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参与式设计是现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基于乡村振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参与式设计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解决理念以及解决路径。以香港盐田梓振兴项目为例,该项目以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为主,重视群众参与,展示参与式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参与式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有优有劣,其相关理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参与式设计;乡村振兴;香港盐田梓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6-0126-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6.032
1 参与式设计
参与式设计(participatory design)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北欧民主化运动,提供给了人们更多参与以及发声的机会。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参与式设计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深化,用户参与设计的环节随着设计方法的探索和发展越来越多,以前设计师独立地完成概念生成和决策判断,现在逐渐转变为引导和主持概念的生成,把握决策的生产[1]。参与式设计的主要实现方式是“共创”,其强调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均有权利参与到设计过程中,解决项目发展中的多元复杂问题,使项目发展更高效、更具有创造性。基于参与式设计的设计方法产出的项目方案往往会比其他项目方案更贴合人们的期待,方案实操的用户反馈以及项目收益也更具成效。参与式设计作为新的价值创造方法,近年来许多领域都对其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与实践[2]。
2 参与式设计与乡村振兴
参与式设计理念因其所倡导的协作、尊重、相互学习的良好设计态度、设计立场及目标而成为今天解决复杂现实社会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3]。基于乡村振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参与式设计提供了不同于以往的解决理念以及解决路径,为我国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启示以及参考。
2.1 参与式设计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原则
2.1.1 真实性原则
参与式设计运用于乡村振兴中时,要结合乡村当前的实际情况,要求各设计参与者对乡村真实环境进行调研并分享真实的调研结果。真实的调研结果是乡村振兴项目发展的奠基石,后续产出的设计框架需以此为基础。
与此同时,设计方案的产出的结果也要具有真实性,此处描述的真实性建立在文化真实、建筑真实等方面。乡村振兴方案应符合当地真实的文化情况、建筑情况等,不可照抄照搬其他乡村的成功案例,这样不仅东施效颦,而且会使自己乡村的优秀文化、建筑等无法得到延续。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产出的参与式设计方案应体现本乡村的文化、建筑等方面的特点,既增强当地人对当地乡村的认同感,又通过独特的乡村特色吸引用户,建立于真实的基础上打造“一村一特色”的乡村振兴项目。
2.1.2 共创性原则
参与式设计的本质是基于“共创”的设计方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设计方法偏重政府对于乡村规划的项目计划,而参与式设计偏重于乡村发展主体的村民的协作性实践共同展开乡村建设的项目计划,要求政府及设计者需与村民进行深度的交谈,接纳村民对于乡村振兴的看法以及优秀建议。
2018年1月初,中央“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这一政策的发布,体现了我国对于乡村振兴参与式发展的重视,也反映了参与式设计中强调的“共创”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性。
2.1.3 互动性原则
参与式设计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个阶段所产生的互动性。
在调研阶段,设计者需充分调动乡民以及相关地方组织的积极性,有互动性地进行走访调研,既了解当地居民对于乡村振兴的看法,又明确设计方向,并为后续的乡村振兴工作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方案测试以及迭代阶段,需充分考虑用户(包括村民以及游客)与方案之间的交流互动。以系列产品的设计方案为例,设计者最好通过原型制作或者视频演示的方法,将设计方案呈现给用户,使用户快速体会到设计意图,并据此提出迭代建议。
