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
[摘要]当前,智媒时代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阐述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分析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进路,关注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底线。笔者认为,传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形态必须转向智媒教育范式,适应传媒业态的变迁,坚守人文价值和理性逻辑,强化人才培养的伦理和社会责任,避免陷入“技术中心主义”的泥淖,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开阔思维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关键词]智媒时代;智能媒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当前,在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动下,我国媒体融合已经进入深水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媒介逐渐模糊传统传媒行業的边界,深刻地改变传媒格局,重塑传媒产业链和行业生态,主流媒体也正在由全媒体、融媒体向智媒体迅猛迈进,传媒领域迎来广泛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2022年11月,在2022中国智媒体50人论坛·成都峰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发布的《中国智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指出:“智媒体发展将重新定义未来媒体生态,基于‘数据+算力+算法’构建智能化高效精准决策运营体系,以应对信息传播系统复杂不确定性,将成为驱动传媒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层逻辑和全新模式。”[1]
在算法和智能化媒体广泛应用的当今,传媒行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然而,在新时代、新变局和新要求的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思维范式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的短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具备卓越能力结构、广泛跨学科知识、富有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以满足智媒时代对传媒人才的全新要求。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审慎思考并重新构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不仅要培养学生关注更广泛的知识领域,还要培养学生快速应对媒体环境、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体而言,高校、教师等相关各方需要不断创新,培养能够适应智媒时代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一、挑战: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当前,随着智媒时代来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持续深入,重新建构人类、信息以及社会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推动媒体技术的持续更新和演进,使传媒行业经历重大变革。5G、4K/8K、VR、AR、MR、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使媒体内容具有更高的清晰度、更强的互动性,促进媒体形态、使用模式和场景日益多样化。这些都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他们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跨界融合、创新思维等素养,成为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一)市场引领:重塑人才能力结构
在智媒时代,传媒行业的新业态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能够满足行业多样化需求,具备信息整合能力、核查与判断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在人机协同中保持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传媒行业的发展效能。此外,传媒行业的新业态还要求相关各方提高人才配置效率,重塑人才能力结构。
第一,信息整合能力是传媒行业中多元生产主体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出的迫切要求。现今,在多元媒介和传播形态交汇而成的网络空间内,信息爆炸式增长,受众拥有更多的信息传播和言论表达的权利,内容的生产者和接受者面临海量碎片化信息的挑战。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提供了从信息收集、分析、筛选到发布的自动化工具,但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仍需要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和内容呈现的能力。在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要利用高效的信息整合手段,使信息内容更具逻辑性、人情味和创造性,为受众呈现内涵和价值更为丰富的信息,这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在不断发展的传媒环境中的核心职责。
第二,核查与判断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对智媒时代信息过载的关键能力。也就是说,在海量信息的环境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要深入分析和判断各类观点、内容、新闻事件等,构建一个有利于准确传播事实的媒体生态系统。例如:对新闻事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不仅要迅速核查事实来源,从大量信息中梳理完整逻辑脉络,还要从专业角度深度解读和挖掘深层次内容价值,制作并及时发布兼具权威性和客观性的新闻内容产品。无论传媒行业怎样变革,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对新闻事实的观察与调查、对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思考与判断仍然是其在传媒新生态下应具备的重要能力[2]。
第三,数据分析与应用的能力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适应智能技术颠覆性变革的核心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媒介领域不断融合发展,不同领域密切合作,这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在处理海量的信息和数据时能够解读数据内涵,发挥智能技术在数据生成和应用方面的重要作用,挖掘数据在传媒行业中的价值,真正利用数据传达信息[3]。值得注意的是,在智媒时代,数据的应用离不开人工智能和算法推送,然而人工智能、算法内嵌可能存在的伦理风险应引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重视。也就是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发挥自身审视、引导和限制的作用,深刻理解数据的伦理问题,更好地获取、处理和应用数据,使数据成为传媒行业的宝贵资源。
综上所述,信息整合能力、核查与判断能力以及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构成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能力结构模型的核心要素。
