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2024-03-07 14:03任佳妮周建英刘澜江
职业技术 2024年2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专业

任佳妮,周建英,刘澜江

(1.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2.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0)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熟练专业技术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到闽江学院考察调研时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应用技术型办学方向,适应社会需要设置专业、打好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办好应用型高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1]。

传统的文科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文科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力。以新文科背景下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以目前已有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模式为切入点,主要讨论了新文科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和实践应用。

1 文献综述

新文科的概念最早是2017年由美国希拉姆大学提出的。作为由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发起的跨学科、多学科的研究型大学,希拉姆大学对其8个学院进行了重组,涵盖了29个学科领域,将新兴技术与哲学、文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了融合,在美国开展了一场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的“文理交叉”教育改革[2]。“跨学科”在美国兴起于1926年;第一个交叉学科的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70年在法国举行;1976年世界上最早的一本跨学科期刊《跨学科科学评论》正式出版;在学术研究日益趋向综合发展的今天,“跨学科”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2019年,教育部、科技部等13个部门明确指出要全面推动新文科建设,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提出新文科建设应把握新时代的要求,培育新人文精神,造就新时代的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推动学科与科技之间的融合[3]。在2020年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明确提出“建立具有国际水准和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这一目标[4]。樊丽明等学者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从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角度,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新文科的“新”进行了阐释。他们认为“新文科”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人文,而应以凝练中华传统文化为前提,以拓展学科建设途径,更新文科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文科研究的发展[5]。在教育教学方法上,田晓明学者指出伴随着科技发展,新文科的教学方法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有许多新技术应用于文科的教学。文科的教育从过去注重文献、图书馆到建立实验室[6]。王铭玉表示,新文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创新性、融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从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由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新文科将带来文科变革[7]。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学科,以现代管理学、经济学为基础,以旅游管理为主要内容,同时兼具经济、商务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专业。既要求学生掌握酒店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酒店管理本科专业属于应用型本科专业,对其特性的研究必须立足于酒店管理的本质属性,与当前学者的研究相结合。酒店管理专业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一是服务性,酒店业属于服务型产业,提供对人的服务;二是复合型,酒店管理专业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管理能力,还要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三是应用性,酒店管理强调的是操作层面的培养模式,针对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8]。

综上所述,新文科的概念由国外率先提出,在教育方面也一直在不断改组、转化,并利用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达到课程的一体化。国内新文科建设较晚,但目前跨学科和学科交叉也已成为文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趋势。酒店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本科中文科专业之一,也要进行积极探索,但目前关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研究还很少,为了填补在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理论研究上的空白,在借鉴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助力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

2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教与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从“教”到“学”不是简单地传送和输入课程内容信息,而是一个承载着主体心理、认知、思维、表达、接受和选择的复杂过程,也是一个反映社会教育方针、政策、制度并以具体教学方案、计划、步骤、目标、手段、反馈和评价等环节运行的过程和结果。酒店专业的教育教学,同样是在课程合理设置的基础上完成的动态过程,但多年来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现状仍不够完善,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2.1 双师型师资比例不均衡,应用型师资培养体系不完善

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这对本科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在酒店管理理论上有较高的造诣,又要在酒店行业中有较高的实践技能。但是从目前我国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中教师的现状来看,具有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又具有酒店行业技能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专业教师存在不均衡的情况。目前,在酒店管理专业现有的教师虽然在学校里学习过酒店管理的相关理论,但是缺乏星级酒店第一线工作的经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而其他教师是从酒店企业转行到学校从事教师工作,虽然在星级酒店的管理和服务方面有较多的经验,但是对酒店管理的理论知识以及大学教育教学规律缺乏学习和理解[9]。选取国内10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调研酒店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情况,发现当前各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双师型”师资占比失调,校与校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也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表1 应用型本科院校调研酒店管理学院/专业师资队伍一览表

我国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办学起步较晚,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多数从其他相关专业转入酒店管理专业,因此在酒店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相对薄弱。而酒店管理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如果教师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际工作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学生就很难对酒店行业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热爱,这对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教学是不利的。在教师的培训体系方面,许多相关专业院校缺少一套完善的教学考核制度和评价标准。

2.2 专业课程设置与行业要求脱节,教学方式落后

本科酒店管理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并以酒店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为依托设置课程类型。但现在大多数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未突出重点与特色,实践和课外选修的安排较少,学生不能充分利用时间来丰富课外知识。另外,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总想突出“全能”的特点,出现课程结构杂乱无逻辑性。理论与实践的课时比例不平衡,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课课程比重远大于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方式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整体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但仍然有大部分院校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质量[10]。

