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观念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

2024-02-13 00:00:00农彩莲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一体化初中英语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下,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听说课型、阅读课型和综合运用能力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并依据一体化,打破自然单元的限制,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重组,优化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基于主题建构的单元整体教学实践开展课堂教学,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使学生在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较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 “教、学、评”一体化" 教学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专项课题“大观念视域下‘教、学、评’一体化创新实践——聚焦新课标,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素养”,课题编号:2022ZJY1315。

【中图分类号】G633.4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058-03

一、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存在的现实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力推行基础教育改革,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发学术界对于教学与评价关系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评价逐渐融入到教学过程中。[1]目前,教师的教学更多的是侧重教与学,“教、学、评”一体化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的研究以及取得实质性进展较少,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习模式僵化,挤压评价空间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推动了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和完善,然而评价使用是教学创新的薄弱环节,在英语课堂,教师侧重口头评价和作业批语反馈,忽视将评价融入各环节。首先,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练习进而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而忽视针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作出评估。其次,少量教师仍将成绩作为重点评价标准,忽视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导致可评价内容被压缩,未能发挥评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师应调整评价目标和标准,借助“教、学、评”一致发挥评价育人实效。

(二)评价标准模糊,学生参与不足

在现阶段英语教学中,评价常以成绩、作业练习情况等知识掌握情况为评价标准,未能对学生学习态度、思维发展等设置多元评价标准,且评价往往缺乏可操作性,难以引领学生学习和提升。首先,教师忽视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表面知识和能力评价过重,而弱化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能的评估,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其次,缺乏明确、统一标准情况下,学生的参与性被大大降低,学生未能了解评价标准和要求,也缺乏参与评价的机会和意识,难以借助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推进中需要教师设置更加多元、明确的评价标准,既引领学生参与,又引领学生反思和提升。

(三)忽视有效反馈,限制评价实效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重视增加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活力,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教师往往将语言评价一带而过,未能针对学生个体进行精准化评价,导致评价效果大打折扣。且在课内外练习中教师忽视评价反馈作用,未能提供及时明确的反馈,或者反馈内容过于简单粗暴,缺乏具体指导性,导致学生对自己的不足缺乏充分认识,难以达成评价激励和诊断作用。且评价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需要教师及时作出反馈,而作业评价、考试成绩评价的方式闭合了师生沟通的渠道,导致评价难以准确反映学生的阶段性变化。因此,在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中需要教师合理使用多种手段提升评价的准确性、即时性,提升评价实效。

因此,本研究以及目前英语学科的研究近况,结合对英语新课标,聚焦初中外研版英语课教学,进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施的探索,探究初中英语课“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与评价设计,以期能够为“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英语学科教学的实践提供建议和参考。

二、“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即教学、评价和反馈三个环节的整合与协同,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而是作为一种教学工具,用来指导教学过程的改进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2]换句话说,“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教学中,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堂评价三者视为一个整体,合力推动课程目标的达成,成为一种新形势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而教、学、评三者的关键部分在于“评”,评价在教学中就像一面旗帜,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确保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的一致性。评价还是对教学结果的判断和学生成长状况的判断。

由此可见,“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是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以及判断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教师通过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深挖教学内容;围绕目标设计创设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任务中综合运用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益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大观念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一)给予肯定评价,诱发主动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课堂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最关键的部分是整合“教、学、评”三者,实现相互作用、相辅相成。[3]区别于传统的单一的教学和评价活动,大观念指导下英语教学更加关注三者的高度关联,从而创设综合性、连贯性教学活动。而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围绕学生的变化与发展实施教学和评价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发学习、探索未知。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反馈想法、诉求等,与教师合作优化课程设计。同时,教师可以增加全面、客观、激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兴趣,发挥评价激励和导向作用。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Making plans”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置课前预习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教材设置的学习目标,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学生预习反馈给予评价,培育学生自主预习信心和参与兴趣。如,教师围绕“plans”主题,设置预习学习单:(1)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 (2)Who else is going to be there?让学生参与资源收集与整合中,并将自主预习成果、小组收集成果分享在班级交互平台,与教师共同探索单元学习重点和主题。同时,教师及时针对学生探索进程、收集成果进行肯定性评价,与学生交换意见完成课前准备活动,并在趣味探究中提升学生大主题、大概念探索兴趣。

(二)创新评价形式,活动承载多元评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导下初中英语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多元目标指导下评价活动和形式也应适当创新。实现英语教学立足整体设置宏观层面的目标,又着眼于细节活动设置可操作性目标。且在大观念指导下有效落实评价活动,应重视评价服务于具体的教学活动,既实现大观念依托目标落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又借助过程性、准确性评价引领学生实践提升。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应围绕目标设置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并创新评价形式,将评价融合于活动各环节,促进“教、学、评”一致。

