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义结构“好巧不巧”的句法和语义特征

2024-02-28 02:59
关键词:句首状语副词

王 燕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巧合”是动作发生的时间、空间、数量、机会、条件等方面的偶然相合、恰到好处。汉语“巧合”类意义主要由语气副词表达,包括单音节的“正”“刚”“恰”“巧”和双音节的“不巧”“恰好”“碰巧”“刚巧”等,另外还有话语标记“说来也巧”“机缘凑巧”等。“好巧不巧”是现代汉语常见的“巧合”义结构,分布较为灵活,可以作状语,也可以充当话语标记。如:

(1)碰巧走在城下的旅人,好巧不巧地就给那块石头砸中了脑袋。(BCC语料库)

(2)本来该来应征的是刘艳雪的朋友谷初芬,可好巧不巧,那一天谷初芬临时人不舒服,而由刘艳雪替代。(BCC语料库)

在以上用例中,“好巧不巧”做状语,如例(1);也做独立语,如例(2)。语义组合上,既包含了“好巧”又包含了“不巧”,二者是矛盾的,组合后究竟是“巧”还是“不巧”呢?例(1)“给石块砸中脑袋”理应是“不巧”,但为何又言“好巧”?由于“好巧不巧”是现代汉语才出现的用法,学界对这些问题关注不多。现有的契合义研究较多关注巧合义副词和话语标记,如晁代金(2002)、丁熠(2010)、李宗江(2021)等。较为相近的,何茹(2021)分析了“不巧”的词汇化过程,刘炎、杨红(2022)讨论了“恰巧”“偏巧”“不巧”的语义特征,孙佳(2019)、郭蒋超(2022)分析了“不巧”的语义及功能。以上研究均未涉及“好巧不巧”的结构和意义。

本文以契合义结构“好巧不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布描写讨论其句法功能,同时从构成要素分析其语义特征,讨论字面语义的矛盾和羡余否定现象,分析其语法化的过程,最后兼及结构相似的另一契合义结构“好死不死”。论文语料来源于北大中文语料库(CCL)、北京语言文化大学语料库(BCC)、语料库在线和各大搜索引擎,较长的语料有删节。

一、“好巧不巧”的语义特征

契合义副词“恰巧”“刚好”等含有“巧合”意义,与构词语素“巧”“好”“刚”等有关,“好巧不巧”的语义特征也与两个“巧”密切相关。巧,《说文解字》的释义为:“巧,技也”[1]100,本义指技艺高明,后引申为手口灵巧、动作轻捷,如“能言巧辩”“灵便轻巧”。“精巧”“灵巧”“轻巧”等特征会让人心生喜悦,而“恰逢其时”“恰到好处”的“契合”也会使人心情舒畅,故在形容词语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恰巧”“正好”等副词性契合义,强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数量、机缘的不前不后、不多不少等“巧合”义。

“好巧不巧”的两个“巧”都是副词性“契合”义,和前面的修饰语分别组成“好巧”“不巧”,“好巧”强调巧合性,“不巧”侧重反预期性,二者有字面的语义矛盾,概括起来,“好巧不巧”的语义特征包括[+巧合]和[+反预期] 两个方面:

(一)巧合性

“好巧不巧”的巧合义源于前半部分的“好巧”。“好”此处为副词用法,表程度深,有感叹的意味,“巧”为契合义副词用法,义为“巧合”,“好巧”即“非常巧”“多么巧”,强调事情的偶然性、巧合度非常高,出乎说话人、当事人的意料之外,即事情1和事件2在时间、空间、数量、机会、条件上的偶然和巧合,可以替换为“恰巧”“恰好”“刚巧”。这种巧合义可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的“恰巧(恰好、恰恰)”词条来归纳:“正好在那一点上(指时间、空间、数量等,有不早不晚、不前不后、不多不少、不…不…的意思”[2]445。如:

