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菊
摘要: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课堂成果和鞏固语文新知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作业被赋予了了解学情、拓宽视野、激发兴趣的功能。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作业形式,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作业,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有效提高语文作业的质量,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文章以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为例,探讨了新课标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新变化,提出了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促使小学语文教学进入新形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而言,语文教师需要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转变传统抄写、背诵等单一化的作业设计思路,设计具有趣味性、探究性的作业,给予学生实践、思考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有效提升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落实新课标,作业新升级”的教学目标。
1 新课标背景下语文作业设计的新变化
1.1突出分层性作业设计
新课标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尤其强调核心素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的渗透,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和提升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能力。受学习兴趣、语文知识基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习惯设计统一的作业,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下”的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升语文教学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作业的设计需要注重层次性,基于每位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构建难易交融、合理分层的作业模式,让语文作业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在作业练习中巩固新知,提升能力。
1.2注重实践性作业的设计
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了解学生学情的良好方式,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作业主要发挥着“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语文教师会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后习题情况,设计一些理论性的作业,如抄写生字生词、背诵文章段落等,以强化记忆的方式,促使学生记住知识。这样枯燥乏味的作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利于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机械重复、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师需要转变传统单一的作业设计模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设计实践性的作业,促使学生摆脱抄写、背诵的作业练习形式,引导他们既动脑又动手,让作业成为他们成长与发展的载体,发挥语文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1.3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作业设计
长期以来,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负责课堂活动的设计,同时是设计语文作业形式与内容的主导者。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被动参与的角色,他们很少参与到作业设计活动中,未能突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和实施,特别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自主完成作业,是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改革的新趋势,也是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的良好方式。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推动语文作业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所学知识、生活经验,自主决定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真正实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目标。
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1设计分层作业,促进全面发展
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的设计,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跟上课堂教学的节奏,在作业练习中学习知识,有效克服传统教学中无法解决的两极分化问题,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育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分层设计作业是为了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可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对于初级水平的学生,作业设计的目标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中级水平的学生,作业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高水平的学生,作业设计的目标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分层作业目标引领下,探究更有效的作业形式。相对于传统的作业设计模式,分层作业的设计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作业练习中有所成长,进一步提高了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2.2设计实践作业,提升学生的素养
作业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形成语文思维的良好载体,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减负始终是教学改革的一部分。在新课标背景下,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突出作业的实践性特点,转变传统单一的、理论性的作业练习形式,给予学生实践、思考的机会,潜移默化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基于新课标的作业设计,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摒弃传统“题海战术”的作业设计思维,着眼于语文学科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语文作业。引导学生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全方位思考语文问题、理解语文知识,将语文知识与实践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尽管没有“量”的支持,但是却很好地提高了学习质量,有利于取得更加高效的教学效果。
2.3设计自主作业,发挥学生的个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作业设计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转变传统“教师讲、学生听、自己练”的僵化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效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这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作业练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将自身的生活经验与语文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语文知识在作业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也让其认识到语文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价值。其次,引导学生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作业、探索作业,这有助于他们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在面对难度较高的作业时,引导和组织学生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作业,既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最后,自主作业的设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学生以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作业,使作业成为他们展现自我风采的良好平台,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能展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领略精彩的语文世界提供助力。
2.4设计家庭作业,营造学习氛围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是一个人个性、品格、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作业的设计,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在家庭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家庭作业是以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的作业形式,在设计家庭作业时,要发挥家长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引导家长和学生自主设计家庭作业。由于是家长和学生自主设计的家庭作业,所以他们对于完成家庭作业的热情更会加高涨,从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家庭作业设计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促进他们语文水平提高。
2.5设计评价环节,增强学习动力
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语文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评价理念,重视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注重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视角评价学生的作业练习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作业练习的动力,发挥作业练习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语文教师在作业评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进行作业评价时,他们要有“会倾听的眼睛”和“会倾听的身体”,认真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重视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回应,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注和肯定。当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对于作业的设计活动会更有信心,这对提升作业设计和实施的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作业评价环节,语文教师可以引入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在作业设计中的导向性作用,根据评价的结果不断优化作业设计,实现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作业设计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有巩固课堂知识和激活学生语言思维的作用,也是全面反映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针对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设计,语文教师要基于学生发展的角度,重视作业设计的分层性、实践性和主体性,转变传统单一背诵、抄写的作业设计思路,丰富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同时突出学生在作业设计与练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作业练习成为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良好载体,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陆静.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措施分析[J].小学生(上旬刊),2023(2):31-33.
[2]趙英爽.新课标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三要素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3,8(2):44-45.
[3]林丽冰.基于新课标背景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新探[J].教师,2023(3):24-26.
[4]朱国忠.高标对接新课标,平衡设计新升级:统编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样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2(8):74-78.
[5]朱国忠.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样态[J].教学与管理,2022(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