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路径优化与实施

2024-02-23 03:51王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实施高职院校

[摘 要] 通过界定“生态·智慧”课堂的内涵与属性,明确“生态·智慧”课堂是将生态课堂与智慧课堂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新形态,是基于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创设的智慧型生态课堂,具有思政性、生态性、智慧性和动态平衡性四种属性;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优化路径:搭建智慧教学环境(平台)—共建共享教学(学习)资源—打造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师师、师生、生生有效合作,实现师生共长;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探索并实施了基于线上线下智慧化学习环境与资源的“定目标—创情境—明分工—互合作—共成长”课堂教学路径,打造“有灵魂、有活力、有智慧、有秩序、有效果”的“五有”课堂。

[关键词] 高职院校;“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路径;优化;实施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生态·智慧课堂构建研究与实践——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2022082);2022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山东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2022RKY03014)

[作者简介] 王玲(1981—),女,山东昌邑人,硕士,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财政金融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专业教学与资产价值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1-0082-04 [收稿日期] 2023-08-23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新时代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学生在学校最直接、最核心、最显效的受益就是课堂。只有抓住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教育才能真正发展。新时代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催生课堂教学不断革新,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尝试探索更有效、更有为的课堂新形态。

一、“生态·智慧”课堂概念辨析

(一)“生态·智慧”课堂释义

国内关于生态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晚,从中国知网检索来看,曹永鸣于2003年在《人民教育》发表了第一篇关于“生态·智慧”的文章,其阐述的主要观点是:生态课堂给予学生的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形成,更多的是学习动机的唤醒、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1]。关于智慧课堂的内涵解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智慧课堂研究。唐烨伟等[2]认为智慧课堂是具有“个性协同化、智能跟踪化、工具丰富化及活动智慧化”等智能化特性的高技术含量教室。二是以教育教学为主导的智慧课堂研究。晋欣泉等[3]认为智慧课堂是以崭新的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将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物理环境延伸到网络虚拟环境,形成了智慧学习空间。

基于此,综合相关学者[4]研究成果,笔者所界定的“生态·智慧”课堂是将生态课堂与智慧课堂相融合的课堂教学新形态,该课堂是基于育人为本教育理念创设的智慧型生态课堂,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是让学生在教师恰当引导下得以和谐发展与成长成才的良性生态系统。

(二)“生态·智慧”课堂的特征与属性

“生态·智慧”课堂应是和风细雨的课堂,应在潜移默化、有效合作中达成教学目标,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课堂上,师师、师生、生生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循环作用的整体;更注重的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共生;依托智慧化的教学环境(平台),采用智慧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课堂教学新生态,为课堂赋予能量和生命,让学生在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中通过教师适切的“教”和有效的合作学习,使学生提升素质、增长知识、提升技能,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该课堂应该同时具备四种属性:一是思政性,在“生态·智慧”课堂中,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将立德树人渗透到课堂中;二是生态性,课堂呈现的是师生之间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三是智慧性,课堂呈现的是智能、高效的课堂形态,旨在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四是动态平衡性,“生态·智慧”课堂的创设应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在课程教与学的过程中,呈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动态平衡。

二、“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路径优化

(一)搭建智慧教学环境(平台)

“生态·智慧”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教学环境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线下自然教学环境,主要由物理环境和文化环境构成;二是线上虚拟教学环境(平台),主要指的是线上智慧教学平台。智慧教学环境(平台)的创设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打造:一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创设智慧教室新形态,构建智慧化物理环境,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智慧硬环境;二是营造具备职业性、创新性、激励性等的文化软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依托智慧教学环境(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数据的实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调控课堂教學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共建共享教学(学习)资源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已步入“深水区”,教学资源在呈现方式、优化更新等方面发生了变革,需要教学主体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不断革新教学资源的内容与呈现方式,建设适合智慧学习空间的生态型教学(学习)资源。基于此,校校、校企等应多方联合,建设由知识(技能)传授型资源、知识(技能)内化型资源、知识(技能)迁移型资源构成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包,满足能教、能辅、能创的需求,在资源内化与吸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其职业迁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打造师生、生生学习共同体

高职专科层次的两种生源类型(中职生源和高中生源)的专业知识基础差异较大。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考虑“人”的因素,一视同仁,则学生在知识、技能接受时会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一味考虑“人”的因素,一切交还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势必会有部分学生“浑水摸鱼”;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回归教育“育人”的本源,充分考虑高职学生“人”的特点,以生为本,育人为先,既强调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又强调教师“教”的引导作用,要注重“育”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显性及隐性作用。

在“生态·智慧”课堂中,师生之间建立的是新型伙伴关系,亦师亦友,师、生的身份角色不再固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如何开展教学,发挥教师的“显性”作用,在恰当的时间选择恰当的方法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以达到“伙伴关系”的学习共同体。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定目标→创情境→明分工→互合作→共成长”的逻辑思路,通过有效合作,实现教学相长。

(四)师师、师生、生生有效合作,实现师生共长

合作大于竞争,合作重于竞争。合作是育人的共同体,可以孕育出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不仅是个人的努力,也是集体的合作。在本文创设的“生态·智慧”课堂上,团队教师分模块合作教学,初步实现了“1+1>2”的效能;同时,师生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初步形成新型“伙伴关系”;通过对不同生源、不同基础知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实现生生分工协作,共长共进。与此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强调“全过程”“多维度”为学生合作學习行为提供多样化的“助学”策略及方法,强调学生的身体参与性与团队合作性,从情感、行为、认知等不同维度提升学习效果,以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生态·智慧”课堂教学实施——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不同,课程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本文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为例,探讨“财务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一)定目标