(3)好巧不巧,小伙子做心电图时心梗来了。(微信公众号)

(4)好巧不巧,对他误会颇深的任真也在这个班。(百度语料)

(5)又趁机左踢右踹,好巧不巧踢中人家的麻穴,因此逃过一劫哩。(BCC语料库)

例(3)的事件1是“做心电图”,事件2是“心梗”,心电图检查只是三五分钟,当中出现心梗是低概率事件,二者时间上刚好巧合;例(4)学生“对他有误会”和学生“分在这个班”是低概率事件,二者是机缘上的巧合;例(5)胡乱地“左踢右踹”却“踢中麻穴”,是空间上的巧合,能踢中全凭运气。

(二)反预期性

预期信息是对未来的预测,包括事前预测事件是否会发生和事后评估事件是否符合主客观的标准。前者推测事件发生与否,或发生的事件与预测相符程度;后者从主观愿望或客观公理常识出发希望或不希望其发生,形成积极、消极的价值判断,故“预期性”可以进一步细化为“预测性”和“期待性”。“预测”强调是否料想到,“期待”关注积极、消极的标准。从语料看,“好巧不巧”的语义倾向于反预期意义,包括事前未预测到事件即将发生,或事后评价负面消极、令人遗憾。如:

(6)a.好巧不巧,第一次流鼻血那天正好入职企业文化培训。(BCC语料库)

b.不巧,第一次流鼻血那天正好入职企业文化培训。

例(6)“入职培训当天流鼻血”是不愉快的,言者不希望其发生也未预料到会发生,其语义特征可概括为[+巧合][-预测][-期待]。例(1)中“过路的行人被落下的石块砸中”当事人不希望其发生,也未预测到会发生,“好巧不巧”既表达了“巧合性”,也起到宣泄负面情绪的作用,其语义特征也是[+巧合][-预测][-期待]。“好巧不巧”可替换为“不巧”,句子结构、语义上都是合格的。

与此同时,语料中也有“好巧不巧”的合预期和无预期的用法,包含[+巧合][-预测][+期待]的语义特征。如:

(7)a.而好巧不巧的是,我男朋友的爷爷居然刚好是被我救的那位老爷爷。(BCC语料库)

b.而巧的是,我男朋友的爷爷居然刚好是被我救的那位老爷爷。

*c.而不巧的是,我男朋友的爷爷居然刚好是被我救的那位老爷爷。

例(7)中,“好巧不巧”的语义特征是[+巧合][-预测][+期待],“不巧”的负面评价意义消失 ,不能替换成“不巧”,但可以替换为“巧”“巧合”“碰巧”“巧得很”等词语,只是“好巧不巧”口语色彩更明显,前文的例(2)也是如此。BCC语料库中“好巧不巧”的“反预期性”所占比例如下:

表1:“好巧不巧”的反预期性

“好巧不巧”的语义中反预期意义占主体,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

第一,“不巧”的字面意义影响。“好巧不巧”的反预期意义来源于字面的“不巧”,即“不凑巧”,表明言者未预测到事件的发生;主观预测和客观实际不同,甚至完全相反;事件是消极的,言者持不希望或遗憾的态度。

第二,“好巧”和“不巧”之间有转折关系,语义重心在后面。“好巧”和“不巧”是“肯定+否定”的紧缩复句,“好巧”是偏句,“不巧”是正句,二者有转折关系。根据郭志良的观点,转折关系语段,不管是重转,还是轻转,表意重心都在后一语段[3]44,故转折后的“不巧”才是表意的重点,表达了“很巧合但又不凑巧”的意义。

(三)“好巧”与“不巧”的语义矛盾及语义虚化

“好巧”和“不巧”表面上语义是矛盾的,但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好巧”表达的是事情发生的巧合性、偶然性,“不巧”是主观的负面评价,即事情的发生不在预期的范围内,二者出发点不同,不属于句法上的病句,前者指向事件发生的巧合性,后者指向心理预期的未预测性或主观评价的负面性;前者偏重客观的巧合性,后者偏重主观的反预期性,并不矛盾。