例如,在“Animals in danger”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诊断性、终结性、形成性评价形式合理创新,借助评价引领学生反思和提升。如教师在听说教学中围绕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话表现、课堂活跃性等多角度进行指导和反馈,教师可以围绕大主题、大概念提出更加具体的讨论话题:How to protect animals?并设置积分、匿名投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认知不足与纠正,实现在相互交流和表达中提高教学实效。在英语课堂教师借助奖惩制度、形成和激励评价等多种形式塑造学生学习自信心,在大观念、学习目标的引领下促进“教、学、评”一体化,提升英语教学实效。

(三)发挥导向作用,问题驱动深度探索

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教师不仅需要将评价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还应将评价融入实践活动中,借助层层深入的评价活动促进学生调整与提升,从而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诊断作用。且初中英语教学融合大观念更加重视围绕主题设置梯度递进的学习活动,在由易到难的任务探究中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并拓宽学生的反思、纠正和提升的机会,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可以设置螺旋式上升的探究环境,并利用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在后续活动中掌握相应能力和锻炼提升,既借助任务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又利用评价达成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例如,在“Life in the future”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语篇设置大主题,并在大观念指导下设置系统化学习活动,并切实融合评价引领学生改善和提升。如教师围绕“Schools/The weather/Travelling in the future”主题设置读写结合任务:(1)What is theme of the article? What is the article logic?促使学生提出质疑,对语篇逻辑结构做出分析和评价,更加明确地了解文章意思;(2)读后仿写。围绕“Life in the future”主题模仿语篇结构进行框架写作,并设置学生互评任务让学生评价自身作品,了解优劣;(3)读后续写。促使学生结合反思与调整合理续写,提升写作质量,并设置作品评析的任务。实现英语课堂在大观念统领下统合教学与评价,在英语课堂不仅将评价展示给学生,而且创设展示评价、回顾反思、实践应用的环境,让学生深入反思评价内容,并借助评价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教、学、评”一致提升综合能力。

(四)拓宽合作空间,精准评价反思提升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更加提倡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活动。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师同样可以使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创新实施评价活动,既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又借助数字化分析提升评价精准性。[4]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落实“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可以使用网络平台优化备课,并在交互平台加强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和评价反馈,既借助数字分析精准了解学生动态,又利用智能化反馈提供针对性意见,辅助学生调整提升。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Heroes”课后练习中,教师可以创新设置小组任务,增加学生互动的空间,并借助人机交互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从而利用多媒体收集学生语言运用、知识掌握、创新提升的状况,在数字化分析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方案。如教师设置“Introducing heroes abroad and at home.”“Heroes in different areas and who can be a hero?”引出英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等综合性运用活动,鼓励学生在课余活动中收集信息,使用视频配文与配音、演讲稿撰写与展示的方式传递自身观点。同时,将作品分享在交互平台,由教师、学生进行评价。教师借助交互平台更加充分地了解学生真实学习成效,并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实施个性化教学,促进“教、学、评”一致提升教学实效。

四、大观念下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价值

大观念强调英语教学围绕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进行内容整合与活动设计,在大观念引领“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下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目标,从而辅助教师有序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活动。且在多元目标指导下,评价标准更加多元,让教师更加重视围绕学生文化、思维和能力综合发展的目标设计评价活动。既促进英语教与学创新,又丰富评价内容和形式。且在大观念指导下,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深层次发展,既考查学生知识迁移、知识结构发展状况,又关心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实现评价目标深层次化。最后,大观念的核心“为理解而教”,重视“教、学、评”以学生为主体,引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教师也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以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通过问题引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英语课程应重视围绕大观念有序落实“教、学、评”一体化,促进目标设定精准化、多元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改革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学创新性应统合大观念的整体性理念,实现从整体出发整合资源、调整课程结构,有序整合活动创设综合性教育环境。同时,教师应重视有效落实多元评价,在目标引领下促进“教、学、评”一致,在活动承载下切实落实评价,构建学生思考、学习和创新的一体化环境,引领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1.

[2]顾伟.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英语课堂评价中的现状及其改进[J].新课程研究,2021(27):121-122.

[3]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1):3-25.

[4]瞿可华.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校园英语,2020(23):138-139.

猜你喜欢
一体化初中英语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8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53:51
中高职服装设计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4:37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20:01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环球时报(2016-07-30)2016-07-30 10:14:36
初中英语教学“四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4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