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研究现状

2024-03-08 10:56何文凤鲜国炜
中国医院 2024年2期
关键词:发文公共卫生图谱

何文凤 鲜国炜 马 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复杂性、不可预测性以及破坏性等特点,若未及时控制及采取措施,将对社会经济以及人民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虽然学术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研究颇多,研究视角也多种多样,但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的分析并不多见。时至今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公众来说已经不再是新鲜事物,人们对此类事件中的管理措施、治理模式乃至于风险预防机制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与社会公众的认知变化相对应,理论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是否存在变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近期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理论和实践看,“应急治理”成为热词。不论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还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突发安全事件的处置,都面临着应急治理的问题。应急治理属于应急管理的一部分,相比应急管理更微观。应急管理和应急治理的区别在于应急管理是对特重大事故灾害的危险问题提出的应对机制,而应急治理则是指事故发生之后的治理工作。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应急管理提到了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要求做好从“应急管理”到“应急治理”及“安全治理”的理论范式转变[1]。理论上,学者对应急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鲜有学者对应急治理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法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的应急治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研究的现状,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主题词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治理”或者“卫生应急治理”,共检索到1 680条结果,检索日期为2023年3月16日。为提高可视化结果的准确性,剔除重复文献和邀请函、通知、会议报告等与内容无关的文献,得到1 520篇文献。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法,运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6.1.R3对我国2003-2023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观察该领域近20年在研究机构、核心作者、关键词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

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后新建项目,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03-2023年。在参数设置界面,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数据选择标准为Top N 50。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除了关键词聚类图谱,其他图谱不对数据进行修剪,选择作者、作者单位、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分别制作可视化知识图谱。本文主要对可视化图谱进行分析,观察节点的数量、大小、节点之间的连线数量,观察聚类图谱的模块边缘是否清晰,以及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和聚类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的大小。研究突变词,分析本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2 结果

2.1 发文趋势

发文量的多少可以反映研究者对相关领域的关注度。本文对检索到的1 520篇论文进行年份统计结果显示,从2003年开始,国内研究者开始对突发公共卫生领域的应急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应急治理的相关内容作为应急管理的一部分而得到了讨论。2003年,学者开始研究并尝试建立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在此之前,中国知网、万方文献数据库中检索不到与该领域相关的文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塞卡病毒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以应对这一事件为契机,我国学者开始将应急治理这一概念剥离出来并尝试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2003-2019年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包括应急治理)的平稳发展期,直到2020年初暴发新冠病毒疫情。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发文量进入暴发期,2020年、2021年发文量分别为532篇和452篇。总的来说,非典型肺炎之后,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研究一直存在,其研究热度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暴发、处置情况紧密相关。如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暴发,学术界广泛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2020年和2021年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研究最多,发文量最高,至2022年,新冠病毒疫情得到控制,发文量减少到289篇,到2023年3月相关研究的发文量降到13篇,热度逐步下降。

2.2 研究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对发文作者的机构进行分析,将时间切片设置成1年,Selection Criteria选择Top N 50,绘制出发文作者机构图谱(图1),将参数门阀值设置为10。从图1可知,发文作者机构图谱共有345个节点、22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0 4。其中1个节点代表1个机构,1条连线代表2个机构有合作。从图1可以看出,节点较为分散,且连线较少,这表明了各个机构较为分散,机构间合作较少。从机构发文量上看,北京大学发文最多23篇,排名第一,属于该研究领域的领军机构,其次是电子科技大学22篇。此外,从研究机构的类型看,该领域的研究机构主要是高校,研究机构相对单一,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较少。

表1 高频词及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表

表2 关键词聚类明细表

图1 发文作者机构图谱

2.3 研究作者分析

研究显示,发文作者联系图谱共有985个节点、1 032条连线,网络密度较低,发文作者分布较为分散。在众多研究者中,发文较多的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仅有少数有合作而形成了较好的关系网,也有发文较少的作者与其他作者存在合作,形成较好的关系网。但其他大部分研究者之间合作较少,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络仍有待于进一步形成。

从发文数量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发文量排名第一的研究者是陈安,共发文5篇,其次是吴群红等人。结合作者联系图谱,可以看出上述研究者不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核心作者,同时也是合作研究的积极推动者,这些学者为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治理研究做出了贡献。如果进一步深入加强这些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将会让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更完善,也将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效率[3]。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可视化图谱中的节点表示分析对象,节点之间的连线则表示共现关系[4]。从关键词共现图谱(图2)可以看出,部分节点外环颜色特别深,如“应急管理”“公共卫生”,表明这些关键词的中介中心性高,与其他关键词存在紧密的联系,是连接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方面的关键节点[5]。

图2 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CiteSpace中,中心性超过0.1的节点被称为关键节点[6]。由表1可知,“应急管理”的中介中心性最高,中心值为0.48,远高于其他关键词,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研究方面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他方面的研究都是围绕着应急管理展开。此外,“突发事件”和“危机管理”的中介中心性也较高,这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虽然没有“应急治理”和“社区治理”等关键词频次高,但它们是连接其他研究的关键节点。

