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益慧 ,张 铭 ,强兴业 ,杨新宇 ,徐 婕 ,王 佳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乡村聚落自形成以来,就是人类重要的生产、生活场所。但是,当前部分地区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过分解读,使乡村建设的景观风貌及规划形式逐渐趋于统一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乡村居民的实际生活状况,逐渐与原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环境及生活秩序形成割裂,乡村聚落的建设逐渐趋于形式化[1]。
当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对乡村空间形态的演变及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其中,刘玲等[2]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因地制宜地提出了乡村空间形态的优化策略。童淑媛等[3]基于乡村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马悦等[4]通过GIS分析四川省南部低山丘陵地区乡村的空间分布情况,探寻能够对乡村空间形态优化建设产生影响的因素。
基于此,本文结合当下的研究成果与冀西北地区主要的乡村建设现状,以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冀西北地区的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演变进行量化分析,提出相对合理可行的乡村空间形态优化策略,以期为冀西北地区乡村聚落的优化建设提供参考。
景观格局能够反映空间结构特征及各类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空间的作用结果[5]。采用“斑块、廊道及基质模型”研究景观格局特征,能够更好地利用空间语言展现地域空间景观的动态变化[6]。
本文主要针对冀西北地区的乡村内部空间进行研究,将乡村中的建筑作为斑块的基本单位,更明确地反映乡村空间形态演变。廊道则以景观内部的线性景观为研究对象,即内部公路、河流堤坝及沟渠等。
冀西北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能够较为综合全面地反映冀西北地区的乡村空间形态发展情况。本文以具有长期历史传承的村庄聚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单位,对冀西北地区乡村的数量、分布密度及人口规模等相关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在充分考量自然环境、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及历史传承等多项因素的基础上,以怀来县永安村、张北县德胜村、沽源县新民村及桥西区沈家屯村4 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乡村为例,对冀西北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分析。
在充分分析冀西北地区乡村聚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将冀西北地区未来规划中继续保留并发展的村庄划分为城郊融合发展型、产业集聚提升型、文化特色保护型、人居环境改善型4 种主要类型,如表1 所示。结合冀西北地区相对复杂的地理环境及当前乡村的建设状况,选取具有典型性的4 个主要村庄进行空间形态演变情况分析。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等多种渠道获取4 个乡村2000—2022 年来不同阶段的影像地图,如图1所示。
图1 2000—2022年冀西北地区典型乡村空间形态演变
表1 4 类村庄建设特点
以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分析4 个村落的建设发展情况,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等平台整理4 个村庄近20 年来的各项指标数据。结合研究基础及数据,选取景观总面积、斑块数量、廊道总长度、平均斑块面积、最大斑块指数、斑块密度、斑块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及干扰强度9 项指标进行计算,结合计算结果分析4类村庄的空间景观格局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4类村庄的景观格局特征指数
分析各类指标数据可知,近20 年间,4 个典型村庄的各类指数变动趋势并不稳定,始终随着乡村发展及社会环境变化浮动。
平均斑块面积及最大斑块指数同时受到村庄建设用地面积及斑块数量的影响,均为对乡村空间规模状况的反映。空间形态演变过程中,德胜村较其他三村平均斑块面积更大,表示德胜村各斑块集聚程度更高,更利于乡村空间建设过程中土地的整体利用,为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便利。
最大斑块指数数值越大代表此类空间规模越大。斑块指数扩大易于形成集中用地,利于产业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及乡村城镇化建设。德胜村、沈家屯村近年来开发力度较大,主要空间形态相对规整,集中程度逐渐提高,更利于开发利用。
斑块密度与空间分布集聚程度成正比。沈家屯村临近城镇,受城镇建设影响,空间分布密集,斑块密度较大。德胜村斑块密度最低,其依托政策优势及交通便利情况建设新村,景观总面积增长幅度较大,新旧居民点间存在大面积农业用地,乡村空间分布较为分散。
景观破碎度反映村庄各类空间分布情况。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环境限制,永安村、沈家屯村的景观破碎度较高,受到村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因素影响,村庄空间呈现分散化扩张,各类空间布局更为均衡。
斑块形状指数反映斑块复杂程度,形状指数与乡村空间外轮廓形状规则程度成正比。新民村形状指数较其他三村更趋近于1,空间轮廓相对规整,整体规划较为合理。德胜村形状指数呈逆增长趋势,新村与旧村形成了两个空间单元,使乡村空间外轮廓形状较为复杂。
干扰强度反映了乡村建设过程中人类的行为活动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永安村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生物多样性保护状况良好,干扰强度数值较小。德胜村依托政策及交通优势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产业,而产业经济建设也直接影响到了乡村空间布局及规模。
综上,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等因素直接影响村庄空间规模、组织形式。村庄规模及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人口数量反映了村庄发展状况,而人口增长导致了建筑数量增加,影响乡村空间集聚程度。产业经济建设对于相对完整的用地空间需求更高,有助于推动乡村空间规则化。
3.3.1 内在驱动因素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地貌、水源及气候等因素[7]。冀西北地区包含坝上高原区域以及坝下河谷盆地。相对平坦的地势更利于形成相对规整的村庄空间形态,村庄多以团状分布;河谷、山地则更易形成规模相对较小的聚落,村庄多有指状、带状形态。河流等水源地是乡村建设选址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农业生产及村民的生活。
