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
摘 要:郑洛西区域是联通中西部地区城市群、衔接黄河流域的枢纽区域,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战略区域,更是河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沿线区域融入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高质量建设郑洛西发展合作带要紧扣制度型开放主线,聚焦区域“一体化”,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强化产业协同联动,推进跨界设施共建共享,推动生态环境联治共保,合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互补协作;一体化;联动发展;郑洛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4)02-0067-03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是国家基于全流域统筹作出的决策,是联通中西部地区城市群、衔接黄河流域的枢纽区域,是全国极具发展潜力的区域。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以河南省郑州市和洛阳市以及陕西省西安市为引领,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三门峡、济源、平顶山、咸阳、渭南、铜川、杨凌、运城、晋城等城市(示范区)。区域内城市间文脉相通、人缘相亲、山水相依、交通相连、经济相融,是陇海—兰新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的重要支撑。
一、内涵机理
该区域地理位置重要、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潜力巨大,因此要从以下方面把握其发展内涵。首先,该区域要探索中西部沿黄内陆城市合作开放发展的创新模式,成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开放门户和战略枢纽。其次,要探索以城市群建设推动城乡融合的创新模式,争当中西部地区跨区域合作协同发展的示范典型。再次,要探索“产业+创新+基础设施+文化”一体化发展创新模式,成为推动沿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引路先锋。最后,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绿色示范。
二、发展现状
从总体上来看,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交通互联互通能力显著增强、经济集聚度不断攀升、产业协同互补领域增加、文化和人员往来日益密切、区域合作开放探索步伐加快,具备培育形成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基础条件。一是交通区位优越,互联互通能力显著增强。该地区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南北方地区重要的交汇区域,具有承南启北、贯通东西的枢纽功能,郑州、西安、洛阳等市是新亚欧大陆桥的枢纽城市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二是要素禀赋汇集,经济集聚度不断攀升。该地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域,连接郑州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和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等三大城市群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是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资源最为汇集、经济协作最为密切的区域。三是转型升级加快,产业协同互补领域增加。该地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绿色、智能、技术三大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培育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梯度转移和工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四是创新生态构建,科技创新资源高度集中。近年来,陕西、河南两省先后创建了西安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超级计算西安、郑州中心等数据中心落地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在技术转移服务、对接全球技术创新资源持续发挥重要作用、郑州中心作为国内第二个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即将投用。五是战略机遇叠加,区域改革开放合作步伐加快。该地区的主要国家战略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崛起、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自贸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中心城市、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六是生态环境改善,成为中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域内秦岭山脉、伏牛山、太行山等是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在有效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绿色發展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七是公共服务提升,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持续变好。该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不断深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三、主要思路
(一)推动产业体系互利共生,打造全国高端产业带
在充分推动郑洛西产业细化分工、协作发展中,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功能园区,不断释放发展的品牌效应、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成为一条能量巨大、活力无限的高端特色产业带。一是坚持制造业主导地位,打造支柱型产业集群。要坚持实体经济主攻方向,把制造业发展特别是发展先进制造业放在突出位置,聚焦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展,逐渐形成支撑中西部、面向全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培育高端服务品牌。要深度挖掘区域文化和生态底色,打造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好重要经济走廊优势,构建完善的物流体系;积极发展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产业,提升郑洛西融合发展程度。三是强化产业平台建设,提升区域产业发展承载容量。要推动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创新发展,全面推进城市和产业协调发展,强化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改造,加快形成在有竞争力特色产业集群基础上,创建一批开放引领未来产业方向的“园中园”。要加快打造现代服务业品质园区,依托总部经济,优化提升楼宇经济,聚焦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科技服务、品质商业等重点领域发展,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园区提质建设。
(二)推动创新体系共赢成势,打造中西部创新示范带
打破区域内科创资源和先进制造能力壁垒,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依托郑洛新和西安国家自创区政策优势,谋划建设G30黄河科创走廊,建成中西部重要创新创业带。一是注重企业培育,打造多层次成长性市场主体。培栽大树,实施制造业“头雁”企业培育计划,支持大企业通过技术更新、上市融资、兼并重组等形式实现规模效益升级;育苗造林,实施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让老树发新芽,实施优势产业迭代升级工程;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二是以科技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建设政府主导市场化运营的技术开发机构,研究学习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知名机构运作模式,建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搭建科技与产业对接的新模式,打通科研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加快构建“孵化加速+投资驱动+场景开放”的特色孵化服务模式,推动创投资本全过程服务。三是以重大研发平台为引领,汇聚各类创新资源。加快嵩山实验室、秦岭国家实验室、国家超算郑州和西安中心建设,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区域内“双一流”大学,打造环大学科技创新经济带、高等级科技园。支持区域内重点大学、企业、科研单位申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省部级实验室共同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换道超车的战略眼光争取国家大科学装置落地。四是以创优发展环境为重点,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既要大力培养人才,围绕主要产业、未来产业培养人才,提升本土人才的国际化水平,更要建立健全海外科技人才引进机制,探索郑州、西安等城市试点实施海外人才技术移民制度,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人才和团队。