参与式设计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产出的设计方案需要多方角色的打磨。参与式设计所强调的互动性,并不是单纯的用户互动设计,其更加强调互动背后带来的反馈以及迭代,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乡村振兴的项目方案强调乡村、时代、人三者的互动,这与参与式设计的互动性原则相呼应,两者相结合能使产出的方案更加独具一格并丰富用户的体验感。
2.1.4 情感性原则
乡村振兴背景下参与式设计中的情感性原则主要围绕人和乡村的情感连接。
面对乡村内部,村民与乡村的文化、建筑等有强烈的情感连接,参与式设计要求参与设计者尊重此种情感连接,尊重当地的文化、建筑等,产出的设计方案也应以不破坏村民与乡村的情感连接为前提进行。
面对乡村外部,设计方案应考虑游客的体验感。以乡村振兴的产品为例,设计方案的产出需包含对于用户使用时视觉以及触觉的考虑,运用合理的色彩搭配以及舒适的产品造型构造,呈现出有乡村特色的产品设计,符合游客对于乡村振兴产品的期待,使游客在短时间内感受到乡村文化,建立与乡村的情感连接。
2.2 参与式设计理念在乡村振兴中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振兴的相关项目中拥有多元化的利益相关者——政府、村民、游客、企业、新型经营主体、相关行业协会等,其利益诉求也倾向于多元化(如表1所示)。参与式设计视角下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所产出的设计方案也更加贴合多元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以及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3 参与式设计理念在香港盐田梓的应用
3.1 香港盐田梓概况
盐田梓是位于西贡内海的岛屿,面积少于1平方千米,其自然环境优美,拥有香港唯一可考的盐田资源,岛上的客家村已有300多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岛上的原住民以晒盐、务农、捕鱼以及畜牧为生,至今岛上仍然传承着传统水流法制盐技术。
3.2 振兴盐田梓的两大主旨及四个主题
香港盐田梓村的振兴工作围绕“保存及推广客家文化”以及“福传”两大主旨进行,且分为四个主题——天主教、客家文化、生态以及旅游。香港盐田梓村的修复工作于2003年正式展开。修复工作相关的四大主题中,每个主题的侧重点均不同(详见表2),这是因为基于参与式设计方法,修复工作相关工作人员对盐田梓岛的实际环境进行调研并与当地居民深入讨论,对修复工作的主题进行评估,最后界定出不同的侧重点,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盐田梓村物质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
3.3 参与式设计理念在香港盐田梓的应用现状
参与式设计理念贯穿于香港盐田梓村振兴工作的始终。香港盐田梓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主要模式是群众参与模式,并将生态博物馆理念融入其中,开创了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3.3.1 基于群众参与模式的盐田梓村振兴工作现状
盐田梓的振兴项目尊重当地村民的意愿,并重视群众参与,形成了与岛上实际状况相适应的群众参与模式(如图1所示)。
盐田梓村现有群众参与模式与盐田梓村的规划发展相辅相成,使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决策不偏不倚,能为当地带来实际收益及正面反馈。盐田梓村现有群众参与模式的核心是联席会议,其提供及制订盐田梓村的发展方案,是参与式设计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桥梁。
盐田梓村村民代表认为,影响群众参与的因素有贡献群体的意愿、实际上的阻碍以及村民们可获得的益处三个方面。
在贡献群体的意愿方面,盐田梓村大量的群众参与来源于村民,村民的本地身份以及羁绊成为群众参与的核心因素,其中集体回忆以及宗教信仰支撑也是其原因所在。盐田梓村会不定期地举办社区服务工作,调动村民参与热情,也经过社区服务工作反馈盐田梓村的振兴成果,加以适当的宣传让村民以及外界看到盐田梓的发展。虽然群众参与的热情高涨,但在实际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阻碍,包括村民的知识储备不足、缺乏专业的指导训练、个别工作出现人力资源的缺口以及缺乏金钱支援等,这些阻碍均给盐田梓村振兴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可获得的益处方面,盐田梓村通过振兴工作改善乡村环境,积极建设乡村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乡村拥有更加便捷的交通,也使村民的生活更加有保障。与此同时,盐田梓村的部分村民也通过参与盐田梓村的振兴工作获得了合适的工作岗位,保障了家庭收入。
盐田梓村的群众参与模式体现了乡村振兴工作背景下参与式设计的最重要的一环——与当地村民共同决策并维护乡村振兴方案。在方案调研期,方案设计者与盐田梓村的村民积极沟通;在方案决策期,方案设计者邀请盐田梓村的村委会及其他相关组织在联席会议上共同探讨乡村振兴方案,充分尊重参与者的意见;在方案实施期,盐田梓村的部分村民会参与到方案的推进工作中来,维护乡村振兴工作的正常进行,且及时地反馈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积极推进方案的迭代升级,为盐田梓村的乡村振兴工作保駕护航。
3.3.2 盐田梓村的生态博物馆理念与参与式设计
