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琦
上饶市立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江西 上饶 33400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1],在夏秋季易酿成流行,常通过消化道以及直接接触传播,易导致病毒经口进入体内。典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皮疹、疱疹和溃疡,多数患儿预后良好,但治疗不及时则可出现病情进展较快,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少数患儿还可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2]。尤其是3 岁以下的患儿,通常在发病后的5 d 内会出现脑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并发症,对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3]。因该病情进展迅速,在治疗期间选择有效的护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精细化护理的工作模式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4]。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在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的同时,密切关注患儿的精神状况、检测疾病的危险性。本研究探讨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小儿手足口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2 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102 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 例和观察组53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3 例;年龄1~6 岁,平均年龄(2.52±1.21)岁;病程6~35 h,平均病程(16.12±6.24)h。观察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1~6 岁,平均年龄(2.63±1.01)岁;病程6~35 h,平均病程(16.25±6.13) h。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为手足口病。(2)病程未超过48 h。(3)无急性肺水肿、心脏系统疾病等。(4)取得患儿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近2 个月内发生感染、胃肠道疾病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2)不能配合治疗和护理者。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饮食建议、健康宣教、创口处理、定期对病区环境进行消毒;疱疹部位的卫生护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监测病情的变化,注意手部卫生,避免接触别的孩子。
观察组患儿采用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1)成立早期预警小组。由资历较高的护士担任组长,由3~5 名护士组成。确保每个患儿有对应的责任护士,责任护士需密切关注患儿治疗期间的基本情况,向患儿监护人讲解有关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知识,消除患儿监护人的顾虑和不安等心理,嘱咐其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加强对患儿的早期预警干预,监测病情发展趋势。(2)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跟进并记录特殊情况的发生。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出现持续高热、进食困难、皮肤疱疹继发感染等现象,责任护士应密切监测患儿体温,当出现发热不退时,及时通知责任医生给予降温药物。患儿因持续高热、口腔长满疱疹引起食欲不振、不愿进食,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若口腔发生严重糜烂时则选取一些流质食物。患儿的衣物、被褥需要经常清洁,保持整洁、干燥的状态,应为患儿选取较为宽大、柔软的衣物。同时需要注意患儿手部的护理,定期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疹。部分患儿会出现臀部皮疹的情况,需要随时清理大小便,保证臀部清洁干燥[5]。当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偶发抽搐等情况时,及时给予甘露醇脱水治疗。(3)心理干预。因治疗周期不稳定,患儿监护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积极与患儿监护人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为其讲解预防感染的相关教育知识,同时对患儿监护人耐心说明治疗流程和服药方法,消除患儿监护人对治疗的紧张和不安,帮助其建立康复的信心。引导患儿监护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治疗。(4)环境护理。保证病房空气畅通、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病区内禁止闲杂人员过多,严禁吸烟、喝酒等行为发生,避免患儿继发感染[6]。(5)出院后的护理。根据患儿家庭、经济等情况制定合理的恢复计划。责任护士需告知患儿监护人出院后进行居家隔离1 周。同时可通过微信、电话咨询等方式,记录患儿的心理、生理问题,跟进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通过良好的沟通,帮助患儿及监护人建立康复信心。
(1)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发热、疱疹、口腔溃疡)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2)并发症及重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颅内高压、胃肠功能异常和呼吸衰竭等[7])和重症发生情况。(3)血液指标。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中性粒细胞值水平。
采用SPSS 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s)d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s)d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53)t值P值发热消退时间3.52±0.61 2.98±0.82 3.748<0.001疱疹消退时间5.76±0.34 5.29±0.95 3.273<0.001口腔溃疡愈合时间4.69±0.97 3.38±1.12 6.291<0.001住院时间13.51±2.24 9.64±1.17 11.054<0.001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重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及重症发生情况例(%)
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液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CK-MB、CK、NSE 和中性粒细胞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液指标改善情况(±s)
表3 两组患儿干预前后血液指标改善情况(±s)
组别对照组(n=49)观察组(n=53)t值P值CK-MB(U/L)干预前74.91±34.52 75.28±34.17 0.054 0.956干预后32.54±1.21 26.87±1.46 21.258<0.001 CK(U/L)干预前146.21±54.17 145.98±55.01 0.021 0.983干预后112.74±43.16 91.34±39.44 2.616 0.012 NSE(μg/L)干预前35.47±3.23 35.84±4.21 0.495 0.621干预后25.64±5.12 22.39±4.19 3.519<0.001中性粒细胞值干预前91.12±7.25 91.65±6.41 0.391 0.696干预后86.51±5.14 83.34±3.18 3.776<0.001
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所引起,在患儿的咽部、疱疹和粪便中均可发现该病毒的寄生,其不仅通过唾液、说话时的飞沫传染,还可通过手、公共用品等间接传染[8-9]。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严重的感染及呼吸、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患儿昏迷、剧烈头痛伴呕吐、肢体抖动、不能维持躯体姿势和平衡、口唇发绀等[10]。因此早期预防病情的加重、选择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保证每个患儿有相对应的责任护士,全面系统地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和病情程度,详细记录患儿的治疗进度,有利于迅速调整方案,有效预防病情加重[11]。同时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身心给予全面、系统、整体的护理,针对饮食、心理、宣教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指导,使患儿及监护人在心理、社会和精神上处于满足而舒适的状态,有利于患儿康复[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说明早期预警联合精细化护理能有效缩短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控制病情恶化,提高临床疗效。分析其原因在于,该护理模式重视患儿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和责任医生做好沟通和反馈,帮助患儿早日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和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成立早期预警小组,提高了对重症危险程度的识别。在早期预警策略下,责任护士能够更早的发现问题,在病情加重前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阻止病情恶化,减少了患者病情变化漏诊的发生率[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KMB、CK、NSE 和中性粒细胞值均低于对照组,间接证实了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降低重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早期预警策略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监护人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血液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