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态构式“一V了之”的构式化与语义分析

2024-02-28 02:54申佳丽曾传禄
关键词:行为主体构式情态

申佳丽,曾传禄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关于情态构式“一V了之”,前辈时贤已有相关研究。形式上,邵敬敏(2011)指出:“一A了之”属于单项双框式结构。[1]p219语义上,主要以邵敬敏,刘亚男(2019)、温爱华(2021)的研究为主。邵敬敏、刘亚男(2019)指出,从行为主体视角来看,“一V了之”往往表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方便利己、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义,语义性质属肯定赞同义;从评说者视角来看,“一V了之”被认为行为主体的无可奈何与方便利己实为简单逃避与敷衍塞责,语义性质属否定批驳义。但评说者同时也对行为主体的处置得当与两难取轻持肯定态度,此时语义性质也属肯定赞同义 。[3]36

前辈时贤都积极地对“一V了之”的语义做了探讨,但仍有待挖掘之处:其一,学界对“一V了之”情态语义的观点未统一;其二,“一V了之”的负面情态语义的产生过程仍有不明;其三,学界鲜有借助“行、知、言”三域理论梳理“一V了之”语义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前辈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三域理论、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考察“一V了之”的构式化,并进一步梳理该构式语义之间的关系。

一、“一V了之”的构式化

蔡淑美,施春宏(2022)指出,“构式演变”是基于构式用变的反复进行而产生了形义匹配关系的规约化,并定型为构式库中的具体构式。[4]59文旭,杨坤(2015)指出,如果构式的形式和意义发生了渐变,最终产生了新的形式和功能,可以视作历时维度的构式化。[5]29本文考察语料发现,“一V了之”的形式与意义发生了渐变,产生了新的形式与意义。由“以+X+了之”受求简心理、经济原则和类推作用的影响演化而来。下面是“一V了之”构式演变的四个阶段:

(一)“一+V+了之”阶段

首先,北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一+V+了之”的组合。其中,“一+V”表示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行为,而“一+V+了之”表示用某种相对简单的行为来解决问题,表达无负面情态。此时该组合的形式和意义尚未固定,且未被广泛使用,本文视作临时的组合形式。例如:

(1)弋仲让虎曰:“儿死,愁邪?何为而病?儿幼时不择善人教之,使至于为逆;既为逆而诛之,又何愁焉!且汝久病,所立儿幼,汝若不愈,天下必乱。当先忧此,勿忧贼也!犊等穷困思归,相聚为盗,所过残暴,何所能至!老羌为汝一举了之!”(北宋《资治通鉴》)

例(1)中,“一举”表示“举义”,这种行为动作对说话人而言是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一举了之”的意思是“用举义的方法消灭敌人”,句中并无负面情态。

(二)“以+X+了之”阶段

明朝至民国时期,出现“以+X+了之”的结构。这里的变量“X”表示简单轻松的方式。使用“以+X+了之”则表示以相对简单轻松的方式解决某事,结构本身并不带有负面情态。例如:

(2)然此剧俱四折,用四人各唱一折,或一人共唱四折,故作作者得逞其长,歌者亦尽其技。王初作《郁轮袍》,乃多至七折,其《真傀儡》诸剧,又只以一大折了之,似隔一尘。(明·万历野获编)

(3)妇女且改装易服,化雌为雄,实属新奇罕觏之举。是以举国之人莫不愿知其颠末,而纷纷聚论。也初,众人以为此事出于游戏公堂,当以罚了之,忽闻送县已群,讶其过重。(1873《申报》)

例(2)中,“一大折”解释为“一大折的戏”,相对于其他剧本的四折或七折而言,相对简单轻松。“以一大折了之”表示“用一大折的戏来结束剧本”,无负面情态;例(3)中,“以罚了之”表示“用罚的方式来减少妇女改装易服的现象”,对政府而言,罚是相对简单轻松的办法,句中无负面情态。上述两例中,“X”可以是名词性短语,也可以是动词,这表明其形式尚未稳定。

(三)“以+一V+了之”阶段

人们在生活中通常追求高效率与便利性,也就是所谓的“求简”。民国后期,人们受到“求简心理”的影响,找到了更加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即带有瞬时性的定量“一V”。

