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随着《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相继颁布,传统文化进校园成了大势所趋。而语文课程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古诗文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部编版教材中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篇目。小学12册教材共选古诗文124篇,约占课文总数的30%。
古诗文诵读应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但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有教师只重视积累,让学生盲目背诵,或是只重背诵不重理解,这显然不符合课标要求。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来进行高质量教学,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1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不仅在预习环节很重要,还应贯穿于语文教学全过程,在古诗文教学中也是如此。怎么读,怎么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结合不同论著的理论知识,加上自己的实践,我认为要有三种不同层次的读,且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读法。下面,我结合实例谈谈古诗文教学的“三读”。
一、初读体韵味
了解课文的第一步就是读。在初读这一环节,所有学段一样,都是为了读出节奏,感受韵味。诵读也叫吟诵,抑扬顿挫,很有美感。这种语感美就是在第一层的读中体现的。
这一层次的读跨越两个阶段——预习和引入后。这两个阶段的读不需要学生了解意思,只要读通顺、读准字音即可。选入教材的古诗文都不长,诗歌最短的也就20个字,学生很快就可以完成这一层次的读。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初读中,学生凭借自身的语言体系和阅读感受力,可以简单断句,感受韵味。
以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為例,单纯从题目来说,由于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对《春晓》中的“晓”字有所了解,因此可以将题目进行断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甚至可以从题目中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梳理出来。
要想将古诗词读出韵味,教师可指导学生用身体语言做配合,如摇摆头部、用手打节拍等,怎么读出节奏就怎么来,让学生尽情感受诵读的趣味。
二、再读识大意
在初读的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揣测诗文大意,对诗歌的情感加以揣摩。
(一)低学段读思结合,展开想象
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中学段教学打下基础。在低学段教学中,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诗句所表现的画面表述得清楚明白,只需要找到诗文中出现的景或物即可。
以二年级下册第15课《古诗二首》中的《绝句》为例,学生在阅读时可以自主圈画出诗文所描述的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这就已经将诗歌的画面展现在眼前了。再加上颜色词和简单的过渡语,大部分学生是可以说出诗人眼中的美景的。
(二)中学段领悟意境,展现画面
理解是欣赏古诗词的基础,想象是理解古诗词的重要手段。在中学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完整表述诗文画面,并体会诗歌的意境。
以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出塞》为例,在这一层次的读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注释、以往学习经验及生活实际,完整叙述诗文大意。通过之前的积淀,加上生活中的感悟,学生能快速抓住“月亮”这个意象,对边塞、愁绪、思念之意了然于心。
(三)高学段注重拓展,展示诗意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在预习的读中整体感悟,在课中的读中体悟诗情、诗意,为课后拓展做好了铺垫。所以,在这一层次的读中,学生要对诗意有自己的解读。
以六年级上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中的《书戴嵩画牛》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梳理大意后,尤其要注意解释注释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阅读、吸收的基础上更好地输出,也就是加入学生自己的理解。在这里,我用了两个方法:一是让学生将故事演一演,尤其要注意杜处士和牧童的“笑”的不同,结合身份注意语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二是让学生结合“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创编新的故事,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寓意,丰富写作内涵。
三、三读品文化情怀
在这一层次的读中,不同学段所用方法差别不大,是由浅到深、逐层推进的。在这一部分,我主要用两种方式来解读。
第一种,同一首诗不同学段的诗情掌握应不一样。例如,教学古诗《春晓》,低学段学生要感受到此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中学段学生要能从此诗中读出春天的生机,感受到鸟啼和花落的意味,并结合所学的有关春天的古诗文体悟诗人的情感。而到了高年级,学生就要在这一层次的读中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人隐居的惬意,理解诗人的情怀。
第二种,以不同学段的诗歌来作解释。低学段以上段为例,不再赘述。中学段以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例,除了要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学生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登高、茱萸所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意义,感受诗人思乡怀亲的原因。高学段以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为例,学生不仅要感受到诗人的激动之心、爱国之情,还要结合此诗的创作背景理解为什么诗人的喜悦表现为“涕泪满衣裳”“喜欲狂”。总之,不同学段的学生体味诗情要由表及里,由诗文本身到诗人的经历去感悟。
这三个层次的读,避免了机械地读书和背书,由感悟替代了烦琐的分析,从初读(第一层次)到朗读(第二、三层次),层层推进。在朗读的这两个层次中,由文字的表面情感过渡到诗人的写作情感,学生在领悟汉语言文字的精髓中提升了语文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注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