生态博物馆(ecomuseum)的概念源于欧洲,由法国人弗朗索瓦·于贝尔和乔治·亨利·里维埃提出。其“生态”的含义既指人文生态(包含建筑遗产、传统技艺等有关人类活动的文化或物质),也指自然生态(包含环境、生物等),生态博物馆是人类对于现代社会生态意识的集中体现。
盐田梓村采用了生态博物馆的发展理念,利用博物馆的思维来经营乡村,将盐田梓村的人文生态以及自然生态进行典藏、展示、研究和教育推广,并结合当地的村民力量,强调群众参与,发挥当地的生态文化价值,实现乡村振兴。
盐田梓村的生态博物馆理念与参与式设计均在盐田梓艺术节这一活动中有所体现。盐田梓艺术节由香港旅游事务署主办,开始于2019年,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先导计划,以“天、地、人”作为每届艺术节的主题。盐田梓艺术节主办方及策展团队邀请本地及海外艺术家和年轻人与盐田梓村村民共同创作,结合盐田梓村的民情、宗教、文化、古迹及绿色元素,将盐田梓打造成为一所开放式博物馆。
首届盐田梓艺术节举办于2019年11月,为期一个月,政府对此次艺术节相当重视,拨款了2400万港币(折合约2078.16万元人民币)。
艺术节上展出的大部分艺术品都是围绕宗教、客家文化以及盐进行,为了体现盐田梓村的人文氛围。如2019年展出的《盐·光折射》,体现了盐田梓村的三种元素——天、盐、村民,其作者黄德明用形状模仿盐的结晶态,用材质反射天空,且艺术装置上还刻有村民的记忆和寄语,探讨了盐田梓村天、盐、民相关的生活理念,也提供给了村民表达机会——表达其对于盐田梓村的期望以及美好的回忆。
盐田梓艺术节上不止有艺术品的展出,还有系列活动的举办,其焦点活动包括:自然剧场、以粿会客——客家茶粿制作工作坊、泰泽共融祈祷会、盐结凝聚——晒盐技艺工作坊等。从总体上看,盐田梓艺术节回应了盐田梓修复工作的四个主题——天主教、客家文化、生态、旅游,以“追寻灵性,六感体验”为主旨,回应并展现了村民故事,带领游客游览体验与众不同的盐田梓村,将盐田梓村打造成不落锁的离岛博物馆。
不负众望的是,盐田梓艺术节确实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对比疫情前的数据,由于2019年首届盐田梓艺术节举行,2019年的游客总数为33366人次,相比去年上涨了7098人次,举办期间,最高峰的一天有2500人[5],这说明盐田梓艺术节的确为当地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并使更多人注意到了盐田梓村,提高了盐田梓村的知名度,是盐田梓村乡村振兴工作的里程碑。
总而言之,盐田梓村的生态博物馆理念结合参与式设计是乡村振兴的一次伟大尝试。盐田梓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在战略层面运用了参与式设计,在战术层面运用了用生态博物馆的建设理念,两者相辅相成,使盐田梓村的乡村振兴工作得以高效并高质地进行。
4 结论
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上看,乡村振兴工作必定是需要长期奋斗的。参与式设计能为乡村振兴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一方面,群众参与能使乡村振兴工作更加务实、更加符合社会各方的期待;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方案的迭代过程中,参与式设计能更好地助力方案的升级迭代。从村民的角度出发,参与式设计能让其为乡村振兴工作尽一份力,用自身的力量反哺其乡村;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参与式设计能让其拥有更加真实的文化体验;从方案决策者的角度出发,参与式设计能让其更快地把握方案的方向以及要点,使方案的生成更加高效。
从参与式设计在乡村振兴工作的具体实施上看,参与式设计有效地向外界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并提升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吸引了更多社会组织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来。但是,从局势上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参与式设计仍处于探索阶段,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不在少数,其相关理论仍需不断完善,使参与式设计最大限度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唐啸.参与式设计视角下的社会创新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7.
[2]刘小静.基于参与式设计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20.
[3] 李晓瑜.参与式设计介入乡村振兴的可为及相关问题思考[J].美与时代(上),2022(5):4-7.
[4]人民政协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EB/OL].[2018- 02-04].https://www.rmzxb.com.cn/c/2018-02-04/1952871.shtml.
[5] 王一凡.乡村振兴视阈下的艺术创生研究——以香港西贡盐田梓为例:第十二届公共政策智库论坛暨“新时代、新征程、新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秦皇岛:河北省公共政策評估研究中心,2022:290-295.
[作者简介]陈沂(2001—),女,汉族,广东汕头人,本科,研究方向:工业设计、服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