此时,形式上,人们将变量“X”固定为定量“一V”;语义上,用以表示一种更加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因此“以+X+了之”逐渐演化为“以+一V+了之”,表示用非常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解决某问题。但若只用“非常简单的方式”解决本该费心处理的事情,会给他人带来逃避、不负责任之感,因此部分表达中浮现了说话人的负面情态。例如:

(4)亮愀然道:“事已至此,也不必再言了。”闹得一塌糊涂,竟以一走了之,真好计策。说着,匆匆出城,趋驾小舟。(民国《两晋演义》)

(5)观老袁之踌躇未决,取回成命,而其后卒决计宣布者,亦职是故耳。群姬何知大计?自不免以一哭了之,然老袁之死期,已于此兆矣。(民国《民国演义》)

(6)宝玉闻语,知余乃藉此嘲彼,因凝眸向余一视,宝钗则以一笑了之 。(喻血轮《林黛玉笔记》)

例(4)中,“事已至此,也不必再言了”,表示面对混乱局面,诸葛亮选择了一种简单、容易实现的“一走了之”的办法解决问题,文中使用“竟以一走了之”,表明说话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够尽责,有轻度负面情态;例(5)中,老袁面对犹豫不决的局面,做出了决定。群姬不知道他的大计划,只知道“一哭了之”,暗含了说话人的轻微负面情态;例(6)中,宝玉和宝钗都知道“我”在借此嘲笑别人,宝玉的反应是凝视“我”,宝钗则以一个简单的、容易做到的微笑来回应。

(四)“一V了之”阶段

由于早在北宋时期,语言中就已经出现了“一+V+了之”的组合,且“以+一V+了之”与“一V了之”在语义上相近,都可表示“用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方法解决某事”。于是,在类推作用与经济原则的影响下,“以”字被人们省略,“以+一V+了之”取简形成了“一V了之”。

取简之后的“一V了之”在语义上给人更简单、容易实现之感。但过度使用简单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会使说话人产生更加明显的负面情态。例如:

(7)陈小姐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作为“新上海人”,平时忙于工作,常常被一些小事困扰:出差在外,来不及缴纳各种费用;每月去银行排队为老家的父母汇上一笔赡养费;几年积累起的个人财富无暇打理,只得草草一存了之……对此,理财专家指点:如今电子金融日新月异,功能全面丰富,日常生活大可不必事事跑银行,选择省时省力的电子银行,做个精明的理财者。(CCL语料库)

(8)农资产品品种多,供应渠道点多、线长、面广,一些农资经销门、店,尤其是个体经营户及走乡串户的流动商贩,盲目参与经营,无法保证进货质量。少数实行个人承包的基层供销单位一包了之,忽视管理,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成为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重要流通渠道。(新华社2001年3月)

例(7)中,陈小姐平时在外忙于工作,缴纳费用或是给父母汇款也很麻烦。面对如此繁杂的情况,即使有积累起的个人财富,也只好选择相对简单、容易实现的“一存了之”来面对。这种情况显然不是最好的选择,语句中包含主观负面情态;例(8)中,实行个人承包的基层供销单位面对供应渠道点多、线长、面广的复杂局面,选择“一包了之”的简单处理方式,这才导致被不法分子钻了空。上述例句中的主观负面情态十分明显。

综上所述,受到求简心理的影响,“以+X+了之”这一结构中的变量“X”先稳定为常量“一V”,结构演变为用简单方式解决问题的“以+一V+了之”。随后,又在类推作用与经济原则的影响下,省略了“以”字,形成了“一V了之”构式,这两种结构都表示用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解决某事。在整个构式演化过程中,用“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会带来一种“草率、不负责任”的感觉,因此这个构式逐渐带有了主观负面情态。

“一V了之”经历了形式与意义的演变,最终产生了新的形式和意义,演变成为构式,其演变过程如图(1):

图1:“一V了之”构式演变过程图

二、“一V了之”的用变

蔡淑美,施春宏(2022)认为,构式用变是构式基于特定变化而发生的形式或意义的变化。构式变化是常态的,变化是永恒的,不变才是特殊状态。[4]p59-63人们在使用语言的时候,总是不满足现有的用法,企图突破原有的框架,产生新的用法。本文考察语料发现,语料中有部分“一+Vp+了之”“一+A+了之”“一+N+了之”等结构。本文认为这是“一V了之”基于使用环境,在构式义不变,“V”的成分泛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构式用变。例如:

