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伟 莫微佳
摘 要:“思维画像”式的复习课是对思维型课堂的一种全新应用,具有广泛推广和实践的价值.巧用“思维画像”能激活课堂,促进教学评一致性.浙教版科学浮力复习课通过说一说、画一画、称一称、标一标、猜一猜五个环节层层递进,全面立体展现学生思维活动的画像.
关键词:复习课;思维画像;浮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4)02-0107-03
收稿日期:2023-10-15
作者简介:钱伟(1978.6-),男,中学高级教师,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研究;莫微佳(1987.4-),女,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研究.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师教育规划课题支持项目(ZX2022158)
长期以来,相对于新授课,学生在复习课堂中的积极性和求知欲都大大降低.旧的复习模式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和锻炼,导致复习课出现顽疾:以练代学,方法单一;一扫而过,轻重不分;定势教学,深度不足.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复习课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从知识三重性角度而言,学生尚存的认知迷思或误区是课堂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思维型课堂可以改变以上复习课弊端.文章聚焦“浮力”,探讨利用“思维画像”方式进行主题式复习,突破复习课顽疾[1].
1 概念界定
“思维画像”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效、全方位的展示与暴露,它是基于思维型课堂的一种可操作、可量化的实用性策略.教师利用情境化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的思维在“说”“写”“做”“画”等行为中得到表达,逐步勾勒出思维的“画像”[2].据此,在“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再调整”,结合学生的迷思点,高效处理课堂生成,将学生引向深度学习,让平面的“思维画像”走向科学而立体的“思维模型”,如图1所示.
2 流程设计
浮力属于“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中的重难点,对于达成“系统与模型”的跨学科概念有重要作用.本节课全程利用“思维画像”诠释思维型复习课如何展开,“浮力”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如表1所示.
3 教学过程
说一说 设置真实易见的情境.在回顾旧知中暴露原认知.例如:向学生提问,图2中哪些主要是依靠浮力升空,为什么?
课堂任务
看图说说哪些场境主要依靠浮力升空?
以一秒为间隔画出泡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大致形态、位置等的变化图.
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这个鸡蛋的浮力大小?请用实验证明都能成功吗?
请将三个指定密度的刻度值标在密度计上.
1.猜猜橘子会漂浮、下沉还是悬浮水中?请说出你的猜想依据并试一试.
2.推理物、液密度与浮力关系
科学思维提升过程
暴露原位认知引发认知冲突
展示思维缺陷促进思维共享
实践论证方法提升思维品质
迁移函数方法刻画定性思维
结合猜想推理深化理性思维
思维画像运作路径
初步呈现画像
勾勒纠正画像
二次修正畫像
刻画理性思维
形成思维模型
设置意图:呈现熟悉的情境助于激活学生思维,四幅图都给人以“飞起来、浮起来”的错觉,容易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继而暴露第一次直观的思维画像.
画一画 设置真实但不易见的情境.在抽象的情境中勾勒第二次进阶性“思维画像”.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力学知识,以一秒为间隔画出鱼吐出的泡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大致形态、位置等的变化图.
设置意图:浮力作为力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复习必然要涉及受力分析、压力、压强等知识内容,学生在纸上的“画一画”,让教师能够清楚直观地判断和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思维缺陷.学生则通过对比互评慢慢完善图象,实现大部分学生“思维共享”.
称一称 在实践中形成思维冲突.让思维变化可视化,推动建模思维的发展.提出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这个鸡蛋的浮力大小?并上台演示如图3.(注意:课前需要悄悄地准备一杯浓盐水).
设置意图: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出公式法和两次称量法.教师请学生上台演示两次称量法,会发现无法浸没鸡蛋.教师突然发问:这样还能用两次称量法测出鸡蛋受到的浮力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能.继续追问:为什么呢?等同学们冷静下来思考就会豁然开朗,原来只是第二次拉力为零,即:浮力等于重力.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思维画像”掌控手段,如果能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这般“思维图像”的训练,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标一标 实践任务中刻画定量思维.在具体而实际的任务中实现定性思维向定量思维的推进.例如:请将密度分别是0.9克/厘米3(g/cm3)、1.0克/厘米3(g/cm3)、1.1克/厘米3(g/cm3)的三个刻度值标在如图4的密度计上.
设置意图:该任务可以根据学情调整出两种难度梯度.梯度一:只标对上下并能分析说明即可.梯度二:标对上下、标出上疏下密并说明这样标的原因.此处通过“标一标”和“说一说”刻画学生的定性思维过程,教师看到学生的思维进程并由此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如果难度上升到梯度二,教师可结合数学函数图形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实现跨学科的方法融合,使学生在更高层面上拓宽理性思维.
猜一猜 猜想求证中展现思维深度.提出问题:如图5,老师这里有一个橘子,请猜一猜橘子会漂浮在水面,还是会下沉水底或悬浮水中?请说出你的猜想依据.
基于经验,通常有两种解答.老师根据课程生成进行实时调整,相应有两种策略进行思维引导.
生1:我看这个橘子比较大,估计很重,所以我猜是下沉.
师:拿出一块普通大木头和小木头反问,两块木头谁会下沉?如果再大一点重一点呢?
生2:橘子水分多且皮包住部分很多是空隙,我猜它密度会小于水,所以是漂浮.
师:那剥了皮的橘子你觉得会下沉吗?我们一起试一试怎么样.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将形象思维刻画转入理性思维刻画.例如,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可以根据物体的密度ρ1与液体密度ρ2之间的关系,对物体的浮沉作出判断,请利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推导出这些关系(推导中要求写出依据).
设置意图:“猜一猜”可以暴露学生的真实认知,大胆猜给了全体同学都可以思考并回答问题的机会,教师根据猜想情况了解学情.将所有不同层次的思维都进行了显示刻画,既是一种反馈也是一种“思维共享”.通过实验和理性推理来证实猜想,进一步将理性思维推向深入,对复习课的基本知识系统进行了模型化的建构,形成关于浮力的“物理模型”.
4 总结反思
新课标背景下的复习应关注的是能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归纳与演绎双向而行,能根据现象总结本质内涵,也能运用规律解释新的问题,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知识系统化,思维模型化[3].利用“思维画像”,让学生思维可视化,在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引发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一大特征是“价值与评价”,作为复习课,对学生思维表现的评价是全程性的,用展示、操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通过评价标准与规则的设定,让学生表现能精准量化.
5 结束语
作为实际的一线教师是不是每节课都可以套用这样的模式呢?显然学无定法、教无定法,不可能对每种课型都适合且适用,但仍具有较强借鉴和推广意义.首先,使用行为动词体现学习目标.作为教师需要设置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学目标,教师可在任务设置中采用清晰易懂的目标动词,如说一说、画一画、称一称、标一标、猜一猜等.其次,设置情境化的问题激发兴趣.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要符合课标要求,要将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内,在真实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把复习课上成老师的表演课.最后,创设展示和暴露思维的机会.“思维画像”勾勒刻画的前提是学生能暴露和展示自己的原有思维,让学生充分表达,实现思维的共享与比对.因此,基于“思维画像”的思维型复习课是具有广泛借鉴意义的.
参考文献:[1] 陈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浮力”复习课教学设计[J].物理之友,2017,33(09):26-27,31.
[2] 崔璨.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延边:延边大学,2017.
[3] 李國锋.浅析如何创设初中科学教学情境[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69-7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