部分用例中“不巧”的“反预期”义消失,仅保留了“巧合性”,是“好巧不巧”羡余否定的表现。孙佳认为,和其他契合义副词相比,“不巧”有后缀化的倾向,可以后附于“X巧”构成“X巧不巧”,附缀后“不巧”语义虚化[4]60-63。我们认为,部分用例中“好巧不巧”[+反预期] 义消失,只表达[+巧合]义,是“好巧”和“不巧”高频搭配,“不巧”向后缀转化,语义虚化甚至消失,形成羡余否定后整个结构语义融合的结果。

二、“好巧不巧”的分布特征

(一)“好巧不巧”的句法分布

“好巧不巧”是带有主观评价的副词性结构,在句法上做状语是其主要功能,分布有句中状语和句首修饰语两种情况,另外还有话语标记的用法,分布较为灵活。

1、句中状语

从分布看,“好巧不巧”的典型功能是充当状语,修饰的动词,构成“NP+好巧不巧+VP”的结构。句中状语“好巧不巧”少于句首状语“好巧不巧”,BCC语料库中二者所占比例大致是2:3。

“好巧不巧”做句中状语一般是无标记的,如例(8);有时使用标记“地”,存在“地”和“的”混用的情况,如例(9)(10)。无标记的“好巧不巧”替换为“恰巧”“刚好”“刚巧”,句子成立,有标记的不能替换。如:

(8)她们好巧不巧也都是离家出走才来到山谷中的。(BCC语料库)

(9)这两个人好巧不巧地同时不见,分明不是普通的巧合。(BCC语料库)

(10)前一日她的头纱竟会好巧不巧的落入他手中,教他不想拾也难。(BCC语料库)

“好巧不巧”修饰的动词有判断动词“是”“叫”、动作动词“撞”“遇”“砸”“碰”“落”“浮”,存现动词“在”,动作变化动词“成为”“发生”等。带有“瞬时性”的动作动词有[+瞬间性][+短暂性]的特点,动作发生与时间点密切相关,带上结果补语、地点补语介词后,构成“撞上”“遇见”“砸中”“碰到”“落在”“浮出”“出现在”等结构,表达事件在某个时间点、空间点上的巧合。

2、句首状语

“好巧不巧”移位到全句首或者小句首,做句首状语或独立语。其中,位于小句首的“好巧不巧”多于全句首,二者比例大致是2:1。

BCC语料库的小句句首状语,“好巧不巧的”7例,“好巧不巧地”8例,无标记10例;全句首的“好巧不巧的”6例,“好巧不巧地”2例,无标记4例,“地”“的”混用的情况也存在,分别举例如下:

(11)a.那束花好巧不巧地直直地朝她而来。(BCC语料库)

b.好巧不巧地,那束花直直地朝她而来。

c.好巧不巧的,那束花直直地朝她而来。

d.好巧不巧,那束花直直地朝她而来。

例(11)a“好巧不巧地”位于主谓之间,做状语,“好巧不巧”修饰限定了动词性短语“直直地朝她而来。”表达动作发生得意外,有反预期的意味;例(11)b“好巧不巧地”是句首状语,修饰限定整个句子,对整个命题的“巧合性”“预期性”做评述;例(11)c“好巧不巧的”不能还原到句中状语的位置,可以看作高位表述的前置状语,表明言者的态度;例(11)d“好巧不巧”侧重主观态度的表达,可以看作叹词性的独立语或话语标记。“好巧不巧”做状语时 “地”“的”混用,且“好巧不巧的”多于“好巧不巧地”,反映出该结构与述语关系松散,主观性加强,逐渐向话语标记过渡。

