV)从基线测量时的(6.7±0.5)m/s 增加至(10.1±1) m/s (P=0.0006)。Chaosuwannaki 等[18]研究纳入40例成人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后4个月,taPWV从基线测量时的(6.9±2.3)m/s 增加至(13.5±4.7)m/s(P<0.0001)。但Krystal 等[19]研究纳入68例青少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现,年龄>18岁肿瘤组cfPWV高于对照组cfPWV(P=0.012),cfPWV增高与化疗及放疗均无相关性。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在恶性肿瘤首次确诊前预先得到了bapWV资料,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中发现,动脉硬化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联性,动脉硬化程度水平越高,恶性肿瘤发生风险越高。笔者检索国内外文献,尚未见有关于动脉硬化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但有多个关于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3]。如高血压[4]、高血糖、高血脂[6]、肥胖[20-21]均与发生恶性肿瘤相关。本团队以往的研究发现,高收缩压轨迹是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4]。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可以增加特定部位肿瘤的发生风险,如乳腺癌、肝内胆管癌、结肠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5]。有研究观察了7个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指标评分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校正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与低水平心血管健康评分组比较,一般水平及高水平心血管健康评分组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分别降低10%和20%[22]。研究观察了心血管健康指标个数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校正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发现,与拥有0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者相比,拥有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者发生恶性肿瘤的风险降低了51%[23]。
动脉硬化增加恶性肿瘤发生风险的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中可能与动脉硬化人群拥有更高水平的血糖、血压、腰围、体重指数有关。因其均与炎性反应相关,而炎性反应与多种肿瘤发病有关联[3]。同时炎性反应可导致异常胶原产生过量,最终发生动脉硬化[24]。
本研究基于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健康体检数据,虽样本大,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1)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不能说明baPWV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因果关系。(2)本研究未采取动脉硬化诊断的金标准-cfPWV,但是,baPWV与cfPWV相关性好,且美国心脏病学会也将其列入动脉硬化评估方法推荐中[25]。(3)本研究恶性肿瘤事件较少,未能对具体部位肿瘤进行分析。(4)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为北方社区人群,且男性人群占比高,不能代表所有人群,研究结果尚需在其他普通人群中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