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雯
深度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知识内容进行思考与批判,并将其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当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模式。在深度学习模式下,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深度解读阅读文本、深度参与阅读教学活动、深度整合阅读资源,从而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切实提高。本文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创新思考,以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有效提高,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以深度学习为指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巩固学生在阅读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不断增强语文阅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深度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次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行为进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语文阅读对促进自身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促进作用,为后续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树立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深度阅读意识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逐步帮助学生开展深层次的阅读思考,理解语文文本知识的内涵,从而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为了能够有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深度阅读意识,就需要对学生个体之间的个性与差异给予充分的尊重,坚决避免“一刀切”式的阅读教学方法。
例如,教学《四时田园杂兴》一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表现和知识接受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对文章当中的生字生词进行准确标注,从而加强学生记忆。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鼓励学生以演讲的方式,在讲台上分享自己对《四时田园杂兴》的阅读体会,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此外,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学习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使学生进行深度语文阅读的效果达到最佳。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往往会局限于教材文本内容,无法对阅读文本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经历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度学习,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受到一定的局限。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当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积极拓展教学内容,挖掘阅读文本资料,帮助学生提升语文阅读的广度,使学生能够在广泛的语文阅读学习当中,促进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显著提高。
例如,教学《太阳》一文时,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后羿射日”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篇课文的阅读兴趣。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把地面晒的寸草不生,人们难以忍受太阳的炙烤,于是就找了一个剑法超神的人用弓箭射掉其中的九个太阳,只留下了一个,在此情况下,地面温度终于得到降低,世界才恢复正常。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是否可以用金属的箭头去射太阳?学生经过查阅地理、科学等方面的资料,可以发现,由于太阳的表面温度较高,可以达到5500摄氏度,且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达1.5亿千米,这样,即使弓箭能够射到太阳,那么在临近太阳的时候,也会由于高温使弓箭的金属箭头气化。通过这种拓展式阅读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到了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当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还使学生学习到部分科学与地理知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
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需要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积极设置深层次问题,通过具有较强科学性与引导性的深层问题的科学设置,逐步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在深层次问题设置过程中,应当为学生的阅读学习搭建良好的支架,确保通过问题引导,能够使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发挥良好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文时,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能够拥有呼风唤雨的能力,那么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通过提问,激发了学生对本文的阅读兴趣,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然后,在带领学生阅读全文之后继续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说21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学生在思考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使问题分析能力、想象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良好的锻炼。最后,在全文阅读教学结束之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继续提问:“科技的持续创新升级,未来还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通过这一问题,能促进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学生能够在想象能力、交流能力、感悟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教学评价是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不断完善阅读教学的评价方式,能够帮助语文教师发现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在阅读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为了使教学评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需要改变现有的“标准化”“模板化”的评价体系,在关心阅读教学结果的同时,还应当对教学过程给予充分的关注,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教学评价能够真正发挥出促进阅读教学质量提高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制定多元化的阅读教学评价方式,并设置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体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学生的深度阅读学习状况进行精准评价,确保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学习,探索到新的知识,从而使深度阅读教学的各项内容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
例如,教学《田螺姑娘》一文时,有学生在阅读全文之后,就向教师提出疑问:“在农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老太太会知道农夫是被田螺姑娘帮助的呢?”显然,想要弄明白这一问题仅仅依靠课本是无法找到答案的,这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对于这一问题刨根问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避免由于学生“话多”而对学生进行随意的斥责,应当积极顺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学生的高效阅读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会认为,老太太之所以知道是田螺姑娘帮助农夫干的农活,是因為老太太在无意中看到了田螺姑娘干活的情景。针对学生的这一想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补充课文中的空白场景,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想法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阅读文本内容,从而实现深度阅读的基本目标。
综上,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充分渗透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当中,从而为学生深度阅读学习效果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城关镇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