3、话语标记

李宗江认为,近代的很多巧合义标记多非专用的,还有句法功能,也有比较实在的意义[5]105-106。现代汉语的“好巧不巧”也是如此,部分“好巧不巧”已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但尚未成为专属的标记。用作话语标记的“好巧不巧”分布较为灵活,句末1例,主要位置是句首(包括小句句首)。BCC语料库句首的“好巧不巧”分三种情况:典型的话语标记以逗号隔开,共14例,其中,全句首的7例,小句句首的7例;二是加语气词“的”构成“好巧不巧的”,共26例,其中加逗号3例,不加逗号23例;三是形成固定结构“好巧不巧的是”,共3例,分别举例如下:

(12)晚上领导发来信息通知我明天去值班。好巧不巧,年前放假那天单位钥匙忘记带了。(BCC语料库)

(13)他再度来台湾,顺便准备与叔父婶婶一同回日本。好巧不巧的,他来台北直接到堂弟公寓找人时,在大门口正好遇着了环岛玩完一圈的川端峻彦夫妇归来。(BCC语料库)

(14)好巧不巧的是,咱们两家的婚事正好在同一天举行。(BCC语料库)

(15)这一排字出现完后,浮出一张刻薄的面孔,好巧不巧。(BCC语料库)

作为话语标记的“好巧不巧”与句首状语在分布上、语义上较为相似,有逗号隔开,表达主观态度并具有转移话题的功能,如例(12),此处不赘;加语气词“的”后,独立性增强,如例(13);到“好巧不巧的是”成为凝固的标记,如例(14)。例(12)~例(15),恰好反映出“好巧不巧”主观性逐步加强,从句法成分向叹词性话语标记的过渡。

(二)“好巧不巧”的共现语境

“好巧不巧”是由副词性的“好巧”和“不巧”构成的副词性结构,常与其他副词共现,主要有反预期副词“竟”“居然”“谁知”,巧合性副词“凑巧”“正好”,确认副词“真的”“真是”,另外还有表达反预期意义的转折连词“但是”“却”等。

(16)他用力推开她,仍执意往地上摸去,好巧不巧地却正好被一块玻璃碎片扎进手心,疼得他破口大骂。(BCC语料库)

(17)当初,她离开了贾府,一个人漫步在火车站时,好巧不巧竟碰上了她。(BCC语料库)

(18)好巧不巧,最后一辆车居然也开走了。(自拟语料)

例(16)中的巧合类副词“正好”包含[+巧合]的语义,“却”表达了语义转折,和“好巧不巧”一起表达了“被玻璃扎伤”的[+巧合][-预测][-期待]的意义。例(18)的“居然”是反预期副词,增强了“好巧不巧”的消极意义。如果去掉,只是陈述了事件,没有表述出言者对“没赶上车”的遗憾和无奈。共现的副词、连词也进一步加强了“好巧不巧”的反预期意味。

三、“好巧不巧”的语法化过程

(一)“好巧不巧”的词汇化

词汇化是原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在历时发展中变为词的过程,[6]3具体表现在语义、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变化上。“好巧不巧”的词汇化和“好巧”“不巧”的性质直接相关。“好巧”由程度副词“好”和形容词“巧”构成,《现代汉语词典》“好”的程度副词用法表述为: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程度深,并带感叹语气:好冷、好香、好漂亮、好面熟[7]519。“好巧不巧”的“好”为副词用法,表示程度深并带有感叹语气,即“非常巧”“多么巧”,但“好巧”并未词汇化,与“好赖”“好歹”不同。CCL语料库“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好巧”均未词汇化,请看:

(19)你道好巧!约莫也是更尽前后,朱真的老娘在家,只听得叫有火。(CCL语料库)

(20)那就难怪了,就是热水流过寒铁,也会变成冰凉的了,谢小姐好巧的心思。(CCL语料库)