(三)推动城乡共兴共融,打造黄河流域风貌城镇带
持续深化经济地理重塑,跨区域推进新型城镇体系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展现黄河流域城乡文明新形象。一是因地制宜,提升城市品质。发挥好区域内黄河流域城市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构建依山揽水、绿树成荫的高品质城区。要强化形象提升,结合功能分区开展办公、商业、居住、微园区等差异化风格改造。要彰显地方特色,突出古都特色、黄河风韵。例如,洛阳市突出古都、牡丹、石窟寺、丝路起点、运河中心、客家之源、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元素,塑造古韵新风、景城相融的城市风貌。二是提升县乡建设层次,因地制宜选择一批具有良好区位和产业基础的小城镇,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将小城镇打造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节点、乡村振兴战略支点。三是推进交通设施互联互通。郑州、西安两市要提高全市轨道交通可达性,加密城区和市郊线路衔接,有序推动向都市圈周边城市的辐射延伸。
(四)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打造公园城市示范带
强化生态保护一体协同,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共防共治,一体化推进能源、产业、交通、用地结构调整措施。一是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要防治管并重,提高城市段黄河大堤防洪标准,开展河道畅通综合治理;要加强沿黄环境保护整治力度,创新开展浅滩、中滩、高滩“三滩分治”。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强化黄河干支流、左右岸水情、暴雨、旱情等情况的系统监测;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提质提速行动,提升干支流生态环境,打造连接郑洛西三市沿黄生态廊道为沿线区域休闲目的地和最美公路。二是协同推进环境污染治理。探索区域黄河上下游城市签订流域生态补偿协议,加强一体化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强化河湖长制管理,加强水系联通,逐步恢复湖水生态;加强控源截污,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加快完成雨污水管网分流改造;紧盯重点用能企业,持续推进重点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制度;强化区域土壤信息高效沟通衔接,逐步实现土壤环境全过程联动监管防控。三是协同推进资源能源节约。建立健全能耗“双控”预警制度和用能预算管理制度,开展低碳试点创建。围绕重点领域实施一批节能重点工程,积极推广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梯级利用等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严格落实水资源节约各项要求,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质升级各类产业园区,提升亩均产出效益,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五)推动跨区域协同开放,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先行带
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高标准谋划中西部城市协同开放新路径,推动国际国内高端发展资源能进来、留得下、发展好,持续壮大提升市场主体。一是更高标准改革。对标国际国内最优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四最优”模式,即最少审批事项、最低收费标准、最高办事效率、最优服务水平。全面实现区域内市县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逐步探索都市圈内、区域内一体化服务平台,推进“跨区通办”“同城通办”,探索开展“跨省通办”。二是更高能级开放。高规格推动自贸区建设,围绕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商事制度改革及资金、人才、数据等要素便捷跨境流动,深化制度型开放;推动自贸区区域扩大和辐射范围增加,推动航空港实验区纳入自贸区范围;加快申建更多功能性口岸及特种口岸落户郑州、洛阳、西安等城市。加强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大力发展以跨境电商、物流货代等物流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以信息技术、航空产业、金融服务为主的服务贸易产业集群。提升沿黄城市国际化水平,支持郑州市建设领事馆区。三是更优环境塑造。要聚焦特色、重塑地标,打造世界级品牌商圈;紧盯市场变化趋势,主动引进知名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和连锁店,支持高端品牌在郑州、洛阳、西安等城市首发新品。强化文旅消费引领,挖掘并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大唐不夜城、洛阳应天门国际知名度。积极利用本地高校资源众多优势。积极引进一批潮乐元素,增强城市时尚感。强化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国际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合作。
(六)推动民生服务共建共享,打造和谐宜居幸福带
把民生发展、生活幸福提升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持续探索优化跨行政区一体化公共服务供给和治理模式,率先建设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安全发展能力。一是协同打造健康合作带。健全公共卫生防护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应急医疗储备水平,提高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鼓励发展省区域医疗中心和区域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加快县域医疗中心和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西安、郑州两城市的优质资源在区域内设立医学中心和分院,提升区域诊疗水平。二是联手建设人才高地。推动区域高校开展联合办学、师生交流、学科共建等合作,支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适时组建高校联盟;围绕特色产业需求,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职业教育园区,加强区域人才培养和供给能力。探索区域一体化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信息平台,实现跨区域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和资质互认。三是完善区域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平台数据连接,推进社会保险政策衔接,推进区域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逐步统一,推进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提升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区域养老保险、老年福利等方面制度对接,进一步简化养老保险跨区域转移接续等手续。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工伤预防工作,逐步实现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加强救助信息互通共享。
四、结束语
总之,发展郑洛西区域,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黄河母亲河、幸福河、生态河、文化河,提升沿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沿黄发展水平,早日实现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新的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質量发展规划纲要》[R].20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R].2021.
[3]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R].2021.
[4]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R].2021.
[责任编辑 柯 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