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引领的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模式的实践路径

2024-02-16 19:45:02卢海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科普

马 丽,卢海霞,罗 霜,代 萍,张 钰

(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对于人民生命安全、社会正常秩序、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均产生一定影响,受到公众聚焦性的关注,容易出现“群发性心理危机”。此时,公众对于应急科普知识处于极度渴求状态。

医学院校本身具有双重身份,首先作为高等院校,应急科普体系的建立是做好高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和预防的重要举措,并应作为高校师生的常态化学习内容;同时作为医学院校,医疗卫生事业关系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应急科普是民众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医学院校必然是应急科普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目前研究较少关注医学院校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的作用。本文基于新医科背景阐述医学院校开展的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模式及策略,以期为我国应急科普发展提供新思路。

1 医学院校在应急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1.1 医学院校发挥应急科普教育主要社会力量作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潜伏性和极大破坏性的特点,容易引起重大社会影响[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诱发其他一连串的衍生效应,如次生灾难、停工停产停学、社会恐慌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若没有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便会缺乏安全感,出现焦虑、恐慌、无助甚至绝望等强烈负面情绪。而保持校园稳定、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生态已成为医学院校思考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医学院校应通过应急科普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好师生的应急医学科普教育,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加深师生对医学科学的认识与理解,强化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防控的客观要求,也是提升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契机。

1.2 医学院校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

应急医学科普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及时有效的传播把科学真实的理论输入公众的脑海,避免信任危机对学校环境、整个社会稳定的影响。医学院校作为公共卫生服务专业机构,承担着公众健康知识科普传播的重要职责,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应急救护科普教育面临着人口基数大、普及率低、成效低等现状,医学院校在应急科普教育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未得到很好体现。医学院校应针对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开展科普教育,创设科普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使公众了解与应急相关的科学知识,理性看待医疗相关问题,并具备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医学院校应强化科普工作职能,不断思考如何有效推广和加强应急科普教育,根据科普对象特点,在各自领域开展科普宣传教育。

2 医学院校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模式的实践路径

2.1 医学院校应急科普教育的实践理念

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如重大传染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发生,使得应急科普教育传播受到更多关注。而传统科普教育普遍呈现碎片化、效率较低状况,导致整体公民健康科学素养不高。树立社会化大科普理念成为当前乃至未来应对危机的重要任务。高等教育的五大功能之一是社会服务。医学院校在应急科普传播中具有权威性和传播主体的双重角色,更应改变传统的科普传播理念,提高主人翁意识,明确应急科普传播职责,提供应急科普教育平台与保障,探索构建医学院校应急科普协作机制,是立足应急管理实际需要的必要选择,将对政府应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2 医学院校应急科普教育的实践保障

2.2.1 组织保障 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本身就是一个多部门协作的工作,再加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然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应急科普教育的许多工作具备前瞻性,需储备一定量的应急科普教育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应急科普材料制作人员,建立畅通的需求获取渠道和完备的传播渠道[2-3];其传播效果取决于各协作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传递效率。因此,医学院校应建立相关联动机制,为应急科普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明确负责部门、相关人员及其运行机制。校内应急管理部门的组建、组织架构、运行情况、内部横向结构及纵向结构等统一规划、统筹管理,组织分工明确,工作职责清晰,部门职责避免重叠,各部门各学院参与,各方主体协作形成有效组织的工作氛围,从而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情况发生。

2.2.2 队伍保障 应急科普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要协调统筹资源,跨领域合作,最大限度扩大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效果,这就必然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参与。充足的人力资源、稳固的科普队伍,是开展应急科普教育的有力保障,应建立多层次、专业性强,能够快速反应的科普队伍体系。首先,医学院校应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提高全体教职员工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意识,明确工作思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方面开展大量且有效的工作。其次,集合包括基础医学、病理生理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学科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专家库,形成科学共同体。专家库成员应不断学习我国应急科普宣传教育新政策新方针,根据专业经验,积极向有关部门提供建议,同时提高对应的科普绩效。另外,组织招募应急科普教育人员(包括培训师资、师生志愿者),根据所承担的传播工作任务,制定不同的资质标准,年龄、职称结构、应急技能、应急心理等符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要求。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提前储备和培育应急科普人才。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能肩负起为当地群众科普专业权威知识的使命。通过组建研究与传播团队,全面提高应急科普宣传效果。

2.2.3 经费保障 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科普教育传播质量,应依据相关政策建立应急科普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普工作的专项经费。首先,经费的使用应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符合财务相关要求,由学校、财务审计共同监督。其次,在经费的使用上要坚持确保重点,每年做好经费预算,保证该年度应急科普教育重点工作的有效推进。另外,应加大对应急科普教育方面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力度,鼓励科技工作者加强对高校应急管理与预案、预警机制、危机管理模式、舆论引导、心理危机干预等的研究,以保障未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科学管理。高校是一个人员相对密集,活动集中、管理相对开放的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容易引发群体性的心理危机,防控难度较大。最后,应根据风险研判,建立必要的应急储备基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疫情监测分析、防控救治、物资保障、善后处理等工作。

