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分析ChatGPT引发的学术出版伦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2024-02-18 15:51:14陈冬梅王莉王雷韩健张妍
传播与版权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对策略人工智能

陈冬梅 王莉 王雷 韩健 张妍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迭代,ChatGPT广泛影响各个领域。文章在阐述ChatGPT与学术出版全产业链交互关系的基础上,从出版内容的供应,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出版内容的应用方面分析ChatGPT引发的学术出版伦理风险,并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研发步伐,制订安全生产与传播审核标准”“促进AI 与编辑合理分工,严格把好内容质量关”“加强技术合作,重视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以期趋利避害,为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智能;ChatGPT;出版行业;伦理风险;应对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的代表,ChatGPT于2022年11月由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 AI发布,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广泛影响各个领域。与传统的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在满足更多文本编辑和传播诉求的同时,也可以根据预训练的模型和算法学习人类语言,理解人类对话的意图,并根据海量语料信息自主生成符合逻辑和人类语言习惯的文本内容[1-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 ChatGPT正在引发新一轮的AI科技革命。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成为学界和业界的主要研究对象,尤其在学术出版领域,ChatGPT等人工智能与数字出版相关的问题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焦点。ChatGPT与数字出版在融合的过程中引发诸多层面、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如:ChatGPT能否被列入作者;ChatGPT所生成数据是否真实可靠;ChatGPT应用于数字出版可能引发哪些出版伦理风险等。可以预见,ChatGPT将会为学术出版带来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文章从全产业链视角分析ChatGPT引发的学术出版伦理风险,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学术出版全产业链分析

(一)全产业链分析的概念

全产业链分析指对一个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用户消费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旨在揭示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以及其中各个环节的利润分配、风险控制、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等方面的问题,以便企业或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规划[3]。全产业链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不同环节各司其职,其中:上游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及成本;中游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品牌形象及利润率;下游决定产品或服务的口碑。

(二)学术出版全产业链的概念

参考张园等人对科技期刊全产业链的定义和图文诠释[4],文章将学术出版全产业链定义为出版单位及其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学术出版为对象,以投入产出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社会、用户需求为目标,依据特定的逻辑联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上下关联、动态的链式中间组织。学术出版物是该链条的核心产品,编辑部是该链条的核心主体。学术出版全产业链的上游为出版内容的供应,涉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过程中应用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中游为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涉及出版单位、传播机构,依靠财政拨款、非公资本等运营;下游为出版内容的应用,涉及公众、学术共同体、企业等,在科研政策支持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4]。其中,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为学术出版全产业链的核心。

二、出版内容的供应

(一)ChatGPT引发作者主体地位裂变

在传统的学术出版中,作者作为内容生产的主体,产出内容的速度有限。而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可以凭借海量的多学科知识,帮助作者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科研成果,提升内容产出速度。同时,ChatGPT也能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和互动为作者提供全新的线索、创新的想法,帮助作者提升内容质量,凸显内容新颖性。此外,ChatGPT凭借与人互动的逻辑性、完整性等,还能够为作者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和创新性的学术建议,从而激发作者的科研积极性,助力学术创新和学术出版的繁荣发展。

由此可见,在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的过程中,内容生产主体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者,作者成为内容的提问者与引导者,其有可能失去传统主体角色的功能意义[5],使自身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模糊。

(二)作者主体地位裂变的伦理风险

作者主体地位裂变必然会引发学术出版伦理风险。第一,ChatGPT在为作者产出内容提供技术便利的同时,也有可能滋生低成本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不利于学术诚信建设,甚至挑战作者的道德底线,导致学术出版内容供应出现道德滑坡现象。第二,ChatGPT引发各界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版权争议,如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侵犯版权、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否拥有版权等。第三,ChatGPT有可能存在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风险。第四,ChatGPT的训练模型基于开放网络,依赖现有的语料库和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内容质量的严格把控和理性判断,如果语料库和数据库中的内容信息存在不全面、不合理等问题,甚至具有不合法、虚假等潜在风险,那么ChatGPT生成的内容也就可能形成错误导向、内容偏见、虚假结论等。

