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2024-03-09 02:09:44王闺女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识字汉字游戏

王闺女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学习新的外来文化,但同时更应该珍惜和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汉字作为一种严谨的表意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有助于学生理解汉字,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升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一、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为了让学生持续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至关重要。只有让学生真正爱上识字,识字教学效果才会更佳。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汉字本身的文化背景、历史传说和趣闻轶事等资源,使每个汉字都独具特色,使枯燥的识字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提升学生对识字的兴趣。

2.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许多学生在学习汉字时,都会认为汉字“难认、难记、难写”,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或者没有充分理解汉字的学习规律,没有从传统文化背景出发。

以“誓”字的教学为例。有一大部分学生在书写时,总会把“折”写成“拆”,而教师采用传统文化作为识字教学的基础,能够使其更好地把握“誓”的字形特点,并用简明易懂的方式为学生讲述其中的文化意义,这样就能大大增强学生对这个字的认知能力。

3.强化学生素养

汉字文化魅力无穷,有着丰富的内蕴与审美价值。在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如果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这一内容,将会有效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为此,语文教师应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将其渗透在识字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陶冶心灵、健全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1.在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理解汉字

众所周知,汉字是人类历史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并且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教师在教授识字内容时,应当把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其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

以“木”字的教学为例。通过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木”字的形成历史,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以及它们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过程和它们所蕴含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木”字的笔画顺序,而且能激发他们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完成“木”字的学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如“木”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师还可以拓展到“森”字,让学生认识到森林是由许多棵树组成的,三个“木”就是“森”。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保护环境的知识融入识字教学中,丰富识字教学课堂内容,在调动学生识字兴趣的同时,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融入传统人物故事,促进学生汉字学习兴趣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尽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传统的人物故事纳入识字教学中,这样可以唤醒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以“光”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引入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通过故事学习到司马光的勇气与智慧。接下来,教师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光”字,这不仅能让学生对这个字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通过讲述传统人物的故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

3.结合传统游戏开展汉字教学,加深学生字形理解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与学情,引入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接受新的知识,从而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在游戏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将它们融入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地利用这些资源,使之成为有效的汉字教学工具。

例如,小學语文二年级涉及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围绕这些节日,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游戏活动,如元宵节“猜灯谜”游戏。灯谜有很多种类型,但是字谜最适合学生学习汉字。猜字谜既可以检验学生对字形的掌握程度,又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同时,利用有趣的游戏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互动还可以增进师生关系。如字谜“左右都是水”,学生通过比较两点水的偏旁和水字的结构,会发现最终的谜底是“冰”。这样一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字的结构,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字形的变换规律。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组织猜灯谜活动的过程中,要掌握好游戏的难度和范围,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游戏教学的教育作用发挥到最大。

4.借助成语故事以及趣味性古诗,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

小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活动中。在识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善于利用课堂资源,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掌握更多的汉字知识。通过采用有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读和写的能力。同时,这种方法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体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意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狐假虎威》时,教师可以通过“狐假虎威”的寓言故事,利用与之相关的视频、音乐等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狐假虎威”中的四个汉字。教师通过在黑板上准确的书写,引导学生把握其中的书写重点,从而熟练地掌握这几个汉字。当学生熟练掌握这四个字如何书写后,教师应该向学生解释该成语背后的含义,即人应该有真正的才华,而不是依靠权力来欺凌或威胁别人。这样,通过有效的成语故事教学,让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5.分析不同造字方法,渗透传统文化,提升教学质量

中国汉字有六种独特的构成方式,包括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和假借。教师要多学习,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以自己的丰富知识与高水平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各种构成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这些方法,自主探索汉字的学习规律,深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以“人”字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它的象征性特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探究它的本质,并结合古代的文献,比较它的起源和意义,进一步探究它的历史渊源。此外,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古代有关“人”字的不同写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通过系统地讲解各种造字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并增强他们对识字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语文课堂活动,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还能为推广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不仅能够为语文课堂增添更多的内容,还能唤醒学生对识字学习的热情。再者,通过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同时,还能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此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秦安县郭嘉镇槐庙小学)

(责任编辑刘源)

猜你喜欢
识字汉字游戏
识字
启蒙(3-7岁)(2018年8期)2018-08-13 09:31:10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飞碟探索(2016年11期)2016-11-14 19:34:47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小学科学(2015年7期)2015-07-29 22:29:00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