(二)专业驱动:融会多学科知识
无论技术如何演进,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内容如何整合,专业知识始终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局限于单一的学科和专业领域,就可能导致出现知识来源较单一、知识结构贫乏等问题。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必须跨越学科界限,吸纳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知识,使知识结构从单一来源转向多元融合,从而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广泛的通识储备,并形成深刻的历史思维,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
在理论知识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要学习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建立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够深刻理解各种媒体形态的传播特点和发展规律。在通识储备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应突破学科限制,“涉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心理、法律、科学、美学、哲学等多领域课程”[4],掌握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并将这些知识有机融入专业知识体系。在历史思维方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要全面了解内容生产、传播及演变的历史脉络和基本逻辑,审视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拥有广博知识的“通才”与“杂家”。
(三)目标跃升: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智媒时代,受技术逻辑的限制和影响,人作为主体面临伦理等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传媒行业及其廣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会面临自身不确定性的严峻挑战。在技术环境中,一方面,人的主体性虽然在内容生产和形式创作上获得进一步拓展,但是自身的观念和行为却不可避免地陷入技术桎梏;另一方面,由算法构建的智媒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作为主体的个体隐私和信息变得透明,个体面容逐渐模糊,个体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面临高度同质化的风险,甚至个体逐渐丧失自主性,陷入算法塑造并决定个体视野的困境。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大数据’‘一切皆可量’的科学主义被建构为一种‘神话’,就无法避免剪裁现实生活、忽视社会情境、抹杀主体建构、取消生活意义的风险后果”[5]。因此,在万物互联和人机共生的智能化场景中,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要认清内容制作多元化的趋势,基于人机协同的生产模式,重新确定自身定位,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持主体想象力和创造性,避免陷入“技术至上主义”的窠臼,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内容。
在智媒时代,技术不应成为主导因素,而应被视为服务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开展传媒实践的工具,从而使内容创作具有人文意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阐释直抵人心的核心要义。因此,在传媒行业改革创新的同时,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强调个体想象力,审慎地使用技术,发挥“技术向善的可能”,要用艺术想象力来引导技术创造力,适应时代、社会和市场发展提出的要求。
二、突围: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进路
在智媒时代,随着社会、行业以及市场对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需求的增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凸显重要性和紧迫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具有作为国家公共政治文化建设“喉舌”的传媒特色,植根于传媒人才培养的核心圈层,更应在人才培养上主动适应时代需求[6]。也就是说,相关各方应积极投身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全力培养满足智媒时代传媒产业链建构所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一)建构智媒教育体系
在智媒时代,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的主力军,要勇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培养与引进智媒型教师、搭建智媒实战平台等方式建构智媒教育体系,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在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需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智媒相关学科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并通过教师培训、挂职锻炼、学术交流等方式培养重点师资,使教师在教学中将专业实践特色和学科前沿知识有机融合,确保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形成紧密联系。
在教学平台建构方面,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应抓住发展新机遇,通过智媒技术推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育培养,引入智能实验设备,并搭建包括内容汇聚平台、内容生产编辑系统、在线资料库和内容发布平台在内的智媒实践技术平台[7]。此外,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还应加强与传媒机构以及云计算、智能设备、大数据、高科技产业等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既降低智能设备购置等成本,也为学生提供智能设备和平台,强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习和实践,更好地培养适应智媒时代需求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媒介即社会、社会即媒介’这一基本判断,智能传媒教育必须突破传统模式。”[8]在智媒时代,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必须适时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改变封闭、固守的教学理念,与传媒行业实践密切联系,从而提高自身在学科领域和传媒行业中的认可度,持续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第一,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应将技术规则融入课程规划和知识框架,开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内容相关的课程,如“人机交互”“媒介数据分析”“数据科学基础编程”“大数据与舆情分析”等,包含大数据、数据可视化、交互感应等专业知识以及最新人工智能应用案例,让学生在智能化场景中了解学科发展和专业前沿。