(9)新型研发机构并非一“新”了之。(《中国科学报》2021年)

(10)癌症有望“一针了之”(《求医问药》2010年)

(11)红颜泪尽一绳了之,而师弟熬过了最后,却选择在空无一人的暗黑舞台上,和向时代妥协的师哥唱罢了最后一曲霸王别姬,在洞堂白晃的大直光下一剑了账。(豆瓣《假霸王,真虞姬》)

(12)殷增涛副市长郑重承诺:“一个对老百姓负责的政府,不能一掀摊子了之,而是要‘引鸟入巢’,将他们纳入城市管理的范围,给一条出路。”(人民日报1994年)

例(9)中,“V”泛化为形容词“新”,对研发机构而言,改革最简便、容易实现的方式是“一新”,即“形式上变得新颖”。“一新了之”表示用简单、容易实现的“变新”应对当前科研机构转型的局面;例(10)中,“V”化为名词“针”,治疗癌症可以简单地使用“一针”,无疑是非常简便、不费力的方式。“一针了之”表示“用扎一针的简便方式治疗癌症”;例(11)中,“V”化为名词“绳”,不愿向时代妥协的师弟有很多条路可以走,但“一绳”自尽的方式对其而言是最简单、容易实现的,“一绳了之”表示“用一根绳子草草了结生命”,其中也包含了说话人的遗憾;例(12)中,“V”化为谓词性短语“掀摊子”,面对复杂的管理之事,政府可以出台很多相关的政策,但“掀摊子”是最简单的处理方式,用简单方法处理复杂问题,隐含了说话人的不满。

综上,“一V了之”在形式上产生了不同的用变,但仍保留了“以非常简单、容易实现的方式解决事情”的含义。有时,也暗含说话人的负面情态。本文认为,这种用变也是人们受到“求简”心理的影响,通过“一V了之”的构式形式表达出来。这些用变结构在形式上突破了原有的构式框架,通过泛化“V”的形式展现而出。尽管这些变化在数量上相对较少且内容相对较新,但仍值得学界的关注。

三、“一V了之”的语义与三域用法

《口语习用语功能词典》认为,“一A了之”(“A”为词典中不定构件的代表符号)表示在遇到矛盾、困境并且没有好办法解决时,选择消极方式处置,有不负责任与无奈之意。[6]p223本文赞同词典的观点,在CCL语料库中随机抽取了102条包含“一V了之”的有效语料,对包含负面情态的语料数量及占比进行了统计分析,如表(1):

表1:“一V了之”负面情态占比统计

由表(1)可知,所抽取的语料中有84条语料含有主观负面情态,约占82%;另外有18条语料不含有负面情态,仅占18%。这表明,“一V了之”常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负面情态,可以被视为负面情态构式。

当前学界鲜有学者借助三域理论梳理“一V了之”的语义,因此,本文在前辈时贤的基础上,拟结合“行、知、言”三域理论和主观性与主观化理论,进一步观察“一V了之”的不同语义,尤其是负面情态义的表现情况。

(1)行域用法

“一V了之”可用来表示行为主体采取简单、相对合理且容易实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文将这种语义概括为“简单解决”义。根据温爱华(2021)的观点,“一V了之”可以表示行为主体解决问题事件处理时的得当之举。[3]p38本文认为,“一V了之”用于表示“简单解决”时,通常涉及到行为主体做出的具体行为,句中常常出现强调其行为合理性的内容,并不带有负面情态,属于行域用法。例如:

(13)来自出版社的审读报告的第一句话是:“这是一本奇书”。对此评价,贾平凹只是一笑了之,“关键的问题是社会是否接受这本书,欢迎这本书。我只想对得起关心我的读者,不使我的心血付之东流”。(CCL《1994年报刊精选》)

(14)回顾一下确实如此,千年文物、优秀文稿、破产企业、邮票孤品、奥运金牌、名人字画等等,只要是抢手的东西都可以拿到拍卖市场去一拍了之。(1994年报刊精选)