“不巧”由否定副词“不”和形容词“巧”构成,是否为词尚有争议,多数词典未收录,但也有同意已词汇化的看法:何茹讨论了“不巧”的词汇化过程,认为在民国时期已完成词汇化[8]95-99。我们认为,作为状语的“不巧”结构凝固,有反预期义,应看作词,只是词汇化不彻底,还有大量作为短语的用例。

“好巧”和“不巧”连用出现在当代,CCL语料库中未检索到相关语料,BCC语料库中最早的用例是金庸小说《神雕侠侣》:

(21)杨过得到一件神兵,是把厚重的铁剑,上铸八个字:“重剑无锋,好巧不巧。”(BCC语料库)

该书出版于1959年,文中“好巧不巧”同“重剑无锋”形成对偶关系,结构整齐,语义呼应。其中,“好”为形容词,“巧”为名词,“好巧”义为“真正的巧”,做主语;“不”为副词,“巧”为“巧妙、灵巧”,做谓语,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富有哲学意味的命题:“大巧若拙”。此处“好巧不巧”的结构和语义跟今天的用法不同。

“好巧不巧”大量连用,且和今天语义相近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呈现出形式固化的特点。首先,构件固定,“好巧”不能替换成语义相近的“恰巧”“非常巧”,变成“恰巧不巧”“非常巧不巧”;其次,内部结构紧密,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好巧”和“不巧”为转折关系,插入转折关联词“但是”“可是”不会改变意义,但实际用例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的,语料中没有出现插入转折关联词的情况,因此“好巧不巧”内部结构比较稳固。

从意义看,“好巧不巧”语义融合程度不高。部分结构的“不巧”的反预期义消失,成为羡余否定成分,“好巧不巧”剩下巧合义,成为专指“巧合义”的契合义结构,可替换为“恰巧”“刚巧”。但这种情况不普遍,一半以上用例中“好巧”的巧合性和“不巧”的反预期性同时存在,语义为二者相加,可见,副词性结构“好巧不巧”有词汇化倾向但不彻底。

近年来,网络中出现了将“好巧不巧”拆开为“好巧”“不巧”两部分的用法,主要用于微博、短视频、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呈现:

(22)A:“好巧!”

B:“不巧,我们一直在等你。”(大学社团招新广告,微信公众号)

(23)A:“矿大,好巧……”

B:“不巧,我们在等你。”(大学招生宣传,微信公众号)

由于“好巧不巧”作为一个整体使用,其结构较为凝固,拆开时必须打破固有的结构框架,原有紧密的结构就成为理解的背景,而被拆开的结构如同焦点被凸显出来,词语拆解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了“好巧不巧”的结构已经固化。

(二)“好巧不巧”的语法化

沈家煊认为语法化即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9]41-46。副词性结构“好巧不巧”在高频充当状语的过程中,状语向前移动,从句中状语升级成为句子状语,意义泛化,主观性增强,具有了述评性,逐渐向叹词性话语标记靠拢。当句首状语的结构助词“地”改为语气词“的”时,“好巧不巧”开始向话语标记转化。“好巧不巧地”和“好巧不巧的”分布完全相同,反映出由感叹性副词结构向感叹性独立语或话语标记的转化是渐变的。例如以下微博的语料:

(24)a.刚下班去麦当当买宵夜,好巧不巧地让我给碰到Kitty&Daniel新年版发售第一天。

b.刚下班去麦当当买宵夜,好巧不巧的让我给碰到Kitty&Daniel新年版发售第一天。

“好巧不巧地”作为小句动词的状语,修饰对象是“让我给碰到”,构成“好巧不巧地+VP”结构,“好巧不巧的”则带有较强的评述性,理解为状语较为勉强,语料用的是“好巧不巧的”。这说明“好巧不巧”从句首状语向话语标记过渡是一个连续统,有时存在模糊的中间地带,“好巧不巧地”和“好巧不巧的”在同一位置的可替换性恰好反映出其语法化的渐变性。BCC语料库中共有“好巧不巧地”做状语用例12例,其中句首(小句首)的6例,句中状语6例;“好巧不巧的”23例,使用频率明显高于句首状语“好巧不巧地”,主观性增强,同谓语的关系进一步脱落,向叹词性话语标记过渡的趋势明显。当出现话语标记的其他形式特征时,“好巧不巧”向话语标记转化正式完成。这时,“好巧不巧”以逗号同句子成分隔开,语料14例;使用“……的是”来表明主观的态度,语料3例。