三、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

(一)ChatGPT引发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方式变化

学术出版全产业链以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为核心,编辑部是该链条的核心主体,在学术出版全产业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是编辑工作的重心。编辑需要深挖时代热点,注重选题时效性及市场影响力等,做好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能够帮助编辑快速了解某个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有针对性地解决在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中存在的问题。一方面,ChatGPT可以利用训练模型生成符合人们偏好和需求的内容,快速理顺行文逻辑,并对稿件提出创新性的修改建议,提高学术出版质量。另一方面,ChatGPT可以通过与编辑对话,了解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的要求,快速完成编辑下达的指令,提高学术出版效率。此外,ChatGPT还具有语言翻译能力,可以在文本自动生成、辅助编校、语言翻译方面为编辑提供支持,从而降低出版单位的学术出版成本,增强学术出版传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的学术出版在读者接受性和市场效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面临较大的出版风险。而ChatGPT凭借简单的操作界面、友好的交互方式以及App、网站的开发能力,可以依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实现内容的自动生成和排版,以及不同场景、人设和立场的千人千面出版,既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又提升学术出版的影响力,降低学术出版风险,从而加快数字出版及新媒体融合的速度,加速学术出版的传播。

(二)出版内容的编辑、出版和传播方式变化的伦理风险

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学术出版的概念。ChatGPT通过与编辑对话,发挥在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上的能力,生成符合出版要求的内容,甚至以部分主体的身份存在,体现编辑的部分主体功能。然而,在这一过程中,ChatGPT也凸显缺乏约束实体、文本内容来源存在不可控性的问题,这势必引发学术出版伦理风险。也就是说,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撼动编辑原有主体地位的同时,存在内容使用与可信性伦理失范的风险,使编辑责任约束的对象与责任承担的实体悄然发生改变,进而对原有的编辑责任伦理带来冲击[6]。

从学术出版的整个周期来看,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有助于提高学术出版质量和效率,然而基于学术出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服务于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则存在前沿学术领域的审核盲区,亟须编辑对学术出版内容进行人工审核。从职业伦理风险的角度来看,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编辑的职业危机。因此,编辑需要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高编辑出版技能,持续关注学科发展前沿,有效处理ChatGPT反馈的问题,把握学术出版的重点,提高对学术出版内容的判断和质疑能力。在学术出版过程中,编辑与ChatGPT的分工合作也意味着编辑亟须掌握与ChatGPT互动的提问方式与技巧等。

在传统的学术出版中,编辑作为作者、读者、专家等第三方之间的连接纽带,起着协调关系的作用,在链条之间发挥明确职能。而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能够降低文本内容生成的成本,在促进内容生产主体多元化、出版平台多样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术出版边界越来越模糊,学术出版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未来,ChatGPT可能会在学术出版中普及,并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助力学术出版发展。这势必降低学术出版对编辑人才的需求,对编辑的职业前景产生深刻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人们对内容生产类职业的恐慌。

四、出版内容的应用

(一)ChatGPT引发学术出版内容应用模式改变

学术出版作为汇聚科学文化知识,传承科研成果、人类知识财富的手段,是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术出版全产业链的下游环节中出版内容应用的模式。ChatGPT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为读者提供更智能化的学术出版检索、内容分析、知识推荐等服务,从而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学术出版的传播效率。此外,ChatGPT还可以为读者提供科研等相关的信息和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术内容,使读者从传统被动式的知识获取方式转变成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知识获取方式。

(二)学术出版内容应用模式改变的伦理风险

当前,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学术出版担负的职责使命,也是学术出版的价值追求。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促进学术出版市场化和商业化,使得商业经济因素在出版业的占比不断增加[6]。基于商业的趋利性,ChatGPT推荐及生成的文本内容有可能不利于读者识别有效信息,甚至導致虚假信息进入读者视野,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从出版伦理的角度分析,这会引发读者对学术出版的信任危机,降低读者对出版单位的忠诚度,甚至损害出版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应对策略

文章以学术出版全产业链为视角,梳理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引发的学术出版全产业链中上游、中游、下游环节的学术出版伦理风险,并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规避学术出版伦理风险,促进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人工智能研发步伐,制订安全生产与传播审核标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代表国家更加强调从顶层设计上强化对国家安全的保护,而数据安全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中的应有之义[7]。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

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会对学术出版的内容生产、传播格局、舆论构成和传媒生态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挑战。因此,人工智能加快研发步伐势在必行。当前,我国各大知名网站、搜索引擎公司等都在积极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研发,其中:阿里先后推出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及被称为“中文版GPT-3”的语言大模型PLUG;腾讯发布混元大语言模型;百度推出大语言模型 “文心一言”;华为盘古大模型落地;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发布国内第一个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MOSS。