2)人口规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动态很大程度上会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形成阶段性影响[8]。人口规模能够反映乡村经济发展及空间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建筑院落、公共活动空间及生产空间的建设。人口规模越大,空间的需求数量越大,乡村聚落斑块形状指数也随之发生变化;反之,乡村人口的流失则会导致乡村建设用地规模逐渐收缩。
3.3.2 外在驱动因素
1)政策制度。政策制度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对于乡村的规划策略,通过调整村庄的功能、性质及规模影响村庄发展,在村庄规划过程中优化空间布局以调整空间形态。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相关政策对于村庄发展类型的确定以及村庄用地的规划调整,可以对乡村空间形态的建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建设条件不足的村庄将逐步被迁并到新的区域,直接导致了冀西北地区原有乡村空间形态的变革。
2)产业经济。具有良好产业经济基础的乡村能够对附近人群形成一定吸引力,有助于推动乡村规模扩大。通过集中分布乡村建设用地,有效组织生产空间,有助于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实现最大斑块面积的提升。经济状况较好的乡村具有更为丰富的物质基础,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产业经济建设通过推动资源优势的转化,重构乡村“三生”空间布局,强化乡村与周边区域的联系,从而形成空间集聚效应,乡村空间形态逐渐发生变化。
3)交通条件。道路作为乡村与外界产生联系的主要通道,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乡村空间的功能分区、空间组织及设施配置,对于产业经济的长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道路作为村庄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渠道,对于乡村空间布局有较大的影响,村庄斑块分布数量与村庄和对外道路的距离成正比。分析乡村斑块形状指数及密度可知,山地地区超过70%的空间集中分布于主要对外道路两侧。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临近主要对外道路的区域斑块密集程度相对较高。
多个因素以不同形式对乡村空间建设产生影响,并不同程度地作用于某个村庄,最终使得不同类型的村庄在各个阶段的空间建设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形态和特点。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城郊融合发展型村庄作为乡村向城市过渡的重要环节,其空间形态的优化应充分考虑其较高的城镇化发展需求,使得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有机结合。在空间布局方面,将生活空间向城镇靠拢,丰富各类设施以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建设符合乡村振兴需求的新型农村社区。使周边地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的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完成乡村土地利用优化升级。通过化繁为简的方式使乡村空间布局更为均衡,乡村空间形态的演变逐渐从向外部扩散到向内部建设转变,在调整空间布局的基础上,优化乡村景观环境,打造活力乡村。
产业集聚提升型村庄以生产服务为主导,是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区域内的乡村产业用地,打造产业园区,并引导周边中小型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多乡村联合发展。明确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并进行合理的区域布局,逐步实现乡村产业规模化发展。结合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各类用地,控制产业空间用地规模。将产业建设与道路交通规划相结合,优化乡村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配置,打造地方特色产业经济,实现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型,推动乡村功能、产业及人居环境的全面优化。
在冀西北地区乡村建设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村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传承性[10]。村庄建设应结合能够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特色的因素,在提升乡村物质空间品质的同时,强调其传统空间结构的延续性,使村庄富有地域及历史特色的空间形态组织方式得以延续。同时,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依托宅基地流转形式将闲置土地转化为乡村休闲农业产业,合理调整道路交通组织形式,优化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人居环境改善型乡村主要针对当前生产、生活环境改善需求较高的村庄,在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存在较大规模的乡村迁并,应当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乡村空间,以构建规模适宜、设施齐全、景观优美的美丽乡村。采取“适度集中,聚散合理”的模式,避免建筑院落营房式排布的呆板布局模式。同时,改良原有的院落组织形式,降低户均用地面积,形成更为集约化的乡村空间组织形式,提升村庄用地紧凑度以节约用地。并通过环境治理、物质文化建设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造“以人为本”的高质量新型农村社区。
本文以冀西北地区部分乡村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乡村聚落的空间形态演变和影响因素,结合研究数据分析提出相应的乡村建设策略。结合相关政策及乡村建设状况,将冀西北地区乡村划分为城郊融合发展型、产业集聚提升型、文化特色保护型、人居环境改善型4 种主要类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针对村庄空间形态的斑块基本数据及形状指数、景观破碎度、干扰强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需求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乡村空间优化建设策略,以期提升冀西北地区乡村空间优化组织的能力,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的空间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