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视域下高职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为例

2024-03-07 13:56黄淑芳邓岐杏
职业技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国际化专业教学

黄淑芳,邓岐杏,季 锐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3)

0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进一步明确目标,多举措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将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作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2022年12月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将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列为重点工作,提出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和中资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我国水电开发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高速的高质量发展势头足,科技创新引领的中国水电正在为世界水电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中国水电技术标准、水电技能人才向海外输出的需求日益增长,培养国际水电技能人才迫在眉睫。

1 高职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现状

高质量的对外开放需要高质量的国际化技能人才与之匹配,然而目前在培养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国际人才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4]:

一是国际化模式流于形式。目前主要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专业教学模式,受教育者只能机械模仿,没能挖掘出技能应用拓展的真能力,缺乏创新行动。

二是国际化教学形式单一。虽然部分学校致力于国际化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但缺乏该方面教改经验,因此在人才培养期间,缺少多元化的手段和方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薄弱,引发学生岗位认知缺失、专业能力不足、国际视野狭窄,降低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时效性。

三是国际化视野浮于表面。在国内,大多数学校采用请外教、传统课堂授课、参观学习等手段解决对外交流的教学瓶颈,缺乏大国文化与技术技能浸润,国际视野受限,抑制了学生参与国际化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不能遵守国际化技术交流规则,导致学生毕业后并不能适应国际化竞争的需求。

四是国际化培训缺乏个性。在对外籍技术人员或者跨国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时,忽略了学员个性化、差异化发展,培训对象均有一定技术基础,若仅仅采用国内优秀案例传导、经验传递,不利于国际学员对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吸收与转化应用,不能真正成就精湛技艺。作为师者,未能将大国水电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海外传播。

如何培养既能扎根服务国内基层水电站,又能面向国际水力发电和水利工程企业、水电设备制造企业、大型水电安装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企业,在国内外从事机电设备及其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安装、检修、运行、维护、调试和管理工作;还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的人才。落实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迫在眉睫。

2 “3的6次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1 培养对象分析

以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机电设备智能管理专业为依托,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对象主要有:国内高职学生、国内跨国公司或项目组员工和外籍技术人员,如图1所示。

国内高职学生长期以来接受传统教育,对国际标准、新技术获取途径少,缺乏规范意识和对标操作经验,对国际化工作学习项目充满期待,现阶段仍需要教师做大量技术培养和思政引导工作。

图1 培养对象分析

国内跨国公司或项目组员工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亟需在短时间解决当前项目所面临的技术难题,岗位职责不同,需要获取的知识架构不同。例如: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走出去”企业逐渐扩大在东盟市场的投资,加强区域产业合作,促进了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融合[5]。在这一类国内跨国公司就职的员工,需要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工作,必须具备更广阔的视野及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刻了解中外文化差异,才能顺利高效地进行员工培养活动。教师在培训过程不仅要对学员的职业技术技能进行国际化对标培养;还要注重思想领域的引领,强化爱国情怀;此外,还要进行异国文化包容,差异处理等多方能力的培养。

外籍技术人员在当地享有一定的技术名声,迫切需要解决当地遇到的技术瓶颈难题。教师需要集结当前我国的水电新标准、新技术,根据外籍人员需要,实行个性化培训,协助攻克难关。以中国技术与标准为载体,尊重外籍技术人员本国文化,同时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海外传播,在传递技术的同时,担当文化使者的崇高使命。

2.2 构筑“3的6次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将我国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水利水电设备技术、在海外建设的水电站等典型国内外优秀工作案例融入教学,按工作过程开展和优化教学,构筑“3的6次方”教学模式,为培养标准化、国际化的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人才增值赋能,如图2所示。

2.2.1 以“标准、技术、创新三引领”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以我国水利行业标准(SL系列)、电力行业标准(DL系列)、水电行业相应国家标准(GB、GB/T系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系列)等国内外新标准引领,培育规范化的技术人才。以国际化水电装备安装流程、无纸化管理系统、非接触无损检测、转轮不翻身检测、无人在线监测、信息化测量、国际首创转轮重大件安装等水电行业新技术引领,培育先进技术人才。将水电站建设、运行、维护过程中所使用的专用工器具,进行创新改造,将专用工器具的“五小”成果评分观测点、优秀经典案例融入教学,引领并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2.2.2 以“德技、赛证、专创”三融合重构专业人才培养内容

