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4-03-08 03:52容宇衡
师道·教研 2024年2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教学创新新媒体时代

容宇衡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的内涵和特征出发,阐述了广东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针对当前广东高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创新发展策略,并对广东高校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广东高校;表演艺术;教学创新

1.引言

中国的表演专业教育已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完成了大专、本科、硕士、博士一套完整的教学序列构建。据不完全统计,表演专业遍布全国约200家高等院校,发展呈“越演越热”的态势。但在广东地区,开设表演专业的学府并不多,只有广东白云学院、深圳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星海音乐学院等几所院校涉及影视表演、戏曲表演等专业,且开设此专业时间不长,学生数量不多,需要找到更多与社会接轨的课程,培养出适合新媒体时代的表演艺术人才,吸引更多具有表演天赋的人才加入表演艺术行业来。

2.表演艺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2.1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角色,是学生的带领者。表演是声、台、形、表等多样元素的综合艺术,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教师队伍必须是“双师型”教师的集成。部分有一线实践经验的表演艺术人才并不是科班出身的“学院派”,他们通往媒体一线工作的方式多是直接“试戏”,没经过学历和专业的门槛筛选,也太多没有表演理论的基础;而有些高学历、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则缺乏丰富的舞台实战、一线的表演经验。在广东高校,“双师型”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当前教学组织中的重要阻力。大规模的扩招之下,学生大量涌入,尽管扩招之前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已经扩容,但是教师队伍的建设却未跟上,随着学生数量增多,师资力量得不到匹配,严重影响了该专业的教学质量。

2.2教学方法守旧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飞速发展,各种创新的自媒体应运而生,抖音、视频号极具人气。尤其是疫情以来,在新媒体平台,类似电商网络直播、有声读物、短视频等新兴业态的出现,催生了大量的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然而,广东地区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多数都是按照对传统媒体人、演员的素质要求培养人才,目前表演艺术专业在教学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校内按部就班教学,学生在课下进行排练,教学内容与当地产业并没有直接联系。过于重视理论学习,尤其是针对南方人对普通话的学习、严抓发音技巧、台词表达的训练,在语音、表达形式上花费太多的学时,却忽略了实践锻炼,显然无法适应新媒体环境飞速变革。对于新媒体的特点,特别是对表演人才能力的要求,尚未有与时俱进的专业课程,目前广东大部分高校的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3.新媒体时代表演艺术课程探究

3.1增强表演艺术专业师资力量

要满足新媒体时代社会对表演艺术人才的需求,必须增强表演艺术专任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升表演专业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学校可采取研训一体的方式,发挥学科教研的作用,定期开展表演艺术教研活动,几位表演艺术教师便可形成多台戏、多部剧,锻炼自己的同时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甚至鼓励教师们到媒体一线实践,在合理安排好教学工作的情况下,利用寒暑假、业余时间,跟剧组、参演电影电视剧、舞台剧等活动,增强业务能力,避免纸上谈兵,将社会实践的一线经验带到课堂上分享。

3.2开发地方课程,改革教学模式

新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迭代。尤其现在大众最爱刷的短视频,它时效性强,内容丰富且与时俱进,根据当下的实时热点更新,个性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多种多样的内容形式提高了用户选择性,增加了用户的黏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在新媒体时代下,表演艺术人才的培养也需要与时俱进,不应因循守旧,与潮流发展脱节。北方高校比南方高校更早和更多开设表演类专业,因此,在教学模式和经验上,大多南方有表演类专业的高校都在向北方高校取经和模拟,但是北方高校开设表演专业的大多数为艺术类院校,而南方大多为综合类大学,北方和南方观众的欣赏品味、爱好有差异,因此北方的表演风格并不完全符合南方尤其是广东观众的口味。课程设计方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田甜表示,大多数院校的表演专业具有很强的相似性,理论知识和实践创造的课程设置之间的联系不太合理,课程结构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不太理想。院校缺乏自身的教学特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专业发展提出的各种要求,基于学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等复杂多样的差异性,院校必须施行符合地方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标准,注重个体差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3增强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以项目带学

岭南地区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网络新媒体大环境下,岭南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华南农业大学白海英老师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接受》中指出,汲取广东优秀的表演艺术,将地方特色元素融入到表演课程中,提升学生对灿烂的历史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借助于新媒体手段进行传播推广,是未来必然的趋势。珠三角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经济发达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又是国家战略,引起全球的瞩目。如何将新媒体力量服务于大湾区的经济建设,推动珠三角产业的发展,吸引有关专家学者的注意,山东传媒职业学院张思玺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是当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能力对于表演专业的学生是亟需加强的素养。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明确的认识,开展创新创业工作仍然抱持“就业本位”,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没有把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在引导学生成就自我的基础上,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能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深刻变化,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讓学生多接触社会,与一线艺人或企业家交流,更能让学生对如何将表演才艺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相结合,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将企业家、媒体人或者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作为校外导师,指导和鼓励学生创新实践。学校应积极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丰富校内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完善表演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按专业对应行业和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积极与电视台、南海影视城、珠江电影制片厂等单位合作,可带领学生参加广东地区的长剧演出,如《外来媳妇本地郎》《七十二家房客》等本土的粤语栏目剧,从群演做起,争取订单式培养,输送艺术人才,甚至可以联系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剧目生产等项目,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地,以真实项目带动教学。

4.新媒体时代表演艺术课程的创新

表演艺术实际上也是建立在剧本上一种再创作的过程,需要演员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创新创作。除了在教学上更大限度让学生自由演绎的空间外,在新媒体使用的硬件上、在涉及相关领域上,都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创新。

4.1表演人才培养方法上的创新

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的特点,针对性地筛选表演技能培训课程,以产业需求引导,培养学生明确专业发展需求,掌握最新平台工具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表演艺术人才培养的方法创新。

4.2将表演与其他领域交叉的创新

以服务于乡村振兴、互联网+的信息化国家战略为导向,将表演艺术与农业、工商业等其他领域的应用需求相结合,实现多领域的交叉创新。

4.3将广东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

结合岭南传统文化特色,将粤剧、粤语电视节目等传统南方特色的表演艺术形式与当下流行的互联网新媒体结合,发挥新媒体辐射面广、推广迅速的优势,将传统艺术以新形式焕发新生机。

4.4将公益机构与教学地点共享的创新

学校应积极与校外艺术教育机构合作,如媒体公司、电视台、歌舞剧院或者其他公益性艺术教育机构,缓解校内表演场地及表演艺术教育硬件设施紧缺的压力,为学校表演专业考生提供艺术学习与展示场地。

5.结语

在新媒体潮流下进行表演艺术创新性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还能产生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广东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应密切关注时下的戏剧、影视作品和社会现象,紧密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和艺术修养,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广东地区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是经济的排头兵,具有雄厚的农业和工商业基础,广东高校可以将新媒体表演艺术融入到产业界,推动广东地区经济更高的飞跃,以创新的表演藝术手段,继承和发扬岭南表演艺术特色,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表演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晓秋.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38(10):76-77.

[2]白海英.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接受[J].艺术教育,2019,09(3):127-129.

[3]李辰.关于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9,15(2):204-206.

[4]龙乐源.关于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艺术评鉴,2018,24(3):140-142.

责任编辑 钱昭君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教学创新新媒体时代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