2.3 学生专业认同度不高,学习动力不足

在高考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专业没有细致的了解,只是根据高考成绩,或是其他一些非主观的因素来选择专业,导致选择专业时,会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一种懈怠和消极的态度,这种感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刚入学时对专业学习产生茫然感。再加之缺乏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认知,普遍认为酒店管理专业属于服务性行业,认为该专业的社会地位和行业停留率都低,造成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和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学习效率低,教学效果差。有些学生在参加完高考后,以为自己的学业目标已完成,又觉得在大学里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就会变得过于松懈。在对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情况不能给出定性及量化的判断时,学生对学习需求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到学习动力。当以为不需要学习的时候,进而失去学习动力,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11],如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课下不认真复习,对考试重视程度不高,考试挂科甚至在临近毕业时出现问题。

3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改善对策

3.1 师资力量

3.1.1 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目标

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仅要求任课教师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酒店从业经验和管理实践经验,例如:具有客房铺床、餐厅接待、宴会接待等动手操作能力。高校应加大对“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力度,与行业企业组织互相结合缩短校校之间差距。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技能过硬的教师队伍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开展:

一是走出去,鼓励学校的专职老师通过培训、考试、评审等方式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鼓励老师深入企业,让老师既能及时掌握酒店的最新动态,又能有效地提升实践性。

二是请进来,学校可从合作的企业、行业中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建立人员数量多、相对稳定和责任心强的教师队伍,丰富理论教学的内涵,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紧跟酒店行业的发展,做到校校之间齐头并进。

3.1.2 重视并加强教师专业水平

酒店管理行业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为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会,也对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在入职前、中、后三个阶段,结合酒店管理的专业性与职教师资的师范性,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应加强任课教师的全面培训,使教师具备备课、说课、讲课等专业能力,同时还需要全面了解酒店的行业特点,让教师在完成规范化的培训后,对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进行加强和提炼。在钻研教学的同时,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方能在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更大影响。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师对专业教学的认知与实践能力,为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重要保证,而且也可以满足新文科背景下旅游职业教育、酒店行业对人才的新发展需要。

3.2 课程设置

3.2.1 优化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根据酒店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对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使学生具备更好的知识结构。学校要以酒店业的发展为基础,对现有开设的课程进行评价,使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满足酒店业的市场需求,并做到实时调整更新,解决课程内容滞后和重复等问题。以新需求为课程建设导向,建设具有新文科特质并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酒店管理类专业应用型本科课程,为行业培养和提供兼具支撑性与引领性的复合型优秀人才,提升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3.2.2 改革酒店管理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改变“讲解—传授”型理论讲授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把教与学看作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充分运用“雨课堂”“超星学习”“视频直播”等现代多媒体,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快速消化和掌握专业知识。

3.2.3 课程设置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又不能忽略实际操作课程的培养,做到以能力为本位的新理念教学。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加强与其他边缘课程的联系,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上扩充,培养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人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技能的训练,与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设置多种技能课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吸收知识。

3.3 学生方面

3.3.1 培养学生专业认知兴趣

专业认知教育和兴趣培养实际上是贯穿于整个大学全过程的,因此在新生刚进入高校时,学校就应进行有关专业的宣传或职业认识的教育。酒店管理专业作为与人打交道的专业,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让学生代入实习,完成各项服务工作,创设情景适时引导,让学生在模拟状态下体验酒店管理,让学生对酒店业的特点有更深刻的认识,将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结合,提高对专业的热情,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教师可以多举办一些比赛与实践活动,如茶艺、酒水品鉴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此类实践活动下,让学生通过实践对理论知识有深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查阅资料,扩大知识面,让他们可以持续地获取新的知识,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学有所得,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3.3.2 规范学习行为,加强学习动力

学习动力是学生产生良好学习体验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因此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策略提升指导,如开设酒店专业相关的公共课程、举办公益讲座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整理好知识点,增加课外知识的比重,把书本上的知识以更加有趣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感知所学课程是有用的,以提高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动力。与此同时,教师要适当布置学习任务,对于较难的任务,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习体验。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专业学术讨论活动,让学生对专业的发展方向、动态以及专业的就业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12],及时更新学生的思想观念;学校还可以邀请酒店行业专家、优秀校友跟同学分享自己的职业历程,这是规范学生行为、加强学习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文章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了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在自身教学过程中的已有经验,对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师资力量不均衡、课程设置有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探索了新文科教育教学机制,以加强酒店学科内涵建设,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专业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豆文科作品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