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教学支架 优化语文教学

2024-03-09 02:09胡兴年
山西教育·教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导图支架课文

胡兴年

支架也称脚手架,运用到教学中就是指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起的概念框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搭建适切的教学支架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学习助力,实现高效学习的教学目标。许多教师虽然对支架搭建非常重视,但是由于对支架搭建的了解较浅,导致课堂中支架的运用模式单一,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该如何搭建教学支架呢?

一、搭建多媒体支架,提高阅读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搭建图片、视频、动画等教学支架,从而有效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观潮》一课描写“潮来了”这部分内容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等语言描写如果缺乏直观的表述,学生往往很难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以引起学生共鸣,引导学生直观感受体验文本内容,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加高涨。又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由于学生对三国人物不熟悉,学习兴致不高。课始,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影视片《三国演义》的片头曲,随着一个个三国人物在镜头中的出现,学生走进三国,了解三国英雄人物的兴趣自然被激发。课中,教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江面上大雾漫天,诸葛亮借箭的画面,帮助学生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感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在课堂上需要合理运用,不能喧宾夺主,不能影响学生真正品味语言和阅读思考的时间,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的支架作用。

二、搭建演绎支架,营造学习氛围

喜欢表演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趣味演绎为教学支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演绎故事时,学生可以真正沉浸角色,进入故事所创设的情境之中,并结合自己对课文中人物的理解去揣摩人物的动作、心理等,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学习氛围浓厚。

例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绎故事内容,最后小组展示,全班评价交流。学生表演故事时,除了人物角色分配以及道具背景音乐的渲染外,教师还要注重让学生结合课后练习二演好“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大摇大摆”等动作,鼓励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对狐狸和老虎的理解认识,用夸张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进行创造性演绎。最后,教师让学生交流学习收获:“通过表演,你感受到了什么?”活化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阅读学习。

部编版教材选文丰富,有些课文适合学生品读,有些课文适合学生表演,教师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趣味演绎支架,可以让学生真正进入故事所在的情境之中,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获得对文本的真正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演绎支架的搭建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入文本,感受语言,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让课堂演绎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增辉添彩。

三、搭建比赛支架,激发竞争意识

儿童好胜心强,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家长的认可。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教师精选片段,为学生搭建朗读比赛支架,可以激起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在比赛目标的驱动下逐步实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标。

例如,《匆匆》这篇散文语言优美,特别值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比赛读,最后选出优秀的学生参加全班展示读。教师可在展示读环节为学生播放恰当的音乐,让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美。在学生自由读和小组内比赛读环节,教师要注重巡回指导,发现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要以范读或者其他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引领。如读“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这句话的时候语气要低沉一些,读“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这句话的时候语调要稍扬,“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的语气要稍弱,“但是,聪明的,告诉我……”要重读,等等。课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许多,教师要引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语言情境中,从内心深处对作者发出的感触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更好地读出文章蕴含的情感。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朗读语气、语调、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的指导,这样可以让学生的朗读更具情感,从而在读中感受到文本语言的魅力。

不同课文采取的阅读方法不同。对于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来说,当学生能够用饱含深情的朗读把文本内容展现出来的时候,表明他们已经通过朗读获得了对文本内容的真正感悟与理解。教师要善于依据课文内容特点为学生搭建比赛的支架,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优化学生的阅读学习。

四、搭建导图支架,理清文本线索

部编版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叙事性作品,阅读叙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并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细节,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等。理清文本线索是叙事性作品教学的首要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思维导图支架,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教学《跳水》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展现出来,最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讲述这个故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了思维导图(如下)。

借助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对文本的脉络感知更加清晰,讲述故事时也会更加轻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文并茂的思维工具,可以使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更加直观,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依据课文特点为学生搭建思维导图支架,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理清课文的主要线索,为学生的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五、搭建作业支架,巩固学习效果

部编版教材不少单元后面都编排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教师可以结合“快乐读书吧”内容和单元课文特点,以课后作业的形式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快乐读书吧”里推荐阅读的书籍,提倡学生运用课内学过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活动,以此巩固学生的阅读效果,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例如,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末尾编排的“快乐读书吧”栏目,罗列了世界各地的神话故事,如用音乐征服草地万物的俄耳普斯,爱恶作剧的火神洛基,还有敢捉弄北风的美洲辛格比等,这些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为学生走进神话的大门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搜集世界各地神话故事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感知神话故事特点的同时,拓宽阅读视野,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随机抽选学生到讲台上分享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在他讲完故事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这样既可以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还可以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师不能只是以字词句等基本知识引领学生阅读学习,而要根据单元课文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学习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巧妙运用支架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能够在支架的助力作用下真正实现语文学习的优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为学生搭建适切的支架,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東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金灿)

猜你喜欢
导图支架课文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烃思维导图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背课文的小偷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背课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