(15)于忠新还说:“我死了,不要买什么衣服,人死了一烧了之,买衣服是浪费,把省下的钱给孩子上学,以后需要钱的地方多。”(1995年人民日报)

例(13)中描述了贾平凹对于高度评价所采取的态度。“一笑了之”表示他以简单的笑容来回应。同时,“只是”一词暗含他评价的态度是相对简单且合理的;例(14)中“一拍了之”表示人们可以采取一种非常简便的方式来卖掉手头的藏品。并且,提到“千年文物”等珍贵藏品都可以通过拍卖的方式解决,表明这种拍卖的方式既简单省事又相对合理;例(15)中,于忠新认为人过世后“买衣服是浪费”,他希望把剩下的钱用于教育,使用“一烧了之”表示他选择合理又简单经济的火化解决后事。总体而言,这些“一V了之”都表示用简单、省力且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没有主观负面情态。

(2)知域用法

沈家煊(2001)指出,由于视角、情感、认识不同,人们使用话语时难免会带有主观性,即所谓的“自我表现成分”。[7]269本文考察语料发现,“一V了之”可以表达说话人对“简单解决”的负面认知。根据说话人不同程度的负面认知,具体可以划分为负面情态较弱的“无奈而择”义、较强的“漠不关心”义和极强的“推卸责任”义。这些情态语义与说话人的认识、认知相关,属于“知域”,主观性强。

1.“无奈而择”义

“无奈而择”义指的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避免事态变得更糟或是由于无法采取更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件,行为主体只得在压力下选择用简单的“一V了之”来解决问题。这种简单解决方式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被说话人认定是不合理的,因此,包含了主观负面情态。在这种情况下,句子中通常含有说话人的无奈和遗憾,例如:

(16)一颗龋齿治疗时至少跑医院3趟,若全国12亿人口,每人有四五颗坏牙将怎么得了,过去人们常说“牙疼不算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牙疼就要治疗,可现在正规牙科医生很少,每10万人中仅1名,所以许多牙病患者只好忍着疼痛,最终一拔了之。(《作家文摘》1997年)

(17)有一天,一位信徒向一休禅师告辞:“师父,我不想活了,我要自杀。我经商失败,无法应付债主们逼债,只有一死了之啊!”(《传媒大亨与佛教宗师的对话:包容的智慧》)

(18)“向南点点头:“人家不追你了,退出比赛,不玩了!”

陆涛急了:“夏琳哪儿至于呀?”

向南也急了:“你傻啊你,要换杨晓芸没准儿就不至于,夏琳肯定至于!你以为天下的自大狂就你一个啊,夏琳这种付出型的姑娘,她恨不得亲手给你买这么一套房才高兴。我告诉你,当她没有东西可付出的时候,她就不自信了,因为她觉得自己对你不重要了,你那么强,只能让她自卑压抑,最后只好一走了之。”(电视剧《奋斗》)

例(16)描述了牙科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患者面对牙痛带来的困扰,只能忍着疼痛,选择了“一拔了之”。句中的“只好”,强调了患者的“一拔”实属无奈之举;例(17)中,信徒面对自己经商失败后债主讨债上门的糟糕情况,没有能力使用更合理的方法“还钱”,只能选择“一死了之”解决问题,句中的“只有”突出说话人的无可奈何;例(18)中,夏琳认为,自己在与陆涛的关系中变得不重要,感到了自卑和压抑,最后选择离开。说话人是在向对方解释夏琳离开的缘由,使用“只好”暗示夏琳是在无奈之下才选择“一走了之”。

上述例子中,“一V了之”不是最佳处理方式,因此在说话人看来并不合理,因此,产生了负面情态。同时,句中也出现了“只好”“只有”“然而”等词语,表示行为主体是被迫采取的无奈“取简”,因此负面情态相对较弱。

2.“漠不关心”义

“一V了之”的“漠不关心”义表示行为主体不关心事态如何,仅以简单地“一V”解决复杂之事。说话人认为,行为主体是毫不关心和漠然的,认定“一V了之”非常不合理,包含了说话人较强的负面情态。例如:

(19)在卡塔博士进入图坦卡蒙墓门时,门口赫然写着:“任何盗墓者都要遭到法老的诅咒!”人们对此一笑了之。然而,厄运和灾难果真降临到了那些闯入陵墓的人们头上:卡塔的合作者与助手相继患奇怪的病症死去,死时口中喊着“图坦卡蒙……”;(《中国儿童百科全书》)

(20)“只要分配给我一项工作,我就会全身心投入,一个人大代表任职期间只会听会、看材料、按表决器,是没法向人民交代的!”王维忠完成大量议案,并不是一写了之,每年“两会”结束后,他都要到自己调研过的地方回访,通报大会精神和提交议案情况。(新华社2001年)

(21)阿苏也时起烦恼,知道顾秋水现出这样的兽相是为了她,心里便渐渐有了负担,可又下不了决心一走了之,她舍不得顾秋水。再说她又孤注一掷地把一切押给了他,只好昧着良心混下去。(张洁《张洁文集》)

例(20)中,“一笑了之”表示面对墓穴门口的警示语却丝毫不关心的态度。“然厄运和灾难果真降临”句强调漠不关心会带来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句中暗含了说话人对“一笑了之”的不满;例(21)中,“一写了之”是说只顾着写议案,但对议案是否有效丝毫不关心。句中提到,王伟忠“到自己调研过的地方回访”,表明人大代表不应该做出非常不合理的“一写了之”。暗含了说话人对“一写了之”的负面认知。例(21)中,“一走了之”指的是不关心他人死活,漠然地离开。句中阿苏“舍不得顾秋水”,说明阿苏不应该做出“一走了之”的非常不合理之举。句中暗含了说话人对“一走了之”的不认可。

上述例子中,“一V了之”都是行为主体在对事件漠不关心之时采取的简单方法。说话人不认可这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因此句中说话人的负面情态较强。

3.“推卸责任”义

“一V了之”的“推卸责任”义表示行为主体面对道德义务或者是法律责任,选择以“一V”推卸或逃避,最终给周围人造成了重大影响。在说话人看来这种“取简”方式极度不合理,因此使用“一V了之”表达对解决方式和行为主体的极度不满和批评,负面情态极强。例如:

(22)1996年9月末,当一名7岁小男孩即将与公交车相撞时,南京市女工王玉香一把将孩子推开,自己倒在了车头下。就在路人围住血流如注的王玉香时,小孩外婆却拉起孩子上车,打算一逃了之。人们气愤地谴责开了,老太太只好偕小孩与众人同去医院,然而,老太太拒绝交纳诊疗费。(《青年文摘》1997年)

(23)目前,一些国有和集体企业在改制中,忽视了职工的工资和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逃避应对职工承担的补发工资和补缴社会保险费的义务,以企业改制为由一推了之。还有的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或私营企业后,不执行劳动法律法规,拖欠职工工资和欠帐缴社会保险费。(新华社2001年)

(24)几十名矿工,瞬间在一场并非偶然的透水事故中丧生。当死难者含冤躺在黑暗的矿洞深处时,地面上,漠视安全生产的个体矿主,迅速开始了一场黑暗的交易,他们用金钱炮制出一个弥天大谎,试图逃过法律的惩罚。但是,几十名矿工的生命岂能用金钱一抹了之?(新华社2001年)

例(22)中,面对热心女工为了救小男孩而被车撞,小孩外婆却想草草用“一逃了之”避免担责。说话人认为这种处理方式已经极度不合理,同时,下文描写“人们气愤地谴责开了”也表明说话人的强烈负面情态;例(23)中,某些国企为了逃避给员工发工资和上保险的义务,简单地以理由“一推了之”,导致员工的合理权益被侵害。句中用“忽视”“逃避”等词,表明说话人对企业逃避相关责任的极度不满;例(24)中,矿场出事故,矿主应当负责。但个体矿主去选择逃避责任的用钱“一抹了之”,有违人伦。此时说话人使用“漠视安全”“试图逃过法律的惩罚”与反问句“岂能用金钱一抹了之”,表达对个体矿主不负责任的极度不满,负面情态极强。上述例子中,说话人均对行为主体为了逃避责任而做出的“一V了之”表达了强烈的负面认知,并使用相关语句使负面情态加强。