基于此,笔者认为:第一,国家相关部门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第二,出版单位要采取版权保护措施,强化版权保护,并加强对读者、作者等的隐私保护,明确制订ChatGPT等应用于学术出版的安全生产与传播审核标准。一方面,出版单位要严格检测学术出版内容。目前,已有Turnitin、GPTZero、OpenAI GPT2 Output Detector、Hello-SimpleAI ChatGPT Detector等多款ChatGPT文本生成内容检测工具。另一方面,出版单位要发挥编辑的能动作用,进一步加强对学术出版内容的质量把关。例如,2019年,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AIPPI)发布的《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版权问题决议》对人工智能的版权进行说明和限制。2023年,为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和规范使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强调,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

(二)促进AI 与编辑合理分工,严格把好内容质量关

学术出版作为一种文化传播活动,向社会传播社会化精神成果,不仅需要符合法律法规、主流价值观、道德规范、公众利益,利于社会稳定,还需要从知识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等方面加以评判、选择和优化[8]。

在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过程中,ChatGPT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大型自然语言处理模型,通过对公共语料库和数据库中大量内容的学习,生成文本内容,习得人类的一些能力,如管理情绪、适应环境变化等,但其在选题策划、组稿、编辑校对方面仍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准确性和精细度,存在对前沿学术领域的审核盲区,亟须编辑做好人工审核、质量把关。因此,ChatGPT作为学术出版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编辑完成部分学术出版工作,却不能完全替代编辑工作。

在学术出版过程中,ChatGPT与编辑各具优缺点,出版单位应结合两者的优缺点统筹分工,使两者密切合作,例如:应用ChatGPT快速生成大量文本内容;由编辑审核ChatGPT生成的内容,提高内容准确性,凸显内容个性和创新成果。可以预见,ChatGPT与编辑协同工作、合理分工,既可以提高学术出版效率,又可以保证学术出版质量。因此,现阶段,出版单位应协调好以ChatGPT为代表的AI与编辑的关系,一方面深化ChatGPT在学术出版中的应用,促进ChatGPT与编辑合理分工;另一方面注重对编辑的培养,提高编辑应用ChatGPT的能力,从而严格把好内容质量关,出版高质量的学术内容,提高学术出版竞争力。

(三)加强技术合作,重视人才培养

随着ChatGPT的深入发展,出版单位应积极与ChatGPT的技术开发商等展开技术合作,趋利避害,发挥ChatGPT高效生成文本内容、进行语言翻译以及帮助编辑开展选题策划、组稿和编辑校对等功能,提高学术出版效率,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同时,出版单位也应鼓励编辑适应ChatGPT应用于学术出版的变化,从利用传统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排版和校对软件进行编辑校对转变为对ChatGPT反馈问题的二次审核及把好内容质量关。此外,出版单位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对编辑的培养,鼓励编辑不断扩充专业知识,提高编辑出版技能,增强自身的学术批判能力,大胆摸索、尝试,从而实现职业的成功转型。

六、结语

要加快推进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在学术出版领域的开放性探索,出版单位必須考虑ChatGPT等人工智能给学术出版带来的出版伦理风险以及各方面的影响,加快人工智能研发步伐,制订安全生产与传播审核标准,促进AI与编辑合理分工,严格把好内容质量关,加强技术合作,重视人才培养,从而使ChatGPT更好地服务于学术出版。

[参考文献]

[1]曾雄.ChatGPT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23(05):19-22.

[2]周青.ChatGPT给学术出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及应对思路[J].传播与版权,2023(10):55-57.

[3]谭晓荷.基于全产业链视角分析ChatGPT对学术出版的影响及应对策略[C]//江苏省科技期刊学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等.2023(第七届)学术期刊创新发展论坛论文集.湖州:出版者不详,2023:58-64.

[4]张园,张丛,陶晴,等.基于全产业链视角的科技期刊出版产业优化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03):289-295.

[5]刘海明,马皖雪.ChatGPT 应用于数字出版的伦理风险与伦理原则[J].数字出版研究,2023(02):21-26.

[6]沈卫星,刘宇轩.ChatGPT 介入新闻出版:功能、伦理风险及编辑把关[J].中国编辑,2023(05):123-128.

[7]刘艳红.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三大安全风险及法律规制:以ChatGPT为例[J].东方法学,2023(04):29-43.

[8]徐敬宏,张如坤.ChatGPT在编辑出版行业的应用: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编辑,2023(05):116-122.

猜你喜欢
应对策略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商界(2019年12期)2019-01-03 06:59:05
人工智能与就业
IT经理世界(2018年20期)2018-10-24 02:38:24
数读人工智能
小康(2017年16期)2017-06-07 09:00:59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新闻前哨(2016年10期)2016-10-31 17:17:40
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3:56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30:28
下一幕,人工智能!
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 16: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