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化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24-03-09 02:09:44代佳佳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特长跳绳游戏

代佳佳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强制性训练的教学方式往往会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反感,继而出现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为了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可运用游戏教学法,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运动热情,在丰富的游戏运动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体能、促进体育素养发展的教学目的。本文将围绕差异化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从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三方面展开分析,深入探讨差异化游戏活动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效果,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有效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差异化游戏运动兴趣

游戏差异化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了解学生自身的特长,然后教师对学生的特长优势加以引导,以此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往教学中对学生主体地位有所忽视,使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够科学,为改进体育教学,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到差异化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戏差异化的体验中,提高自身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因此,在差异化游戏组织中,教师需要格外注重以下几点:(1)在组织差异化游戏活动时,需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对学生差别对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2)在差异化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需发挥自身的创意能动性,为学生精心创设差异化游戏活动,让学生自由选取不同的游戏活动项目,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所选择的游戏难度系数比较低,而忽视该学生的参与过程,也不能因为学生选择的游戏难度系数较大,而对学生展开重点教学讲解,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激发学生对差异化游戏的参与热情;(3)在差异化游戏实践中,教师需对肢体协调力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通过发挥自身的引导与促进作用,帮助学生重拾运动信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差异化游戏活动参与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发现班级学生喜欢跑步运动与喜欢篮球运动的人数比例比较悬殊,有些教师认为篮球运动往往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而跑步运动相对比较简单,多数学生都能完成。所以,教师侧重于对选择篮球的学生展开重点教学指导,导致教学出现让热衷于跑步的学生进行独立训练的现象,如此一来会使选择跑步的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以为教师并不喜欢他们,因而失去了运动的兴趣,不利于学生体能素质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利用差异化游戏的教学方式,尊重与理解学生的选择,并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取差异化游戏活动,并分配好每个游戏活动的教学时间,保证各项教学任务都能完成,且培养学生的差异化游戏参与兴趣,让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提升自己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通过上述教学可以看出教师运用差异化游戏教学方式时,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理解与尊重,从学生的运动爱好出发,让学生自由选取喜欢的运动方式,并观察学生的运动过程,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与指导,强化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差異化游戏教学效果

为了提升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差异,利用差异化游戏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分层保证每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差异化游戏活动中。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可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有哪些,并将学生所说的游戏活动进行汇总,多个游戏轮流进行或者分小组选择不同游戏展开活动,组织差异化游戏活动,能使体育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兴趣差异的分层游戏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差异化游戏教学方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差异化游戏参与热情。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取不同的游戏活动,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对于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开设“足球PK赛”的游戏活动;对喜欢跳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师可引导学生参与到“花样跳绳”游戏活动中。以“花样跳绳”游戏活动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组织单人跳绳、双人跳绳、多人跳绳的活动,游戏形式较为单一,不易激发学生的参与能动性。这时教师可利用差异化游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一人正反方式的交叉跳绳活动,两名学生负责摇绳,多名学生展开交叉跳绳等,并依次替换摇绳学生。教师要时刻观察,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参与到差异化跳绳游戏的活动中,如此一来,能够增加学生间的默契度,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提高差异化游戏教学的质量。

上述案例充分体现出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差异入手,利用差异化游戏教学方式,为学生精心创设不同的教学游戏活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差异化游戏参与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相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更加喜爱体育这一学科。

三、发挥学生特长,强化学生的运动技能

教师普遍认为,特长与兴趣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是相同的。但是,从某种层面上进行分析,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如部分学生弹跳能力较强,教师就认为学生特长是跳高,其他学生可能不喜欢跳高运动,而喜欢打羽毛球,教师依此运用差异化游戏进行教学,这样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首先必须要认识到不能将特长与爱好相提并论,需注重二者的合理区分。教师可通过测验的方式掌握每名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特长优势,结合学生的特长优势进行差异化游戏教学的合理设计,突出教学的针对性,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先从学生的特长优势入手,进行差异化游戏教学设计,有效保护学生在参与运动方面的主动性,使教师能够对特长生展开高效培养。基于此,教师在差异化游戏教学应用中,从特长差异化游戏分层教学入手,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独有的运动优势,并了解班级中学生是否具备特长,才能为分层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部分学生的弹跳能力比较强,教师可为其精心策划“沙坑跳跳跳”游戏活动;部分学生的耐力比较好,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到“小组接力”跑步运动项目之中;少数学生的反应力比较好,教师则可合理设计“警察抓小偷”游戏活动。以“警察抓小偷”差异化游戏活动为例。教师在操场上画出直径为5米的圆圈,将男生与女生分开,一名学生扮演警察,另一名学生扮演小偷,要求剩余学生两人为一组,按照一前一后的方式站在圆圈上,每组相隔适当距离。游戏开始时,警察负责追赶小偷,小偷可以在圆圈的内外奔跑躲避。在追赶过程中,小偷可以在任何一组前面贴人,此时后面就换成下一组参与游戏活动的警察与小偷。通过合理的分层,确保差异化游戏教学有序展开,锻炼与强化学生的反应能力,使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发展空间,让学生的体育特长得到良好发展,实现差异化教学的目标。

通过了解每名学生的运动特长,教师可根据其特长存在的差异展开差异化游戏教学,从而为学生精心创设差异化游戏活动项目,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实践中,提高体能素质,同时也能够实现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将游戏与差异化教学相互融合,不但能够赋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运动项目的权利,还能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从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三方面进行小学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自己层次空间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进而帮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的意识,强化学生的体能素质,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责任编辑赵丹)

猜你喜欢
特长跳绳游戏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1期)2018-12-03 08:08:48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