将我国优秀的工匠品质与工匠技艺融入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用匠心、行匠德、做匠人,持续提升国际人才的培养规格,实现德技融合,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将生产线虚拟仿真大赛、仿真创新应用大赛、电气仿真设计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国内外技能竞赛,与水轮机检修工、电工上岗证、水轮发电机组、值班员、低压/高压电工等国内国际认可的职业证书,融入相关课程内容。高效率对接中国能建、国家电网等国际水电企业所需的岗位链,包含运行值班员、水轮机检修工、发电机检修工、机电设备维修工、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工、技术管理员等岗位,达成赛证融合,使专业知识获得国际化应用。专业教学与创新教育融合,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同步授课,不断提升学生和学员的自身素养,全面提升学习者水电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图2 “3的6次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

2.2.3 以“虚实结合实训中心、课程资源中心、机电创新中心”三中心丰富教学形式

依托校企共建的虚实结合实训中心强化训练水轮机安装调试技能:水轮机虚拟实训中心,满足最新标准和最新技术的应用;省内最大的水电装备真机检修实训平台和精益道场实现水轮机标准化拆装技能操作及精度检测训练。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基础上,创建“中文+”的课程资源中心,自主研发了多语种虚拟在线检测虚拟仿真系统、3D在线虚拟安装仿真平台,制作“水电站机电技术应用”面向东盟国际化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包,打破时空限制,实现国内混合教、国内国外同步教、多终端同时共享互动教学。

以教育部创新行动认定的机电一体化创新中心为平台,拓宽国内外学习者的技能应用,该中心为水轮机专业安装工具创新、安装与运维工艺改革提供场地和物料保障。

2.2.4 用“虚实体验式、实践活动式、线上沉浸式三个课堂”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强基固本

建立能对接新标准新工艺、集拆装调运维一体的虚实体验式第一课堂。既能满足国内学生的日常学习训练,又能满足国内跨国公司到访学习的需求。实现了水轮机主件设计生产、水电站设计运维等企业,到校开展中长期的岗前/岗位培训,更能在政策允许时成为外籍技术人员在国内的培训基地。

建立专门培养岗位素质的实践活动式第二课堂。实现了国内学生技艺素养、工匠素养、劳动素养等培养。作为国内跨国公司或项目组员工文化传承的突破口,在外籍技术人员在国内培训期间,该课堂成为了文化传播的纽带。

建立教与学行为记录分析的线上沉浸式第三课堂。该课堂就国内学生而言,是拓宽新技术新工艺视野的途径、了解世界水力发电技术的窗户、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通道、混合式教学的重要载体。就国内跨国公司或项目组员工而言,可以在资源平台上各取所需,高效突破自身技术短板,适应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增强家国情怀。就外籍技术人员而言,第三课堂打破了时差与地域限制,通过丰富的“中文+”资源信息,能快速吸收中国新技术新标准,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2.5 以“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三环节开展闭环螺旋递增式授课

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充分遵循学生认识规律,实施“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三个教学环节,达到“悟而学”的闭环螺旋递增式教学。

学而思,以学促思。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查找的安装质量标准,通过教学平台,利用数字化资源,进行引导学、互动学,培养学生合理编制设备工作规划,主动对标归纳安装参数的能力。

思而践,以思促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用我国各类自主研发建设的水电站旁征博引,激发学生从剖析问题到模仿操作、对标操作检测、对标监控等自主学习行为;完成水轮机安装、调试、运行、检修、维护全生命工作周期的各项操作技能培养。

践而悟,以践促悟。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核心课,逐层递进培养,实现内化知识,掌握水电站综合自动化软件硬件系统的操作、维护、质量检测与评定的多项技能。

2.2.6 达成能“对标操作、创新工具、精工匠心”的培养目标

在对上述三类培养对象培养时,融入我国水利水电设备的全周期操作标准,保证学习者能对标操作。操作的过程中必须长时间使用大量专用工器具,才能保证精度要求,因此培养学习者主动创新工器具,既能保证精益求精的操作,又能将创新融入专业学习,更能培养工匠品质。

2.3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2.3.1 岗位标准推进教学,聚力知行合一

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教学,以我国三峡、白鹤滩、溪洛渡、大藤峡等国际先进水轮发电机组,柬埔寨斯登沃代、老挝南塔河1#、印尼GENYEM、越南永河等我国在海外建设管理的水电站设备为学习载体,将完整的安装、调制、运维过程转化为适合学生掌握的学习任务。

按水电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时间逻辑展开学习,学生遵循工作步骤,能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接标准分析解决安装、调试困难,运用在线监测中的动态特性解决问题,提升品质。