网络搜索引擎中的“好巧不巧”语法化程度更高,已完成话语标记化,以百度为例,一共获得“好巧不巧”语料53例,其中,“好巧不巧,”31例,“好巧不巧的”1例,“好巧不巧的是”6例,加在一起话语标记38例,占71.6%,说明在网络口语性较强的环境中,“好巧不好”大量运用,已完成语法化,成为巧合义的话语标记。

综上所述,“好巧不巧”的语法化过程主要如下:

句中状语>句首状语>句首话语标记>其他位置话语标记

当完成了话语标记化后,“好巧不巧”原有的“巧合性”“反预期性”仍保留,篇章功能、人际功能得到加强。位置前移、主观性加强等都是其语法化的动因,限于篇幅此处不展开论述。

四、“好巧不巧”和“好死不死”的对比

除“好巧不巧”外,现代汉语中形式相似的契合义结构还有“好死不死”。“好死不死”在结构上也是“肯定+否定”的转折义紧缩结构,语义上同样包含[+巧合][+反预期] 义。台湾《重编国语词典修订本》(2021年网络版)收录了“好死不死”,具体如下:

【好死不死】恰巧、碰巧。如:上班時间抽空打盹,好死不死的,被主任捉个正着,真难为情。[10]

《重修国语辞典修订本》(2021)中收录的“好死不死”未标注语法单位性质,但从例句看,“好死不死”有明确的界限标记和语气词“的”,结构独立,不充当句子成分,应为叹词性话语标记。CCL、BCC语料中的“好死不死”的功能则较为复杂。以BCC语料库为例,“好死不死”充当状语的用例最多,有句中状语、句首状语两种情况,话语标记的用法只占19%。“好死不死”做句中状语、句首状语、话语标记的用法分别举例如下:

(25)她停在电梯前喃喃自语,电梯好死不死正巧选这个时候打开,冷不防地她口中的蜜蜂男、冒失鬼正站在里头。(CCL语料库)

(26)怎料好死不死的竟是扳到错误的水管,把人家好好的水管弄断。(CCL语料库)

(27)金迷沿着忠孝东路直走,正想拐进巷子,好死不死,前路又被挡住了。(CCL语料库)

从产生的时间看,BCC语料库中最早的记录“好死不死”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量使用的时间和“好巧不巧”大致重合。同一个作家、同一部作品既使用了“好巧不巧”又使用了“好死不死”的不少见,如台湾作家席娟。有时甚至把“好巧不巧”和“好死不死”并列使用,例如:

(28)好巧不巧,好死不死,居然落在撒旦王的身前。(BCC语料库)

但细究下来,“好巧不巧”“好死不死”在语义特征、句法分布、语法化方面还是存在差异的,请看以下的用例:

(29)a.我觉得被设计了,怒从心头起,起身就要闪人,好死不死,撞上推门而入的杭特教授。(BCC语料库)

b.我觉得被设计了,怒从心头起,起身就要闪人,好巧不巧,撞上推门而入的杭特教授。

从语义特征看,“好死不死”“好巧不巧”都有[+巧合][+反预期] 的特点,但例(29)a使用了“好死不死”语气非常强烈,带有[+该死]的诅咒意义,负面情绪叹词化的特征很明显,例(29)b换成“好巧不巧”后只侧重[+巧合][+反预期] ,没有诅咒意味。语料中没有发现“好死不死”合预期的用法,这跟构成要素“死”的附加意义有关。“好死不死”的字面意义“不知死活”“该死不死”,进一步加重了反预期的意味。