2.2.4 基地保障 医学院校应依托专业优势,建立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基地保障作用,不断提升危机事件应对能力。医学院校应根据自身情况,不断加大对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强跨专业、跨校、跨地区的合作,促使应急健康科普教育的交流更为深入。院校有条件的可建立应急科普教育基地,其作用可体现为科普展示、实训演练、虚拟体验等。教育基地一方面可以宣传应急科普知识,开展主题化、专题化活动;另一方面可利用实物教学、多媒体和信息互动技术提供真实情境,通过突发事件的模拟、沉浸式的体验、应急模拟装备的操作、应急自救互救技能的训练等进一步提高公众的应急救护能力。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打造科普资源共享平台,为应急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奠定基础。建设志愿者培训和输送基地,定期开展志愿者应急科普知识防护培训,随时为应急管理部门应急时输送志愿者,提供及时重要的帮助。

2.3 医学院校应急科普教育的实践管理

2.3.1 外部管理2022 年8 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4]明确指出应加强应急科普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提出要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到2035 年基本建成平战结合的应急科普体系[5]。2020 年9月,中国科协、中央宣传部、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应急科普宣教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平战结合、协同联动、预防为主、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6]。这些重要文件指明了应急科普工作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体现了国家对应急管理和科普工作的重视。医学院校应以国家出台的政策、管理制度为导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由学校党政牵头多部门协作共同推动应急科普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建立成熟完善的应急科普协作机制,多举措加强已有政策法规的全面落实,同时制定配套政策,增强应急科普政策法规的本土性、可操作性、长效性。

2.3.2 内部管理 突发事件应急科普机制不能独立存在,是包括了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等在内的系统工程[7],须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协作配合,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8]。有研究指出,应建立由政府引导、红十字会指导、医学院校引领、地方高校落实,“四方联动”共同构建以高校为责任主体的多层次相互协作的应急救护科普教育体系[9]。这样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外部政策的驱动外,更需要如预案管理、组织协调、科普宣传、资源保障、日常教育等一整套内部运作机制的快速反应应急科普机制。例如,在危机早期即刻建立有效的应急科普教育机制;建立24 小时发布反馈制度,搭建政府卫生机构、媒体、公众共同参与的应急科普传播机制。

2.4 应急科普教育的实践过程

2.4.1 应急科普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 应急科普具有及时性、准确性、专业性特点,与事件相关的原理机制、应对措施、防范办法等,应第一时间发布,确保公众及时获得[1]。因此,科学建设应急科普教育内容是重要且关键的步骤。首先应根据科普教育内容建设标准,制作科学准确、有明确重点、符合科普逻辑的应急科普教育内容[1]。应急科普与日常科普内容与形式不同,应体现其应急效果及科普内容的精准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有特定的时空范围,应及时收集反馈公众需求,了解存疑重点,实现精准推送,准确应对。2022 年9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强化高等教育中的科普,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阶段学生需求,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和科普志愿服务[10]。其次医学院校应有意识开设急救科普课程,课程按标准化要求开发,内容可包括突发疾病救助、灾害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11]。培训时应统一制定教学大纲,实施分类培训计划,要与地区自然条件、人居环境、疾病谱等因素相结合,提高科普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应急救护科普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更新急救理念并引入培训内容,借助信息化优势,结合重要时间契机,聚焦人文,快速开展应急健康科普教育。

2.4.2 应急科普教育传播的时效性、可及性 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是整个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医学院校应不断营造应急科普宣传的大氛围,由学校扩展到家庭、社会,实现应急科普教育系统化和常态化。而如何建立学校、卫生部门、政府、媒体之间的高效联动传播机制则是保证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效果的关键。应急科普宣传须适应时代发展,包括通过研发与整合科普内容、建立各类全媒体传播平台、强化科普新媒体营销等,多举措开展应急科普全媒体传播[7]。将分散的、碎片化的应急资源充分整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集成平台,解决科普资源分散的状况。随着“互联网+”、大数据、5G 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推进了应急科普教育信息化建设。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虚拟空间技术等新媒体及时开展应急科普宣传,提高互动频率,抓住二次科普传播机遇[12],扩大传播范围,提升传播效果,强化科普信息与智慧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并优化传播手段,如做好应急科普进校园,上好开学“第一课”,用好“三下乡”等实践活动契机;积累跨部门、跨领域合作的经验;为了让应急科普教育更有针对性,可采用“菜单式”培训[13],选择培训内容,发放宣传工具包,如监测预警产品、预防防护产品、处置救援产品等,最终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共赢的传播目标。

2.5 应急科普教育的实践效果

应急科普教育过程中须做好监督和评估,及时了解资源利用、政策执行、科普成效等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弥补短板,对之后的工作合理部署[14-15]。可通过实地采访、调研、测评等多种方式,评估应急科普教育传播效果或培训成效,对培训的内容、教学手段、学习成效等进行调研[16]。公众的应急科普需求随着事件不同阶段的发展而变化,因此要根据定量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宣传或培训方案。完善应急科普内容审核机制,保证发布的应急科普信息或资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做到应急科普的“前置”审核。完善运行监管机制,建立实用的,有针对性的、科学性的评估标准[14-15],明确监督和考评的部门,组织评估考核,保证应急科普宣传效果。

3 结语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到2035 年,建立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大国应急体系”。随着国家对应急管理和科普的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完善应急救护科普教育体系,培育新型应急科普体系。而以医学院校为主体开展应急救护科普教育未尝不是一条值得深耕的道路。医学院校应利用自身优势资源,推进应急科普资源下沉,扩大应急科普影响力,从而建立更大范围、多部门的跨领域协作机制,为应急科普宣教工程建设助力,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

猜你喜欢
医学院校公共卫生科普
科普达人养成记
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 02:13:30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40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慕课”(MOOCs)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的启示
医学院校中小组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中国卫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0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中国卫生(2014年11期)2014-11-12 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