“一V了之”表达了说话人的负面认知,具有负面情态较弱的“无奈而择”义、较强的“漠不关心”义和极强的“推卸责任”义。下图(3)是“一V了之”不同语义的负面情态强度与解决方式合理程度之间的关系:

图3:“一V了之”不同语义的负面情态强度与解决方式合理程度关系图

图(3)中,横坐标为说话人对“一V了之”简单解决方式的态度,纵坐标为“一V了之”产生负面情态义的不同程度。当说话人认定解决方式不合理时,产生具有较弱负面情态的“无奈而择”义;当说话人认定解决方式非常不合理时,较强负面情态的“漠不关心”义;当说话人认定解决方式极度不合理时,产生极强负面情态的“推卸责任”义。

(3)言域用法

说话人对“一V了之”的行为持负面认知时,会告诫他人不要为之,此时产生“规劝”义。“一V了之”用来表示说话人的劝说、劝告时,往往与“不能”“不应”“防止”等词共现,达到说话人规劝的目的。此时是说话人以“一V了之”行劝告之事,与“言语行为”相关,包含了说话人强烈的主观性,可视作言域。例如:

(25)监管不能一罚款了之,这不是健康发展网络直播的办法,只有确立规则,建立健全网络直播相关的税收制度,监控监管制度,才是法治社会,不能仅仅依靠罚款,这不是一个健康社会的做法.》(微博评论 2021年)

(26)对于百盛购物中心,卢思齐认为这个在广告中自称的“潮流的汇合点”也应对消费者负责,不论其与“鳄鱼”专卖店是以何种方式合作,在这一事件中都应负有连带责任,而不应一推了之。(1994年报刊精选)

(27)二是切实加强取消审批项目后的后续监管工作,防止“一减了之”。取消审批并不是取消管理,更不是取消监管责任。(新华社2002年9月)

例(25)中,说话人不认可对直播间违规行为“一罚款了之”的简单监管行为,使用“不能”连用,表达对监管部门的规劝;例(26)中,说话人对于简单草率的“一推了之”不认可,使用“不应”连用,以劝说百盛购物中心不应该推责;例(27)中,说话人对取消审批项目的“一减了之”持否定态度,使用“防止”连用,并指出“取消审批”并非是取消管理,对监管部门行规劝之事。上述例子都包含了说话人对“一V了之”的不认可,并搭配“不能”“不应”“防止”等词对听话人做出规劝行为,包含浓厚的主观色彩。

综上,“一V了之”可以用来表示通过“一V”合理且简单、不费力地解决某事,产生属于行域的、负面情态的“简单解决”义,此时说话人的主观性较弱;随着说话人开始产生“一V”并不一定合理的看法,“一V了之”产生了属于知域的负面情态较弱的“无奈而择”义、负面情态较强的“漠不关心”义和负面情态极强的“推卸责任”义。此时说话人的主观性较强;当说话人告诫对方莫行“一V”之事时,产生了属于言域的“规劝”义,此时说话人的主观性非常强烈。从“简单解决”义到“无奈而择”义、“漠不关心”义、“推卸责任”义再到“规劝”义,是从行域发展到知域再到言域的表现,此过程中负面情态逐渐浮现,主观性逐渐增强。

总之,“一V了之”经历了构式演变。受“求简”心理影响,“以+X+了之”稳定为“以+一V+了之”,之后受到类推作用与经济原则的影响,“以+一V+了之”最终缩略为“一V了之”。之后“一V了之”在使用中还产生了“一N了之”“一A了之”等构式用变。

“一V了之”常用来表示负面情态,故本文视作负面情态构式。其语义可以按“行、知、言”三域进行分类:有属于行域的“简单解决”义;属于知域的“无奈而择”义、“漠不关心”义、“推卸责任”义,这三种“知域”义的负面情态程度由弱及强;还有属于言域的“规劝”义。由行域用法到知域用法,再到言域用法,“一V了之”的主观性逐渐加深。

猜你喜欢
行为主体构式情态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解释架构
财政违法行为及监督的演化博弈分析
网络政治参与相关问题辨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言语主体与庭审转述行为主体的多元同现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