从语体风格看,“好巧不巧”和“好死不死”都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好巧不巧”最早的用例出现在90年代初期的台湾小说中,1996年—1998年期间,台湾作家席娟的小说中出现了“好巧不巧”7例。其后,“好巧不巧”也主要用在微博、网络小说、手机通讯平台等新兴的语言流通领域,近几年网络新闻、微信公众号中出现“词语拆解”的新兴用法。“好死不死”则包含强烈的负面情绪,在微博中大量运用,BCC语料库中有一半用例来自微博,口语色彩更强烈。

另外,“好死不死”意义的融合度更高,从字面意义看不出[+巧合][+反预期] 意义的来源。因为结构凝固、意义融合,台湾《新编国语辞典修订本》在2021年将其收录在内,释义为“恰巧”“碰巧”。

“好死不死”的这种巧合义来源于“X巧不巧”的类推。“X巧不巧”通过“肯定+否定”紧缩形式,表达了[+巧合][+反预期] 义,其后在省略机制的作用下,“不巧”附缀化,否定意义弱化直至消失,整个结构成为巧合义结构。这种“X巧不巧”表[巧合]义的有“好巧不巧”“可巧不巧”“偏巧不巧”“刚巧不巧”“说巧不巧”“说不巧也巧”等。使用最广泛、认知度最高的是“好巧不巧”,其“好X不X”的形式凝练上口,类推出了“好死不死”“好说不说”等表巧合义的用法。由于“好死不死”的感情色彩较为强烈,便于表达负面情绪,在口语中大量复制,高频使用后完成了语法化。“好说不说”的“说”是动作动词,意义明确,用“好说不说”构成的“巧合义”不明确,没有语法化为专用的“巧合义”标记。 结构,“好巧不巧”“好死不死”使用广泛,有固定形式、特定语义和语用功能,建议收录口语常用结构或常见句式词典并对其意义、功能、形成过程展开分析。

五、“好巧不巧”结构、意义及功能

(一)“好巧不巧”是反义并列的紧缩结构,字面上语义相反,但“好巧”强调“巧合性”,“不巧”侧重“反预期性”,二者观察的出发点不同,并不矛盾。这种“肯定+否定”的并列构成了语义的转折,语义重心是后半部分“不巧”。故“好巧不巧”常用的是反预期意义,具体包括[-预测][-期待],主观评价色彩显著。但随着使用增多,语用环境复杂,部分用例中“不巧”出现附缀化,否定意义虚化甚至消失,“好巧不巧”用于合预期的语境,成为契合义的标记。

(二)“好巧不巧”内部结构紧密,结构较为凝固,已词汇化但词汇化程度不高,多数用例还有“不巧”的反预期意义;除做话语标记外,还有大量做状语的用法,说明其语法化不彻底,“好巧不巧地”和“好巧不巧的”同时并用反映出“好巧不巧”向“巧合”类叹词性话语标记转化的渐变性。话语标记“好巧不巧”具有表意和转折的功能,与词汇意义有关,虚化程度不够高。

(三)“好死不死”和“好巧不巧”一样有着[+巧合][+反预期] 的语义特征,但负面评价色彩明显,带有[+该死的][+该死没死]的意义,口语高频使用,虚化程度高,网络小说和微博是其主要使用域,是网络高频的态度标记,其形成与“好巧不巧”的类推有关。

(四)与其他契合义标记如“说巧也巧”“事有凑巧”等相比,“好巧不巧”“好死不死”形成时间较晚,研究者讨论不多。《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常用口语结构》等均未收录。台湾《重编国语词典修订本》收录了“好死不死”,释义为“恰巧”,未收录“好巧不巧”。作为现代汉语常用契合义

猜你喜欢
句首状语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状语从句热点透视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在状语从句中探“虚实”
状语从句
副词和副词词组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