依托虚实结合实训中心、课程资源中心、机电创新中心,用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进行线上线下、国内外同步培训,将流程测试、仿真演练、小组PK、排障竞技等互动贯穿教学过程,实现三类培养对象的多维度多空间培养。

2.3.2 课程思政贯穿引领,聚合素质提升

围绕“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家国情怀”的思政主线,将素质纳入评价。例如:用中国技术输出海外项目载体激发民族自豪感;在仿真安装环节中强调工作必须严谨,务必丝毫不差;以大国重器输出海外鼓励勇攀科技高峰;在真机平台操作过程中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团结协作、集体攻关习惯;以本专业毕业的水轮机检修省级工匠为榜样教育,传播中国优秀工匠品质。

2.3.3 课内环节环环相扣,聚汇学思践悟

学而思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安装错误、导叶漏水、轴瓦过烧等原因,思考如何能按规范操作达成水轮机安装标准、在运维过程如何优化步骤和准确观测分析数据,才能尽早发现情况并及时修正响应。

思而践环节,学生先分组开展水轮机安装项目管理编制、安装工器具与场地安排的训练;再引入工种,用角色扮演方式进行在线虚拟安装和在线虚拟监测仿真练习;达标后,开展水轮机组真机安装检修操作;提高运维监控品质,进行轴瓦研磨实操。

践而悟环节,培养学生必须规范使用专用工器具,通过感悟专用工器具的局限性,激发创新思维,实施“五小”创新;学生从在线仿真练习到真机操作,从局部安装到主件安装,从自我纠错发现安装错误到互相纠错解决安装问题;当学生在品质提升中出现不达标和异常工况时,教师列举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学生悟出解决措施,及时调整作业技巧,完成符合各类执行标准要求的质量精度。

2.3.4 课外拓展活学活用,聚能拓宽视野

“线上沉浸第三课堂”作为课外(课前、课后)主阵地,“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助力素质培养。课前,通过教学平台推送新技术信息,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准备实践环节所用工器具,养成良好劳动素质,实现新知初探。教师考查学生线上预习情况,把握学情,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准备。课后,推送教学资源,类似不达标安装、不规范操作视频等,引导学生自主寻找纰漏,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提交教学平台。

将专业融入“实践活动第二课堂”,以分组整理、点检设备、场地管理等精益化训练形式完成岗位值日劳动,强化标准岗位意识。根据安装实施工作流程,小组协作完成工器具“五小”创新活动,将知识转化应用,巩固学习成果。

2.3.5 在线评价分段预警,聚拢教改同行

根据教学进程,在教学平台设置各阶段学习效果占比及达标预警条件,客观记录成果。过程评价包括:课前,观看安装视频并熟读操作原理与规范标准等学习准备;课中,以小组汇报、题目测试、对标操作等形式评价课中学习情况;课后,考核创新制作、自主复演、志愿服务等情况。结果评价主要采用职业综合能力测评的形式,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后,线上抽取开放性安装情境的题目,确定行动目标、设计安装方案,包括经济性、创新性、环保性、社会责任感等内容,最终形成报告提交至教学平台。增值评价主要探索学生完成的项目规划设计、安装情况、感悟分享、追求品质等级等能力。

水利水电设备类专业教学平台自动按比例汇总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形成专业课总成绩,对不达标的学生自动发送预警信息,精准提醒,保障教学质量有效增值。

3 水利水电设备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特色

“3的6次方”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德为先,培根铸魂传承工匠精神;以实为基,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以学为本,适应岗位成为复合型人才。形成了以下特色:淬炼了定点立靶的大国匠才特色——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岗位任务流程也是教学过程,岗位标准也是考核标准,提高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与针对性。突出了创新驱动的施策育人特色——用信息化实现国内外、多维度、多时空同步教学,既对标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对工器具进行创新开发,深化岗位能力。展现了多措并举的聚力育才特色——对多类型学生开展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教育,同时,肩负使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回归了教学相长的增学促教特色——通过优化评价,巧设增值评价,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国际化教育的增值。

4 结语

高职水利水电国际化人才培养离不开功能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既包含能持续更新发展的教学资源,又能进行客观智能评价。下一步,将引入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和实践驱动教育理论,提高国际化培养时效性和实践灵活性,使平台具有智能分析功能,高效辅助学生掌握最前沿的水利水电设备的安装、运维、监测等技能。在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同频共振”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国际思维、能力导向、实践驱动、循环递进”人才样板,提升人才质量匠心气韵。

猜你喜欢
国际化专业教学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