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从艳 陈亚颦 吴世嵩 何 涓 王学娇
(1.云南师范大学 地理学部, 云南 昆明 650500; 2.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合研究生院, 云南 昆明 650500;3.云南师范大学 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从学科体系来看,人文地理学是其重要分支;从课程结构来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地理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基本框架,必修“地理2”是所有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模块之一。因此,不管是在学科体系还是课程结构中,人文地理部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高中人文地理研究多关注于各类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文地理知识又将呈现出哪些新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中核心素养如何解构?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更好地应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变革?本文探讨以上三个问题,以期为“双新”背景下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突飞猛进,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发生深刻变化,[1]新课程顺应时代要求在内容上做出相应调整。通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2003版课标”)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对比发现(见表1),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由2003版课标规定的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调整为2017版课标规定的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体现以大概念为核心,帮助学生在信息化时代下更好地抓住核心要领的特点。同时,2017版课标中“环境与发展”部分明确提出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相关内容(见表2),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等均体现了“双新”始终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紧跟国家发展方向、与时俱进。在课程与教材中充分融入国家发展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体现地理学科在建设美丽中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方面做出的贡献。
表1 新旧课标中人文地理模块课程内容名称对比
表2 新旧课标中人文地理模块部分课程内容对比
人文地理学从地域的角度研究人文现象,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2]区域系统当中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等的移动和交换,因此形成各种形式的“流”。如果流的两端连接的是不同空间位置,则可称之为地理流。[3]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区域当中存在的地理流之间的交互也愈加频繁、复杂。教师在关注人文地理学科大概念、国家发展理念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区域空间中地理流的交互,如人口流动、文化扩散、货物运输、技术转移等。[4]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厘清以下三个问题:区域中存在哪些“流”?“流”的作用机制是什么?这些“流”产生哪些影响?下面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为例进行说明(见图1)。
图1 “双新”背景下人文地理“地理流”教学案例
不难发现,区域空间中地理流的产生、作用机制与影响均是在“空间”这一背景下生成。“双新”背景下的地理流导向体现的是对学生空间流动思维的培养与考察,使学生具备空间流动的思维方式与问题分析能力,能够从空间流动视角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理解、把握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属于价值观范畴,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属于思维方式和能力的范畴,地理实践力则属于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范畴。
新教材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层层递进,着眼于让学生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体现了教学的重要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规律。[6]“空间结构”与“地域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空间尺度指向,例如,学生在分析城镇变化、区位因素、区域发展时,需要从“空间—区域”的视角分析人文现象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特点等。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与演变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
综上所述,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中四类核心素养相辅相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但四者又有所区别。其中,人地协调观属于纲领性的核心素养,人地协调始终是人文地理学乃至整个地理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属于驱动性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以“空间—区域”和整体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分析、解决人文地理问题;地理实践力属于操作性的核心素养,体现在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工具收集数据、图表和地图,辅助分析人文地理问题。
基于对“双新”背景下的知识特性阐述与地理核心素养的深入探究,本文从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课程思政三个方面说明“双新”背景下的人文地理知识教学策略。
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中以人地协调观这一核心素养培养为主,同时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和地理工具收集并分析数据、图表等,帮助学生有效解决人文地理问题。2017版课标中提到,人文地理模块的教学应以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为线索组织教学,但在教材中社会经济活动往往是较为抽象且理论化的。教师应精选教学案例,以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课堂,通过生活化、情境化的案例展示,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如提供真实生活情境、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地理问题解决能力等。[7]因此,在教学中通过一个案例以小见大,帮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中的发展过程、特点、影响等,使学生获得分析人文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以“人口迁移”为例,教师可采用新闻报道中的“人地矛盾”现象为切入点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思考,利用“农民工现象”“国际冲突中流民迁移”“春运”等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整体、“空间—区域”的角度分析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和影响因素,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领悟人地协调的重要性(见表3)。
表3 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人口迁移”案例教学环节设计
学生学业质量是对学生某一阶段课程学习结果的检测。当前人文地理模块的学习评价主要是通过课堂检测、阶段性测验等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维度进行评价,针对学科大概念下的知识结构化,地理流视角中的空间流动思维,还缺乏对学生思维方式、实践活动、价值观念等维度的评价。以“人口迁移”为例,针对学生人文地理知识学习的评价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建构(见图2)。
图2 “双新”背景下人口迁移学习评价体系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要学会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思维方式方面,学生要能够从空间流动的角度分析、描述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及影响因素,能够以思维导图、框架图等形式梳理知识内容;实践活动与价值观念方面,教师可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人口迁移等相关社会调查,鼓励学生通过调查对区域的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教育医疗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建议,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可持续发展观。
新时代提出了新的育人要求。以人教版必修《地理2》为例,教材中增加了主体功能区、海洋权益、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内容,可见国家向青少年渗透一系列新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的态度与决心。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应积极主动学习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并解读相关政策文件。教师在教学中避免生搬硬套、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案例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把握国家发展动向,提高学生为美丽中国建设、全球生态安全做贡献的意识与能力。
人文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不管是在学科体系还是在高中地理课程结构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仅从知识特性、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三个方面对人文地理知识教学进行探讨,对地理流的讨论仅涉及“单一流”内部的作用与影响,相关案例研究也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随着新课程和新教材的不断深入推进,人文地理知识教学研究进入关键时期,需要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