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教学目标是计划要达成的结果,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预期取得的教学效果。很多时候,教师会从教学目标中推出教学的重难点。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关系重大。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精准、有效地设计教学目标呢?
诀窍之一:研读课标,聚焦课程理念
语文课标是正确理解语文课程性质、拟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依据,为教师指明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师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明确课程目标、学段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等,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
如学段目标,在语文课标中每个学段都有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要求对教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当教师明白了这些要求,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就会根据要求逐层设置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教师只有这样研读课标,才能统揽全局,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任务,为教好一篇、一类课文做好准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诀窍之二:研磨教材,建立知识体系
研磨教材,可从以下“三读”着手。
一是通读六册教材。教师只有了解教材编写理念、总体要求,明白教材编写体系、语文素养培养体系,才能更好地设置教学目标。如部编版语文教材七至九年级的阅读方法有朗读、熟读、速读、精读、熟读精思、略读、比较阅读和浏览等。教师如果通读六册教材,明确了编写理念、总体要求,就会在教学目标设置上更有计划、更有目标,系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阅读的方法和策略,提高阅读水平。
二是细读单册教材。教师只有细读单册教材,才能把握教學基本内容、教学要求,明确单元教学定位、教学任务。如八年级教材的能力进阶部分:阅读方面是淡化主题,强化文体,阅读方法策略指向文体;写作方面是继续培养一般写作能力,开始强调文体写作和对象化写作。教师只有明确单册教材的教学任务、教学定位、教学要求,才能更好地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
三是精读单元和单篇课文。部编版教材中有一个助学系统,包括单元提示和课前预习、课后练习题、读写生词、课下注释、阅读链接等。教师在教学中万不可小觑助学系统的作用,对它的充分运用必将对教和学起到促进作用。教师在拟定单元和课时教学目标时,应结合教师教学用书,把握每一单元的单元提示和每课的预习内容,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教师要用好这个助学系统,把它作为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置依据。
教师还要关注本套教材的阅读体系,即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教师要运用适当的教学风格。对于教读课,教师应重点围绕预习和课后练习部分来设定教学目标;对于自读课,则要借助阅读提示、旁批等设计教学目标。
诀窍之三:研究学生,精准分析学情
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生的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更重要的是,初中生处于心理发展矛盾期,成熟感与挫败感交替,如果获得成功或是取得良好的成绩,就会享受到超越一般的优越感与成就感;相反,如果遇到失利或失败,就会产生挫折感,甚至自暴自弃。了解了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就要设置难易适度的教学目标,多设置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要用好研读课标、研磨教材、研究学生三个诀窍,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