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情境中凝聚集体力量

2024-02-15 00:00:00严玉萍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4年12期
关键词:集体生活自我意识

【关键词】集体主义教育;自我意识;集体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48-0061-03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要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学校集体主义教育直接影响学生对个体、集体及国家关系的认识,而集体主义的内隐性,需要其教育路径与载体更为丰富与鲜活。

一、结合时事热点,巧抓教育契机

新学期报到这天,有不少书本要分发。我们班的教室在四楼,几个学生搬着书本回到教室。忽然,一声“傻帽儿”飘进我的耳朵,接着听到几声轻笑。循声望去,窗边几个男生凑在一起,一个背对着讲台的男生继续说道:“天这么热,书这么重,傻子才去。”“嘘!嘘!”有学生发现我在看向那个角落,赶快提醒他们。

我假装没有看见,说:“同学们,暑假里看巴黎奥运会的比赛了吗?”奥运刚刚结束,一提这个话题,他们热情高涨。“你们最喜欢哪个运动员呢?最喜欢的运动项目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聊开了。

谈及印象深刻的比赛时,有学生说女子十米跳台,有学生说男子乒乓球单打决赛,有学生说男子乒乓球团体决赛,也有学生说男子游泳4×100米决赛。教室里气氛热烈。我说:“确实,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太激动人心了,终结了美国代表队在该项目上包揽冠军的历史。在这个项目中,你觉得夺冠的关键在于谁?”

“潘展乐。”很多学生脱口而出。

“潘展乐作为第四棒,在落后的情况下反超,他是这里面最厉害的。大家有没有其他意见?”我故意这么问。

“第一棒、第二棒也很厉害。他们始终保持在第一。”“对!他们也很厉害的,覃海洋在接力赛里终于找到状态了。”学生马上又把话题转到了徐嘉余和覃海洋两名运动员身上。

“哎,第三棒有点慢了。”有学生说道。

“虽然第三棒掉了点,但他也很不容易的。”有学生马上反驳,“他是因为队友生病临时替补上去的,而且第三棒的泳式是蝶泳,面对如此大的压力,能游出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第三棒也很厉害,后来看采访,说是他最后十米都没有换气,实在是太拼了。他在这次接力里也是功不可没呢。”不少学生对第三棒的孙佳俊赞不绝口。

又有学生说:“四个运动员都拼尽了全力,每一个成员都很重要,所以他们才能创造新的历史。”

我接着说:“是啊,接力赛考验的就是集体的力量。一个优秀的集体,少不了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只要人人都能为集体尽己所能,这个集体就能创造无限可能。奥运会比赛如此,班集体建设也是如此。现在,我们的班级刚刚组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对班级倾注满腔热爱,我们的班集体也会惊喜连连。”看时机已到,我把刚才搬书的几名男生请到讲台上,说道:“看,今天天气这么热,这几名同学为了帮大家把书搬上来,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衣服都湿透了,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几个男生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我又接着说:“要不让这几个‘大力士’先休息休息,其他同学把书分发下去,如何?”

“我来!”举手的学生一下子多了起来,有的不等点名就直接开始发书。之前那个背对讲台的男生正看着我,我微笑着对他说:“你也一起来吧。”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立马站起来,把同伴拉上,一起加入发书的行列。

集体主义教育中,班主任首先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是有着朴素的集体荣誉感的,班主任要敏锐地从日常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里发现蕴含的集体主义教育萌芽,更要善于挖掘其潜在的积极的教育因素。热点话题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贴近生活实际,班主任如能精准挖掘其教育内涵,则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共鸣,隐形的教育资源也会变得可观可感。

二、打造高光时刻,提升集体荣誉感

我曾经中途接手一个班级,班上男生比较多,任课教师的评价是“松散、难管、没有集体荣誉感”。这个班在学校里也较有“名气”,每周一评的流动红旗,一次都没得过。

两周后,学校将在各班挑选迎国庆的节目。通知发下去一周了,也没见班里有动静。课间我去班里询问,有学生说:“我们班从来没有节目被选上过,我们到时候当观众就好了。”大家纷纷附和。面对此情此景,我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借助这次机会,使这群学生也能享受参与的快乐?同时,对于这个“口碑”暂时不佳的班级来说,这次活动无疑也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机会。