依据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简介、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要求,对接财务咨询岗位新技术和新规范,有机融入会计师、数字化管理会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证书)内容和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竞赛的能力要求,在深入企业进行岗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校企专家共同确定“财务管理”课程的育人目标(核心素养)及素质(含思想政治)、知识和能力目标。

(二)创情境

结合“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将“政、岗、赛、证”相关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以“项目—任务”为导向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企业真实工作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融入课堂,实现真岗实操;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思政育人无形化;将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竞赛、财务共享能力方案设计大赛等职业技能赛项,1+X智能财税应用、1+X数字化管理会计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基本要求融入课堂,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证书通过率。

(三)明分工

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春季高考对口专业为财税类专业,来自中职的生源在进行“财务管理”课程学习时的优势是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而来自高中的生源在入校之后在会计等专业基础知识和“数学”等通识课程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因为专业课学习时间较短,在初始学习本课程时存在一定的“窗口期”。为了保证每名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教学项目实施之前,任课教师在对学生学情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知识基础、实践能力和学习特点进行剖析,根据学生特长及学习任务需要进行合理分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

(四)互合作

1.构建智慧学习生态框架。突破传统知识讲授的“认知天花板”,构建以项目(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创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智慧学习生态框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智慧型人才”。以企业真实案例(项目)为载体,从生活(真实项目)、思维(问题情境)、情感(课堂共鸣)、生命(价值塑造)四方面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个人自学、小组研学、班级共学、线上互学等方式完成教学组织与实施。个人自学主要是让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预习与巩固,同时可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小组研学的目的是发挥个体优势,互帮互助,实现合作学习效用最大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班级共学是学习者获取知识和技能的统一渠道,在教师精讲精导下,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技能;线上互学是以社区讨论等形式完成线上互动,发挥集体智慧,实现知识在网络传输中螺旋递进的发展。

2.实施“四融、双联、五阶递进”教学模式。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课前精心设计、课中精致教学、课后精益辅导[5],探索实施“四融、双联、五阶递进”教学模式。四融即课政融合、课岗融通、课赛融通和课证融通。在“岗、课、赛、证”与课堂融通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政育人融入课堂。双联即知识串联与行动并联。知识串联指将所学知识串联在一起,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做到新旧知识融合、新知未知贯通,由此诞生新的思维成果或学习产品,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行动并联是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各小组并向而行、分工合作,小组任务完成后,进行汇总分享提升。结合高职学生行、疑、学、思、悟的认知规律,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设计为更为合理的“知任务—进角色—学知识—强技能—固本领”五阶进阶式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入“财务人”的角色,使学生眼睛“亮”起来,脑袋“活”起来,双手“动”起来,实现学生“新手—生手—熟手—能手—高手”的进阶培养。

(五)共成长

通过发挥教师“伙伴”作用,使课堂教学在有序中实现动态平衡,学生在有效合作中提升了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课程使师生、生生在“生态·智慧”课堂中爱教、乐学,互帮互助,共同成长。团队教师连续两年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所教班级学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建设银行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建行杯”第五届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财务共享能力方案设计赛”总决赛二等奖等大赛等奖项10余项。

结语

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用数字化思维创设“教师爱教、学生乐学、师生共长”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服务专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师生、资源、环境(平台)、数据之间和谐的“生态·智慧”课堂生态系统,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让知识在合作中领悟,让技能在实践中提高,让价值在认同中提升,为课堂注入有趣的灵魂;结合现代技术教育手段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为课堂注入活力;依托智慧化教学环境(平台),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火花,让课堂充满智慧;发挥教师的“伙伴”作用,让课堂教学在有序中实现动态平衡,让学生在有效合作中提升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打造“有灵魂、有活力、有智慧、有秩序、有效果”的“五有”课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參考文献

[1]曹永鸣.构建生态课堂实现生命对话:三教《田忌赛马》的启示[J].人民教育,2003(21):32-35.

[2]唐烨伟,樊雅琴,庞敬文,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7):49-54+65.

[3]晋欣泉,邢蓓蓓,杨现民,等.智慧课堂的数据流动机制与生态系统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19(4):74-81+91+93.

[4]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5]晋欣泉,田雪松,杨现民,等.大数据支持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与课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8,28(6):39-45.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Path for “Ecological and Smart”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ANG Ling

(Department of Finance, Shan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Weifang,

Shandong 261011, 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defines the connotation and attributes of “ecological and smart” classroom. The classroom is a new 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at integrates ecological classrooms and smart classrooms. It is a smart ecological classroom created based on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educating people. It has four attribu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cological, intelligent, and dynamic balance. The classroom ecosystem model is composed of central layer - teaching(learning) subject, support layer - teaching(learning) resources, carrier layer-teaching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feedback layer - teaching(learning) data. Based on this, the optimization path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proposed: building a smart teaching environment (platform), co-building and sharing teaching (learning) resources, creating a learning community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effective cooperation among teach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Taking the cours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s an example, based on online and offline intelligent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resources, we have explored and implement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path of “setting goals, creating situations, clearly dividing labor, cooperating and growing together”, and created a “five haves” classroom with “soul, vitality, wisdom, order, and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cological and smart classroom; teaching path; optimization; implement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实施高职院校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