第二,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应从同质化教学转向差异化教学,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及学习需求,为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定制教学内容、提供技术支持等”[9],应用数字技术和智能媒介来收集和分析学生在课堂专注度、作业完成度等方面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提升实践创新能力
当前,媒介融合进入全新阶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深化传媒实践创新能力,敏锐把握传媒行业动向。
在传媒实践中,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课程、接受技能培训、参加专业竞赛,激发自身的专业兴趣,应用专业理论知识深度参与各类内容制作,熟悉内容生产链的各个环节,了解智能媒介的特性,不断提升自身对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从而在人机协同发展中做到优势互补,建立人机共存的互促关系,实现人机价值共创。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使学生增强媒介认知,树立职业理想,立足地域文化开展传媒创新实践,进一步巩固传媒实践创新能力,适应传媒行业的岗位需求,真正地成为传媒行业所需要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三、坚守: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底线
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的历史性交汇已然到来,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10]。在智媒时代,技术不断影响传媒教育体系,传媒行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也提出了多元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在智媒时代,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警醒“技术至上主义”对传媒人才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僭越与消解,坚守人才培养的底线。
(一)强化人文素养,培育社会责任感
在智媒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对媒介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智能媒介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不能替代人作为主体在媒介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地位。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应积极应用智媒技术,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成为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从而实现人机协同发展中的人机互促关系与人机价值共创。
在智媒时代,人文素养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其所应具备的关键品质,不仅包括个体的理念信仰、人文关怀、家国情感,还包括个体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深刻感悟、共鸣共情的能力。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要鼓励学生扎根祖国大地,记录、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培养他们敏锐的技术感悟力和独特的人文思考力,使他们科学、合法地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来还原真相,呈现有温度、深度、广度的高质量内容。
(二)培养批判思维,提升媒介综合素养
当前,媒介环境复杂多变,“流量至上”“技术至上主义”“消费主义”等充斥人们的视野,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审慎的技术理性与批判思维,能够在海量信息中辨别内容真伪、优劣,确保在内容制作中使用准确、有价值的信息,使他们既学会质疑信息来源、验证数据真实性、判断信息可信度,又具备推己及人的共情能力;既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又成为内容创作的把关人。此外,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及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具、新软件等多种媒介工具,提升媒介综合素养,从而创作高质量的内容,适应智媒时代的挑战。
四、结语
在信息技术革命和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满足传媒行业的现实需求,相关各方应积极投身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全力培养满足智媒时代传媒产业链建构所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也就是说,在智媒時代,高校尤其是传媒类院校应在引领传媒行业的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促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适应智媒时代的新要求,创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智能媒介的社会化应用,充分建构智媒教育体系,鼓励教师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以弥合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差距,并克服过度依赖技术工具的行动惰性,从而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能够理性批判、独立思考、科学验证,成为具备广泛人文关怀和丰富文化素养的创新复合型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成都传媒集团三色智库.聚焦智媒体生态《中国智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重磅发布[EB/OL].(2022-11-24)[2023-12-02].https://www.cmgchengdu.com/content-25-2010-1.html.
[2]彭兰.智能时代的新内容革命[J].国际新闻界,2018(06):88-109.
[3]李明德,王含阳,张敏,等.智媒时代新闻传播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困境与出路[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123-130.
[4]刘俊.全媒体人才培育简论:融媒背景、着力侧重与学科建设[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1(03):15-27.
[5]潘绥铭.生活是如何被篡改为数据的?:大数据套用到研究人类的“原罪”[J].新视野,2016(03):32-35.
[6]王雪梅.产业|加强“思业融合”,培养智媒时代高质量广播电视编导人才[EB/OL].(2022-04-24)[2023-12-0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773788.
[7]赵婷玉.智媒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J].教育传媒研究,2023(01):60-64.
[8]廖祥忠.未来传媒:我们的思考与教育的责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3):1-7.
[9]艾兴,陈永堂.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堂教学形态的重构[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3):74-82.
[10]黄荣怀.论科技与教育的系统性融合[J].中国远程教育,2022(0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