我向前班主任和现在的班干部详细了解大家的特长,会舞蹈、乐器的也挺多,但各班选送的节目大多相似,总要有特色、有创意,被选中的机会才更大。我想,这是我们班逆袭的一次良机,一定要和全班学生一起为班级创造一次“神话”。于是,我临时召开主题班会。

班会课上,我带领学生一起体验“神奇魔力圈”团辅游戏。大家按8~10人分为一组,面朝圈外围成一圈,坐在地上,手肘互相勾住,听到口令后,在手不着地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全体站立起来。学生遇到这么欢快的比赛总喜欢分个高下。比赛过程开心而激烈,应他们的要求,一共比了三轮。从毫无经验的尝试,到最后每个组都能很快成功,每完成一轮,他们都在总结调整。令人惊喜的是,第三轮率先成功的竟然是第一轮中的最后一名A组。我对大家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所有小组都挑战成功,都是胜利者。”我邀请每组派代表分享游戏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大家热烈回应着。

我趁机说:“如果我们特别想把一件事情做成功,就会千方百计去找合适的方法。A组在落后的情况下,总结得失,不放弃,才拥有了成功的可能。同学们,这是我们高中阶段的最后一次国庆节参演。这次,不如我们不再当旁观者,也当一回主角,怎么样?只要敢想敢做,我们一定可以成功。”在学生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我提出班级节目备选的建议。选择恰当的时机是那么的重要,建议很快得到同学们的认同。我明显感觉到有不少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我干脆组织大家在现场开始讨论。

很快,大家决定表演话剧《蝴蝶飞啊飞》,并现场组建了导演组、演员组、后勤组、通讯组、摄影组等。各组“招兵买马”,确保人人有岗,各司其职。最终,我们班的节目顺利当选,并在汇报演出时获得“最佳创作奖”。这次活动仿佛成了班级前进轨迹的一个拐点,此后,班级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高光时刻”。

心理学的叙事疗法指出,每个生命都有独特的建构力量,只不过有的可能还没有被发现。鼓励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他们建立生命主体意识,他们的价值感尊严感也不断得以增强。当几十个个性鲜明、各显“神通”的学生的自我激励意识被充分激发,这个集体就会显出斑斓色彩和蓬勃生机。

三、丰富教育载体,激发责任担当

思政课教材中蕴含丰富的集体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丰富实践载体,拓宽实践领域,引导学生从宏观的意义上理解集体主义的深刻内涵。

学生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必要性是非常认同的,但教育途径的单一化容易导致学生在接受集体主义教育时缺乏“在场感”,出现距离感。

老红军刘文祥就住在我们学校旁的社区,他参加过苏中七战七捷等重要战役。因其年迈无法来学校,我便借助便利的地理位置,组织学生拜访刘文祥。刘文祥亲自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十四岁参军、后来参加战斗的故事,还将他的党员证、荣誉证、老军帽等珍贵的材料展示给学生看。当荧幕里的战斗英雄出现在眼前,学生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刘爷爷,您是几岁参军的?”“刘爷爷,在面对敌人的时候,您害怕吗?”“刘爷爷,您在战场上遇到的最危险的情况是怎样的?”当学生看到刘文祥手臂及颈部的伤疤时,我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中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强烈震撼,战争离他们很遥远,带给他们的感受却是如此深刻。在班级交流会上,学生用真挚的言语深情表达了他们对集体和国家的热爱。此后,学生几次自发组织去刘文祥家看望,主动帮忙洗衣服、晒被子,将与刘文祥的故事做成“感恩有您”“致敬英雄”“责任担当”等专题,录入班级电子班牌。

暑假,他们回到家乡西藏,向母校的师生、社区的居民,尤其是农牧区的乡亲们宣讲了西藏班的学习、经历和感悟。显然,宏观与微观的环境对学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把握生活情境中集体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夯实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地位,形成吸引力强、认同感高的集体,才能培养拥有新时代集体主义精神的优秀个体,实现集体与个体之间的价值平衡。

【作者简介】严玉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江苏南通,226001)教师,高级教师,曾获长三角、江苏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猜你喜欢
集体生活自我意识
探讨如何培养班级管理中学生参与意识
商情(2017年41期)2017-12-19 21:34:52
天天的“睡裙妈妈”
契约精神在人才培养群体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宫崎骏动画中女性自我意识的建构
浅谈如何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09:15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17:03
海男《关系》中人物情感关系分析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1:11:38
以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征与命运联系
浅谈年画中人物的变化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00:06:46
人类社会生活空间图式演化分析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