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域下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探索

2024-03-10 10:59蔡芳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3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家校共育劳动教育

蔡芳

[摘要] 劳动教育是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具思想性、社会性及实践性,重点强调的是学生获得积极的价值体验,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现代化教育不仅依靠学校知识的传输,还更需要协同家庭教育,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充分调动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力量。本文基于家校共育分析劳动教育现状,展现劳动课程开发思路,以及劳动课程实践路径。

[关键词] 家校共育;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实践案例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推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承载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在当前重视知识性教育的大环境下,“以劳育人”的重要性常常被家庭和学校所忽视,对于劳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专业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础、影响力最深的一种教育方式。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融合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强化劳动教育的价值;挖掘家庭劳动教育资源,实行家庭劳动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劳动品格。

一、家校共育劳动课程开发设计方案

(一)设计思路

为了实现培养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学校根据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中心思想与基本理念来设计和开发家校共育劳动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劳动技能发展,培养实践型综合人才。我校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规划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汇聚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力量,创设“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清单”,即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开发、生产劳动课程开发及服务性劳动课程开发。此外,我校利用信息技术拉近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距离,构建劳动教育的信息桥梁,将家校共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多形态学科整合式”课程结构,挖掘多元化劳动教育资源,构建“一体两翼”协同育人模式。(如图所示)

(二)课程开发

1.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开发

开发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并将其具体事务落实到人,把班级各项小事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以“假期家庭劳动”和“日常生活技能比赛”为主要课程内容。假期家庭劳动课程从日常家务中挖掘家庭劳动的乐趣和价值所在,结合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中的“自理小能手”“美食制作”“日常家务技能培养”,以及“家庭环境美化”等内容,为学生设置多样化的日常家务劳动套餐,引导学生在假期中将学校劳动教育的收获实践下去。教师给家长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家长为孩子制订劳动实践计划,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提升学生劳动的技能。同时,学校应发挥教育统筹的优势,组织“家务比拼”等劳动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对劳动的热爱,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快乐。

2.生产劳动课程开发

生产劳动课程开发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体,学校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劳动指导。针对高年级拥有劳动实践能力的学生,开设“潜心耕耘”课程,通过教师对农作物种植的理论讲解,结合信息技术给学生呈现耕种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构建相关的劳动理论知识框架,并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引导家长带领学生进行实践种植活动。在学生完成种植活动之后,引导学生绘制农作物耕种画作,并且在班上介绍自己的劳动心得,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系统化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3.服务性劳动课程开发

服务性劳动课程包含校内志愿服务课程及校外志愿服务课程。在学校内,班主任将班级中的各项事务细化,如餐饮、卫生、电器、纪律、体育活动等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升学生融入集体生活的技能和经验。此外,校外志愿服务课程则可以与学校周围社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围绕社区绿化及公共设施维护等工作提升课程的实践性,拓展校内劳动服务课程的辐射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家校共育劳动课程实践路径

(一)优化劳动课程校本教材

家校共育视野下优化劳动课程教材设计,需要紧扣劳动精神开发劳动教材,学校借鉴同区域效果良好的校本课程教材,为本校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劳动教育。教材编写需基于新课程的要求,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遵循教育意义性、活动趣味性及实施可行性的原则。例如,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劳动技能课程为主;高年级学生则在生活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且突出社会公益性劳动课程内容。

(二)搭建家校共育沟通桥梁

学校要利用信息化技术传递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家长对劳动技能的理解,如通过微信及家校通等APP,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革新家长的家庭教育及劳动教育观念,引导家长积极辅助教师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家校共育视域下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是实现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的现状,提出家校共育劳动课程设计方案,以日常生活劳动课程、生产劳动课程、服务性劳动课程为主体,构建“一体两翼”协同育人模式,并且通过优化劳动教育校本教材的设计,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沟通桥梁,以此实现学生劳动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俊珂,陈凡凡.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三维审视[J].教学与管理,2022(12).

[2]汪静,李炳煌.美国中小学家校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21(22).

蔡 芳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家校共育劳动教育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