高频次关键词代表了一定时期内本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7]。综合图2和表1可知,2003-2023年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主要围绕“应急管理”“公共卫生”“疫情防控”“应急治理”等议题展开。学者们紧紧围绕突发公共事件展开相关研究,并且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努力提高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尝试健全我国突发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CiteSpace根据聚类结构和模块边缘是否清晰,提供了两个指标来帮助使用者判断聚类结构是否显著,聚类是否具有可信度,即模块值Q值(Modularity)和平均轮廓值S(Mean Silhouette)。当Q值大于0.3时,表明聚类结构具有显著性;当S值达到0.7则表明聚类的可信度高[8]。本文关键词聚类图Q 值和S 值均远高于判断值,表明聚类图谱具有显著性和高度可信性。由于不修剪数据关键词比较集中,可视化图谱堆叠严重,可观性较差,为使可视化图谱更加具有可观性,采用Pathfinder算法进行剪枝处理[9],运用LLR算法进行聚类,使用关键词命名聚类标签[10],最后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图3)。

图3 关键词聚类图谱

从关键词聚类图谱以看出,模块值Q为0.812,平均轮廓值S值0.936 7,这表明聚类效果好,结构显著。通过关键词聚类,共得到16个聚类,选择显示节点数最大的9个聚类。聚类标识词按照节点数升序排名次序依次为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公共卫生、社区治理、疫情防控、卫生应急、治理、公共危机、中国。关键词聚类详情见表2。

根据聚类标识词,9个聚类可以划分为4个大类,其中#0和#1都是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的应对策略、措施以及完善政府协调机制的研究。这表明应急信息共享有利于发挥政府协调机制的职能,发出危机预警,更好地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7和#8这三个聚类都是研究公共卫生和公共危机,主要研究内容是政府主导治理突发事件,提供一系列援助,增加公众参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研究。#3和#4都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学者们为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做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聚类与其他聚类均有交织,这表明其研究涉及范围较广,研究程度较深,具体研究包括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依法治理新冠病毒疫情,以及提高应急处置和协同治理能力。#5和#6两个聚类都是关于卫生应急和治理能力的研究,主要研究各机构、地区(医院、社区、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能力和应对策略。

突变词是指某一词语在一定时间里使用频率增加的专有名词[11],从突变词可以看出某个领域在某个时间段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12]。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得到表现最强的2个突发词,“治理能力”在2020-2021年突变权重最大,为5.61。2020年初新冠病毒疫情影响了全国公众的生命健康,学者积极为疫情防控献言献策,尝试提高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治理能力,改善我国现有卫生应急治理体系。“地方政府”在2021-2023年的突变权重最大,为4.11。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采取防控措施的大多是地方政府。为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和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治理能力,学者广泛研究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和治理体系。

3 讨论

上述研究发现,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方面的发文数量随着社会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注度而增加或减少。当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社会对该领域广泛关注,学者对其研究较多,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控制,影响减少的时候,学者对其的研究热度也随之降低。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科学研究的完成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体系已经得到完善。根据可视化图谱发现,各研究机构、作者之间合作较少,未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网络。各研究机构应鼓励研究公共卫生领域的学者建立科研团队,同时与其他研究机构开展学术活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各研究机构以及各学者之间的合作交流。从关键词共现和关键词聚类图谱中可以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研究热点为应急管理、公共卫生、新冠肺炎、治理等。从突变词可以看出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为“治理能力”“地方政府”。

3.1 研究焦点从“管理”转向“治理”

从突变词可以看出,“治理能力”为主的研究将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治理能力是政府部门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治理能力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国家法律规章制度解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权、财产权等一系列权利,维护社会稳定。由于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可预见性差,难以有效提前预防。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在应急治理方面的能力需要经受严重考验。如何提升政府的基层治理能力、社会公众如何有效参与社会治理、医疗卫生机构应如何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员、物资等方面带来的挑战等问题都需要从治理层面加以解决。有鉴于此,在新形势下学者纷纷将研究焦点转到“治理能力”,以治理理论为基础,以期构建更为高效的应急治理体系和更为配合有序的应急治理共同体。

除社会需求层面的原因之外,国家政策的调整也是从管理转向治理的重要推手。2013年11月,国家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命题[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自然也在治理体系的范畴之中,而且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层面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不仅仅涉及政府层面的管理,基层自治组织的乡村治理、社区治理,乃至于数据治理、环境治理都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当前及未来的一段时期,理论和实务会将多主体、多领域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展开深入研究。

3.2 研究焦点从“国家政府”转向“地方政府”

我国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采用“属地化”原则,即中央政府主要下发宏观层面的政策文件,政策落实由地方负责。实践中,各地政府的具体措施各不相同,效果也大相径庭。理论上,学者研究发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期间,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部门主要是地方政府,因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相关研究都从国家政府的宏观层面转向了地方政府的微观层面。从突变词可以看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研究对象从宏观转向微观,“地方政府”突变权重在2021-2023年,表明了“地方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成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在发生不明原因传染病引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首先发现的一般都是地方政府。虽然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出准确定性,但为控制事件的传播,地方政府有权力也有职责及时发布预警,向公众告知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流行风险以及防控建议,或者对公众聚集性活动进行有效管制[14]。但对于地方政府的管控权限却不是很明朗,未来的研究应着重于完善重大疫情应急治理体系,同时加快应急治理法制建设,为政府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行动提供法律依据。在政府协同治理方面,未来应从优化属地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完善社会责任承担与风险化解机制,在垂直管理和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加强面向公众和社会的横向协调,建立上下贯通、社会一体的群防群策群治机制[15]。未来的研究也应注重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强化信息的统一化管理,及时公开事件有关信息,加快对事件的反应速度,引导公众思维,提高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

猜你喜欢
发文公共卫生图谱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