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峰,汪春红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31)
医学院校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摇篮,优秀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出现的信任危机和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提出了挑战。本文立足职业院校,探究高职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和路径,助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对于医学职业精神,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职业精神是人们在长期职业实践中提炼出来、并为业界普遍认可的一种职业情操,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作风和职业理想等[1];还有学者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医学职业信誉、职业观念、职业理想和职业责任等因素的有机统一,是医学的灵魂,是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2002 年发表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是目前国际广泛认可的医师职业精神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强调医务工作者应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提出了10 项明确的职业责任。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 年正式签署该宣言,将其作为医师职业道德的范本,在全国范围推行。笔者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奉献精神、探索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综合,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必须围绕这几个方面,从明确目标定位、完善培养体系、促进校内外联动、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路径探索,努力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全面培养。
职业认知是职业态度的基础,医学生职业认知是其对医疗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企业文化等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程度。目前大多数医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认知是片面的、碎片化的,选择医学专业也并非出于兴趣、爱好和志向,存在盲目性、从众性、利益驱使性等。部分学生学医目的模糊,对未来职业发展和自身价值等缺乏明确认知。加之医患纠纷和医闹现象频发,导致部分学生理想信念和职业信心发生动摇,对职业环境、职业情感和价值取向产生怀疑,甚至出现恐惧和不认同心理,给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带来困难。
人文道德素质包括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合格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素质,更是决定医学生是否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关键。医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注重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等的培养。目前我国医学职业院校人文道德素质教育缺失,普遍存在重疾病轻患者、重生理轻心理、重治疗轻抚慰、重专业课程轻通识课程等现象,人文底蕴浅薄,对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完美人格的形成非常不利。
部分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相关课程体系不完善,开设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较少,忽视了对医学生社会价值、人生意义等的教育和引导;在教育体系上仍未摆脱专业优先思维,重理论而轻应用和动手能力培养;没有树立全方位培养职业精神的理念,也没有把职业精神培养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这使得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道德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的要求,导致其缺乏职业精神、沟通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无法与患者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影响了未来事业的发展。
思想素质包括思想认识水平、思想觉悟、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医学生只有不断提升思想素质,才能形成诚实守信、积极乐观、自强自立、豁达开朗的良好品质。而医学生的价值观念、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等决定其人生发展与事业成败。因此,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关键是要提升其思想素质。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渗透、榜样示范引领、思政教育等对学生进行良性干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形成良好的品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思想素质,明确自身的价值取向与奋斗目标,不断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加强人文修养和道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医学生适应医疗卫生行业工作的必然要求。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惠泽生命,使受教育者拥有健康人格和智慧人生。要教育、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拥有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终身的敬业精神。因此,构建以专业技能、沟通技能、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为培养目标的医学教育体系,并组建多层递进式人文课程模块,做到医学与人文水乳交融,并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
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其成为一名医术精湛、有道德和责任感、具有良好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合格医务工作者的现实需求。入学教育是医学生大学学习的第一课,也是思政教育的第一个环节,对医学生的学习生涯具有导向和基础性作用。为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综合能力,我们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入学教育,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引领、职业发展路径选择等内容,在校学习期间不断加强专业教育、人文和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实习期间开展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等培训,持续提升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以多种方式服务社会的责任,而医学生培养具有一定特殊性,除校内专业知识学习外,实践活动也必不可少。(1)在校期间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奉献社会、服务他人,培养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培养职业精神。(2)注重临床实践,通过角色转换真正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深刻感悟生命的意义,进而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和做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提高职业认知,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就业竞争力。
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要想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医学人才,就要明确目标定位,紧跟时代需求,靶向发力,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医学职业院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我们首先要明确和解决的问题。医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要有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职业精神培养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职业精神培育的实效性,推进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提质增效”。
很多研究表明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现有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式过于重视显性的知识教育而忽视隐性的素质熏陶,已有素质教育活动也未形成体系。目前很多高职医学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一般课程的开设,缺乏有针对性的职业精神培养特色课程,导致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效果欠佳。针对这些问题,应确定职业精神培育内容体系,增加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内容,并从多维度探讨教育方法,促进教学手段多样化。同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将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贯穿医学教育始终,使显性专业教育和隐性精神培育同向同行,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体系。
医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这是行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医疗行风转变、医疗服务改善、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围绕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效性,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显性隐性教育联动机制”。从多层次设置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强调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职业精神三者统一,实现课堂教学、学校管理与职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从而提升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同时,解决原有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等问题,保证职业精神培育的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实践性,最终建立课内外、校内外教育联动机制,促进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建设具有医学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条件。一方面,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榜样引领、感悟母恩—铭记父爱、诚信教育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风,潜移默化中提高医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与核心能力。在护士授帽活动中,学生重温“南丁格尔誓言”,通过“感恩的心”活动、礼仪展示、礼仪操等,从多角度展现护理事业的崇高、圣洁与“白衣天使”之美,增强学生对护理职业的崇敬感。通过这些活动,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得到了全面提升。另一方面,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体现医学特色、医学文化,让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有育人功能,让医学生自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人文之情,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从而提升职业素养。
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设计大赛、护理英语及雅思英语大赛、“展礼仪风采育淑女情怀”礼仪风采大赛、个性才艺展示活动、读书交流研讨会、人文知识讲座、课外科普知识竞赛等,进行课外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我、发掘潜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乐观地面对各种竞争和挑战,理性处理遇到的挫折和矛盾,增强职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做中学”中培养职业精神。
职业院校必须创造条件,搭建学生职业精神认知转化平台,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参加“温暖你我、感恩社会”志愿者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参加“医之梦”社区服务、“三下乡”活动,以“爱的传递”为主旨,普及急救知识,通过近距离接触老人,传递爱心,并把健康评估、基础护理等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极大地提高护患沟通能力。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把学和做有机结合,潜移默化中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高职业认知,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就业竞争力。
学生社团不仅是学校文化的一面旗帜,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积极创办各种学生社团,组织歌咏比赛、辩论赛、敬老院义工活动、党课学习活动、爱国教育电影观看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思想觉悟,顺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潮流,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搭建平台。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中集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为一体的教育,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作用,医学职业院校应以用人单位的需求(具有高端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模式,建立与用人单位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和岗位锻炼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优秀的企业文化,理解职业精神,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践行职业精神。
对职业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以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探索职业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方法和路径,真正培养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为同类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