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点不具备总结的能力,所学习的内容又比较零散,采用单元化教学方式,能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内容进行整合,能将重难点数学问题进行归类和整理。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各部分所学习的内容又有一定的关联性,小学阶段要重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单元化教学方式能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后期学好数学学科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 单元化教学" 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15-03
一、引言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内容随着年级增长难度在逐渐加深,现有的教学方式是帮助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知识进行记忆,实际应用过程中,并不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不会将各知识点之间进行归类和整理,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提升较慢,逐渐地会对数学学科失去学习兴趣。采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开展小学数学工作,能有效帮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得到提升。
二、小学数学单元化教学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统整原则
单元化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教学优势,能将原本比较零散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整合,在知识点整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了解得更全面,也能更加清楚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将知识点打乱,分布在不同的单元当中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整体概念了解得不够清晰,单元化教学能将相关知识点整合起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数学知识重新组成新的知识框架,将零散的知识点汇总到一个单元中,能对数学概念有全新的认知和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遵循统整原则,能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即便是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也能运用整合的知识来解决,能有效帮助小学生提升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
(二)问题解决原则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通过引入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提升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数学学科是和实际生活相关联较大的学科,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认为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更不会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关联,当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也不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遵循问题解决原则,将学生带入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从被动学习数学转为主动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单元化教学开展教学工作,有助于学生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愿意积极主动探索数学中的奥秘,从多个角度思考数学难题,找到多种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能锻炼学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单元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展开数学讨论,有助于学生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当遇到数学难题时,学生之间会互相讨论交流,不仅能快速地解决数学难题,还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协作能力。
(三)探究式原则
遵循探究式原则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能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更愿意积极和教师配合活跃课堂氛围。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而遵循探究式原则的教学方式,教师会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活跃课堂,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到思考的状态,逐渐地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帮助小学生提升自我探究的能力,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的奥秘,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针对复杂的数学难题也愿意积极主动地探索。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问题,能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知识,并学会对所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不断的自我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更愿意积极主动地和教师进行沟通、和同学进行互动,通过不断的探索、观察,能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运用。随着年级的增长小学数学的难度也会提升,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则会由于数学难度加深而对该学科产生抵触心理,所以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的良好习惯,才能为后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基础。
三、单元化教学优势
(一)推动数学课程改革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一批具有综合能力水平的优秀人才,从小学阶段就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教师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单元化教学方式是时代发展下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有效帮助小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和概念,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原本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系统化,能将各部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罗列汇总,从全面的角度开展数学教学工作。单元化教学方式更符合新形式下教学改革的需求,能快速帮助小学生提升数学成绩,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小学阶段所要学习的重点科目并不是很多,而数学学科则是有难度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逻辑,特别是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定理方面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公式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起来会有难度,如数学基础掌握得不够牢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就会缺乏灵活性。采用单元化教学方式能帮助小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分类梳理,在梳理的过程中能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对于概念性数学知识和公式推理能了解得更加清晰,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从而帮助小学生提升学习成效。
(三)发展教师专业能力
小学数学运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水平,无论是教学观念方面,还是专业能力水平方面都要有所提升,才能将所学习的单元知识整合起来。要求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内容有足够深入的了解,并且要不断地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创新,根据教学内容做好目标规划。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学情,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好教学课件内容,在此基础上能不断地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扩充教学经验,也能不断地提升教学能力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策略
(一)做好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开展具体教学工作时,首先要对课本中的内容有足够深入的解读,对于每个部分的板块内容都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将每部分的知识点更好地进行整合。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对课本中的内容有足够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还要了解教材编写的具体意义,以及每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在单元整合过程中找到切入点。在开展课上教学工作之前,教师要提前做好备课的准备工作,每部分的知识点内容要足够清晰地掌握,要将目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和以往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融会贯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学情情况,为学生设定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单元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教学目标进行层层深入,在重视培养小学生能力水平的同时还要重视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板块内容时,本节课内容是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做引导,引出三角形和梯形等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不再是以往的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而是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理出其他多边形的面积公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感受图形通过旋转、平移等方式能组合成新图形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和仔细观察,学生能了解各图形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学习用具,如剪刀和卡纸,先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掉一个三角形,将剪下来的三角形拼接在直角梯形的右侧,就能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长方形,还可以将平行四边形按照中心线对折从中间剪开,能将两个直角梯形通过平移的方式拼接,原本的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能了解到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来进行计算,只是原本的宽变成了高,长变成了底,长方形面积公式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则是底×高,再通过同样的方式来推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二)加强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对教学流程进行全面完善,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才能真正地将单元化教学优势凸显出来。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中的“分数四则运算”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通过系统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养成检验的学习习惯,然后为了能帮助学生提升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开展单元化教学工作,系统的教学设计会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完整性,能帮助学生找到现有知识和以往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掌握更多学习数学的计算方法,减少在计算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情况。
(三)开展情境教学
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大多都是来自生活,小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为学生安排作业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作业的灵活性,教会学生如何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帮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对该学科产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单元的“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板块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准备好电子秤,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好体重秤,在班级对学生的体重情况进行记录,让学生用电子秤称量身边的小物件,这种课堂教学氛围会使整个课堂更加活跃,也能对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记忆更深刻。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让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家里每月的电费情况,或者了解购买生活用品所需要用到的费用,如一斤葡萄需要多少元?一斤梨需要多少元?怎样用手中的钱能买到更多的水果?当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时,才会更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数学当中,单元化教学才能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四)结合生活资源
为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生活实际和课本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同时要不断拓展教学内容,运用信息化技术扩充小学生的学习内容。对于数学中所学习的内容,学生会认为比较抽象难理解,而将基础知识和实际生活相关联,能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直观,学生理解起来也会更加容易。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五四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中的“圆”这一板块内容时,在本节课内容中学生要先了解圆的性质和特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圆形,在课堂上和大家进行分享,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车轮、井盖都是圆形,在学习圆的面积时要了解直径和对称轴的关系,结合生活资源掌握更多圆的特征,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圆的概念,运用单元化教学方式可以将以往所学习的圆的周长相关内容,以及后期要学习的圆周率等相关内容整合到本节课程中,在学习圆的面积的同时了解圆周率的历史文化,能使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具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学生提升数学素养。
五、结语
小学阶段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水平的提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单元化教学方式融入到小学数学中,能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可以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设立单元主题,再不断分出单元分支,对所学习的概念内容和公式内容以及定理内容进行归类,能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学科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练亚萍.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数学之友,2022,36(17):39-40.
[2]朱俊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2022(17):47-51.
[3]缪芳.基于大概念统领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21(8):74-75.
[4]朱萍.论基于学力提升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J].新课程,2021(28):102-103.
[5]吴洵.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18):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